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试卷

X 查看更多试卷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8分) 读自然景观地域分异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自然景观从①→②→③→④的变化是         地带分异规律,以         为基础产生的,这种地域分异产生的根本原因是由于                             

(2)喜马拉雅山南坡复杂的景观变化近似于____________的变化。(选择下面的字母)

A:②→③→④   B:③→⑤→⑥

产生的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③为温带落叶阔叶林带,而同纬度的 ⑥为温带荒漠带,产生的原因是        

(选择下面的字母)

A: 太阳辐射      B:地势高低      C:距海远近

(4)自然带③分布于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气候区。

正确答案

(8分)

(1)纬度 热量  太阳辐射由赤道向两极递减(3分)

(2)A 从山麓到山顶,水热状况的变化(2分)

(3)C (1分)

(4) 温带季风    温带海洋(2分)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读我国北部地区自然带分布略图回答(9分)

 

(1)写出图中各字母表示的自然带名称:

A_____________,B_____________,C_____________。

(2)图中自然带的分布体现了_____________的分异规律,这种分异规律的产生是以_____________因素为基础的。从全球来看,这种分布特征在__________地区表现的特别明显。

(3)A自然带的气候类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气候成因是     。B自然带的典型植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温带落叶阔叶林带 温带草原带 温带荒漠带

(2)  从沿海向内陆 水分  中纬度

(3)温带季风 海陆热力差异 温带草原

试题分析:(1)根据图示的地理位置判断,A位于我国北方地区,受温带季风气候影响,形成温带落叶阔叶林带;B位于内蒙古高原的东部,为温带草原带;C位于我国西北地区,为温带荒漠带。(2)图示自然带从沿海向内陆随水分条件的递减而发生变化,属于干湿度地带性分异规律。由于世界的海陆分布在中纬度差异最大,故中纬度干湿度地带性表现最明显。(3)图示A位于我国北方地区,气候类型为温带季风气候,属于东亚季风环流,故成因为海陆热力性质差异。B为温带草原带,故典型植被为温带草原。

点评:本题难度低,基础性强,学生需要掌握我国区域气候类型分布,并结合自然带的地域分异规律判断。注意区域定位和掌握自然带的地域分异规律是解题的关键。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郑渝(郑州至重庆)铁路是中国高速铁路网规划的重要线路,初步规划有①线、②线两种方案。图甲为郑渝高速铁路规划示意图,图乙表示A山地垂直地域分异状况。读图回答问题。(10分)

(1)描述②线经过的A山地南坡与北坡垂直自然带谱的差异,并分析原因。(5分)

(2)夏秋季节,甲地附近有夜间多雨的现象。结合地形特点,根据热力环流原理分析其原因。(3分)

(3)规划的①线、②线两种方案中,与②线比较,关于①线的说法,正确的是(  )(2分)

正确答案

(1)差异:与北坡相比,南坡垂直自然带的数目更多、带谱更复杂;(南坡自然带谱复杂,北坡简单。)(1分)同一自然带南坡分布的海拔更高;(1分)山麓自然带南坡为常绿阔叶林带,北坡则为落叶阔叶林带。(1分)

原因:与北坡相比,南坡为向阳坡,较同海拔的阴坡热量更丰富;(1分)南坡为夏季风的迎风坡,降水量更大。(1分)

(2)夏秋季节空气中水汽含量大;(1分)夜间山坡因辐射冷却,其降温速度比同高度的空气更快,气压升高;(1分)冷空气沿坡地向下流入谷底,迫使谷底暖湿空气抬升,易形成降雨。(1分)          

(3)B(2分)

试题分析:

(1)A山地是秦岭山脉,由图乙山脉两侧自然带垂直带谱分布可知,南北两山坡自然带差异:南坡自然带谱复杂,北坡简单;同一自然带南坡比北坡分布的海拔高;山麓自然带南坡为常绿阔叶林带,北坡则为落叶阔叶林带。其主要原因:南坡为向阳坡,较同海拔的阴坡热量更丰富;南坡为夏季风的迎风坡,降水量更大。从而导致南坡自然带更复杂。

(2)甲地为西南四川盆地,夏秋季节受西南季风影响,空气中水汽含量大;由于山谷风的影响,夜间山坡因辐射冷却,其降温速度比同高度的空气更快,气压升高,冷空气沿坡地向下流入谷底,迫使谷底暖湿空气抬升,易形成降雨。          

(3) ①线线路较长,主要经过平原地区,地势平坦,耕地分布较多,征地费用较高;②线线路平直,路程较短,但多为山地丘陵,地形崎岖,施工难度较大,投资成本可能较高。由分析可得,B选项正确。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阅读材料和图,回答下列问题。(30分)

材料一 沙棘为温带植物,野生的蒙古沙棘亚种主要分布在中、俄、哈、蒙交界处的阿尔泰山及其临近地区,该区域属于寒温带森林草原区,多年平均降水量400 mm,平均气温2 ℃,大于或等于10 ℃积温1 500~3 000℃,无霜期100天。我国的良种沙棘主要是从蒙古沙棘亚种中选育得来的果实较大的类型。

材料二 根据黄河中游黄土高原不同区域的生态条件和经济社会状况,把沙棘种植划分为6个一级区,它们是:Ⅰ——半湿润平原与高原区;Ⅱ——半湿润丘陵沟壑区;Ⅲ——半干旱风沙草原区;Ⅳ——干旱丘陵沟壑区;Ⅴ——半干旱丘陵沟壑区;Ⅵ——干旱风沙区。不同分区,沙棘种植的发展方向有所不同。如水土流失严重的地区以保持水土为主要目的,水热条件配合较好的地区以加工利用经济沙棘林为主要目的,工矿区以防止人为水土流失的矿区复垦沙棘生态林为目的,干旱地区以沙棘良种选育和种苗繁殖为主要目的。

(1)根据材料一阐述上图所示地区种植沙棘的原因。(10分)

(2)结合以上材料,说明Ⅵ区A地沙棘林种植的发展方向并简述理由。(12分)

(3)分析延安适合修筑窑洞的自然原因。(8分)

正确答案

(1)降水量适宜(或者该区域是我国400 mm年等降水量线穿过的地区);温度适宜。

(2)沙棘良种选育和种苗繁殖。本区水土流失轻微,较干旱,但可利用黄河水灌溉,开展沙棘良种选育和种苗繁殖。

(3)地处高原(或山区);黄土土层深厚;降水较少。

(1)该地主要地形区为黄土高原,地处暖温带,400 mm等降水量线经过该地区,符合材料中所给的沙棘生长所需要的条件。

(2)A西部有一条南北走向山脉,为贺兰山,A地位于宁夏平原。根据材料可知:A地位于干旱风沙区,而干旱地区以沙棘良种选育和种苗繁殖为主要目的。且宁夏平原可引黄河水进行灌溉,为沙棘良种选育和种苗繁殖提供水源。

(3)窑洞是黄土高原上的古老民居形式,该题主要描述黄土高原自然环境特征即可。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某地理小组以“案例法分析区域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为课题展开地理探究活动。下面是该小组整理的部分资料及课题。假如你是参与者,请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7分

材料一 不同区域地理环境各组成要素及其组合上的差异,导致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如图为自然带谱与热量、水分关系图。

材料二 珠穆朗玛峰地区南、北坡自然带类型及其分布有着明显差异。如图为珠穆朗玛峰垂直自然带图。

(1)材料一中,假设从亚欧大陆中纬度的西部向中部考察,则自然带依次为温带落叶阔叶林带、 温带草原带、 温带荒漠带、体现了自然带从               的地域分异规律。这种分异规律的产生主要受      条件影响较大。这种分异规律在   纬度地区表现得最典型。 

(2)材料二中,珠穆朗玛峰北坡的雪线比南坡    (高或低),主要原因是                                                。 

(3)珠穆朗玛峰南北坡自然带差异大,南坡山麓到山顶      地域差异显著;这种垂直地域分异与山地所在的纬度、       密切相关。

正确答案

(1)沿海到内陆  水分  中   (3分)

(2)高 北坡是背风坡,降水比南坡少(或南坡是迎风坡,降水比北坡多)

(3)垂直  高度或海拔

试题分析:

第(1)题,从亚欧大陆中纬度的西部向中部考察我们可以看到自然带依次为温带落叶阔叶林带、温带草原带、温带荒漠带、体现了自然带从沿海到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这种分异规律的产生主要受水分条件影响较大。这种分异规律在中纬度地区表现得最典型。 

第(2)题,珠穆朗玛峰北坡的雪线比南坡高,主要原因是北坡是背风坡,降水比南坡少(或南坡是迎风坡,降水比北坡多)。 

第(3)题,珠穆朗玛峰南北坡自然带差异大,南坡山麓到山顶垂直地域差异显著;这种垂直地域分异与山地所在的纬度、海拔高度密切相关。

点评:本题难度居中,属于课本活动题目的考查。珠峰南、北两坡的自然带复杂程度不同,

珠峰是喜马拉雅山的主峰。喜马拉雅山位于低、中纬度之间,呈近似东—西走向,因此珠峰南、北两坡的地理要素出现了很大差异:

第一、南、北两坡的热量多少不同。南坡纬度偏低,从温度带上来说是亚热带、热带,太阳辐射强度大,单位面积获得太阳光热多。而北坡偏高,单位面积获得太阳光热偏少一些。

第二、南、北两坡的地形、地势不同,高差有很大差别,气温差别也很大。南坡由低山、丘陵组成,起伏和缓,坡度变化较小,气温变化幅度沿坡面较小;北坡主要由世界上海拔最高的青藏高原组成,青藏高原的平均海拔为4000m,面积广大,受地形、地势影响,北坡气温比南坡气温沿坡面变化快,导致南、北两坡的气温有很大差别,南坡比北坡高一些,且南坡的气温变化比北坡更为复杂。

第三、南、北两坡的降水量有很大差别。珠峰南、北两坡受地形、地势的影响,海洋气流对其影响程度不同,降水量的多少不同。从世界年降水量分布图上可知;南坡的年降水量大多在1000mm以上,而北坡的年降水量一般在200mm左右(只有青藏高原的东部和东南边缘年降水量在500mm以上),南坡的年降水量远多于北坡。

由以上可以看出:珠峰南、北两坡的水、热状况出现了差异,导致了南、北两坡气候出现了差异,且南、北两坡的气候类别及复杂程度也不相同。植被是自然带最明显的标志,而气候是决定自然带分布的主要因素,因此,珠峰南、北两坡的自然带类型及分布有所不同,且南坡的自然带类型及分布比北坡复杂得多。

百度题库 > 高考 > 地理 > 山地的垂直地域分异规律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

  • 上一题
  • 1/5
  • 下一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