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试卷

X 查看更多试卷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下列实验不能达到目的的是

A向Na2SiO3溶液中滴加酚酞,溶液变红,证明Na2SiO3发生了水解反应

B向HClO溶液中通入SO2,生成H2SO4,证明H2SO4的酸性比HClO强

C铝箔在酒精灯火焰上加热,铝箔熔化但不滴落,证明氧化铝熔点高于铝

D将饱和氯水滴到蓝色石蕊试纸上,试纸先变红后褪色,证明氯水有漂白性

正确答案

B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化学无处不在,下列与化学有关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侯氏制碱法的工艺过程中应用了物质溶解度的差异

B可用蘸浓盐酸的棉棒检验输送氨气的管道是否漏气

C碘是人体必须微量元素,所以要多吃富含高碘酸的食物

D黑火药由硫磺、硝石、木炭三种物质按一定比例混合制成

正确答案

C
1
题型: 多选题
|
多选题

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

A与同浓度的硫酸反应时,Na2CO3比NaHCO3剧烈

B向NaAlO2溶液中加入几滴盐酸得到Al(OH)3

C焰色反应是金属单质的特性

D工业上用电解熔融氧化铝的方法来冶炼铝

正确答案

A,C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下列物质久置空气中不会变质的是

A亚硫酸钠固体

B漂白粉固体

C过氧化钠粉末

D硫酸钠粉末

正确答案

D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下列反应中,通过调节反应物的用量或浓度可以改变反应产物的是()

A硫在氧气中燃烧

B铁粉与硫粉混合加热

C铜在空气中加热

D铜与硝酸反应

正确答案

D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不能由单质直接化合而得到的化合物是

ANa2O

BNa2O2

CFeCl2

DCuCl2

正确答案

C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下列化合物不能由单质直接化合得到的是

ANa2O2

BFe3O4

CNO

DFeCl2

正确答案

D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下列物质的制备方法正确的是

A氯化铝溶液和硫化钠溶液反应制备Al2S3

B用镁粉和空气反应制备Mg3N2

C用铝粉和MnO2制得锰

D用电解熔融氯化铝的方法制得单质铝

正确答案

C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下列说法或做法正确的是

A铜能溶于氯化铁溶液中,是由于Fe3+的氧化性比Cu2+

B金属钠着火燃烧时,用泡沫灭火器灭火

C浓硫酸可用铝槽车运输,是由于常温下铝与浓硫酸不会发生反应

D做“钠与水的反应”实验时,切取绿豆大小的金属钠,用滤纸吸干其表面的煤油,放入烧杯中,滴入两滴酚酞溶液,再加入少量水,然后观察并记录实验现象

正确答案

A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元素及其化合物丰富了物质世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铜在冷的浓硫酸中会钝化,所以把铜放入冷的浓硫酸中无明显现象

BNaOH溶液和AlCl3溶液相互滴加的现象不同

C金属比非金属易失电子,所以金属可以置换非金属,而非金属不能置换金属

DAl、Fe、Cu三者对应的氧化物均为碱性氧化物

正确答案

B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在下列实验过程中,出现的“异常”现象的解释,不正确的是

A金属钠投入到硫酸铜溶液中,生成黑色沉淀物,是因为氢氧化铜的生成

B过氧化钠加入到含有酚酞的水中,溶液变红再变无色,可能有强氧化性物质生成

C过量的二氧化碳通入澄清石灰水中,溶液变浑浊再变澄清,说明最终生成可以溶于水的盐

D在氯化亚铁的溶液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 ,先有白色沉淀,随后变灰绿色再变红褐色,说明氢氧化亚铁易被空气中的氧气氧化

正确答案

A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下列有关物质的性质和该性质的应用均正确的是

ASO2具有氧化性,可用于漂白纸浆

B炭具有还原性,一定条件下能将二氧化硅还原为硅

CBaCO3、BaSO4都难溶于水,均可用做钡餐

DAl2O3具有很高的熔点,可用于制造熔融烧碱的坩埚

正确答案

B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下列有关化学反应现象和化学原理运用的叙述一定有误的是

A漂粉精的有效成分是Ca(ClO)2,Ca(ClO)2难分解,但漂粉精仍需密封保存

B不锈钢是利用了牺牲阳极的阴极保护法来达到防止腐蚀的目的

C无机非金属材料光导纤维能够被氢氟酸腐蚀

D石灰石高温煅烧能分解,与此反应是熵增反应有关

正确答案

B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下列推断正确的是

AMg、Al、Cu在空气中长时间放置,在其表面均生成氧化物

B把SO2气体分别通入到BaCl2、Ba(NO3)2溶液中均有白色沉淀生成

CCO、NO、NO2都是大气污染气体,在空气中都能稳定存在

DSiO2是酸性氧化物,能与NaOH溶液反应

正确答案

D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现有25mL 2mol·L-1的Na2CO3溶液和75mL 1mol·L-1的稀盐酸。

(1)将Na2CO3溶液逐滴滴入稀盐酸中;(2)将稀盐酸逐滴滴入Na2CO3溶液中。

两操作的现象及结果(标准状况下)为:

A现象相同,所得气体的体积相等

B现象相同,所得气体的体积不等

C现象不同,所得气体的体积相等

D现象不同,所得气体的体积不等

正确答案

D
下一知识点 : 化学反应与能量
百度题库 > 高考 > 化学 > 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

  • 上一题
  • 1/15
  • 下一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