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施工进度控制
- 共43题
下列对电气施工员施工组织准备工作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根据施工进度计划和劳力需要量计划安排,分期分批组织劳动力的进场教育和各工种技术工人的配备等
B.安排做好施工现场的安全、防火、防汛措施
C.确定各工种工序在各施工段的搭接流水,交叉作业的开工、完工时间
D.全面安排好施工现场的一、二线,前、后台,施工生产和辅助作业,现场施工和场外协作之间的协调配合
正确答案
B
解析
暂无解析
( )是确保项目运营成功实施的关键。
A.建立项目运营组织
B.编制项目进度计划
C.人力资源配置
D.设计运营方案
正确答案
C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项目可行性研究。
在审查施工单位提交的进度计划时,要重点审查( )。
A.人力、物力、机械资源配置
B.关键线路的设置
C.各工序的合理搭接
D.风险因素对计划影响
E.组织协调作用
正确答案
A,B,C,D
解析
暂无解析
在施工单位项目管理实施规划中,机械设备需求计划是( )的内容。
A.施工部署
B.施工方案
C.资源供应计划
D.施工进度计划
正确答案
C
解析
资源供应计划包括:劳动力需求计划;主要材料和周转材料需求计划;机械设备需求计划;预制品订货需求计划;大型工具、器具需求计划。
当监理工程师受业主委托,需要编制建设工程施工总进度计划时,其编制依据包括( )。
A.工程项目年度计划
B.工程项目建设总进度计划
C.单位工程施工进度计划
D.施工进度控制方案
正确答案
B
解析
[解析] 建设工程施工总进度计划的编制依据主要包括:
(1) 工程项目的全部设计图纸,包括工程的初步设计或扩大初步设计、技术设计、施工图设计、设计说明书、建筑总平面图等。
(2) 工程项目有关概(预)算资料、指标、劳动力定额、机械台班定额和工期定额。
(3) 施工承包合同规定的进度要求和施工组织设计。
(4) 施工总方案(施工部署和施工方案)。
(5) 工程项目所在地区的自然条件和技术经济条件,包括气象、地形地貌、水文地质、交通水电条件等。
(6) 工程项目需要的资源,包括劳动力状况、机具设备能力、物资供应来源条件等。
(7) 地方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对施工的要求。
(8) 国家现行的建筑施工技术、质量、安全规范、操作规程和技术经济指标。
在审查施工单位提交的进度计划时,要重点审查( )。
A.人力、物力、机械资源配置
B.关键线路的设置
C.各工序的合理搭接
D.风险因素对计划影响
E.组织协调作用
正确答案
A,B,C,D
解析
暂无解析
( )是确保项目运营成功实施的关键。
A.建立项目运营组织
B.编制项目进度计划
C.人力资源配置
D.设计运营方案
正确答案
C
解析
[解题要点] P 58~P 65项目可行性研究。
当监理工程师受业主委托,需要编制建设工程施工总进度计划时,其编制依据包括( )。
A.工程项目年度计划
B.工程项目建设总进度计划
C.单位工程施工进度计划
D.施工进度控制方案
正确答案
B
解析
[解析] 建设工程施工总进度计划的编制依据主要包括:
(1) 工程项目的全部设计图纸,包括工程的初步设计或扩大初步设计、技术设计、施工图设计、设计说明书、建筑总平面图等。
(2) 工程项目有关概(预)算资料、指标、劳动力定额、机械台班定额和工期定额。
(3) 施工承包合同规定的进度要求和施工组织设计。
(4) 施工总方案(施工部署和施工方案)。
(5) 工程项目所在地区的自然条件和技术经济条件,包括气象、地形地貌、水文地质、交通水电条件等。
(6) 工程项目需要的资源,包括劳动力状况、机具设备能力、物资供应来源条件等。
(7) 地方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对施工的要求。
(8) 国家现行的建筑施工技术、质量、安全规范、操作规程和技术经济指标。
( )是确保项目运营成功实施的关键。
A.建立项目运营组织
B.编制项目进度计划
C.人力资源配置
D.设计运营方案
正确答案
C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项目可行性研究。
背景材料:
某大桥位于长江的支流,桥垮为2×30m+5×45m。两岸桥台采用重力式桥台,基础为扩大基础;墩为柱式墩,基础为桩基础;上部为预应力简支T梁。
(1)该大桥的施工组织设计有以下内容:
1)编制依据;
2)工程概况;
3)各分部(项)工程的施工方案和方法;
4)施工进度计划;
5)施工管理机构及劳动力组织。
(2)有关分部(项)工程的施工方案和方法描述如下:
1)桥梁0号桥台和7号桥台基础施工
0号桥台和7号桥台设计为浅埋扩大基础,基础置于中风化或微风化的岩层上,风化带浅基岩层覆盖层薄。由于常年有水,故采用围堰施工。施工顺序为:
基础开挖→围堰施工→基础排水→安装模板→绑扎钢筋→浇筑混凝土。
2)桥梁1号桥墩和6号桥墩桩基础和承台施工
1号桥墩和6号桥墩桩基础设计为钻孔灌注桩基础。该段河床泥面较高,风化层较厚,施工方法为:在1号桥墩和6号桥墩位置所筑的岛上用钻机全护筒钻孔和灌注混凝土。钻孔桩完成后打钢板桩围堰,抽水浇筑承台。施工顺序为:
筑捣→钻孔桩施工→围堰施工→水中基坑开挖→抽水→封底→安装模板→绑扎钢筋→浇筑混凝土。
3)桥梁2号桥墩至5号桥墩桩基础和承台施工
2号桥墩和5号桥墩处堰面起伏较大、水深,设汁的钻孔灌注桩要求嵌岩较深。考虑到由于水深筑捣做围堰较困难,决定使用钢管桩搭设施工平台,轻型冲击钻机施钻,钻孔桩完成后,利用平台吊装钢套箱就位,然后进行承台施丁。具体施工方法如下:
①沉入钢管桩作为施工平台的支撑,用贝雷梁片组成平台骨架,上铺方木形成平台。
②在平台上先打入8mm厚的钢板制成的内径比桩径大25cm的护筒,作为钻孔桩的护筒。使用定位架保证定位准确。
③安装钻孔设备后,进行钻孔。对于河床的淤泥覆盖层用冲抓钻的抓斗清除,而岩层则用轻型冲击钻机成孔。
④终孔检查合格后,应迅速清孔,采用清水换浆法。清孔时必须保持孔内的水头,提管时避免碰孔壁。
⑤清孔完成经成孔检查合格后即可进行钢筋笼的吊装工作。钢筋笼接长时每根钢筋应在同一横截面按规范要求的搭接长度进行焊接。钢筋笼安放应牢固,以防止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钢筋笼浮起,可在钢筋笼周边安放圆的混凝土保护层垫块。
⑥钢筋笼安放完成后,进行混凝土灌注。水下混凝土采用导管法进行灌注,导管使用前应进行闭水试验(水密、承压、接头抗拉)。施工中导管内应始终充满混凝土。随着混凝土的不断浇入,应及时测量并提拔拆除导管,使导管埋入混凝土中的深度保持在2m以内。
⑦钻孔桩完成后,利用平台沉放钢套箱进行承台的施工。将钢套箱内的泥面整平后紧接进行相关的工序。
4)桥梁下部墩身施工
承台混凝土达到规定强度要求后,即进行墩身混凝土施工。墩身分为上下两节施工,上节高6m,下节随墩高变化而定。施工顺序:
下节模板安装→下节钢筋绑扎→下节混凝土浇筑→上节模板安装→上节钢筋绑扎→上节混凝土浇筑。
5)桥梁上部后张法预应力T梁预制要点
①T梁预制台座的建造
根据地形选择0号桥台这侧河岸的一块高地整平压实后作为T梁的预制场。台座用表面压光的梁(板)筑成,台座应坚固不沉陷,以保证底模不沉降。台座上铺钢板底模并考虑与侧模的连接,钢板底模和台座应保持水平。
②钢筋骨架制作、预应力孔管道的固定和压浆孔的设置
在绑扎工作台上将钢筋绑扎焊接成钢筋骨架,把预应力孔管道按坐标位置固定,并用龙门吊机将钢筋骨架吊装入模。在孔道两端设置压浆孔,在最低处设置排气孔。
③混凝土浇筑、预应力张拉和压浆
混凝土浇筑达到强度后,按规范要求进行预应力张拉。张拉控制应力达到设计要求后立即进行预应力钢筋锚固。在孔道冲洗干净吹干后,用压浆泵从梁两端压浆孔各压浆一次,直到水泥浆充满整个孔道为止。
6)桥梁上部预应力T梁吊装
T梁吊装采用双导梁架桥机架设法。
2.问题:
(1)补充完善桥梁施工组织设计一般应包含的内容。
(2)请对桥梁施工方案和施工方法的描述作出评价:
1)桥台基础施工中的施工顺序正确与否说明理由。
2)1号墩和6号墩的桩基础与承台的施工顺序正确与否说明理由。
3)2号墩至5号墩的桩基础的施工方法逐点评价其正确与否说明理由。
4)请写出2号墩至5号墩的承台施工的相关工序的施工顺序。
5)桥梁下部墩身施工顺序正确与否说明理由。
6)对后张法预应力T梁预制要点逐点评价其正确与否说明理由。
7)评价T梁吊装采用双导梁架桥机架设法的正确与否说明理由。
正确答案
(1)桥梁施工组织设计一般还应包含:
1)施工准备工作及设计;
2)生产要素配置计划;
3)施工总平面图布置;
4)技术、质量、安全组织及保证措施;
5)文明施工和环境保护措施:
6)各项技术经济指标。
(2)桥梁施工方案和施工方法的描述中正确与错误的评价如下:
1)桥台基础施工中的施工顺序是错误的.正确的施工顺序为:
围堰施工→基础开挖→基础排水→安装模板→绑扎钢筋→浇筑混凝土。
2)1号墩和6号墩的桩基础与承台的施工顺序是错误的,正确的施工顺序为:筑捣→钻孔桩施工→围堰施工→水中基坑开挖→封底→抽水→安装模板→绑扎钢筋→浇筑混凝土。
3)2号墩至5号墩的桩基础的施工方法的正确与错误逐点评价如下:
①沉入钢管桩作为施工平台的支撑,用贝雷梁片组成平台骨架,上铺方木形成平台。是正确的。
②冲击钻孔桩的护筒内径比桩径大25cm,是错误的;应改为护筒内径比桩径大30~40cm。
③安装钻孔设备后,进行钻孔。对于河床的淤泥覆盖层用冲抓钻的抓斗清除,而岩层则用轻型冲击钻机成孔。是正确。
④终孔检查合格后,应迅速清孔,是正确的;采用清水换桨法是错误的,应改为掏渣法。清孔时必须保持孔内的水头,提管时避免碰孔壁,是正确的。
⑤在钢筋笼的吊装工作中,钢筋笼接长时每根钢筋应在同一横截面,是错误的,应改为,相邻的钢筋接长错开,不能全部在一个横截面内,按规范要求的搭接长度进行焊接。钢筋笼安放应牢固,以防止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钢筋笼浮起,可在钢筋笼周边安放圆的混凝土保护层垫块;是正确的。
⑥钢筋笼安放完成后,进行混凝土灌注。水下混凝土采用导管法进行灌注,导管使用前应进行闭水试验(水密、承压、接头抗拉);是正确的。施工中导管内应始终充满混凝土,是正确的。随着混凝土的不断浇入,应及时测量并提拔拆除导管,是正确的;使导管埋入混凝土中的深度保持在2m以内,是错误的;应改为,导管埋人混凝土中的深度保持在2m以上6m以内。
4)2号墩至5号墩的承台施工的相关工序的施工顺序是:
沉放钢套箱→封底→抽水→安装模板→绑扎钢筋→浇筑混凝土。
5)桥梁下部墩身施工顺序是错误的,正确的施工顺序为:
下节钢筋绑扎→下节模板安装→下节混凝土浇筑→上节钢筋绑扎→上节模板安装→上节混凝土浇筑。
6)对后张法预应力T梁预制要点逐点评价如下:
①T梁预制台座的建造
根据地形选择0号桥台这侧河岸的一块高地整平压实后作为T梁的预制场,是正确的。台座用表面压光的梁(板)筑成,台座应坚固不沉陷,是正确的;但是,以保证底模不沉降,是错误的,应改为:底模沉降不大于2mm。台座上铺钢板底模并考虑与侧模的连接.是正确的;但是,钢板底模和台座应保持水平,是错误的,应改为,要按规定设置反拱:因为桥跨已超过20m。
②钢筋骨架制作、预应力孔管道的固定和压浆孔的设置
在绑扎工作台上将钢筋绑扎焊接成钢筋骨架,把预应力孔管道按坐标位置固定,并用龙门吊机将钢筋骨架吊装入模,是正确的。在孔道两端设置压浆孔,在最低处设置排气孔,是错误的,应改为:在最低处和孔道两端设置压浆孔,在最高处设置排气孔。
③混凝土浇筑、预应力张拉和压浆
混凝土浇筑达到强度后,按规范要求进行预应力张拉,是正确的。张拉控制应力达到设计要求后立即进行预应力钢筋锚固,是错误的,应改为:张拉控制应力达到设计要求处于稳定状态时再进行预应力钢筋锚固。从梁两端压浆孔各压浆一次,是错误的,应改为:在孔道冲洗干净吹干后,用压浆泵,从最低处开始,在梁的两端压浆孔各压浆一次,直到水泥浆充满整个孔道为止。
7)T梁吊装采用双导梁架桥机架设法是正确的,因为45m是重型梁。
解析
暂无解析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