- 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
- 共75155题
某元素M所形成的气态单质为双原子分子,共有三种形式,其式量分别为70、72、74,它们的物质的量之比为9∶6∶1,则:
(1) M有______种同位素,其质量数分别为_________________;
(2)各种同位素所占的原子百分比分别为多少?
(3)M2的平均式量为多少?
正确答案
(1) 2 35、37
(2) 75%、25%
(3) 71
1、两种同位素(设A、B)才会结合出3种分子(AA、AB、BB);质量数分别为35、37(由AA=70、BB=74可得);分子个数比为9:6:1可得共有A:9×2+6=24,B:6+1×2=8;各种同位素所占的原子百分比分别为A:24/(24+8)=75%和B:25% 。
2、M2的平均式量=(70×9+72×6+74×1)/(9+6+1)=71
(14分)现有A、B、C、D、E、F、G、H八种短周期主族元素,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已知A与E、D与G分别同主族;E、F、G、H同周期;A分别与C、D可形成含有10个电子的共价化合物M、N;B的最外层电子数是其电子层数的2倍;D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F位于B的前一主族。请回答下列问题:
(1)元素B在周期表中的位置 ,M的空间构型是 。
(2)A、D、E三种元素组成一种常见化合物,W与该化合物的阴离子具有相同的原子种类和数目且不带电,W的电子式为 ,工业上利用某一个反应可同时生产该化合物和H的单质,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3)E、F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之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
(4)M、N均能结合H+,其中结合H+能力较强的是 (填化学式),用离子方程式证明 。
(5)E分别与D、G形成摩尔质量相等的化合物X、Y,其中Y的水溶液显碱性的原因是 (用离子方程式表示)。常温下7.8 g X与水反应放出Q kJ热量(Q>0),写出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 。
正确答案
(1)第2周期ⅣA族; 三角锥形
(2);
(3)Al(OH)3 + OH-==AlO2- + 2H2O
(4)NH3;NH3 + H3O+ ="=" NH4+ + H2O
(5)S2-+ H2OHS- + OH- ;2Na2O2(s) + 2H2O(1)="=4NaOH(aq)" + O2(g) △H=-20Q kJ/mol
试题分析:D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则为O(氧元素),B的最外层电子数是其电子层数的2倍,则可能为He、C、S,结合原子序数递增,B应为C(碳元素);F位于B的前一主族,则F为Al(铝元素);又D与G同主族,则G为S(硫元素); E、F、G、H同周期,H为Cl(氯元素);A分别与C、D可形成含有10个电子的共价化合物M、N,则A为H(氢元素),C为N(氮元素),M为NH3、N为H2O;A与E同主族,则E为Na。
(1)元素B为碳元素在周期表中位于第2周期ⅣA族,M为NH3,空间构型是三角锥形。
(2)A、D、E三种元素组成一种常见化合物为NaOH,该化合物的阴离子为OH-,与其具有相同的原子种类和数目且不带电的粒子为羟基(—OH),其电子式为;工业上利用电解饱和食盐水生成NaOH和氯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3)E、F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分别为NaOH、Al(OH)3,二者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Al(OH)3 + OH-==AlO2- + 2H2O
(4)M为NH3、N为H2O,其中NH3更易结合H+,因为可发生反应NH3 + H3O+ ="=" NH4+ + H2O;
(5)E分别与D、G形成摩尔质量相等的化合物X、Y分别为Na2O2和Na2S,其中Na2S的水溶液显碱性的原因是硫离子水解,离子方程式为S2-+ H2OHS- + OH- ;常温下7.8 g Na2O2物质的量为0.1mol,与水反应放出Q kJ热量(Q>0),故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2Na2O2(s) + 2H2O(1)="4NaOH(aq)" + O2(g) △H=-20Q kJ/mol。
有A、B、C、D、E、F六种元素,已知:
①它们位于三个不同短周期,核电荷数依次增大。
②E元素的电离能数据见下表(kJ·mol-1):
③B与F同主族。
④A、E分别都能与D按原子个数比1∶1或2∶1形成化合物。
⑤B、C分别都能与D按原子个数比1∶1或1∶2形成化合物。
(1)写出只含有A、B、D、E四种元素的两种无水盐的化学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B2A2分子中存在________个σ键,________个π键。
正确答案
(1)NaHCO3 CH3COONa(或其他有机酸的盐)
(2)3 2
由题意可知,E为碱金属,能与D形成1∶2或2∶1的化合物,说明D为O,E为Na,A为H。B、C能与O形成1∶1或1∶2的化合物则B为C,C为N。B与F同主族,F为Si。
(1)H、C、O、Na四种元素可组成NaHCO3或CH3COONa等盐。
(2)一个C2H2分子中含有一个叁键和两个单键,有3个σ键和2个π键。
A、B、C、D、E五种短周期元素,它们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A元素的原子半径最小;B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与其氢化物能生成盐;D与A同主族,且与E同周期;E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比次外层电子数少2;A、B、D、E这四种元素,每一种与C元素都能形成原子个数比不相同的若干种化合物。请回答:
(1)C和E两种元素相比较,原子得电子能力较强的是(填元素名称) ,以下三种说法中,可以验证该结论的是(填写编号) ;
A.比较这两种元素的常见单质的沸点
B.二者形成的化合物中,C元素的原子显负价
C.比较这两种元素的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
(2)A、B、C、E可形成两种酸式盐(均含有该四种元素),这两种酸式盐在水溶液中相互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
(3)C与D形成的某种化合物可作潜水面具中的供氧剂,每生成标准状况下11.2LO2,消耗该化合物的质量为___________。
(4)B2A4是一种可燃性液体,B2A4—空气燃料电池是一种碱性燃料电池,B2A4的氧化产物为B2。用该燃料电池电解足量的饱和食盐水,如下图所示,电解装置内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检验Y极产物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每生成0.1mol该产物,燃料电池中消耗B2A4的物质的量为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氧 BC (3分)
(2)HSO3-+H+ = H2O+SO2↑ (或HSO3-+HSO4- = H2O +SO2↑+SO42-)(3分)
(3)78g (2分)
(4)2Cl- + 2H2O H2↑ + Cl2↑ +2OH- (3分)
用湿润的淀粉—KI试纸放在右侧支管口处,若试纸变蓝,证明有Cl2产生 (2分)
0.05mol (2分)
略
(13分)下图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表中的①—⑩中元素,用化学用语填空回答:
(1)在这些元素中,⑩原子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 。
(2)写出①的最高价氧化物和②的单质的电子式 , 。
(3)用电子式表示③与④形成化合物的过程 。
(4)①的单质和⑥的氧化物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5)写出⑤的单质与氢氧化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写出⑤的氢氧化物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
(6)已知拆开l mol C—H键、l mol O=O键、l molC=O键、l mol H—O键分别需要吸收的能量为414kJ、498kJ、728kJ、464kJ。则l mol甲烷完全燃烧放出 kJ的热量。
正确答案
(1)
(2)
(3)
(4)2C+SiO2 Si+2CO↑;
(5)2Al+2H2O +NaOH=2NaAlO2+3H2↑;Al(OH)3+OH-=AlO-2+2H2O。
(6)660
试题分析:(1)⑩原子是Br原子,核内有35个质子,原子结构示意图为;
(2)①的最高价氧化物是CO2,电子式为;②的单质是N2,电子式为
;
(3)③与④形成化合物是MgF2,属于离子化合物,Mg失去2个电子成为镁离子,F得到1个电子成为氟离子,用电子式表示其形成过程是;
(4)①的单质和⑥的氧化物反应即C与二氧化硅高温下发生置换反应,化学方程式为2C+SiO2 Si+2CO↑;
(5)⑤是Al,与氢氧化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Al+2H2O +NaOH=2NaAlO2+3H2↑;氢氧化铝是难溶物,书写离子方程式时不能拆开,属于氢氧化铝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Al(OH)3+OH-=AlO-2+2H2O;
(6)甲烷与氧气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CH4+2O2 CO2+ 2H2O,根据反应热与化学键键能的关系,△H=(4×414+2×498-2×728-2×2×464)kJ/mol="-660" kJ/mol,所以1mol甲烷完全燃烧放出660kJ的热量。
(10分)下图是元素周期表短周期中11种元素的化台价与原子序数的关系示意图,请回答下列问题(用具体的元素符号作答):
(1)元素x、Y、z、W、R五种元素中属于金属元素的是___________;Z的简单离子的结构示意图是___________。
(2)由此图可以判断,11种元素中处于同主族的共有____________组。
(3)X、Y.Z三种元素的原子半径大小顺序为___________;它们的离子的半径大小顺序为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Na、Al;;
(2)4
(3)Na>Al>O;O2->Na+>Al3+
试题分析:(1)从化合价及原子序数上判断,X是O元素,Y是Na元素,Z是Al元素,W是S元素,R是Cl元素,所以这5种元素中属于金属元素的是Na、Al;Al3+的原子核内有13个质子,核外有10个电子,离子结构示意图为;
(2)依据同主族元素的化合价规律判断,最高正价与负价分别完全相同的元素属于同主族,但O常见- 2价,与S同主族;F无正价,与Cl同主族,所以共有4组属于同主族的元素;
(3)O、Na、Al的原子半径的比较依据电子层数越多,原子半径越大,核电荷数越少原子半径越大,三者的原子半径的大小顺序是Na>Al>O;三者的离子结构相同,所以离子半径的大小依据核电荷数越少,离子半径越大,所以离子半径的大小顺序是O2->Na+>Al3+
(14分)现有5种短周期元素A、B、C、D、E,原子序数依次增大。A的同位素中有一种核素无中子,B最外层上电子数是次外层电子数的两倍,C元素最简单的氢化物Y的水溶液呈碱性,E是短周期中电负性最小的元素。D与可与A、B、C、E四种元素分别形成原子个数比不相同的常见化合物。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A、E两元素形成的原子个数比为1:1的化合物的电子式 。
(2)CS2和B、D元素形成的一种化合物为等电子体,则CS2的分子结构为 ,1molCS2中含有的π键为 个。
(3)Y的中心原子的杂化轨道类型为 ,分子的立体构型为 。
(4)由A、B、D、E形成的化合物W、Z,其中W由三种元素组成,Z由四种元素组成,水溶液物显碱性,用离子方程式表示Z溶液显碱性的原因 。等浓度,等体积的W,Z的混合溶液中,离子浓度由大到小的顺序为 。
(5)有一种氮化钛晶体的晶胞如图所示,钛原子的电子排布式为 ,该氮化钛的化学式为 ,氮原子的配位数为 。晶胞中N、Ti之间的最近距离为apm,则氮化钛的密度为 g.cm3(NA为阿佛加德罗常数值,只列式计算)。
正确答案
(1)Na+[:H]-(1分) (2)S=C=S(1分),2×6.02×1023个(1分)
(3)sp3(1分),三角锥形(1分)
(4)HCO3-+H2OH2CO3+OH-(2分) c(Na+)>c(HCO3-)>c(CO32-)>c(OH-)>c(H+)(2分)
(5)1S22S22p63S23d24S2(1分) TiN(1分) 6(1分)62×4/(2a×10-10)NA(2分)
试题分析:现有5种短周期元素A、B、C、D、E,原子序数依次增大。A的同位素中有一种核素无中子,则A是氢元素;B最外层上电子数是次外层电子数的两倍,因此B是碳元素;C元素最简单的氢化物Y的水溶液呈碱性,则C是氮元素,Y是氨气。E是短周期中电负性最小的元素,则E的金属性最强,因此是钠元素。D与可与A、B、C、E四种元素分别形成原子个数比不相同的常见化合物,这说明D是氧元素。
(1)A、E两元素形成的原子个数比为1:1的化合物是氢化钠,含有离子键,电子式为。
(2)CS2和B、D元素形成的一种化合物为等电子体,该化合物是CO2,二氧化碳是直线形结构,因此则CS2的分子结构为直线形,结构式为S=C=S。双键是由1个δ键和 1个π键构成的,1molCS2分子中含有2个碳硫双键,因此含有的π键为2×6.02×1023个个。
(3)氨气分子中氮原子含有1对孤对电子,价层电子对数是4,速中心原子的杂化轨道类型为sp3,分子的立体构型为三角锥形。
(4)由A、B、D、E形成的化合物W、Z,其中W由三种元素组成,Z由四种元素组成,水溶液物显碱性,则该化合物分别是碳酸钠和碳酸氢钠,二者均强碱弱酸盐,水解溶液显碱性,因此Z溶液显碱性的原因是HCO3-+H2OH2CO3+OH-。由于碳酸氢根的水解程度大于电离程度,因此等浓度,等体积的W,Z的混合溶液中,离子浓度由大到小的顺序为c(Na+)>c(HCO3-)>c(CO32-)>c(OH-)>c(H+)。
(5)钛是22号元素,依据核外电子排布规律可知钛原子的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63S23d24S2。根据晶胞结构可知钛原子个数是1+12× =4,氮原子个数是8×
+6×
=4,因此化学式为TiN。氮原子周围离氮原子最近的钛原子个数6个(上下左右前后各1个),因此氮原子的配位数为6。晶胞中N、Ti之间的最近距离为apm,则晶胞的边长是2a×10-10 cm,则有
×NA=4,即则氮化钛的密度为62×4/(2a×10-10)NAg.cm3。
【物质结构与性质】
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第四周期元素的相关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第四周期元素的基态原子的电子排布中4s轨道上只有1个电子的元素有________种;写出Cu+的核外电子排布式________。
(2)按电子排布,可将周期表里的元素划分成五个区域,第四周期元素中属于s区的元素有________种,属于d区的元素有________种。
(3)CaO晶胞如所示,CaO晶体中Ca2+的配位数为 ;CaO的焰色反应为砖红色,许多金属或它们的化
合物都可以发生焰色反应,其原因是_______。
(4)由叠氮化钾(KN3)热分解可得纯N2:2KN3(s)=2K(l)+3N2(g),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填选项字母)。
A NaN3与KN3结构类似,前者晶格能较小
B晶体钾的晶胞结构如图所示:,每个晶胞中分摊2个钾原子
C氮的第一电离能大于氧
D氮气常温下很稳定,是因为氮的电负性小
(5)二氧化钛(TiO2)是常用的、具有较高催化活性和稳定性的光催化剂。O2在其催化作用下,可将CN-氧化成CNO-。CN-的电子式为_______,CNO-的中心原子的杂化方式为______。
(6)在CrCl3溶液中,一定条件下存在组成为[CrCln(H2O)6-n]x+ (n和x均为正整数)的配离子,将其通过氢离子交换树脂(R-H),可发生离子交换反应:
[CrCln(H2O)6-n]X++ xR-Rx[CrCln(H2O)6-n]+xH+。将含0.0015 mol[CrCln(H2O)6-n]x+的溶液,与R-H完全交换后,中和生成的H+需浓度为0.1200 mol·L-1NaOH溶液25.00 mL,则该配离子的化学式为_______。
正确答案
(1)3 1s22s22p63s23p63d10
(2)2 8
(3)6 激发态的电子从能量高的轨道跃迁到能量较低的轨道时,以一定波长光的形式释放能量。
(4)BC
(5) sp杂化
(6)[CrCl(H2O)5]2+
(1)第四周期中基态原子核外电子排布中4s轨道上只有1个电子的元素有K、Cr、Cu三种。Cu失去4s轨道上一个电子形成的Cu+核外电子排布为1s22s22p63s23p63d10。
(2)第四周期属于s区的元素是K、Ca两种。属于d区的元素是第IIIB族到第VIIB族及第VIII族,第四周期共有8种元素。
(3)根据晶胞结构示意图,可知Ca2+周围距Ca2+最近的O2-有6个,因此Ca2+的配位数为6。金属元素会有焰色反应,是因为激发态的电子从能量高的轨道跃迁到能量较低的轨道时,以一定波长光的形式释放能量。
(4)Na+半径小于K+半径,离子所带电荷相同时,半径越小晶格能越大,因此NaN3的晶格能高于KN3的晶格能,A错;K晶体为体心立方,每个晶胞中含有2个K原子,B正确;N原子的2p轨道半满,不容易失去电子,因此第一电离能N>O,C正确;氮气常温下稳定,因为氮气分子中含有氮氮三键,D错。
(5)CN-与N2是等电子体,因此电子式相似。CNO-与CO2是等电子体,因此中心原子杂化方式相同,是sp杂化。
(6)生成的H+的物质的量为:n(H+)=n(NaOH)=0.1200×25.00×10-3mol=0.003mol,根据方程式,可计算得出x=2。在配离子中,Cr+3价,根据化合价计算规则,可知n=1,则配离子为[CrCl(H2O)5]2+。
A、B、C为短周期元素,在周期表中所处的位置如图所示。
A、C两元素的原子核外电子数之和等于B原子的质子数。
(1)写出A、B元素的名称________、________。
(2)B位于元素周期表中第________周期第________族。
(3)C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________。
(4)写出A的气态氢化物与其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氮 硫 (2)3 ⅥA (3)
(4)NH3+HNO3===NH4NO3
设A与C中间的元素原子序数为x,则A、B、C元素的原子序数分别为x-1,x+8,x+1,可得x-1+x+1=x+8,得x=8,为氧元素,则A为氮元素,B为硫元素,C为氟元素。
有A、B、C、D、E、F六种短周期主族元素,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其中A、C元素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相同,且A、C可形成离子化合物,B、F同主族,且C、D、F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能两两相互反应生成盐和水,F的最外层电子数比C多6,E元素在地壳中的含量仅次于氧,请用化学用语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A、C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的电子式:____________;
(2)B、F的氢化物沸点较高的为____________;
(3)C、D与氧元素形成的常见化合物的水溶液呈碱性,其原因是 (用离子方程式表示)
(4)C、D、B按质量比为23:9:38组成一种化合物,化合物中含有的化学键类型有_______________;
(5)E可与氧元素通过共价键形成原子晶体,其晶胞可看作是在晶体E的晶胞中插入了_______个氧原子。
正确答案
(1)Na+[:H-]
(2)HF
(3)AlO2- +2H2O Al(OH)3+OH-
(4)离子键、共价键(配位键)
(5)16
试题分析: E元素在地壳中的含量仅次于氧,则E为Si元素,F比E大,且最外层电子数比C多6,则满足此关系的F最外层为7个电子,C为1个电子,F为Cl,B为F元素,C为Na,C、D、F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能两两相互反应生成盐和水,则D为Al元素,A与C能形成化合物且同主族,则A为H元素,所以A、B、C、D、E、F分别为H、F、Na、Al、Cl元素。
(1)A、C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为NaH,是离子化合物,所以其电子式为:Na+[:H-]。
(2)B、F的氢化物分别为HF、HCl,因为HF分子之间形成氢键,作用力较强,所以沸点较高的为HF。
(3)C、D与氧元素形成的常见化合物为NaAlO2,是一种强碱弱酸盐,所以水溶液呈碱性,水解的离子方程式为:AlO2- +2H2O Al(OH)3+OH- 。
(4)C、D、B按质量比为23:9:38组成一种化合物,可以通过各原子的相对分子质量推出化合物的化学式为Na3AlF6 ,该物质中含有离子键和共价键。
(5)单质E是晶体硅,为立体空间结构,每个单元为Si四面体,E与氧元素形成的化合物为SiO2也是立体空间结构,每个单元为Si-O四面体,所以SiO2晶体可以看成是在晶体E的晶胞中插入了16个个氧原子。
(26分)分析比较前后两个量的关系(用<或>回答),并给出合理的解释:
(1)元素的第一电离能:S____P,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物质的沸点:
①SiCl4_____ SiF4,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HCl______HF,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晶体的熔点:
①SiO2_____ CO2,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MgCl2______MgO,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原子半径:O_____Na,O2—_____Na+,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 由于P原子的3p轨道电子处于半充满状态,稳定性强,所以第一电离能大于S原子的第一电离能。
(2)①> 由于SiCl4和SiF4的结构、性质相似,且二者形成的晶体是分子晶体,物质的沸点和分子间作用力大小有关系。由于相对分子质量越大,分子间作用力越大,所以前者的沸点高于后者。
②< 由于HF分子中含有氢键,所以氟化氢的沸点高于氯化氢的沸点。
(3)①> 由于SiO2和 CO2形成的晶体分别是原子晶体和分子晶体,所以前者的熔点高于后者。
②< 由于MgCl2和MgO形成的晶体都是离子晶体,形成离子晶体的离子半径越小,电荷数越多,晶格能越大,熔点就越高。氧离子半径小于氯离子半径,所以前者的熔点低于后者。
(4)< > 由于同周期自左向右原子半径逐渐减小,同主族自上而下原子半径逐渐最大,所以氧原子半径小于钠原子半径;又因为核外电子排布相同的微粒,其微粒半径随原子序数的增大而减小,因此O2—半径大于Na+半径。
(1)非金属性越强,电负性越大,但由于P原子的3p轨道电子处于半充满状态,稳定性强,所以第一电离能大于S原子的第一电离能。
(2)①由于SiCl4和SiF4的结构、性质相似,且二者形成的晶体是分子晶体,物质的沸点和分子间作用力大小有关系。由于相对分子质量越大,分子间作用力越大,所以前者的沸点高于后者。
②由于HF分子中含有氢键,所以氟化氢的沸点高于氯化氢的沸点。
(3)①由于SiO2和 CO2形成的晶体分别是原子晶体和分子晶体,所以前者的熔点高于后者。
②由于MgCl2和MgO形成的晶体都是离子晶体,形成离子晶体的离子半径越小,电荷数越多,晶格能越大,熔点就越高。氧离子半径小于氯离子半径,所以前者的熔点低于后者。
(4)由于同周期自左向右原子半径逐渐减小,同主族自上而下原子半径逐渐最大,所以氧原子半径小于钠原子半径;又因为核外电子排布相同的微粒,其微粒半径随原子序数的增大而减小,因此O2—半径大于Na+半径。
下表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表中所列的字母分别代表某一化学元素。
(1)下列 (填写编号)组元素的单质可能都是电的良导体。
①a、c、h ②b、g、k ③c、h、1 ④d、e、f
(2)如果给核外电子足够的能量,这些电子便会摆脱原子核的束缚而离去。核外电子离开该原子或离子所需要的能量主要受两大因素的影响:①原子核对核外电子的吸引力,②形成稳定结构的倾向。下表是一些气态原子失去核外不同电子所需的能量(kJ·mol-1):
①通过上述信息和表中的数据分析为什么锂原子失去核外第二个电子时所需的能量要远远大于失去第一个电子所需的能量: 。
②表中的X可能为以上13种元素中的 (用字母序号填写)元素,这种元素和j形成的化合物中若存在共价键,则该化合物的电子式是 ,这种物质属于 (填“离子”或“共价”)化合物。
③Y在周期表中是 族的元素。
④在以上13种元素中, (用字母序号填写)元素原子失去核外第一个电子需要的能量最多。
正确答案
(1)①④(2分,对一个得1分,错一个扣1分,扣完为止)
(2)①Li原子失去一个电子后,Li+已形成稳定结构,此时再失去一个电子很困难(2分)
②a(1分);(2分);离子(1分)
③ⅢA(或第三主族)(1分)
④m(1分)
试题分析:a-m元素分别为Na、H、Mg、Ba、Ti、Al、Ge、C、P、O、Te、Cl、Ar。(1)电的良导体主要为金属、石墨、人体、大地以及酸、碱、盐的水溶液等。(2)元素X失去第一个电子所需能量远远小于失去第二个电子所需的能量,故X元素位于第一主族,为Na;与j形成的化合物有Na2O和Na2O2,其中Na2O2含有共价键;m为稀有气体元素,已达稳定结构,故很难失去电子。
点评:元素周期规律是高考必考知识点,考生在备考中应牢牢把握各规律的递变,并注意积累掌握短周期元素的结构与性质。
请按要求填空:
I.现有:①、②O2与O3、③正丁烷与异丁烷、④金刚石与石墨、⑤冰与水、⑥乙醇与二甲醚。请用序号填写对应的分类:(1)互为同位素的是 ;(2)互为同素异形体的是 ;(3)互为同分异构体的是 ;(4)属于同一化合物的是 。
II.现有下列五种物质:①Ar ②CO2 ③SiO2 ④NaOH ⑤K2S,请按要求用序号填空:
(1)属于离子晶体的是 ,属于原子晶体的是 ,属于分子晶体的是 ;
(2)只含共价键(不含分子间作用力)的是 ,只存在离子键的是 ,既存在离子键又存在共价键的是 ,不存在化学键的是 。
正确答案
I.(1)①;(2)②④;(3)③⑥;(4)⑤
II. (1)④⑤,③,①②; (2)③,⑤,④,①
试题分析:I、同素异形体,是指由同样的单一化学元素构成,但性质却不相同的单质。同分异构体,是指分子式相同,结构不同的物质。具有相同质子数,不同中子数(或不同质量数)同一元素的不同核素互为同位素。
II.离子晶体,是指离子间通过离子键结合形成的晶体;原子晶体,是指相邻原子之间通过强烈的共价键结合而成的空间网状结构的晶体;分子晶体,指分子间以范德华力相互结合形成的晶体。(2)原子间通过共用电子对而形成的化学键叫共价键;离子键指阴离子、阳离子间通过静电作用形成的化学键。单原子分子不存在化学键,以分子间作用力结合。
点评:对化学基本概念的考查是高考必考知识点,难度不大,考生在平时的学习过程中应注意基本概念的准确定义和化学用语的规范使用。
A、B、C、D、E原子序数依次增大, A、B、E的位置如图所示,A、B两种元素的原子序数之和等于E的核电荷数,E原子核内质子数等于中子数; 1molC的单质跟足量盐酸反应,可置换出标准状况下22.4L的H2,这时C转变为与氖原子具有相同电子层结构的离子;在同一周期的元素形成的简单离子中D最小。请回答:
(1)用电子式表示B和C组成的化合物的形成过程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
(2)D离子的电子式是 ,A的氢化物的电子式是 ,E原子的化学符号 ;
(3)与E同族元素形成的气态氢化物中,沸点最高的是 ,(填氢化物化学式),原因是 ;
(4)B、E可能形成EB6型化合物,试从化合价角度说明该化合物能否燃烧 。
正确答案
(1) MgF2 (2) Al3+
S
(3) H2O H2O分子之间存在氢键
(4)不能燃烧。SF6硫元素为+6价,处于最高价态不能被氧化。虽然氟为-1价,但也不能被氧气氧化,所以不能燃烧
试题分析:由题可以知道,A、B、C、D、E分别为N、F、Mg、Al、S。(1)B和C组成的化合物为 MgF2,用电子式表示其形成过程为:,(2)D离子为Al,其电子式是Al3+,A的氢化物为氨气,其电子式为
,E原子的化学符号为
S ,(3)E为S,其同族H2O的沸点最高,是因为H2O分子之间存在氢键,(4)B、E可能形成EB6,即SF6,该化合物不能燃烧,因为SF6硫元素为+6价,处于最高价态不能被氧化。虽然氟为-1价,但也不能被氧气氧化,所以不能燃烧。
点评:本题综合考查了多个知识点,是高考常考的考点,本题有一定的综合性,具有一定的难度。
工业上将磷酸钙、石英砂和炭粉混在电弧炉中焙烧来制取白磷:
Ca3(PO4)2+SiO2+C—CaSiO3+P4+CO↑
(1)配平以上方程式
Ca3(PO4)2+ SiO2+ C= CaSiO3+ P4+ CO↑
(2)已知白磷熔点为44.1℃,熔点280℃,据此判断其晶体类型属于
(3)有一种磷的结构式,
有关它的叙述肯定不正确的是
正确答案
(1)2,6,10,6,1,10,2(2分)
(2)分子晶体(2分) (3)D (2分)
试题分析:(1)依据电子得失守恒定律,即可配平;
(2)分子晶体熔点低,常在数百度以下至很低温度,白磷的熔点44.1℃、沸点280℃可推测是分子晶体。
(3)在题干中绘制了红磷的结构。不管是白磷或红磷,当在空气中完全燃烧时,产物都是P2O5。白磷、红磷或其他磷的同素异形体都不溶于水,在常温下也都是固态的。这种磷与白磷是同素异形体,但不是同分异构体,所以D不正确。
点评:本题考查化学方程式的配平,晶体类型的判断和磷及其性质,综合性较强,题目难度中等。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