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试卷

X 查看更多试卷
1
题型:填空题
|
填空题

(12分)【化学——物质结构与性质】

有A、B、C、D、E五种元素(A、B、C、D、E分别代表元素符号),其中A元素原子核内只有一个质子;B元素的基态原子s亚层的总电子数比p亚层的总电子数多1;C元素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电子数的3倍;D位于B的下一周期,在同周期元素形成的简单离子中,D形成的简单离子半径最小;E的基态原子中电子排布在三个能级上,且这三个能级所含电子数均相同。  

(1)A、E形成的化合物E2A2每个分子中键和键数目之比为________,B、C、E三种元素的第一电离能由大到小的顺序为_________(用实际元素符号表示)。

(2)BA3易液化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离子中B原子轨道的杂化类型为__________。

(3)写出D元素基态原子的价电子排布式______________。

(4)E的一种单质晶胞结构如图,晶胞的边长为。该晶体的密度为________g(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E的相对原子质量为b)。

正确答案

(12分)

(1)3:2(2分);N > O > C(2分)

(2)NH3分子间易形成氢键(2分);sp2(2分)

(3)3s23p1(2分)

(4)8b/a3NA(2分)

试题分析:A元素原子核内只有一个质子,则A为H元素;B元素的基态原子s亚层的总电子数比p亚层的总电子数多1,则B基态原子的电子排布为1s22s22p3,B为N元素;C元素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电子数的3倍,则C为O元素;D位于B的下一周期,D位于第三周期,在同周期元素形成的简单离子中,D形成的简单离子半径最小,则D为Al元素;E的基态原子中电子排布在三个能级上,且这三个能级所含电子数均相同,则E基态原子的电子排布为1s22s22p2,E为C元素。

(1)A、E形成的化合物E2A2的结构式为H‾—C≡C—H,键和键数目之比为3:2;因为N元素2p能级排布3个电子,更稳定,所以B、C、E三种元素的第一电离能由大到小的顺序为:N > O > C

(2)因为N原子半径小而电负性大,所以NH3分子间易形成氢键,因此NH3易液化;NO3‾中N原子与O原子形成了3个键,所以N原子的杂化类型为sp2

(3)D为Al元素,所以价电子排布式为:3s23p1

(4)根据切割法,一个晶胞含碳原子数目为:8×1/8+6×1/2+4=8,则该晶体的密度="8b/" NA÷a3 g/cm³=8b/a3NA g/cm³。

1
题型:填空题
|
填空题

A、B、C、D、E代表5种元素。请填空:

(1)A元素基态原子的最外层有3个未成对电子,次外层有2个电子,其元素符号为  ;          

(2)B元素的负一价离子的电子层结构都与氩相同,B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                   

(3)C元素是第三周期中无未成对电子的主族元素,它的轨道排布式为             ;  

(4)D元素基态原子的M层全充满,N层只有一个未成对电子,D基态原子的电子排布式为                     

(5)E原子共有3个价电子,其中一个价电子位于第三能层d轨道,指出该元素在周期表中所处的周期数和族序数                  

正确答案

(1)N

(2)

(3)1s22s22p63s2

(4)[Ar]3d104s1

(5)四   ⅢB

试题分析:(1)A元素基态原子的最外层有3个未成对电子,次外层有2个电子,说明该元素有2层电子,最外层5个电子,该元素为7号元素N元素

(2)B元素的负一价离子的电子层结构都与氩相同,说明B元素为17号元素氯元素,其原子结构示意图

(3)C元素是第三周期中无未成对电子的主族元素,则C为镁元素,它的轨道排布式1s22s22p63s2

(4)D元素的M层全充满,N层只有1个电子则D为29号元素,基态原子的电子排布式为[Ar]3d104s1

(5)E原子共有3个价电子,其中一个价电子位于第三能层d轨道,说明另外2个价电子位于第四能层s轨道,所以E的价电子排布为3d14s2,位于周期表中第四周期第三副族

1
题型:填空题
|
填空题

(12分)下图所示为血红蛋白和肌红蛋白的活性部分――血红素的结构式。

回答下列问题:

⑴血红素中含有C、H、O、N、Fe五种元素,C、N、O三种元素的第一电离能由小到大的顺序是     ,写出基态Fe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式                       

⑵血红素中N原子的杂化方式为           ,在右上方的方框内用“→”标出Fe2的配位键。

⑶铁有δ、γ、α三种同素异形体,γ晶体晶胞中所含有的铁原子数为     ,δ、α两种晶胞中铁原子的配位数之比为       

正确答案

(1)C64s2(2分)(2)sp2、sp3(2分)

(2分)

(3)4(2分)   4:3(2分)

(1)同周期元素的自左向右第一电离能依次增大(注意N原子的半充满特例):C64s2

⑵根据结构图可看出N原子既有单键还有双键,连双键的两个N原子是sp2杂化,另两个N原子为sp3杂化;

(3)γ晶体晶胞中所含有的铁原子数:8×1/8 + 6×1/2=4

δ晶胞中铁原子的配位数为8,α晶胞中铁原子的配位数为6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11分)X、Y、Z、W和N均是由短周期元素组成的五种化合物。已知五种化合物水溶液的焰色反应均呈黄色,Y、Z和N均由三种元素组成。请根据题目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固体化合物X为浅黄色粉末,该化合物中含有的化学键有________(填序号)。

(2)写出X与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下表为Y与Z实验的部分内容:

序号

主要实验步骤及实验现象

在含Y的溶液中,加入稀硫酸放置,产生浅黄色沉淀和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该气体可使品红溶液褪色

在含Z的溶液中,滴加盐酸,开始有白色沉淀,继续滴加盐酸,白色沉淀先增加后消失,然后加入过量的氨水又出现白色沉淀

将实验②最终得到的混合物加热蒸发、灼烧,最终得到白色固体

写出Y与稀硫酸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写出含0.1 mol Z的溶液与20 mL 5 mol·L-1的盐酸反应的离子反应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实验③加热蒸发、灼烧得到的最终产物主要是________。

(5)化合物W和N可以相互转化:W△CO2+H2ON。若有W和N·xH2O的混合物6.52 g,加热到完全反应后,气体产物通过浓硫酸增重1.71 g,剩余气体通过碱石灰增重1.10 g,则混合物中W的质量为________,N·xH2O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AC

(2)2CO2+2Na2O2===2Na2CO3+O2

(3)S2O+2H===S↓+SO2↑+H2O

(4)AlO+H+H2O===Al(OH)3↓ Al2O3

(5)4.2 g Na2CO3·7H2O

(1)依据焰色反应现象知,五种化合物都含有钠离子,根据X颜色知,它是过氧化钠,Na与O之间存在离子键,O中氧与氧之间存在非极性共价键。(3)据实验①中现象知,Y+H2SO4―→S↓+SO2↑,联想高二化学学生实验“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中化学反应原理:Na2S2O3+H2SO4===Na2SO4+S↓+SO2↑+H2O,Y为硫代硫酸钠。又根据实验②中“Z+盐酸―→白色沉淀,白色沉淀+盐酸―→溶液,溶液+氨水―→白色沉淀”,由短周期元素组成的物质中只有偏铝酸钠符合题意。Z为偏铝酸钠。灼烧氢氧化铝:2Al(OH)3Al2O3+3H2O。(4)n(HCl)=20×10-3 L×5 mol·L-1=0.1 mol,n(HCl)=n(NaAlO2),NaAlO2+HCl+H2O===Al(OH)3↓+NaCl。(5)根据W、N转化关系,“CO2+H2O”暗示:W为碳酸氢钠,N为碳酸钠。设W、N·xH2O物质的量分别为a、b。根据混合物质量得:

84 g·mol-1×a+(106+18x) g·mol-1×b=6.52 g ①

2NaHCO3Na2CO3+CO2↑+H2O

a  a/2  a/2

Na2CO3·xH2ONa2CO3+xH2O

b  bx

根据浓硫酸净增质量得:

(a/2+bx)×18 g·mol-1=1.71 g ②

根据碱石灰净增质量得:a/2×44 g·mol-1=1.10 g ③

联立①②③方程解得:a=0.05 mol,b=0.01 mol,x=7。

m(NaHCO3)=0.05 mol×84 g·mol-1=4.2 g。

1
题型:填空题
|
填空题

五种短周期元素A、B、C、D、E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A和C同族,B和D 同族,C离子和B离子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A和B、D、E均能形成共价型化合物。A和B形成的气体在水中呈碱性,C和E形成的化合物在水中呈中性。回答下列问题:

(1)五种元素中,原子半径最大的是     ,非金属性最强的是              (填元素符号);

(2)由A和B、D、E所形成的共价型化合物中,热稳定性最差的是           (用化学式表示);

(3)A和E形成的化合物与A和B形成的化合物反应,产物的化学式为              ,其中存在的化学键类型为                        

(4)D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化学式为              

(5)单质E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                               ;D在不充足的E中燃烧,生成的主要产物的化学式为            

(6)单质E与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正确答案

(1)Na 、 Cl

(2)PH3

(3)NH4Cl

(4)H3PO4

(5)、PCl3

(6)Cl2+H2O=HClO+H++Cl-

试题分析:A和B形成的气体在水中呈碱性,说明A是H,B是N元素;A、B、C、D、E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所以C是Na,D是P元素;C和E形成的化合物在水中呈中性,E是Cl元素。

(1)五种元素中,原子半径最大的是Na,非金属性最强的是Cl;

(2)B、D、E中非金属性最弱的是P,所以与A形成的气态氢化物中稳定性最差的PH3

(3)A和E形成的化合物是氯化氢,A和B形成的化合物是氨气,二者反应生成氯化铵,化学式为NH4Cl

(4) D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是磷酸,化学式为H3PO4

(5)氯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P在不足的氯气中燃烧,生成三氯化磷,化学式为PCl3

(6)氯气和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Cl2+H2O=HClO+H++Cl-

1
题型:填空题
|
填空题

黑火药是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它的爆炸反应为:

2KNO3+3C+SA+N2↑+3CO2↑(已配平)。

(1)生成物中除了氮气与二氧化碳外,还有一种物质A,则A的电子式为     ,A属于________化合物。

(2)黑火药中位于元素周期表短周期的元素有     种。其中一种元素的单质可用于制药,其氧化物可用于漂白织物和作防腐剂,该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是       

(3)黑火药中所含元素的原子半径从大到小的顺序是        (用元素符号表示);

(4)下列事实能说明黑火药中碳与硫两元素非金属性相对强弱的有      

A.同条件同浓度溶液的pH:Na2CO3>Na2SO4

B.酸性:H2SO3>H2CO3

C.CS2中碳元素为+4价,硫元素为-2价

正确答案

(1)        离子

(2)4  第三周期第ⅥA族

(3)K>S>C>N>O  (4)A、C

(1)根据原子守恒可知A为K2S,其电子式为,属于离子化合物。

(2)黑火药中位于元素周期表短周期的元素有C、N、O 、S四种。其中硫元素位于周期表中第三周期第ⅥA族,其单质可用于制药,SO2可用于漂白织物和作防腐剂。

(3)黑火药中所含元素的原子半径从大到小的顺序是K>S>C>N>O;

(4)同条件同浓度溶液的pH:Na2CO3>Na2SO4,说明酸性 H2SO4>H2CO3,CS2中碳元素为+4价,硫元素为-2价,说明硫元素原子的得电子能力强,这两个事实都可以说明硫的非金属性比碳强。B项中,H2SO3不是硫元素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  

1
题型:填空题
|
填空题

下表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针对表中①一⑨元素,填写下列空白。

(1) ④的原子半径比⑤的原于半径____________ (填“大”或“小”)。

(2) ⑧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①、②、③的非金属性依次________________(填“增强”或“减弱”)。

(4) 由氢与⑦所形成的化合物的分子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

(5) ④、和⑥的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中碱性较强的是___________(写化学式)。

正确答案

(1)   大    (2)    (3)增强。       (4) H2S。 (5) NaOH 

试题分析:表中①一⑨元素分别为C、N、O、Na、Mg、Al、S、Cl、Ar。同周期元素,从左往右,原子半径逐渐变小,元素金属性逐渐减小,非金属性逐渐增大。④和⑥的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分别为NaOH和Al(OH)3

点评:元素周期表及其规律是高考必考知识点,考生在备考中应注意积累掌握短周期元素的结构与性质。

1
题型:填空题
|
填空题

(11分)A、B、C、D四种短周期元素,原子序数依次增大,A原子的最外层上有4个电子;B的阴离子和C的阳离子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B与C的单质在加热条件下反应,生成一种淡黄色的固体E;D的L层电子数等于K、M两个电子层上的电子数之和。

(1)写元素符号:A为         ,B为          

(2)写出元素C在周期表中的位置                 

(3)D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化学式是              

(4)E属         (“离子”或“共价”)化合物。E中含                    键。

(5)写出A、B形成的化合物与E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6)C与D两元素可形成化合物,用电子式表示其化合物的形成过程

                                                                       

正确答案

(1) C  O (2)第三周期第ⅠA族 (3)H2SO4(4)离子 离子键、共价键

(5)(6)

试题分析:短周期A、B、C、D 4种元素,B的阴离子和C的阳离子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两元素的单质反应,生成一种淡黄色的固体E,则固体E为Na2O2,则B为O元素,C为Na元素,有A的原子序数小于B,且A原子的最外层上有4个电子,则A为C元素,D的L层电子数等于K、M两个电子层上电子数之和,则D的核外电子排布为2、8、6,应为S元素,根据原子的组成特点和电子式的书写方法解答该题。

(1)短周期A、B、C、D 4种元素,B的阴离子和C的阳离子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两元素的单质反应,生成一种淡黄色的固体E,则固体E为Na2O2,则B为O元素,C为Na元素,有A的原子序数小于B,且A原子的最外层上有4个电子,则A为C元素。

(5)A、B两元素形成的AB2为CO2,为共价化合物,用电子式表示的形成过程为

(6)C、D两元素形成的化合物为Na2S,为离子化合物,用电子表示的形成过程为

点评:本题考查元素推断以及电子式的书写,题目难度中等,根据原子结构特点以及化合物的特征推断元素的种类,注意用电子式表示形成过程的方法。

1
题型:填空题
|
填空题

(12分)短周期元素Q、R、T、W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如图所示,其中T所处的周期序数与主族序数相等,请回答下列问题:

(1)W在周期表中的位置是_________________, Q、R、T三种元素原子的半径从大到小排列顺序__________ (用元素符号表示),Q的最高价氧化物的电子式_____________,R气态氢化物分子的结构式为_____________。

(2)元素的原子得电子能力:Q______W(填“强于”或“弱于”)。

(3)原子序数比R多8的元素形成的一种常见气态氢化物的沸点   (填“高”或“低”)于R的的常见气态氢化物。

(4)T、Q、R、W的单质中,固态时属于原子晶体的是_____________(填名称)。

(5)现有8种元素的性质、数据如下表所列,它们属于短周期:请指出R元素在上表中的对应编号__________,与T同周期且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碱性最强的元素在上表中的对应编号____________,编号为⑥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电子式           

正确答案

(1)第三周期VIA族     Al>C>N              

(2)弱于    (3)低    (4)金刚石(5)⑦     ⑥   

考查元素周期表的结构和元素周期律的应用。根据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可知,T属于第三周期,T所处的周期序数与主族序数相等,所以T是铝。则Q是C,R是N,W是S。

(1)同周期元素自左向右原子半径逐渐减小,同主族元素自上而下原子半径逐渐增大。所以原子半径是铝>碳>氮。CO2和NH3均是由极性键形成的共价化合物,其电子式和结构式分别为

(2)非金属性越强,越容易得到电子,所以碳原子的得电子能力弱于硫原子的。

(3)原子序数比R多8的元素是P,其氢化物的沸点要低于氨气的,因为氨气中存在氢键。

(4)碳的同素异形体中的金刚石属于原子晶体。

(5)N属于第二周期第ⅤA,最高价是+5价,最低价是-3价,在该族中氮原子的半径最小,所以是⑦。与T同周期且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碱性最强的元素是Na,最高价是+1价,没有负价,且在同周期中钠原子半径增大,所以是⑥。编号为⑥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是氢氧化钠,所以离子化合物,但还含有极性键,电子式为

1
题型:填空题
|
填空题

(共8分) A、B、C、D、E是短周期元素,周期表中A与B、B与C相邻;A与E的最外层电子数之比为2:3,B的最外层电子数比E的最外层电子数少1个;常见化合物D2C2与水反应生成C的单质,且溶液使酚酞试液变红。

(1) E的元素符号是__________。

(2)A、B、C的氢化物稳定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用分子式表示)__________________;B的氢化物和B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反应生成Z,则Z的晶体类型为____________;用电子式表示AE2的形成过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由A、B、C、D、E中的一种或几种元素组成的物质来检验Fe3+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 S。(2) H2O>NH3>CH4

离子晶体; ∶+C+∶C

(3)Fe3++3SCN-= Fe(SCN)3

常见化合物D2C2与水反应生成C的单质,且溶液使酚酞试液变红,可知C为氧、D为钠。周期表中A与B、B与C相邻;A与E的最外层电子数之比为2:3,可以知道A为碳   B为氮  C为氧   E为硫。三价铁离子用 KSCN检验。

1
题型:填空题
|
填空题

下表为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

 

(1)表中元素________的非金属性最强;元素________的金属性最强;元素________的单质室温下呈液态(填写元素符号);

(2)表中元素⑦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_____________________;

(3)表中元素⑥⑩氢化物的稳定性顺序为________>________(填写化学式,下同);

(4)表中元素⑩和⑬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

________>________。

(5)表中元素②和⑦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碱性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F K Br (2)

结合元素周期表可写出各元素名称,再依据元素周期律即可得到答案

(3)HF HCl (4)HClO4 HBrO4 (5)NaOH LiOH

1
题型:填空题
|
填空题

A、B、C、D分别代表四种不同的元素。A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排布为ns1,B原子的价电子排布为ns2np2,C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其电子层数的3倍,D原子的L电子层的p轨道有3个电子。

(1)C原子的电子排布式为              ,若A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排布为1s1,则按原子轨道的重迭方式判断,A与C形成的化合物中的共价键类型属于      ,A与C所形成的化合物的熔沸点明显高于A与C的同主族元素所形成的化合物的熔沸点,其原因是                                              

(2)当n=2时,B原子的结构示意图为          ,B与C形成的晶体属于         晶体。当n=3时,B与C形成的晶体中,B原子的杂化方式为         ,该晶体中最小的环共有        个微粒构成,微粒间的作用力是                   

(3)若A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排布为4s1,B原子的价电排布为3s23p2,A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是              ,A、B、C、D四种元素的第一电离能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用元素符号表示)。

B.(实验化学,12分)某化学研究性学习小组进行了一系列“带火星的木炭复燃”的实验,实验装置如下图所示。

(1)甲组同学探究“使带火星木炭复燃时O2的体积分数的极限”。将氧气和空气(假定空气中O2的体积分数为20%)按不同的体积比混合得100mL气体A进行实验,实验记录如下:

 

回答下列问题:

①使带火星木炭复燃的O2的体积分数最小约为               

②用带火星木炭检验集气瓶里是否集满O2,若木炭复燃,能否认为集气瓶里的气体一定是纯净的O2?答:              (填“能”或“否”)。

③若按照3∶2的比例混合O2和CO2气体,该混合气体能否使带火星的木炭复燃?

答:         (“能”、“否”或“不一定”)。

(2)乙组同学探究“NO2能否支持燃烧”的问题,设计了如下几组实验,实验记录及结论如下:

 

你认为a、b、c三个结论是否可靠?说出你的理由。

a.        ,原因是                             

b.        ,原因是                             

c.        ,原因是                             

正确答案

A(1)1s22s22p4(1分) σ(1分) 分子间形成氢键(1分)

(2) +6  2 4 (1分) 分子(1分)  sp3(1分)  12(2分) 共价键或极性共价键(1分)

(3)第4周期IA族(1分)  N>O>Si>K(2分)

B B.(1)①29.6% (2分) ②否 (2分) ③能(2分)

(2)a.不可靠(1分) 反应产生的水蒸气及从溶液中蒸发出来的水蒸可使木炭火星熄灭(1分)  b.不可靠(1分) 反应产生的气体中O2的体积分数为1/3,高于29.6%,木炭复燃可能是由于O2浓度增大所致(1分)   c.可靠(1分) 反应产生的气体中O2的体积分数为1/4,低于29.6%,如果NO2不支持燃烧,木炭就不会复燃。(1分)             

A(1)C元素最外层电子数为3的整数倍且不超过8,故最外层电子数为3或6。一个电子层最外层不能有3个电子,故只能是两个电子层最外层有6个电子,C是O元素。

(2)本题考查了二氧化碳、二氧化硅的结构。C、Si同主族,但其氧化物的结构却不相似 ,二氧化碳是分子晶体,二氧化硅是原子晶体。

(3)该题最外层电子排布为4s1的元素最常见是K,但不是唯一答案,还可以是Cr、Cu。

B  (1) ①第4组情况下,木条有时复燃有时不复燃就是燃烧极限。0.88×0.2+0.12=0.296。

③只要氧气体积分数达到0.296,就可以燃烧。

(2)a 组、c组中产生的二氧化氮和氧气体积比都是4:1,但一组支持复燃,一组不支持复燃,说明一定有其他因素导致了差别,再联系特别注明水为气体,可推测a 组结论不可靠因为忽略了水蒸气的存在 。b组、c组都支持燃烧,但二氧化氮和氧气体积比不相同,再联系前面所计算的氧气的燃烧极限的问题可知b组结论不可靠 ,氧气超过燃烧极限了,二氧化氮不助燃也一样能燃烧。该题的思路就是控制单一变量。

1
题型:填空题
|
填空题

第4周期元素中,4p轨道半充满的是________(写元素符号,下同),3d轨道半充满的是____________,4s轨道半充满的是______________,价层中s电子数与d电子数相同的是______。

正确答案

As;Cr和Mn;K、Cr和Cu;Ti

试题分析:根据元素周期表,可以知道在第4周期元素中,4p轨道半充满的是As,3d轨道半充满的是Cr和Mn,4s轨道K、Cr和Cu,价层中s电子数与d电子数相同的是Ti。

点评:本题考查了部分元素核外电子排布的特点,属于对基础知识的考查,要注意的是4s轨道半充满的是的元素有3各,考生很容易漏填。

1
题型:填空题
|
填空题

(14分)下面是18×7的格子,按要求作答。

(1)用封闭的实线绘出元素周期表的轮廓。注意:不得使用铅笔作图。(3分)

(2)“大爆炸理论”指出:200亿年以前,宇宙中所有物质都包含在一个密度无限大,温度无限高的原始核中,由于某种原因它发生了爆炸,首先产生了中子、质子和电子,随后就产生了元素。你由此可知最先产生的元素是_______(填写元素名称)(1分),其中子数比质子数多1的核素的原子符号是_________;(1分)

(3)C、D、E、F的简单离子半径由小到大顺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写离子符号);(2分)

(4)请用电子式表示出E和H形成的化合物形成过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5)用实线绘出金属与非金属的分界线。注意:不得使用铅笔作图。(2分)

(6)用来组成酸、碱、盐三类物质至少需要的元素有__________(填写表中字母)。(3分)

正确答案

(1)实线轮廓应封闭。注意:不得使用铅笔作图。(3分)

(2)氢(1分),或T;(1分)            (3)Al3+2+2—3—;(2分)

(4) (2分)

(5)见图,(2分,共两处,各1分)     (6)A、C、D (3分,各1分)

(1)、(5)考查元素周期表的结构,图见答案。

(2)根据中子、质子和电子产生的先后顺序可知,最早产生的元素应该是质子数最小的氢元素。氢元素的质子数是1,所以中子数比质子数多1的核素的原子符号是或T。

(3)C、D、E、F的简单离子都是10电子,核外电子排布相同,对应核外电子排布相同的微粒,其微粒半径随原子序数的增大而减小,所以顺序是Al3+2+2—3—

(4)E是活泼的金属元素镁,H是活泼的非金属元素氯,二者形成的化学键是离子键,其形成过程为

(6)形成酸的元素一定还原氢元素,形成碱的元素一定有氧元素,所以用来组成酸、碱、盐三类物质至少需要的元素有H、N、O。分别是可以是硝酸、一水合氨和硝酸铵。

1
题型:填空题
|
填空题

(8分)下表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表中所列的字母分别代表某一化学元素

(1)下列      (填写编号)组元素的单质可能都是电的良导体。

①a、c、h ②b、g、k  ③c、h、l  ④d、e、f

(2)如果给核外电子足够的能量,这些电子便会摆脱原子核的束缚而离去。核外电子离开该原子或离子所需要的能量主要受两大因素的影响。

原子核失去核外不同电子所需的能量(KJ·mol-1

 

X

Y

失去第一个电子

519

502

580

失去第二个电子

7 296

4 570

1 820

失去第三个电子

11 799

6 920

2 750

失去第四个电子

 

9 550

11 600

①通过上述信息和表中的数据分析,为什么锂原子失去核外第二个电子时所需的能量要远远大于失去第一个电子所需的能量                    

②表中X可能为13种元素中的       (填写字母)元素。用元素符号表示X和j形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       

③Y是周期表中      族的元素。

④以上13种元素中,     (填写字母)元素原子失去核外第一个电子需要的能量最多。

(3)g元素原子基态时的核外电子排布式为______。

正确答案

(8分)(1)①④  (2)①Li原子失去1个电子后形成稳定结构,再失去1个电子很困难   ②a;Na2O或Na2O2     ③ⅢA    ④  m   (3)1s22s22p63s23p63d104s24p2

a~m元素分别为:Na、H、Mg、Sr、Ti、Al、Ge、C、P、O、Se、Cl、Ar

(1)电的良导体一般为金属或碳

(2)由电离能数据可看出,X最外层是一个电子,而且第一电离能小于锂,所以X可能为钠;同理Y最外层为3个电子,应该属于第IIIA元素;由于m(Ar)已经为稳定结构,其第一电离能最大

下一知识点 : 化学反应与能量
百度题库 > 高考 > 化学 > 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

  • 上一题
  • 1/15
  • 下一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