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山地的垂直地域分异规律
- 共527题
(9分)秦岭是我国重要的地理分界线,秦岭主峰太白山海拔3767米,从南麓的厚畛子镇(海拔约650米)开始攀登山峰,是徒步登山、进行生态考察或旅游的主要路线。下面是某校高一年级研究性学习小组的同学在一次考察中遇到的问题,请你帮助分析完成下列问题。
(1)同学们自南坡向上攀登,将依次观察到的自然植被是常绿阔叶林、________、针阔混交林、________、高山草甸。当同学们到达高山区域,从背包中取出在山下准备的密封包装食品时,发现密封包装袋鼓起来了。这是由大气压________所造成的。
(2)在一般情况下,顶峰与厚畛子镇的气温相差约________℃,因此,同学们在上山前就应该考虑到温差,准备相应的行装。当同学们到达3 400米以上,就进入了高山草甸。这里地势比较平坦,上山的小径逐渐消失,这时同学们应用________等方法来确定方位。
(3)在秦岭南坡上,生息繁衍着种类繁多的野生动植物,最著名的有“国宝”,这些大熊猫构成了一个种群。国家已在此设立了自然保护区,其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
(4)在攀登过程中,甲、乙两位同学就如下问题产生了分歧。甲同学的观点是“山越高,山地垂直方向自然带的类型就越多”,乙同学的观点则是“山高,自然带的类型不一定多”。你认为哪一位同学的观点较正确?请简述理由。
正确答案
(1)落叶阔叶林 针叶林 下降
(2)18.7(18~19) 罗盘(指南针)、太阳位置与手表定向、上山路径的方向、旅游路线图、房屋朝向
(3)保护珍稀动物、提供丰富种源,合理利用自然资源、维持生态平衡、保护环境等
(4)乙同学的观点较正确。山地垂直方向自然带类型的多少,一方面受到高度因素制约,另一方面又受纬度(热量)因素影响,在高纬度地区高山的山地垂直分异规律不明显,而中低纬度山地垂直分异规律十分明显。
海拔每上升100米,气温下降0.6 ℃,顶峰与厚畛子镇的温差可据此计算。山地垂直方向自然带谱的复杂程度不仅受山的高度、相对高度的影响,还受纬度、水分等因素的影响,一般来说,高纬度地区高山的垂直分异规律不如中低纬度山地垂直分异规律明显。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甲、乙两地相距约为千米。甲乙两地植被类型相同,但该植被在图示地区分布面积都较小,其影响因素分别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据图简述M、N附近海域的自然地理环境的组成要素有哪些相同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例举左图所示地区陆地上经济发展的优势资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右图所示地区大陆西岸的著名山脉是。推断该山脉西坡雪线在图示地区由北向南的变化趋势,并阐述其成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右图中丙海峡洋流的流向是,请描述该洋流流速随季节的变化特点并解释其成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8400~8700km,甲地是海陆分布,乙地是地形起伏(安第斯山的阻挡)
(2)都有寒流(上升流或补偿流)经过,渔业资源丰富,多海雾。
(3)气候资源:以热带气候为主,光热资源丰富;矿产资源:金刚石、铜矿、金矿等矿产丰富;旅游资源:乞力马扎罗山、维多利亚瀑布、大津巴布韦遗址等独特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生物资源:有世界上最广的热带草原分布,盛产热带经济作物咖啡、可可等。
(4)安第斯山;该山脉西坡雪线高度由北向南逐渐降低。由北向南纬度升高,气温降低,由北向南降水增多。
(5)自西南向东北(或自西向东);夏季(1月)南北温差小,气压梯度力小,西风强度弱,流速减慢;冬季(7月)情况相反,流速快。
读图,结合我国区域特征与区域差异,回答下列有关问题。(14分)
(l)图中①一③的变化,体现了陆地环境的__________的分异规律。(2分)
(2)图中③一⑤的变化,体现了陆地环境的__________规律分异。(2分)
(3)①与⑥纬度相似,距海洋远近相差不大,而陆地自然带差异很大,这体现了陆地环境的__________分异。(2分)
(4)④处的天然植被是__________,⑤处的大型动物具有的__________特点,⑥处代表性动物有____________________,①处的土壤特点是__________。(8分)
正确答案
(1)由赤道到两极(2)从沿海向内陆(3)非地带性(4)温带草原耐干旱善奔跑的野骆驼、耗牛、藏羚羊、西藏雪鸡等呈酸性(红壤、砖红壤)
由材料中信息可知自下而上对应我国从南方到北方热量递减,由右到左是从我国沿海到内陆。由左下角高寒可判定⑥位置应指的是青藏高原。第(1)题.①~③是从南到北的变化.热量减少。第(2)题.③~⑤是我国东部沿海向西北内陆的变化。第(3)题,由题中“纬度相似.距海洋远近相差不大”,排除了从赤道到两极的变化和从沿海向内陆的变化。再结合我国青藏高原可知是地形因素,所以为非地带性。第(4)题.考查自然地理环境具有统一的演化过程,联系初中教材完成此题。
雪线是指多年积雪区和季节积雪区的界线,雪线处的年降雪量等于年消融量。下图是地球上雪线的分布状况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与雪线纬度分布规律基本相似的是
[ ]
A、气温的纬度分布规律
B、降水量的纬度分布规律
C、盐度的纬度分布规律
D、对流层高度的纬度分布规律
(2)试分析图中雪线②、③处比① 处海拔高的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积雪、冰川虽然地处高纬和高山地区,对人类活动的影响不是很大,但对于某些缺水区域或某些地
区的缺水时期来说却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请举出我国具有这种重要意义的两个实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非洲大陆是全世界冰川最少的大陆之一,请解释其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随着人类排放的二氧化碳的增加和森林面积的减少,中纬度地区的雪线海拔高度将明显__________
(上升、下降)。
正确答案
(1)C
(2)②、③处位于回归线附近,常年受副热带高气压控制,降水量稀少;晴天多,气温高,蒸发旺盛;
故雪线的海拔高度高(或答①处位于赤道地区,虽然气温较高,年消融量大,但由于常年受赤道低气压控制,降水量极为丰富,故雪线的海拔高度较低。)
(3)(任举两个)①我国的河西走廊,依靠祁连山的冰雪融水作为重要水源,成为西部重要的农业基地
和人口相对集中的区域。②天山山麓绿洲的形成得益于天山的冰雪融水。③东北地区积雪融水可以缓
解当地春旱。
(4)①非洲大陆纬度低,气温高而大部分地区降水少,雪线位置高所致;②非洲大陆高大山脉较少。(5)上升
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中国各地雪线高程等值线图(图1单位:米) (注:在很多地区因为没有超过雪线高度的高山,图中的雪线高度仅是预测值,而并不真实存在。因此,这张图有一些地方的雪线分布是推测出来的。)
材料二:北半球一些著名山脉与山峰雪线高程图(图2)
(1)根据材料一信息,归纳我国雪线高程等值线数值分布的基本特征,并解释其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分析喀什、拉萨等几个城市雪线预测值明显高于同纬度地区的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根据材料二信息,分析北半球山地雪线分布的大致规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从理论上说,雪线的最高位置应该出现在______,并分析其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
A.赤道附近
B.北回归线附近
C.南回归线附近
D.极地附近
(5)世界上有4个冰川大国,中国是仅次于美国、加拿大、俄罗斯的第四大冰川国,中国有冰川近5万条,冰川面积达近6万平方千米。分析中国与美国、加拿大、俄罗斯形成冰川原因的主要差异。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我国雪线高程等值线分布的大致规律是:东北低,西南高。气温由低纬向高纬逐步递减,因此在我国越靠北的地区,雪线越低;随着湿润季风的影响减弱,越靠近西部的地区愈发干旱,雪线也逐步升高。
(2)地处内陆,气候比较干旱。
(3)越往北,雪线越低。在北极圈内与海平面重合。
(4)B因为受到副热带高气压带影响,回归线附近的降水要比赤道上少很多。北回归线附近大陆面积广,气温较南回归线附近高。
(5)美国、加拿大、俄罗斯之所以是冰川大国,是因为它们都是地处中高纬度的国家,它们有地处寒带的北极圈内的国土,主要是大陆冰川。而中国是中低纬度的地处温带和热带的国家,中国的冰雪世界的出现是因为中国的山高,中国是一个中低纬度上温带和热带地区的冰川大国,主要是山岳冰川。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