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
- 共75155题
硼的原子序数为5。硼元素的单质常温时化学性质不活泼,但能跟热的浓硝酸反应,硼被氧化成硼酸。硼在空气中燃烧成氧化硼和氮化硼,氮化硼是一种大分子化合物,具有跟石墨相似的结构。硼和氢元素能形成一系列化合物,其通式为BnHn+4(不稳定)和BnHn+6(稳定)。硼的最简单的气态氢化物含H 21.74%。标准状况下密度为1.232 g·L-1。
(1)写出硼跟浓硝酸的化学方程式;
(2)推出硼的最简单氢化物的化学式(推导过程中不需使用硼的相对原子质量)。
正确答案
(1)B+3HNO3(浓)H3BO3+3NO2↑ (2)B2H6
第(1)题很简单,根据题目的信息可直接写出,注意硼是ⅢA族元素,最高正价为+3,所以硼酸分子式为H3BO3。
(2)M="1.232" g·L-1×22.4 L·mol-1="27.6" g·mol-1
所以含H个数:
若BnHn+6 n+6="6 " n=0(舍去)
BnHn+4 n+4="6 " n=2
所以应为B2H6。
A、B、C、D是四种短周期主族元素,其中B的原子序数最小,A、B同主族,C、D同主族,A比C的核外少两个电子;D元素一种原子的质量数是其质子数的两倍多2,又是该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的3倍。判断A、B、C、D各是什么元素,并比较A、B、C三种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溶液酸、碱性的相对强弱。
(1)A_____、B_____、C_____、D_____。(填元素符号)
(2) _____ (填酸性或碱性):_____>_____>_____。(填分子式)
正确答案
(1)Si C S O
(2)酸性 H2SO4 H2CO3 H2SiO3
设D的质子数为x,则有2x+2=3(x-2),x=8,即为氧元素,或2x+2=3(x-10),x=28舍去,因C、D同主族,则C为硫元素,又A比C核外少两个电子则为硅元素,故B为碳元素。
下表是周期表中的一部分,根据A~I在周期表中的位置,用元素符号或化学式回答下列问题:
(1)表中元素,化学性质最不活泼的是 ,可用于制半导体材料的元素是______。
(2)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酸性最强的是 。(填写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化学式)
(3)A分别与D、E、F、G、H形成的化合物中,最稳定的 。
(4)写出D的氧化物中能造成温室效应的电子式 。
正确答案
(1)Ar Si (2)HClO4 (3)HF (4)
考查元素周期表的结构和元素周期律的应用。根据元素在周期表中的相对位置可知A、B、C、D、E、F、G、H、I、J分别为H、Na、Al、C、N、P、F、Cl、Ar、Si。
X、Y、Z三种元素,已知X元素的气态氢化物化学式为H2X,该氢化物的相对分子质量与X最高价氧化物的相对分子质量之比为17∶40,X原子核内质子数与中子数相等,Y与X可形成离子化合物Y2X,Y的阳离子的电子层结构与Ne相同。Z与X处于同一主族,其单质是气态双原子分子。试完成下列问题:
(1)写出各元素的符号:
X___________,Y___________,Z___________。
(2)Y单质在空气中燃烧后生成物的电子式为:___________。
(3)用电子式表示X与Y形成化合物的过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用电子式表示X与氢形成化合物的过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S Na O
(3)
(4)
X的气态氢化物为H2X,则X为第ⅥA族元素,将“17∶40”扩大2倍则为“34∶80”,且X的核内质子数与中子数相等,故X为S(硫),Y与X可形成离子化合物Y2X,故Y为第ⅠA族元素,Y的阳离子的电子层结构与Ne相同,故Y为Na(钠),Z为O(氧)。
(10分)A、B、C、D四种元素的原子序数均小于18,其最高正价数依次为1,4,5,7,已知B的原子核外次外层电子数为2。A、C原子的核外次外层电子数为8。D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是已知含氧酸中最强酸,则:
(1)A的离子结构示意图是 ,C的原子结构示意图是 。
(2)C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与A的氢氧化物生成 种盐,化学式分别为 。
(3)C、D的气态氢化物稳定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______。
正确答案
(1)
(2)三 Na3PO4、Na2HPO4、NaH2PO4 (3) HCl>PH3
最高正价=原子最外层电子数,B元素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应为4,B元素原子的次外层电子数为2,为K层,B元素原子核外共有2+4=6个电子,B是6号元素碳;A、C原子次外层电子数为8,则A、C原子核外电子数分别是:2+8+1=11和2+8+5=15,所以A为11号元素钠,C为15号元素磷;在1~18号元素中,最高价为+7的只有氯元素(F无正价),而HClO4是已知含氧酸中最强的酸,故D为氯。
(1)钠总是+1价,其离子结构示意图为:;磷的原子序数是15,其原子结构示意图是:
。
(2)磷的最高价(+5)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是H3PO4,与NaOH反应生成:Na3PO4、NaH2PO4、NaH2PO4 三种盐。
(3)P、Cl原子都具有3个电子层,核电荷数P(15)小于Cl(17),原子半径r(P)>r(Cl),所以非金属Cl>P,气态氢化物稳定性HCl>PH3。
两种气态物质Am和Bn,已知2.4 g Am和2.1 g Bn所含原子个数相等,而分子个数之比为2∶3,A、B两种元素的原子核中质子数与中子数相等。A原子的L层电子数是K层电子数的3倍。则:
(1)A、B分别是什么元素?
A______,B______。
(2)Am中的m值是______。
正确答案
(1)ON(2)3
首先确定A元素为O元素,质量数为16,则2.4 g Am即Om中含原子物质的量为:2.4÷16="0.15" mol,则=0.15,M(B)=14,B元素质子数=14÷2=7,即B为氮元素,故Am、Bn分子数之比为
∶
=2∶3,
=
,即m=3,n=2。
用
(1)原子种类由________决定。(填写字母序号,下同)
(2)元素种类由________决定。
(3)元素有无同位素由________决定。
(4)1~18号元素的化合价主要由________决定。
(5)元素的化学性质由________决定。
正确答案
(1)A、B (2)A (3)B (4)C (5)A、C
(1)原子的种类由质子数和中子数共同决定。
(2)元素是核电荷数相同的同一类原子的总称,因此元素种类只与质子数有关。
(3)同一元素的不同核素之间中子数不同。
(4)1~18号元素是主族元素或0族元素,其化合价主要由最外层电子数决定。
(5)元素的化学性质(即得到电子的能力、失去电子的能力)由核电荷数(质子数)和最外层电子数决定。
(12分)A、B、C、D、E、F均为元素周期表前20号主族元素,其核电荷数依次增大。其中A、B同周期,B、D同主族且相邻,A、B、D三种元素的核电荷数之和为30。C、E同周期,可形成1:1型的离子化合物。F的最外层电子数大于1。请回答:
(1)A、B、C、D、E、F六种元素的元素符号分别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
(2)用化学式表示A、D、E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酸性由强到弱的顺序:_______;
(3)用化学式表示D、E氢化物的还原性由强到弱的顺序:_______;
(4)请写出C、E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之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共12分)(1)C、O、Na、S、Cl、Ca (各1分)(2)HClO4>H2SO4>H2CO3 (2分)(3)H2S> HCl(2分) (4)HClO4 + NaOH ==NaClO4 + H2O(2分)
B、D同主族且相邻,则B是第二周期,D是第三周期。C、E同周期,可形成1:1型的离子化合物,则该化合物应该是氯化钠或硫化镁。如果是硫化镁,则BD的原子序数之和就≤22,则A的原子序数最小是8,这和A的原子序数小于B的矛盾,所以C是钠,E是氯,则A是碳,B是氧元素,D是硫元素,F是钙。
(1)分别是C、O、Na、S、Cl、Ca。
(2)非金属性越强,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酸性越强,非金属性是Cl>S>C,则酸性强弱顺序是HClO4>H2SO4>H2CO3。
(3)非金属性越强,相应氢化物的还原性越弱,所以还原性强弱顺序是H2S> HCl。
(4)C、E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分别是强酸和强碱,方程式为HClO4 + NaOH ==NaClO4 + H2O。
由A、B两种元素组成的两种单质A2、B2和一种共价化合物AB,A元素在AB中显正价。
(1)若B原子在同族元素中原子半径最小时,则A元素为______________,B元素为_____________,AB化学式为_____________。
(2)按B所代表的元素的核电荷数递增的顺序,4种AB型化合物的化学式依次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其中分子中键的极性最强的应是_____________;它们以相等的物质的量溶于等量的水中,所得溶液酸性最强的是_____________,酸性最弱的是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H F HF (2)HF HCl HBr HI HF HI HF
(1)A2、B2都是双原子分子,预计它们应该是气态分子;AB是共价化合物,AB中A元素显正价,若是+1价,则为H元素;B原子在同族中原子半径最小,为F元素。
(2)B还可以是Cl、Br、I元素之一,它们也都能与H形成AB型共价化合物。
(3)HF、HCl、HBr、HI中,F的非金属性最强,吸引电子的能力最强,HF分子中共用电子对偏离H原子的程度最大,H—F键极性最强。
HX(X代表卤素)水溶液的酸性,按X原子的原子序数的增加而增强,其中HI(aq)的酸性最强,HF(aq)的酸性最弱——氢氟酸是弱酸,其他氢卤酸都是强酸。
(10分)A、B、C、D分别是由两种短周期元素组成的常见微粒(或粒子),这四种微粒中均含有相同数目的电子,且共含有三种元素。其中A中含有5个原子核,它们之间有如下的反应关系:
(1)A、D的电子式分别为:A ,D 。
(2)B、C、D三种微粒结合质子能力x>y>z,(x、y、z分别代表B、C、D中的某一种微粒),则x、y、z分别代表的微粒符号为x ,y ,z 。
正确答案
(1)
(2)OH- NH3 H2O
A中含5个原子核,又由C+H+→A,推知A为NH,知C为NH3,B为OH-,D为H2O。
卤族元素包括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填元素符号),随核电荷数递增,它们的原子半径依次_____________,单质的氧化性依次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F Cl Br I 增大 增强
卤族元素包括F、Cl 、Br 、I,随核电荷数递增,它们的原子半径依次增大,单质的氧化性依次减弱。
(10分)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五种短周期元素X、Y、Z、Q、R,已知X与Q同主族,Y、Z原子序数之比为3:4,Z的最外层电子数是Q的最外层电子数的6倍,R为同周期中原子半径最小的元素(稀有气体元素除外),X与R形成的化合物常温下为气态。
(1)表示Y元素中质子数与中子数相等的同位素符号是 。
(2)Q与Z形成的原子个数比为1:1的化合物的电子式是 。
(3)A+B→C+D+H2O为中学化学中常见的反应形式,A、B、C、D均为由上述五种元素组成的单质或化合物。
①如A为NaOH、B为CO2时,可写成aNaOH + bCO2 = cNa2CO3 + d NaHCO3 + nH2O,a与b的物质的量之比应满足的关系是 。现向l00 mL、3 mol/L的NaOH溶液中缓慢通入标准状况下4.48 L的CO2气体,用l个化学方程式表示以上反应
(化学计量数为最简整数),此时溶液中各种离子物质的量浓度由高到低的排列顺序是_ _。
②请任写一个符合A+B→C+D+H2O形式的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其中C、D均为盐
。
正确答案
略
我国报道的高温超导材料中,铊(Tl)是组成成分之一。已知铊和铝是同一主族元素,原子序数为81,请预测关于该元素的几个问题。
(1)铊的金属性比铝强还是比铝弱?
(2)铊的最外层电子数为多少?
(3)铊位于周期表中的第几主族?
(4)铊通常形成的化合价是多少?写出它的氯化物的化学式。
(5)铊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化学式是怎样的?它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是否与氢氧化铝一样是两性氢氧化物?
(6)铊与水或酸反应生成氢气的能力比铝强还是比铝弱?
正确答案
(1)强
(2)3
(3)ⅢA族
(4)+3价 TlCl3
(5)Tl(OH)3,是一种强碱
(6)比铝强
根据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与元素的原子结构、元素性质三者之间的关系推导:铊与铝处于同一主族,位于ⅢA族,最外层电子数为3,电子层数比铝多;铊的金属性强于铝;铊在化合物中通常显+3价,铊的氯化物的化学式为TlCl3,铊的最高价氧化物的化学式为Tl2O3,铊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化学式为Tl(OH)3,是一种强碱,而不是两性氢氧化物;铊与水或酸反应生成氢气的能力比铝强。
1 mol单质A与足量盐酸反应,生成22.4L气体(标准状况下),并且元素A转化成与氖的电子层结构相同的离子,据以上事实,回答问题。
(1)元素A的原子结构示意图 。
(2)元素A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与盐酸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
(3)举出二个实验事实比较Na与元素A的金属性强弱 、
。
正确答案
(1) (2)Mg(OH)2+H2=Mg2++H2O
(3)Na、Mg分别与H2O反应(其它答案合理也可,下同
略
画出下列各种粒子结构示意图。
(1)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电子数4倍的正二价金属阳离子:_______。
(2)L层电子数是K层、M层电子数之和的原子:_______。
(3)质量数等于24,质子数等于中子数的原子:_______。
(4)得到1个电子能达到Ne原子结构的原子:_______。
正确答案
(1)(2)
(3)(
4)
(1)最外层一定是L层才成立,故为10个电子的+2价离子。核电荷数=10+2=12;(2)M层已有电子,L层上一定有8个电子,故为16个电子的原子,核电荷数也为16;(3)质子数=中子数=24/2=12;(4)核外电子数=10-1=9的原子,核电荷数也为9。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