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试卷

X 查看更多试卷
1
题型:填空题
|
填空题

氯化铜晶体中常含FeC12杂质,为制得纯净氯化铜晶体(CuC12•2H2O),首先将其溶于稀盐酸中,然后按下面所示操作步骤进行提纯.

已知:(1)下列物质中,最适合作为氧化剂X的是______(填序号)

A.H2O2B.KMnO4C.NaC1O   D.浓硫酸

写出加入X后发生反应离子的方程式______.

(2)加入的物质Y可以是______,目的是______

(3)某同学利用反应Cu+2H+       Cu2++H2↑设计实验来

制取氯化铜溶液.该同学设计的装置应该为______(填“原电池”或“电解池”).请画出该同学设计的装置图,并指明电极材料和电解质溶液.

(4)从CuC12稀溶液中得到CuC12•2H2O晶体,在蒸发结晶的过程中,为了防止Cu2+的水解,应采取的措施是______.

正确答案

(1)根据框图,加入氧化剂X可把Fe2+氧化为Fe3+,而没有增加新杂质,所以X为H2O2,发生的反应为:2Fe2++H2O2+2H+2Fe3++2H2O,故答案为:A;2Fe2++H2O2+2H+2Fe3++2H2O;

(2)①结合题示,调节pH至4~5,使Fe3+全部沉淀,同样不引进新杂质,所以Y最好为CuO或Cu(OH)2或CuCO3,故答案为:CuO或Cu(OH)2或CuCO3

(3)Cu与盐酸不反应,为使反应Cu+2H+═Cu2++H2↑发生,应设计成电解池,铜作阳极,可将铜作阳极,碳棒或铂为阴极,盐酸为电解质,设计电解池为

,故答案为:电解池;

(4)CuCl2溶液在蒸发结晶过程中发生水解,为抑制其水解,根据Cu2++2H2O

Cu(OH)2+2H+,加入盐酸可起到抑制作用,并且在蒸发过程中要不断搅拌且不能蒸干,故答案为:在HCl气流下加热浓缩,冷却结晶.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高炉炼铁是冶炼铁的主要方法,发生的主要反应为:

Fe2O3(s)+3CO(g)⇌2Fe(s)+3CO2(g) △H

(1)已知:①Fe2O3(s)+3C(石墨)=2Fe(s)+3CO(g) △H1="+489.0" KJ·mol-1

②C(石墨)+CO2(g)=2CO(g) △H2=+172.5KJ·mol-1

则△H=   KJ•mol-1

(2)高炉炼铁反应的平衡常数表达式K=   ,温度升高后,K值   (填“增大”、“不变”或“减小”)。

(3)在T℃时,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64,在2L恒容密闭容器甲和乙中,分别按下表所示加入物质,反应经过一段时间后达到平衡。

 

①甲容器中CO的平衡转化率为   

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填字母)。

A.当容器内气体密度恒定,表明反应达到平衡状态

B.甲容器中CO的平衡时的速率小于乙容器中CO平衡时的速率

C.甲、乙容器中,CO的平衡浓度之比为3:2  

D.增加Fe2O3的量可以提高CO的转化率

(4)汽车尾气是城市空气污染的一个重要因素,一种CO分析仪的传感器可测定汽车尾气是否符合排放标准,该分析仪的工作原理类似燃料电池,其中电解质是氧化钇(Y2O3)的氧化锆(ZrO2)晶体,在高温熔融状态下能传导O2(过程中无气体产生),则负极的反应式为   

正确答案

(1)-28.5kJ/mol  (2)  K= ,减小 (3)①60% ②AB; (4)CO-2e-+2O2-=CO32-

试题分析:(1)①Fe2O3(s)+3C(石墨)=2Fe(s)+3CO(g)△H1 ="+489.0" KJ·mol-1①  C(石墨)+CO2 (g)=2CO(g)△H2 =+172.5KJ·mol-1②;由①-②×3,得到热化学方程式:Fe2O3(s)+3CO(g)=2Fe(s)+3CO2(g)△H=△H1-3△H2=-28.5kJ/mol;(2)反应Fe2O3(s)+3CO(g)⇌2Fe(s)+3CO2(g)的平衡常数K=,正反应方向为放热方向,升温平衡关系逆向移动,化学平衡常数减小;

(3)①令平衡时CO的物质的量变化为nmol,则:

Fe2O3(s)+3CO(g)⇌Fe(s)+3CO2(g)

开始(mol): 1         1        1        1     

变化(mol): n         n        n        n

平衡(mol): 1-n       1-n      1+ n     1+ n

所以K==(n+1)3/(1-n)3=64,解得n=0.6,所以CO的平衡转化率为0.6mol/1mol×100%=60%;②A.该容器的体积保持不变,根据质量守恒定律知,反应前后混合气体的质量会变,所以容器内气体的密度会变,当容器中气体的密度不再发生变化时,能表明达到化学平衡状态,故A正确;B.该反应是反应前后气体体积没有变化的反应,增加反应物气体的物质的量平衡不发生移动,但乙提高反应物浓度,乙反应容器中平衡是化学反应速率加快,故B正确;C.该反应是反应前后气体体积没有变化的反应,增加反应物气体的物质的量平衡不发生移动,甲、乙容器中,CO的平衡浓度之比为1:2 ;D.固体浓度保持不变,增加Fe2O3的量浓度不变,不能提高CO的转化率。(4)通一氧化碳气体的为负极,负极相关的化学方程式:CO-2e-+2O2-=CO32-

1
题型:填空题
|
填空题

氮是大气中含量丰富的一种元素,氮及其化合物在生产、生活中有着重要作用,减少氮氧化物的排放是环境保护的重要内容之一。请回答下列氮及其化合物的相关问题:

(1)据报道,意大利科学家获得了极具研究价值的N4,其分子结构与白磷分子的正四面体结构相似。已知断裂1 mol N-N键吸收167 kJ热量,生成1 mol N≡N键放出942 kJ热量,请写出N4气体转变为N2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                            

(2)据报道,NH3可直接用作车用燃料电池,写出该电池的负极反应式:                          

(3)在T1℃时,将5 mol N2O5置于10L固定容积的密闭容器中发生下列反应:2N2O5(g)4NO2(g)+O2(g);△H>0。反应至5分钟时各物质的浓度不再发生变化,测得NO2的体积分数为50%。

①求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        (数字代入式子即可),上述平衡体系中O2的体积分数为__________。

②用O2表示从0~5 min内该反应的平均速率υ(O2)=        

③将上述平衡体系的温度降至T2℃,密闭容器内减小的物理量有        

A.压强           B.密度          C.反应速率          D.N2O5的浓度

(4)在恒温恒容的密闭容器中充入NO2,建立如下平衡:2NO2(g)N2O4(g),平衡时N2O4与NO2的物质的量之比为a,其它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分别再充入NO2和再充入N2O4,平衡后引起的变化正确的是__________。

A.都引起a减小   B.都引起a增大   C.充入NO2引起a减小,充入N2O4引起a增大

D.充入NO2引起a增大,充入N2O4引起a减小

正确答案

(14分,每空2分) (1) N4(g)=2N2(g);△H=-882 kJ/mol  (2分)

(2) 2NH3 + 6OH- 6e= N2 + 6H2O  (2分)

(3) ① 0.1×0.44/0.32   12.5%    ② 0.02 mol/(L·min) ③ AC  (各2分)        (4)B  (2分)

试题分析:(1)化学反应的焓变等于反应物键能和与生成物键能和之差。∆H=6mol×167kJ·mol–1–2mol×942 kJ·mol–1=–882kJ·mol–1(1molN4中有6molN—N键),故热化学方程式为:N4(g)=2N2(g);△H=-882 kJ· mol–1

(2)氨气燃料电池的总反应为:4NH3 + 3O2 = 2N2 + 6H2O(其产物与燃料反应产物相同),则负极反应:4NH3 - 12e + 12OH = 2N2 + 12H2O 正极反应:3O2 + 12e + 6H2O = 12OH

(3) ①设平衡时n(O2)=xmol,则n(NO2)=4xmol,n(N2O5)=(5-2x)mol,n(总)=xmol+mol+(5-2x)mol=(5+3x)mol,由4x÷(5+3x)=50%可求得x = 1,所以平衡时n(O2)=1mol,则n(NO2)=4mol,n(N2O5)=3mol,n(总)=8mol;进一步求出平衡时各组分的浓度c(O2)=0.1mol·L–1,c(NO2)=0.4mol·L–1,c(O2)=0.3mol·L–1。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0.1×0.44/0.32,O2的体积分数为φ(O2)=1÷8=12.5%;②υ(O2)= 0.1mol·L–1÷5min="0.02" mol·L–1·min–1;③反应2N2O5(g)4NO2(g)+O2(g)为吸热反应,降温时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气体的物质的量减少,则恒容条件下压强减小且反应速率减慢,故选AC。

(4)由于化学平衡的建立与途径无关,所以可改变化学平衡的建立途径。首先把充入的NO2或N2O4放在另一个容器中,让其达到与原容器相同的平衡状态,然后保持压强不变与原混合气体混合,此时N2O4与NO2的物质的量之比为仍a,最后把混合后的气体压缩到与原平衡时相同的体积,则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N2O4与NO2的物质的量之比增大。故答案为B。

1
题型:填空题
|
填空题

工业上一般在恒容密闭容器中可以采用下列反应合成甲醇:

CO(g)+2H2(g)CH3OH(g)  ΔH

(1)根据图1请写出合成甲醇的热化学方程式                                    

(热量用E1、E2或E3表示)。

(2)该反应的逆反应速率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如上图2。t1时改变了某种条件,改变的条件可能是                       

(3)判断反应达到平衡状态的依据是       (填字母序号,下同)。

E.容器内CO、H2、CH3OH的浓度之比为1:2:1  

(4)在一定温度下,若将4a mol H2和2amol CO放入2L的密闭容器中,充分反应后测得CO的转化率为50%,则该反应的平衡常数为         。若此时再向该容器中投入a mol CO、2amol H2和amol CH3OH,判断平衡移动的方向是     (“正向移动”“逆向移动”或“不移动”);与原平衡相比,CO的物质的量浓度    (填“增大”、“不变”或“减小”)。

(5)某甲烷燃料电池是以熔融碳酸盐为电解质,CH4为燃料,空气为氧化剂,稀土金属材料做电极。为了使该燃料电池长时间稳定运行,电池的电解质组成应保持稳定,电池工作时必须有部分A物质参加循环(见右图)。A物质的化学式是_________;该原电池的负极反应式可表示为                                    

正确答案

(1)CO(g) + 2H2(g) CH3OH(g) ΔH=(E1-E3)或-(E3-E1)kJ•mol-1

(2分,没写物质状态不给分,不写单位不扣分)

(2)加压、等倍增加反应物和生成物、增加甲醇浓度、升高温度、使用催化剂等(2分)(任答一个合理答案给分。注:t1时刻不能确认是否平衡)

(3)CD(2分,见错不给分)

(4)(2分)正向移动(2分)增大(1分)

(5)A为CO2(2分)CH4+4CO32--8e- =5CO2+2H2O (2分)

试题分析:(1)由图中可知,E1为断裂化学键所需要的能量,E3为形成化学键时所释放的能量,故每生成1mol甲醇的反应热为(E1—E3)KJ/mol。

(2)从图2曲线上可以看出,t1时刻前和t1时刻后,逆反应速率瞬间增大,可使反应速率增大的因素有增压、升温、加催化剂和增大物质浓度。

(3)判断反应是否达到平衡的依据是正逆反应速率相等和各物质浓度保持不变。在该反应中,,即,故A项不能说明反应已达到平衡状态;该反应在恒容容器中进行,反应物生成物都是气态,因此气体总质量和总体积一直不变,密度也一直不变,因此B项也不能说明反应达到平衡状态;当物质的质量以克为单位时,平均相对分子质量在数值上等于平均摩尔质量,,因为该反应是一个气体分子数目发生变化的反应,气体的物质的量也会发生变化,只有当反应达到平衡后,气体的物质的量才不再变化,即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再变化,因此C项可说明反应达到平衡状态;D项各物质浓度不再变化,反应达到平衡状态;反应达到平衡时,各物质的百分含量一定,物质间的比例一定,但数值不一定是1:2:1,E项不能说明反应达到平衡状态。

(4)反应消耗CO的物质的量:2a×50%=amol。

CO(g)+2H2(g)CH3OH(g)

初始量:2amol   4amol    0

变化量:amol    2amol    amol

平衡量:amol    2amol    amol

若再向该容器中投入a mol CO、2amol H2和amol CH3OH,相当于增大气体压强,平衡正向移动。与原平衡相比,因为增加了CO的量,但容器容积未变,所以CO的浓度增大。

(5)该电池为甲烷燃料电池,电池总反应为CH4+2O2=CO2+2H2O,电池的电解质为碳酸盐,且电解质溶液组成保持稳定,所以循环的物质应为CO2。燃料电池负极应通入燃料,故负极反应式为:CH4+4CO32--8e- =5CO2+2H2O。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甲醇是重要的化工原料,在日常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1)工业上一般采用下列两种反应合成甲醇:

反应Ⅰ:CO(g)+2H2(g)CH3OH(g)

反应Ⅱ:CO2(g)+3H2(g)CH3OH(g)+H2O(g)

①在以上制备甲醇的两个反应中:反应Ⅰ优于反应Ⅱ,原因为_________________。

②对于反应Ⅰ,下图甲表示能量的变化;图乙表示一定温度下,在体积为2L的密闭容器中加入4mol H2和一定量的CO后,CO和CH3OH(g)的浓度随时闻峦化。

在“图甲”中,曲线__________(填:“a”或“b”)表示使用了催化剂;该反应属于________(填:“吸热”、“放热”)反应。在图乙中从反应开始到建立平衡,用H2浓度变化表示的反应速率为_____________;该温度下CO(g)+2H2(g)CH3OH(g)的化学平衡常数为__________.

③对于反应Ⅱ,在一定温度时,将lmol CO2年和3mol H2充入一密闭恒容容器中,充分反应达到平衡后,若CO2的转化率为a,则容器内的平衡压强与起始压强之比为__________;若容器容积不变,下列措施可增加甲醇产率的是____________。

a.升高温度

b.增加CO2的量

c.充入He,使体系总压强增大

d.按原比例再充入CO2和H2   

(2)甲醇对水质会造成一定的污染,有一种电化学法可消除这种 污染,其原理是:通电后,将Co2氧化成Co3,然后以Co3做氧化剂把水中的甲醇氧化成CO2而净化。实验室用下图装置模拟上述过程。

①阳极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_____。

②除去甲醇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4分)(1)①反应I符合“原子经济性”的原则即原子利用率为100%(1分)

②b(1分) 放热(1分)  0.15mol/(L·min)(2分)  12(1分)③1-(2分)  bd(2分)

(2)①CO2-e=CO3(2分)

②6 CO3+CH3OH+H2O=CO2↑+6 CO2+6H(2分)

试题分析:(1)①根据反应I和反应Ⅱ的生成物可知,反应I中生成物只有一种,而反应Ⅱ中还有水生成,即反应I符合“原子经济性”的原则即原子利用率为100%,所以反应Ⅰ优于反应Ⅱ。

②根据图像甲可知,曲线b的活化能低于曲线a的活化能,所以曲线b表示使用了催化剂;同样根据图像甲可知,反应物的总能量高于生成物的总能量,所以反应是放热反应;根据图像乙可知,反应进行到10min是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此时生成的甲醇浓度是0.75mol/L,则根据反应I可知,消耗氢气的浓度是1.5mol/L,所以氢气表示的反应速率是1.5mol/L÷10min=0.15mol/(L·min);平衡时氢气的浓度是2mol/L-1.5mol/L=0.5mol/L,所以根据CO和甲醇的平衡浓度可知,该温度下反应的平衡常数K==12。

③                 CO2(g)+3H2(g)CH3OH(g)+H2O(g)

起始量(mol/L)      1          3             0          0

转化量(mol/L)      a          3a            a         a

平衡量(mol/L)    1-a      3-3a             a         a

则根据压强之比是相应的物质的量之比可知

容器内的平衡压强与起始压强之比为=1-

a.因正反应放热,升高温度可使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不能增加甲醇产率,故a不正确;

b.增加CO2的量,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所以可以增加甲醇产率,故b正确;

c.充入He,使体系总压强增大,对于参加反应的物质来说,浓度不变,平衡不移动,甲醇产率不变,故c错误;

d.按原比例再充入CO2和H2压强增大,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可以增加甲醇产率,故d正确。

答案选bd。

(2)①原电池中阳极失去电子,所以根据装置图可知,CO2在阳极失去电子,阳极电极反应式为CO2-e=CO3

②Co3做氧化剂,能把水中的甲醇氧化成CO2而净化,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6 CO3+CH3OH+H2O=CO2↑+6 CO2+6H

1
题型:填空题
|
填空题

火力发电厂释放出大量氮氧化物(NOx)、SO2和CO2等气体会造成环境问题。对燃煤废气进行脱硝、脱硫和脱碳等处理,可实现绿色环保、节能减排、废物利用等目的。

(1)脱硝。利用甲烷催化还原NOx

CH4(g)+ 4NO2(g)=4NO(g)+ CO2(g)+ 2H2O(g) △H1=-574 kJ·mol-1    ①

CH4(g)+ 4NO(g)=2N2(g)+ CO2(g)+ 2H2O(g) △H2=-1160 kJ·mol-1    ②

甲烷直接将NO2还原为N2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2)脱碳。将CO2转化为甲醇:CO2(g)+3H2(g) CH3OH(g)+H2O(g)  △H3

       

①在一恒温恒容密闭容器中充入1 mol CO2和3 mol H2进行上述反应。测得CO2和CH3OH(g)浓度随时间变化如图1所示。回答:0~10 min内,氢气的平均反应速率为   mol/(L·min);第10 min后,保持温度不变,向该密闭容器中再充入1 mol CO2(g)和1 mol H2O(g),则平衡        (填“正向”、“逆向”或“不”)移动。

②如图2,25℃时以甲醇燃料电池(电解质溶液为稀硫酸)为电源来电解300mL 某NaCl溶液,正极反应式为                        。在电解一段时间后,NaCl溶液的pH值变为13(假设NaCl溶液的体积不变),则理论上消耗甲醇的物质的量为     mol。

③取五份等体积的CO2和H2的混合气体(物质的量之比均为1∶3),分别加入温度不同、容积相同的恒容密闭容器中,发生上述反应,反应相同时间后,测得甲醇的体积分数φ(CH3OH)与反应温度T的关系曲线如图3所示,则上述CO2转化为甲醇的反应的△H3    0(填“>”、“<”或“=”)。

(3)脱硫。燃煤废气经脱硝、脱碳后,与一定量氨气、空气反应,生成硫酸铵。硫酸铵水溶液呈酸性的原因是                                           (用离子方程式表示);室温时,向(NH4)2SO4,溶液中滴人NaOH溶液至溶液呈中性,则所得溶液中微粒浓度大小关系c(Na       c(NH3·H2O)。(填“>”、“<”或“=”)

正确答案

(1)CH4(g)+2NO2(g)=N2(g)+CO2(g)+2H2O(g)△H=-867 kJ•mol-1(2分)

(2)①0.225 (2分);正向(2分)

②O2 + 4e+ 4H+=2H2O(2分);0.005 (2分);

③<(2分)

(3)NH4++H2ONH3·H2O+H+(2分);=(2分)

试题分析:(1)根据盖斯定律,将①+②相加除以2即得所求方程式,所以甲烷直接将NO2还原为N2的热化学方程式为CH4(g)+2NO2(g)=N2(g)+CO2(g)+2H2O(g)△H=-867 kJ•mol-1

(2)①由图1知甲醇的浓度在10min内增加0.75mol/L,所以氢气浓度减少3×0.75mol/L,0~10 min内,氢气的平均反应速率为3×0.75mol/L/10min="0.225" mol/(L·min);向该密闭容器中再充入1 mol CO2(g)和1 mol H2O(g),反应物浓度增大,平衡正向移动;

②正极发生还原反应,氧气得电子结合氢离子成为水,电极反应式为O2 + 4e+ 4H+=2H2O;NaCl溶液的pH值变为13,说明c(NaOH)=0.1mol/L,其物质的量为0.03mol,说明生成氯气0.015mol,转移电子0.03mol,根据得失电子守恒,每消耗1mol甲醇的物质的量是0.005mol;

③图3的最高点意味着达平衡时甲醇的体积分数,随温度升高,甲醇体积分数减小,说明升温平衡逆向移动,所以正向为放热反应,△H3<0;

(3)硫酸铵水溶液呈酸性的原因是铵根离子水解使溶液显酸性,离子方程式为NH4++H2NH3·H2O+H+;室温时,向(NH4)2SO4,溶液中滴人NaOH溶液至溶液呈中性,则有c(OH-)= c(H),根据电荷守恒,c(Na+)+c(H)+c(NH4+)= c(OH-)+2c(SO42-),所以c(Na+)+c(NH4+)= 2c(SO42-),再根据物料守恒得2c(SO42-)=c(NH4+)+c(NH3·H2O),两式结合可得c(Na+)= c(NH3·H2O)。

1
题型:填空题
|
填空题

多晶硅是太阳能光伏产业的重要原料。

(1)由石英砂可制取粗硅,其相关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如下:

①反应SiO2(s)+2C(s)=Si(s)+2CO(g)的△H=    kJ·mol-1(用含a、b的代数式表示)。

②SiO是反应过程中的中间产物。隔绝空气时,SiO与NaOH溶液反应(产物之一是硅酸钠)的化学方程式是          

(2)粗硅提纯常见方法之一是先将粗硅与HCl制得SiHCl3,经提纯后再用H2还原:SiHCl3(g)+H2(g)Si(s)+3HCl(g)不同温度及不同n(H2)/n(SiHCl3)时,反应物X的平衡转化率关系如图;

①X是      (填“H2”、“SiHCl3”)。

②上述反应的平衡常数K(1150℃)    K(950℃)(选填“>”、“<”、“=”)

(3)SiH4(硅烷)法生产高纯多晶硅是非常优异的方法。

①用粗硅作原料,熔盐电解法制取硅烷原理如图10,电解时阳极的电极反应式为     

②硅基太阳电池需用N、Si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Y作钝化材料,它可由SiH4与NH3混合气体进行气相沉积得到,已知Y中Si的质量分数为60%,Y的化学式为        

正确答案

(1)①2a+b     ②   SiO+2NaOH=Na2SiO3+H2

(2)①SiHCl3    ②>

(3)Si - 4e+ 4H- = SiH4↑  Si3N4

试题分析:(1)方程式中上式乘2加下式即得;(2)根据氧化还原反应化合价升降确定还原产物为H2, SiO+2NaOH=Na2SiO3+H2↑;(3)随着横坐标数值增大,氢气的含量增大,X转化率增大,所以该物质是SiHCl3;相同比值时,温度越高,SiHCl3转化率越大,故正反应为吸热反应,温度越高K值越大;(3)电解时粗硅溶解结合介质中的H-,故为Si-4e-+ 4H- = SiH4↑;根据质量关系计算物质的量关系确定化学式。

1
题型:填空题
|
填空题

近年来,由于温室效应和资源短缺等问题,关于CO2和碳酸盐应用的研究受到人们的重视。某研究小组利用反应:CO(g)+H2O(g)H2(g)+CO2(g) △H=-41.2kJ/mol ,制备CO2与H2的混合气体,并进一步研究CO2与H2以不同的体积比混合时在合适条件下的反应产物应用。

(1) 已知:850℃时在一体积为10 L的恒容密闭容器中,通入一定量的CO和H2O,CO和H2O浓度变化如图1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填序号)

E.第8min时,若充入氦气,会导致v(CO)<v(H2O)

(2) 850 ℃时,若在容积为2 L的密闭容器中同时充入1.0 mol CO,3.0 mol H2O,1.0 mol CO2和x mol H2。若要使上述反应开始时向正反应方向进行,则x应满足的条件是                        

(3) 如将H2与CO2以4:1的体积比混合,在适当的条件下可制得CH4。已知:

CH4 (g)+2O2(g)=CO2(g)+ 2H2O(l)   ΔH1=-890.3 kJ/mol

H2(g)+1/2O2(g)=H2O(l)            ΔH2=-285.8 kJ/mol

则CO2(g)与H2(g)反应生成CH4(g)与液态水的热化学方程式是                              

(4) 熔融盐燃料电池(见图2)是以熔融碳酸盐为电解质,以CH4为燃料,空气为氧化剂,稀土金属材料为电极。已知负极的电极反应是CH4 +4CO32-8e=5CO2+2H2O。正极的电极反应是________。为了使该燃料电池长时间稳定运行,电池的电解质组成应保持稳定。为此电池工作时必须有部分A物质参加循环,则A物质的化学式是_________。实验过程中,若通入了标准状况下空气448 L(假设空气中O2体积分数为20%),则熔融盐燃料电池消耗标准状况下CH4____________L。

正确答案

(1)BD(2分) (2)0≤x<3(2分)

(3)CO2(g)+4 H2(g)=CH4(g)+2H2O(l) △H=-252.9 kJ/mol(2分)

(4)2O2+4CO2+8e=CO32(2分)、CO2(1分)、44.8L(2分)

试题分析:(1)A、由图可知,平衡时△c(CO)=0.2mol/L-0.08mol/L=0.12mol/L,浓度变化量之比等于化学计量数之比,故△c(H2)=△c(CO)=0.12mol/L,则n(H2)=0.12mol/L×10L=1.2mol,故A错误;B、生成1.2mol氢气,放出的热量为41.2kJ/mol×1.2mol=49.44kJ,故B正确;C、由图可知4min时到达平衡,随反应进行,混合气体总质量不变,总物质的量也不变,所以平均相对分子质量始终不变,故C不正确;D.该反应正反应是放热反应,升高温度平衡向逆反应移动,平衡常数减小,故D正确;E、第8min时,若充入氦气,压强增大,但物质的浓度不变,因此反应速率和平衡都不变,E不正确,答案选BD。

(2)由图可知,平衡时CO的浓度为0.08mol/L,则:

CO(g)+H2O(g)H2(g)+CO2(g)

起始浓度(mol/L) 0.2    0.3       0       0

转化浓度(mol/L) 0.12   0.12      0.12    0.12

平衡浓度(mol/L) 0.08   0.18      0.12    0.12

故平衡常数K==1

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浓度商小于平衡常数,即<1,解得x<3,所以x的取值范围是0≤x<3。

(3)根据已知反应①CH4(g)+2O2(g)=CO2(g)+ 2H2O(l)   ΔH1=-890.3 kJ/mol、②H2(g)+1/2O2(g)=H2O(l)  ΔH2=-285.8 kJ/mol并结合盖斯定律可知,②×4-①即得到CO2(g)+4 H2(g)

=CH4(g)+2H2O(l),则该反应的反应热△H=-285.8 kJ/mol×4+890.3 kJ/mol=-252.9 kJ/mol。

(4)原电池中正极得到电子,则氧气在正极通入。由于是以熔融碳酸盐为电解质,所以氧气在正极得到电子结合CO2生成CO32,则正极电极反应式为2O2+4CO2+8e=4CO32。由于负极产生CO2,而正极消耗CO2,所以参加循环的物质应该是CO2;448L空气中氧气的体积=448L×20×=89.6L,标准状况下的体积=89.6L÷22.4L/mol=4mol,反应中得到4mol×4=16mol电子。甲烷在反应中失去8个电子,所以根据电子得失守恒可知,消耗甲烷的物质的量是16mol÷8=2mol,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是44.8L。

1
题型:填空题
|
填空题

氮元素的单质及其化合物的研究和应用在工农业生产中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工业制硝酸的主要反应之一是

(1)如果将4mol NH3和5mol O2放入容器中,达到平衡时放出热量0.8akJ,则平衡时NH3的转化率为     

(2)在一定条件下,容积固定的密闭容器中进行上述反应,NO的浓度与时间关系如图所示,则NO的a、b、c三点的反应速率v(a正)、v(b逆)、v(c正)的大小关系是         

(3)t℃时,在容积固定的密闭容器中发生上述反应,容器内各物质的浓度如下表:

①第2min到第4mim,反应速率v(O2)=            

②第2min时改变了条件,改变的条件可能是         (从所给选项中选择);

③在与第4min相同的温度下,若起始向容器中加入NH3、O2、NO和H2O(g)的浓度都为2moI/L,则该反应       (填“正反应方向进行”、“逆反应方向进行”、“不移动”)。

(4)硝酸厂的尾气含有氮氧化物,不经处理直接排放将污染空气。尿素(H2NCONH2)是一种非常重要的高氮化肥,在温度70—95℃时,工业尾气中的NO、NO2可以用尿素溶液吸收,将其转化为N2,尿素与NO、NO2三者等物质的量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5)目前科学家探索利用燃料气体中的甲烷等将氮氧化物还原为氮气和水,其反应机理为:

则1mol甲烷直接将NO2还原为N2的烩变为____         

正确答案

(14分,每空2分)(1)80%  (2)υ(a正)>υ(b逆)=υ(c正)

(3)①0.75mol/(L·min)(不带单位给1分) ②D ③正反应方向进行

(4)CO(NH2)2+NO+NO2CO2+2N2+2H2O

(5)△H=-867kJ/mol(或-867kJ·mol-1)(无负号不给分)

试题分析:(1)根据热化学方程式可知,若达到平衡时放出热量0.8akJ,则消耗氨气的物质的量是=3.2mol,所以氨气的转化率是×100%=80%。

(2)根据图像可知,a点煤油达到平衡状态,b和c点NO的浓度不再发生变化,属于平衡状态,因此NO的a、b、c三点的反应速率v(a正)、v(b逆)、v(c正)的大小关系是υ(a正)>υ(b逆)=υ(c正)。

(3)①根据表中数据可知,第2min到第4mim内氧气的浓度减少了4.5mol/L-3.0mol=1.5mol/L,所以反应速率v(O2)=1.5mol/L÷2min=0.75mol/(L·min)。

②根据表中数据可知,前2分钟内氧气的浓度减少5.5mol/L-4.5mol=1.0mol/L,即第2min时反应速率明显高于前2分钟的反应速率,所以改变的条件可能是使用了高效催化剂,答案选D。

③根据表中数据可知,平衡时NH3、O2、NO和H2O(g)的浓度(2moI/L)分别是2.0、3.0、2.0、3.0,所以该温度下反应的平衡常数K=。如果起始向容器中加入NH3、O2、NO和H2O(g)的浓度都为2moI/L,则此时Q==0.5>,所以该反应正反应方向进行。

(4)根据原子守恒可知,反应中除了生成氮气以外,还有CO2和水产生,则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CO(NH2)2+NO+NO2CO2+2N2+2H2O。

(5)根据盖斯定律可知,两式相加即得到2CH4(g)+4NO2(g)=2CO2(g)+2N2(g)+4H2O(g),所以该反应的反应热△H=-574kJ/mol-1160kJ/mol=-1734kJ/mol,则1mol甲烷直接将NO2还原为N2的烩变为△H=-1734kJ/mol÷2=-867kJ/mol。

1
题型:填空题
|
填空题

(12分)甲醇是一种新型的汽车动力燃料,工业上可通过CO和H2化合制备甲醇,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CO(g)+2H2(g)CH3OH(g) ⊿H

已知某些化学键的键能数据如下表: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已知CO中的C与O之间为叁键连接,该反应的⊿H =        

(2)某化学研究性学习小组模拟工业合成甲醇的反应,在容积固定为2L的密闭容器内充入1molCO和2molH2,加入合适催化剂(体积可以忽略不计)后在250°C开始反应,并用压力计监测容器内压强的变化如下:

则从反应开始到20min时,以CO表示的平均反应速率=      ,该温度下平衡常数K=         ,若升高温度则K值          (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3)下列描述中能说明上述反应已达平衡的是         

A、容器内气体的平均摩尔质量保持不变

B、2v(H2)=v(CH3OH)

C、容器中气体的压强保持不变                

D、单位时间内生成nmolCO的同时生成2nmolH2

(4)甲醇-空气燃料电池(DMFC)是一种高效能、轻污染电动汽车的车载电池,其工作原理示意图如右,该燃料电池的电池反应式为2CH3OH(g)+3O2(g)=2CO2(g)+4H2O(l),则负极的电极反应式为                                

正确答案

(12分) (1) -116 kJ·mol1    (2) 0.0125 mol·L1·min1 , 4 , 减小

(3)AC              (4) 2 CH3OH-12e-+2H2O=2CO2+12H+

(1)反应热就是断键吸收的能量和形成化学键所放出的能量的差值,所以根据反应式可知,该反应的△H=1072kJ·mol+2×436kJ·mol-3×412kJ·mol-358kJ·mol-463kJ·mol=-116kJ·mol.

(2)            CO(g)+2H2(g)CH3OH(g)

起始量(mol)    1      2           0

转化量(mol)    x      2x          x

平衡量(mol)  1-x   2-2x         x

所以有

解得x=0.5

CO表示的平均反应速率是=0.0125 mol·L1·min1。该温度下平衡常数K=;正反应是放热反应,所以升高温度,平衡向逆反应方向进行,平衡常数减小。

(3)在一定条件下,当可逆反应的正反应速率和逆反应速率相等时(但不为0),反应体系中各种物质的浓度或含量不再发生变化的状态,称为化学平衡状态。混合气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是混合气的质量和混合气的总的物质的量的比值,质量不变,但物质的量是变化的,所以A可以说明;B中反应速率的方向相反,但不满足速率之比是相应的化学计量数之比,不能说明;反应是体积减小的,所以压强也是减小的,C可以说明;D中反应速率的方向是相同的,速率之比是相应的化学计量数之比,因此D中的关系始终是成立,不正确,答案选AC。

(4)原电池中负极失去电子,所以甲醇在负极通入。由于质子交换膜只能允许氢离子通过,所以负极电极反应式是2 CH3OH-12e-+2H2O=2CO2+12H+

下一知识点 : 金属的电化学腐蚀与防护
百度题库 > 高考 > 化学 > 电解池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

  • 上一题
  • 1/10
  • 下一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