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试卷

X 查看更多试卷
1
题型:填空题
|
填空题

A、B、C、D、E、F是常见单质,其中A是用量最大,应用最广泛的金属;元素D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D元素和E元素在周期表中相邻。G、H、I、J、K、L是常见化合物,其中G在常温下是无色液体,H是黑色固体。以上物质相互间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元素A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为      周期      族。

(2)写出K的电子式         

(3)写出H和D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4)D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请写出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5)写出A与G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6)K与E反应时产生的现象有            ;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已知F的燃烧热为akJ/mol,L的燃烧热为bkJ/mol,试写出F生成L的热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四;VIII  (2)略   (3)3Fe3O4+8Al4Al2O3+9Fe

(4)2Al+2OH-+2H2O==2AlO2-+3H2↑ (5)3Fe+4H2O(g)Fe3O4+4H2

(6)镁带剧烈燃烧,放出耀眼的光,瓶壁出现白色固体和黑色颗粒;

2Mg+CO22MgO+C

(7)略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物质结构与性质】

芦笋中的天冬酰胺(结构如图)和微量元素硒、铬、锰等,具有提高身体免疫力的功效。

(1)天冬酰胺所含元素中_______(填元素名称)元素基态原子核外未成对电子数最多。

(2)天冬酰胺中碳原子的杂化轨道类型有_______种。

(3)H2S和H2Se的参数对比见下表。

①H2Se的晶体类型为_________,含有的共价键类型为_________。

②H2S的键角大于H2Se的原因可能为____________________。

(4)已知钼(Mo)位于第五周期VIB族,钼、铬、锰的部分电离能如下表所示

A是____________(填元素符号),B的价电子排布式为            。

正确答案

(1)氮   

(2)2

(3)①分子晶体,极性共价键  ②由于H-S键键长比H-Se键长短,两氢原子距离更近,斥力更强,因而H2S的键角更大(或由于S的电负性比Se大,使共用电子对间的排斥力变大,因而H2S的键角更大。)

(4)Mn,3d54s1

(1)根据天冬酰胺结构可判断所含元素为C、H、N、O,价电子排布式分别为:2s22p2、1s1、2s22p3、2s22p4,未成对电子分别为:2、1、3、2,故氮元素未成对电子最多。

(2)从结构中看碳原子形成的化学键的类型有单键和双键,碳原子中碳以sp3和sp2杂化。

(3)从表中数据看,H2Se沸点很低,故为分子晶体;H2Se中H和Se是不同的非金属原子,故形成的为极性共价键,从数据看,由于H-S键键长比H-Se键长短,两氢原子距离更近,斥力更强,因而H2S的键角更大(或由于S的电负性比Se大,使共用电子对间的排斥力变大,因而H2S的键角更大;

(4)钼和铬在同一副族,性质存在相似性和递变性,故电离能也存在相似性,B、C电离能变化相似,且铬的金属性小于钼,故铬的电离能比钼的相应要大,故B为铬,C为钼,A代表锰元素,元素符号为Mn,铬的价电子排布为:3d54s1

sd54s1

1
题型:填空题
|
填空题

元素的性质在元素周期表中按其排列呈现一定的规律。下表为元素周期表中部分元素,根据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在以上元素的基态原子的电子排布中4s轨道上只有1个电子的元素有        (填元素名称)。

(2)根据元素原子的外围电子排布的特征,可将元素周期表分成五个区域:s区、p区、d区、ds区和f区,以上12种元素分别属于s区、d区、ds区和p区,则属于s区的元素有       种,属于d区的元素有     种。

(3)铜晶胞是面心立方结构。其空间利用率为         (用含“π”和“”的式子表示,不必算结果)

正确答案

(1)钾,铬,铜(2)2    8 (3)π/ (3

试题分析:(1)当原子核外各个轨道上的电子处于全充满、半充满、全空时是稳定的状态。在给定的元素中,K的核外电子排布为:1s22s22p63s23p64s1.最外层只有1个电子;Cr的核外电子排布为:1s22s22p63s23p63d54s1.最外层只有1个电子;Cu的核外电子排布为:1s22s22p63s23p63d104s1.最外层只有1个电子;因此在以上元素的基态原子的电子排布中4s轨道上只有1个电子的元素有钾,铬,铜。(2)属于s区的元素有K、Ca两种元素;属于d区的元素有Sc、Ti、V、Cr、Mn、Fe、Co、Ni8种元素。(3)铜晶胞是面心立方结构。在每个晶胞中含有的Cu原子的个数为8×1/8+6×1/2=4.假设晶胞的边长为a,Cu原子的半径为R,则a=4R.a=2R.晶胞的体积为a3=16R3.4个Cu原子的体积为:4×4/3ПR3=16ПR3/3.所以在Cu晶体中的空间利用率为(16πR3/3)÷16R3="π/" (3)。

1
题型:填空题
|
填空题

X、Y、Z、W、R是元素周期表前四周期中的常见元素,其相关信息如下表:

 

(1)W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为          ;X、Y、Z、W四种元素的原子半径从大到小的顺序是        (用元素符号表示)。

(2)X与氢两元素按原子数目比1∶3和2∶4构成分子A和B,A的结构式为          ;B的电子式为           。化合物ZY中存在的化学键类型为          

(3)砷(As)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与X同一主族,As原子比X原子多两个电子层,则砷的原子序数为  ,其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化学式为   。该族二、三、四周期元素的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从大到小的顺序是            (用化学式表示)。

(4)用RCl3溶液腐蚀铜线路板的离子方程式为            。检验溶液中R3+常用的试剂是           ,可以观察到的现象是        

(5)ZW合金(Z17W12)是一种潜在的贮氢材料,由Z、W单质在一定条件下熔炼而成。该合金在一定条件下完全吸氢的反应方程式为:Z17W12+17H217ZH2+12W,得到的混合物Q(17ZH2+12W)在6.0 mol·L-1HCl溶液中能完全释放出H2。1 mol Z17W12完全吸氢后得到的混合物Q与上述盐酸完全反应,释放出H2的物质的量为                    

正确答案

(1)第三周期ⅢA族    Mg>Al>N>O

(2)    H∶∶H   离子键

(3)33 H3AsO4   NH3>PH3>AsH3

(4)2Fe3++Cu2Fe2++Cu2+    KSCN溶液 溶液呈红色

(5)52 mol

蛋白质主要含有C、H、O、N等元素,由化合价可知X为N;Y为O、Z为Mg、W为Al、R为Fe;(2)氮原子最外层有5个电子,每个氢原子形成3个共价键,所以N2H4的结构式为,然后依据结构式写出电子式;MgO属于离子化合物;(3)As位于第四周期,比上一周期同族元素的原子序数大18,由H3PO4可知As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化学式为H3AsO4;1 mol Mg17Al12完全吸氢后得到的混合物Q中含有17 mol MgH2、12 mol Al,与盐酸完全反应后分别生成34 mol H2、18 mol H2

1
题型:填空题
|
填空题

(16分)

X、Y、Z、W四种短周期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关系如图:

I.若Z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电子层数的2倍

(1)W在周期表中的位置为                

(2)Y和Z可组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为                      。

(3)写出铜和X的最高价氧化物水化物稀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4)W最高价氧化物水化物的浓溶液不稳定,受热可分解,产物之一是黄绿色气体,且当有28mol电子转移时,共产生9mol气体,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II.若Y和z的核外电子数之和为22

(1)Y的气态氢化物电子式为          ,工业合成该物质的化学方程式为       

(2)将X的最高价氧化物通人到苯酚钠溶液中,实验现象是                  

(3)X单质与W的最高价氧化物水化物的浓溶液反应,当电:子转移0.4mol时,产生气体的体积(标准状况下)是                 

正确答案

I.(1)第三周期,VIIA族

(2)SO2、SO3

(3)2Cu+2NO-3+8H+=3Cu2++2NO↑+4H2O

(4)4HClO42Cl2↑7O2↑+2H2O

II.(1)

(2)溶液变浑浊

(3)6.72L

1
题型:填空题
|
填空题

(13分)X、Y、Z、R为前四周期元素,且原子序数依次增大。XY2是红棕色气体;X与氢元素可形成XH3;Z基态原子的M层与K层电子数相等;R2离子的3d轨道中有9个电子。请回答下列问题:

(1)Y基态原子的电子排布式是________;Z所在周期中第一电离能最大的主族元素是_____。

(2)XY2离子的立体构型是_______;R2的水合离子中,提供孤电子对的是原子是______。

(3)Z与某元素形成的化合物的晶胞如右图所示,晶胞中阴离子与阳离子的个数之比是___________。

(4)将R单质的粉末加入XH3的浓溶液中,通入Y2,充分反应后溶液呈深蓝色,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1s22s22p4;Cl (2)V形;O (3)2:1

(4)2Cu+8NH3·H2O+O2=2[Cu(NH3)4]2+4OH+6H2O

试题分析:X、Y、Z、R为前四周期元素,且原子序数依次增大。XY2是红棕色气体,该气体是NO2,则X是氮元素,Y是氧元素;X与氢元素可形成XH3,该气体是氨气;Z基态原子的M层与K层电子数相等,则该元素的原子序数是2+8+2=12,即为镁元素;R2离子的3d轨道中有9个电子,因此R的原子序数是18+9+2=29,即为铜元素。

(1)氧元素的原子序数是8,则根据核外电子排布规律可知,氧元素基态原子的电子排布式是1s22s22p4;同周期自左向右元素的第一电离能逐渐增大,镁是第三周期,则所在周期中第一电离能最大的主族元素是Cl元素。

(2)根据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可知,NO2离子中心原子氮原子含有的孤对电子对数= =1,即氮原子的价层电子对数是3,由于含有一对孤对电子,因此其离子的立体构型是V形;铜离子含有空轨道,而水分子中的氧原子含有孤对电子,因此在Cu2的水合离子中,提供孤电子对的是原子是O原子。

(3)根据晶胞结构可知,阳离子在8个顶点和体心处各一个,则根据均摊法可知,阳离子个数=1+8× =2个。阴离子在上下面各2个,晶胞内部2个,则阴离子个数=4×+2=4个,因此晶胞中阴离子与阳离子的个数之比是4:2=2:1。

(4)将R单质的粉末加入氨气的浓溶液中,通入氧气,充分反应后溶液呈深蓝色,这说明在反应中铜被氧化氧化为铜离子与氨气结合形成配位键,则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2Cu+8NH3·H2O+O2=2[Cu(NH3)4]2+4OH+6H2O。

1
题型:填空题
|
填空题

(14分)X、Y、Z、D、E、W是原子序数依次递增的短周期主族元素。

(1)Y元素的气态氢化物与其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能发生化合反应生成一种盐,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Y与氢原子按个数比1:2形成的含18个电子的化合物的电子式为________________。

(2)X、E同主族,纯净的单质E可用于制太阳能电池,则X在周期表中的位置是________________;X与E作电极,同NaOH溶液可构成原电池,则该电池负极的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_______              

(3)常温常压下,W的单质为气体,且常用于自来水的消毒,W的一种氧化物W2O是酸性氧化物,W2O与水反应的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W2O的结构式为_____________。

(4)Z、D、E、W同周期,D的简单离子半径是同周期简单离子中半径最小的, D的单质与Z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XY)2与W2性质相似,则(XY)2分子中含有的化学键有_____________________(填“离子键”、“极性键”或“非极性键”);(XY)2的制备原理同实验室制取W2类似,在酸性条件下用MnO2氧化对应的阴离子得到。写出制取(XY)2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NH3+HNO3==NH4NO3(1分);(1分)。

(2)第二周期,第ⅣA族(1分);Si-4e+6OH==SiO32—+3H2O  (2分)。

(3)Cl2O+H2O="=2HClO" (2分);Cl—O—Cl(1分)

(4)2Al+2OH+2H2O==2AlO2+3H2↑(2分)

(5)极性键,非极性键(2分),

MnO2+4H++2CN==Mn2++(CN)2+2H2O (2分,(CN)2后面标或不标“↑”都不扣分;写了“△”不扣分)。

试题分析:根据题目中信息可以得到X、Y、Z、D、E、W六种元素分别为C、N、Na、Al、Si、Cl。

(1)Y元素的气态氢化物为NH3,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为HNO3,故发生反应为:NH3+HNO3==NH4NO3

(2)C在在周期表中的位置是第二周期,第ⅣA族。C与Si作电极,同NaOH溶液构成原电池时,Si作负极失电子。

(3)Cl 2O是酸性氧化物,与水反应时生成氯元素同一价态的含氧酸。

(5)(CN)2与Cl 2性质相似为拟卤素,实验室中制取Cl 2用MnO2氧化Cl离子得到,类比既得。

1
题型:填空题
|
填空题

(1)元素的第一电离能Al   Si(填“>”或“<”)。

(2)基态Mn2+的核外电子排布式为    

(3)硅烷(SinH2n+2)的沸点与其相对分子质量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呈现这种变化关系的原因是                                

(4)硼砂是含结晶水的四硼酸钠,其阴离子Xm-(含B、O、H三种元素)的球棍模型如图所示:

①在Xm-中,硼原子轨道的杂化类型有   ;配位键存在于  原子之间(填原子的数字标号);m=   (填数字)。

②硼砂晶体由Na+、Xm-和H2O构成,它们之间存在的作用力有   (填序号)。

A、离子键   B、共价键   C、金属键  D、范德华力 E、氢键

正确答案

(1)<  

(2)1s22s22p63s23p63d5 ([Ar]3d5)  

(3)硅烷的相对分子质量越大,分子间作用力越强  

(4)①sp2、sp3;4、5(或5,4) ;2  ②ADE

(1)同一周期元素自左向右第一电离能有增大趋势,故第一电离能Al<Si

(2)Mn是25号元素,其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63s23p63d54s2,故Mn2+的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63s23p63d5

(3)硅烷形成的晶体是分子晶体,相对分子质量越大,分子间作用力越强,沸点越高。

(4)①由球棍模型可以看出,黑球为B原子,灰球为O原子,小黑球为H原子。2号B原子形成3个键,采取sp2杂化,4号B原子形成4个键,采取sp3杂化;4号B原子三个sp3杂化轨道与除5号外三个O原子形成σ键后还有一个空轨道,而5号O原子能提供孤电子对而形成配位键;由图示可以看出该结构可以表示为[B4H4O9]m,其中B为+3价,O为-2价,H为+1价,根据化合价可知m=2。

②在晶体中Na+与Xm+之间为离子键,H2O分子间存在范德华力,而该阴离子能与水分子形成氢键。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A、B、C、D为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四种短周期元素,其性质或结构信息如下表:

试回答以下问题

(1)B在周期表中的位置是     。B的氢化物与E的氢化物比较,沸点较高的是   (填化学式),在水中溶解度较大的是     (填化学式)

(2)写出D3B与甲反应所得溶液呈       (填“酸性”、“碱性”或“中性”),原因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3)写出丙的电子式为      。说明丙的水溶液在放置过程中其酸性会增强的原因(用离子方程式表示)           

(4)由A、B、C、D四种元素中的三种元素组成的一种盐丁,其外观与氯化钠相似,丁的水溶液呈碱性。可用来鉴别丁和氯化钠的试剂有     

A.氢碘酸和淀粉的混合液                      B.AgNO3溶液

C.甲基橙试剂                                          D.稀硫酸

(5)将光亮的铜丝插入丁溶液中,没有现象发生,如用盐酸酸化,反应迅速发生,铜丝缓慢溶解生成深绿色溶液,写出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正确答案

(1)第二周期ⅤA族,NH3,NH3 

(2)碱性,Na3N+3H2O= NH3↑+3NaOH

(3),2HClO 2H++2Cl-+ O2

(4)AD(2分)      

(5)Cu +2NO2- +4H+ = Cu2+ +2NO↑+2H2O

由题意知,钠在空气中燃烧生成淡黄色固体过氧化钠,D为Na;D3B中阴阳离子电子层结构相同可推出D、B分别为Na、N;则A为H、C为O;丙的相对分子质量为87,若丙中含有1个O,则丙为Cl2O;若丙中含有2个O,不合题意;若丙中含有3个O,丙为KO3,但KO3不是气态,所以E为Cl。

(1)N位于第二周期VA族。NH3存在分子间氢键,HCl分子间不存在氢键,NH3的沸点高于HCl;NH3和HCl都是极性分子,都能溶于水,但NH3与水能形成分子间氢键,NH3在水中溶解度大于HCl。

(2)Na3N与H2O生成NaOH与NH3,溶液呈碱性。

(3)Cl2O结构式为Cl-O-Cl,电子式为。Cl2O与水生成HClO,HClO光照条件下生成盐酸和氧气,溶液酸性增强。

(4)丁为NaNO2。NaNO2能与氢碘酸生成I2,淀粉遇碘变蓝,A正确;亚硝酸钠与氯化钠与硝酸银溶液均生成白色沉淀,B错误;甲基橙变色范围是3.1~4.4,氯化钠溶液与亚硝酸钠溶液遇甲基橙溶液均呈黄色,C错误;亚硝酸钠与稀硫酸生成亚硝酸,亚硝酸分解生成红棕色气体二氧化氮,D正确。

(5)酸性条件下,NO2-具有氧化性,能将Cu氧化生成Cu2+,NO2-本身被还原为NO。

1
题型:填空题
|
填空题

已知X、Y、Z为同一短周期的三种元素,其原子的部分电离能(kJ·mol-1)如下表所示:

 

(1)三种元素电负性大小关系为       

(2)写出Y原子的电子排布式       ,Y的第一电离能大于Z的第一电离能的原因               

(3)X晶体采用下列       (填字母)堆积方式。

(4)含有元素X的盐的焰色反应为       色。许多金属盐都可以发生焰色反应,其原因是               

(5)NaCl、KCl、MgO、CaO晶体结构相似,其中三种晶体的晶格能数据如下表:

 

4种晶体NaCl、KCl、MgO、CaO熔点由高到低的顺序是            

正确答案

(1)Z>Y>X

(2)1s22s22p63s2 Y元素原子最外层s轨道上的电子为全满

(3)A

(4)黄 激发态的电子从能量较高的轨道跃迁到能量较低的轨道时,以一定波长(可见光区域)光的形式释放能量

(5)MgO>CaO>NaCl>KCl

(1)根据表中数据,X原子中,I2为I1的10倍左右,说明X原子最外层只有一个电子,X是ⅠA族元素;Y原子的I3与I2之间发生突变,则Y原子最外层有2个电子,Y是ⅡA族元素;Z原子的I4≫I3,则Z原子最外层有3个电子,Z属于ⅢA族元素。由于它们在同一周期,X、Y、Z分别为Na、Mg、Al。

1
题型:填空题
|
填空题

甲元素的原子序数是19,乙元素原子核外有两个电子层,最外电子层上有6个电子;丙是元素周期表第ⅠA族中金属性最弱的碱金属元素。由此推断:

(1)甲元素在周期表中位于第________周期;乙元素在周期表中位于第________族;丙元素的名称为________。

(2)甲的单质与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乙单质与丙单质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四 ⅥA 锂

(2)2K+2H2O=2K+2OH+H2↑          4Li+O22Li2O

甲的原子序数是19,甲是钾元素,乙是氧元素,丙是锂元素。

1
题型:填空题
|
填空题

已知某物质主要成分的化学式为XY2,X原子的结构示意图为,X的阳离子与Y的阴离子的电子层结构相同。元素Z、W均为短周期元素,它们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均是其电子层数的2倍,Z与Y相邻且Z、W能形成一种WZ2型分子。

(1)m=________,该物质主要成分的化学式为________。

(2)Z、W元素的名称为________、________。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

(4)下列化学用语表达正确的是________。

 

(5)水的沸点比H2Z的沸点高,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20 CaCl2

(2)硫 碳

(3)B

(4)BD

(5)水分子中含有氢键

(1)由X原子的结构示意图不难推知其为,该元素为Ca,根据CaY2可知Y为-1价,又因Y与Ca2的电子层结构相同,可知Y为Cl。(2)Z、W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其电子层数的2倍,则Z、W是C或S。Z与Y相邻,则Z是S,W是C。(3)CaCl2是仅含离子键的离子化合物,CS2是仅含极性键的共价化合物,A项错,B项对;S的非金属性弱于Cl,则H2S的稳定性比HCl弱,C项错;Ca2、Cl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但Ca元素的核电荷数大,半径小,D项错。(4)XY2为CaCl2,其电子式为;H2S的水溶液为弱酸,应写成分子式,即Cl2+H2S=2H+2Cl+S↓,A、C两项错。(5)氢键影响物质的熔、沸点,使水的沸点升高。

1
题型:填空题
|
填空题

A、B、C、D、E是位于短周期的主族元素。已知:①热稳定性:HmD>HmC;② 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③A与B在同一周期,在该周期所有主族元素中,A的原子半径最大,B的离子半径最小;④A与B质子数之和是D质子数的3倍。依据上述信息用相应的化学用语回答下列问题:

(1) 用电子式表示AmC的形成过程___________________。

(2) 的还原性强弱顺序为:_________,(用离子符号表示)能证明其还原性强弱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将E的单质通入A与D形成的化合物的水溶液中,在常温下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

(4) 常温下,将等物质的量浓度的HmC溶液和A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溶液按体积比1:1混合,写出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该溶液的溶质含有的化学键类型是            

(5) 在A、B、C、E单质中,符合下列转化关系的是_____________(填元素符号)。

正确答案

(14 分 每空2分)(1)

(2)S2+Cl2=2Cl+S  (3)Cl2+2OH=Cl+ClO+H2O

(4)H2S+OH=HS+H2O离子键 和共价键(极性键)(5)Na  S

试题分析:A与B在同一周期,在该周期所有主族元素中,A的原子半径最大,B的离子半径最小,所以A是Na,B是Al。A与B质子数之和是D质子数的3倍,则D是氧元素。热稳定性:HmD>HmC,所以m=2,C是S元素。 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所以E是氯元素。

(1)H2S是含有极性键的共价化合物,所以其形成过程是

(2)非金属性越强,相应阴离子的还原性越弱,所以S2>Cl。非金属性较强的能够置换出非金属性减弱的单质,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S2+Cl2=2Cl+S。

(3)A与D形成的化合物的水溶液是氢氧化钠,和氯气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Cl2+2OH=Cl+ClO+H2O。

(4)将等物质的量浓度的HmC溶液和A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溶液按体积比1:1混合,则生成物应该是NaHS,则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H2S+OH=HS+H2O。NaHS中含有离子键和极性键。

(5)根据图中的转化关系可知,符合条件的是Na和S。

点评:该题是高考中的常见题型,属于中等难度的试题。试题综合性强,侧重对学生基础知识的巩固和训练,有利于提高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和应试能力。本题主要是元素“位、构、性”三者关系的综合考查,比较全面考查学生有关元素推断知识和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该题以“周期表中元素的推断”为载体,考查学生对元素周期表的熟悉程度及其对表中各元素性质和相应原子结构的周期性递变规律的认识和掌握程度。考查了学生对物质结构与性质关系以及运用元素周期律解决具体化学问题的能力。

1
题型:填空题
|
填空题

Q、R、X、Y、Z 为前 18 号元素中的五种,Q 的低价氧化物与 X 单质分子的电子总数相等,R 与 Q 同族,X、Y与Z不同族,Y 和 Z 的阴离子与 Ar 原子的电子结构相同且 Y 的原子序数小于 Z。

(1)Q 的最高价氧化物,其固态俗名叫____________;

(2)R 的氢化物分子的空间构型是_____________,它与 X 形成的化合物可作为一种重要的陶瓷材料,其化学式是_____________;

(3)X 的常见氢化物的空间构型是_____________;它的另一氢化物 X2H4是一种火箭燃料的成分,其电子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

(4)Q 分别与 Y、Z 形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是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Q和 Z 形成的化合物分子的结构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属于____________化合物(填“离子”或“共价”)。

正确答案

(10分)(1)干冰    (2) 正四面体;Si3N4   (3)三角锥形;    (4)CS2;CCl4;共价【N2H4电子式2分,其余每空1分】

试题分析:(1)Y 和 Z 的阴离子与 Ar 原子的电子结构相同且 Y 的原子序数小于 Z,所以Y是S,Z是Cl元素。Q 的低价氧化物与 X 单质分子的电子总数相等,这说明Q是碳元素,X是氮元素。R 与 Q 同族,所以R是Si元素。CO2在固态时俗称干冰。

(2)R 的氢化物分子的空间构型与甲烷分子的相似,属于正四面体型结构。碳元素的最低价是+4价,氮元素的最高价是-3价,所以碳元素它与 N元素形成的化合物可作为一种重要的陶瓷材料,其化学式是Si3N4

(3)X 的常见氢化物是氨气,其空间构型是三角锥形;它的另一氢化物 X2H4是一种火箭燃料的成分,其电子式是

(4)Q 分别与 Y、Z 形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是CS2和CCl4;Q和 Z 形成的化合物分子的结构式是,属于共价化合物。

点评:该题是中等难度的试题,试题基础性强,注重对学生能力的培养和解题方法的指导与训练。试题综合性强,贴近高考。该题以“周期表中元素的推断”为载体,考查学生对元素周期表的熟悉程度及其对表中各元素性质和相应原子结构的周期性递变规律的认识和掌握程度。考查了学生对物质结构与性质关系以及运用元素周期律解决具体化学问题的能力,也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应试能力。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W、X、Y、Z是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同一短周期元素,W、X是金属元素,Y、

Z是非金属元素。

(1)W、X各自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可以反应生成盐和水,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W与Y可形成化合物W2Y,该化合物的电子式为______________。

(3)Y的低价氧化物通入Z单质的水溶液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

(4)比较Y、Z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________>____________。(用分子式表示)

(5)W、X、Y、Z四种元素简单离子的离子半径由大到小的顺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Z的最高价氧化物为无色液体,0.25 mol该物质与一定量水混合得到一种稀溶液,并放出Q kJ的热量。写出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_______     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Al(OH)3+OH-=AlO-+2H2O

(2)

(3) SO2+Cl2+2H2O=H2SO4+2HCl

(4) HCl>H2S

(5) S2->Cl->Na+>Al3+

(6) Cl2O7(l)+H2O(l)= 2HClO4(aq);ΔH="-4Q" kJ·mol-1

试题分析:依据题意可以知道,W、X、Y、Z分别为Na、Al、S、Cl,所以(1)W、X各自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分别为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铝,所以两者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Al(OH)3+OH-=AlO-+2H2O;(2)W与Y可形成化合物W2Y,该化合物为Na2S,其电子式为;(3)Y的低价氧化物通入Z单质的水溶液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SO2+Cl2+2H2O=H2SO4+2HCl ;(4)Y、Z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为HCl>H2S;(5)W、X、Y、Z四种元素简单离子的离子半径由大到小的顺序是S2->Cl->Na+>Al3+;(6)Z的最高价氧化物为Cl2O7,0.25 mol该物质与一定量水混合得到一种稀溶液,并放出Q kJ的热量,即一摩尔为放出4QkJ的能量,所以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Cl2O7(l)+H2O(l)= 2HClO4(aq);ΔH="-4Q" kJ·mol-1

点评:本题考查了元素及其化学物,是高考考查的热点,该题难度适中。

下一知识点 : 化学反应与能量
百度题库 > 高考 > 化学 > 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

  • 上一题
  • 1/15
  • 下一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