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试卷

X 查看更多试卷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下图是“世界部分地区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②地所属的自然带是__________,此自然带在澳大利亚分布较广,并一直延伸到大陆西岸。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图中④所属的自然带是____________、⑤所属的自然带是____________,①~④~⑤自然带的变化体现了自然带____________的地域分异规律,影响因素是_______________,③~②自然带的更替主要受____________因素影响。

(3)下图是“①地所在经线附近某山峰垂直自然带分布示意图”,图中A、B、C所代表的自然带。A______________,B______________,C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热带荒漠带 受副热带高气压控制,干燥少雨;西岸有西澳大利亚寒流流经,降温减湿;受东南信风控制,为离岸风,空气干燥;位于大分水岭的背风坡,降水少

(2)温带落叶阔叶林带 亚寒带针叶林带 从赤道到两极 热量条件 水分

(3)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 温带落叶阔叶林带 亚寒带针叶林带

(1)由于受副热带高气压、东南信风及洋流的影响,②地虽在沿海,但是为热带荒漠带。

(2)根据所处的气候区判断即可。

(3)该山地位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且垂直自然带分异规律与由赤道到两极的自然带分异规律有相似之处,故A、B、C代表的自然带与①④⑤自然带相对应。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下图是珠穆朗玛峰地区的自然带分布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22分)

(l)把下列各自然带的代码填入与图中A、B、C、D对应的位置上。

①高山草甸带②冰碛和地衣带③常绿阔叶林带④针叶林带

A_______,B_______,C_______,D_______。(8分)

(2)此图自然带分布反映了陆地环境的__________地域分异规律,此规律同__________的地域分异规律有些相似。(4分)

(3)南坡自然带比北坡完整,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分)

(4)南坡积雪冰川分布的下限海拔比北坡低,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分)

正确答案

(1)③④①②(2)山地垂直从赤道到两极(3)南坡比北坡纬度低;海拔低,相对高度大;处于阳坡和西南季风的迎风坡,气温高,湿度大,水热条件好(4)南坡位于西南季风的迎风坡,降水丰富

本题以珠穆朗玛峰地区为例,以山地垂直自然带的分布图为切入点,综合考查山地垂直地域分异规律的特点、成因以及学生图文结合、运用理论分析问题的能力。

(1)A、B、C、D的排序是由低到高的顺序,它们所代表的自然带的水热状况由好到差,①②③④所代表的自然带按水热状况由好到差的排序是③④①②,它与A、B、C、D一一对应。(2)由题干珠穆朗玛峰地区的自然带分布图可知,该图自然带的分布反映了山地垂直地域分异规律。从山麓到山顶的水热状况变化类似于从赤道到两极的水热状况的变化。(3)珠穆朗玛峰的北坡山麓位于海拔约4000米的青藏高原上,而南坡自然带基带的海拔在2500米以下。因此,南坡的自然带较北坡复杂而完整。(4)珠穆朗玛峰的南坡面向印度洋,特别是西南季风带来丰富的水汽,在同等气温(低于0℃)情况下,南坡空气易达到饱和,形成降雪,形成海洋性冰川,其分布一般比背风坡要低;而北坡位于西南季风的背风坡,受喜马拉雅山的阻档.印度洋的水汽难以到达,空气要达到过饱和,必须海拔升高,气温继续降低,才可能形成降雪,形成冰川,因此积雪冰川分布的下限比南坡要高一些。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9分)读图,回答:

(1)①、②、③、④四地的自然带有何不同?(4分)

(2)①、②、③自然带的更替体现了哪一地域分异规律?其主导因素是什么?(2分)

(3)轮船沿图中航线航行,其顺逆水情况如何?(2分)

(4)绘出③处的盛行风向。(1分)

正确答案

(1)①热带荒漠带1分,②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1分,③温带落叶阔叶林带1分,④温带荒漠带1分。

(2)纬度地带性1分   热量(太阳辐射)1分

(3)先顺后逆再顺2分      

(4)西北风1分(绘图略)

本题考查世界区域地理和读图分析能力。(1)图示根据其分布的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判断,①位于回归线附近大陆西岸,终年受副热带高压或信风带控制,形成热带沙漠气候,故自然带为热带荒漠带;②位于30°--40°的大陆西岸,为地中海气候,自然带为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③位于40°--60°大陆西岸,为温带海洋性气候,自然带为温带落叶阔叶林带;④位于安第斯山脉西侧,为盛行西风的背风坡,故降水少,形成温带荒漠带。(2)图示①②③的自然带更替反映自然带的南北更替,属于纬度地带性分异规律,以热量条件从低纬向高纬递减为基础。(3)图示从南美洲东海岸南下,顺巴西暖流,到④附近,受寒流影响为逆流;到西岸受秘鲁寒流影响,又为顺流。(4)图示③位于南半球中纬度地区,受南半球的盛行西风影响,为西北风。

点评,图示以区域地理为背景,考查世界区域环境的综合分析,难度一般,可作借鉴。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读 “我国部分地区自然带分布示意图”,回答有关问题。(每空1分,共10分)

(1)图中字母代表自然带名称是:A.___________带,B.___________带,C.____________带。

(2)自然带沿北纬40°自东向西的分布,体现了自然带的____________分布规律。这种分布规律的产生主要受____________条件的影响较大。从全球来看,这种分布规律在____________纬度地区表现得最典型。

(3)A自然带的气候类型是_________________气候;B自然带的典型植被类型是_____________,塑造C自然带地表景观的主要外力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限制C自然带农业生产发展的主要自然因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温带落叶阔叶林带        温带草原带        温带荒漠带

(2)经度    水分    中 

(3)温带季风   温带草原  风力    

(4)水(或水分)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下图①是非洲大陆植被类型分布示意图,图②上下两部分分别是非洲西部沿海A—L各地1月份和7月份降水量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2分)

 

(1)图②中甲月份表示的是    月份,判断的理由是        

(2)图①中,M处与H处自然带均为热带雨林,试分析M处热带雨林形成的原因?

(3)利用板块构造学说的原理,试分析红海、地中海的海区变化趋势,并分析原因?

(4)当尼罗河进入枯水期的时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正确答案

(1)7 A地为北半球地中海气候,夏季降水少

(2) M地受暖流影响,信风从海洋吹向陆地,且处于迎风坡;

(3)红海扩大,地中海缩小;理由:红海是非洲板块和亚洲板块的生长边界,地中海处于亚欧板块和非洲板块的消亡边界

(4)D

(1)从图①中可知A、L是地中海气候,A是北半球的地中海气候,夏季高温少雨、冬季温暖湿润,图中甲月份的降水量少,因此是夏季,7月份。

(2)M处在马达加斯加岛的东侧,沿岸有厄加勒斯暖流,有增温增湿的作用,因此纬度虽比H地高,但也形成了热带雨林气候,形成了热带雨林。

(3)地中海在亚欧板块和非洲板块的消亡边界,因此随着时间的推移,地中海会逐渐缩小;而红海在非洲板块和印度洋板块生长边界,因此此后红海会扩大。

(4)尼罗河流域主要在热带沙漠和热带草原气候区,其水量多少主要受热带草原区降水的影响,北半球为冬季时,。而J是在南半球,北半球是冬季时,南半球正值夏季,J处为属于热带草原气候,因此D正确;A处在地中海沿岸,此时冬季受西风带影响,温暖湿润,错误;B选项中D处在热带沙漠气候和热带草原气候的交界处,不会阴雨绵绵,错误;C选项中L处是南半球的地中海气候,此时是北半球的冬季,那么就是南半球的夏季,C选项的说法是秋季,错误。因此本题选择D。

百度题库 > 高考 > 地理 > 山地的垂直地域分异规律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

  • 上一题
  • 1/5
  • 下一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