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试卷

X 查看更多试卷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小课题研究是进行研究性学习的一种常见形式。下面是某校地理研究性学习小组开展小课题研究的案例。请你帮助完成。课题研究思路:

确定课题→提出设想→搜集、处理材料→形成结论→拓展应用

Ⅰ确定课题:我国沙尘暴形成的原因研究。

Ⅱ提出设想:①沙尘暴多发区的地理环境特点是沙尘暴形成的重要基础。②天气、气候因素对沙尘暴的形成影响很大。

Ⅲ处理获取的材料并形成结论。

材料1:2010年4月10日中午前后沙尘暴区域(阴影部分)图。

结论:(1)说出图示沙尘暴区域的地理环境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分析图中天气系统对沙尘暴形成所起的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材料2:华北地区某地多年气候资料统计表。

月份项目123456789101112风力>8级的日数1.51.93.75.63.61.00.60.30.40.81.40.6平均气温(?)-3.2-0.76.413.721.226.027.326.320.614.46.3-0.7降水量(mm)3.37.39.143.233.354.5247.3166.848.926.226.03.5

结论:(3)指出华北地区沙尘暴多发季节并简要分析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Ⅳ拓展应用:

材料3:为加强对沙尘暴的研究,我国已建立了由激光雷达和地球同步气象卫星观测信息接收站等组成的遥感系统和由25个监测站组成的地面监测网络系统,覆盖了北方200多万平方千米的荒漠化土地。

结论:(4)简要说明高科技在4月10日沙尘暴天气过程中所起的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①干旱、半干旱(缺水);②沙漠(荒漠、黄土)广布;

③植被稀疏。

(2)冷锋锋面附近气温、气压差大,风力强劲;吹扬沙尘并随锋面移动。

(3)春季。①多大风天气;②气温回升快;③降水稀少。

(4)①提供图像数据资料;②跟踪监测、预报等。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读下列两幅图,回答问题。

(1)读甲图:大气降水落到地面形成的地表径流从A→B的过程中,由于受到护坡林的阻截,径流量越来

    越______,含沙量越来越______,这说明了护坡林的主要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读乙图:含有大量沙尘的风从C→D的过程中,受林带的影响,风力越来越_____,沙尘的含量越来

    越______,该林的主要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小;少;涵养水源;保持水土

(2)小;小;减小风速;防风固沙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阅读分析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

目前,土地退化是我国面临的生态环境问题之一。其中土地荒漠化面积已达267.43万平方千米,约占国土面积的27.4%防治土地退化已成为我国生态环境建设的重要任务。

(1)将下列正确的代号填入图中对应的空白框中(每个代号仅限填一次)。

A.风力作用为主

B.流水作用为主

C.年降水量大且多暴雨

D.年降水量少且不稳定

(2)导致土地退化的不合理的人类活动主要有哪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先从左至右、再自上而下依次为:ABDC

(2)过度开垦,过度放牧,乱砍滥伐森林,过度樵采,水资源利用不合理,工矿城镇建设造成植被破坏等导致土地退化。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读下图,分析回答我国一些地区出现的环境问题的原因及治理措施:

(1)①地区沙漠化的人为原因是______________                                                            。为防治西北地区土地的沙漠化,我国正在这些沙漠化严重的地区进行的巨大林业生态工程是:______                        

(2)②地区沙漠化的自然原因是                                                                                      

(3)③地区出现酸雨危害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④地区出现水土流失的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治理的措施是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过度垦殖,植被破坏严重;“三北”防护林

(2)深居内陆,气候干旱,风化和风蚀作用强烈

(3)有色金属冶炼工业发达,大量排放SO2等酸性气体,空气湿度大,易形成酸雨

(4)黄土疏松,植被破坏严重,夏季多暴雨;植树种草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读我国某区域图,图中A 附近河段为我国大型水电基地之一,B 地形区是我国优质葡萄酒原料生产基地之一。请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简要分析在A附近河段建设大型水电基地的地理意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列举B地形区种植葡萄的优势自然条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从自然地理的角度分析影响C附近铁路段交通运输的不利条件,并提出治理措施。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①该河段具有建设大型水电基地的良好条件(或A 附近河段峡谷多、水流急、落差大、水能资源丰富);②建设大型水电基地能促进西部地区经济的发展;③有利于我国能源消费结构的调整;④是黄河流域综合开发的需要;⑤可适当缓解我国能源供应紧张状况。(答出任意3 点即可)

(2)①光照充足;②昼夜温差大(利于葡萄糖分累积);③气候干燥(可抑制病虫害发生);④土壤肥沃(土质优良);⑤有较充足的灌溉水源。(答出其中任意4 点即可)

(3)C 附近铁路段西北分布有(腾格里)沙漠,  在冬季风的影响下,风沙发生搬运作用,侵袭C 附近(包兰)铁路,给铁路运输带来不利影响。     治理措施:植树造林(或种草种树);(用麦草、稻草、芦苇)扎方格状沙障;建挡风围栏。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环境保护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陕北高原南部过去以种粮为主,产量低。20世纪90年代成功引种优质苹果目前该地区苹果产量、浓缩果汁出口量位居全国前列。然而在果业发展中,大量施用化肥、农药影响果品品质、果渣露天堆放污染环境,农村薪柴缺乏等问题突出。

指出该地区过去种粮引发的生态环境问题。针对果业发展的问题,试从循环经济的角度设计解决方案。(10分)

正确答案

植被破坏,水土流失,土地退化,土地生产力下降,水资源短缺,生态环境恶化(6分)。从循环经济角度设计方案,即要遵循尽量减少生产过程中废弃物排放,变废为宝原则(4分)

方案一(文字表还方式):果树下种草,草和果渣等做饮料发展畜牧业,解决果渣污染问题;果渣、粪便等放入沼气池发酵可解决农民日常所需的能源问題; 沼渣、沼液肥果园,解决过量施用化肥问题。

方案二:方案设计可用示意图,只要能计对实际问题,体现循环经济思想,具有可行性均可。

试题分析:第一小问结合当地的地理环境实际和题意农业生产活动分析,黄土高原地区可得主要环境问题。第二小问就是关键循环经济角度分析,也就是使环境中产生问题在生产过程中消失。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2011年7月,《新疆天山北坡经济区规划》上报至国家发改委,《规划》中该经济区划定的范围是:位于第二亚欧大陆桥通道的西端,包括天山以北、准噶尔盆地南缘的带状区域以及伊犁河谷部分地区。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天山北坡经济区”局部图。

材料二:B市绿洲农业产业结构变化

材料三:玛纳斯河下游绿洲区景观面积变化(km2

(1)图1中,A处的地形是________,判断依据是________。

(2)图1中,B市农业产业结构以________为主,其中增幅最大的是________;为适应这种变化,规划中B市最有可能建成本区的________(填部门)工业基地。

(3)1990—2000年间,玛纳斯河流域下游绿洲区景观主要以________和荒地为主,由于在开发过程中,对________地和________地的破坏严重,从而导致荒地面积呈扩大趋势。

(4)描述图1中城市的分布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说明天山北坡经济区发展的优势条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盆地;河流流向(一定要写)、等高线闭合

(2)种植业;棉花(棉);纺织

(3)耕地;草林

(4)沿河分布;沿交通线(或铁路)分布;山前冲积扇上(或绿洲)。

(5)位于西北,中国与中亚、欧洲等地区联系必经之地,地理位置优越(或沿边、边境地区、对外贸易、边贸);多条河流流经,灌溉水源充足;铁路等交通便利(铁路一定要写);石油、煤炭、天然气等矿产资源丰富(至少写两种具体矿产名称);国家政策支持;灌溉农业发达,为工业发展提供支持等。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读"我国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1)图示范围大部分地区气候干旱,形成干旱气候的主要自然原因是________,沿途有山岭阻挡,使水汽难以伸入内陆。植被以________、________为主,生态环境脆弱。

(2)目前土地荒漠化已成为制约当地社会经济发展的主要生态问题。这里土地荒漠化形成的人为原因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3)针对上述问题,你认为可采取的措施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正确答案

(1)深居内陆(距海较远);草原;荒漠

(2)过度垦殖;过度放牧;过度樵采;水资源的不合理利用;矿产资源的开采;工程建设(任答三点即可)

(3)退耕还林还草;建设防护林;植树造林;合理放牧;营造薪炭林;合理利用水资源(任答三点即可)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充分认识区域地理特征,因地制宜发展经济,保护生态,是实现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基本要求。下图为我国某区域年等降水量线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归纳图示区域年降水量分布规律。判断A地与B地年降水量的差异并分析其形成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C地某校社会实践活动小组对农村秸秆的利用方式进行了调查,统计结果如下图,请你从发展生态农业的角度,评价该地区的秸秆利用是否合理,并阐述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D地是我国荒漠化比较严重的地区之一。请依据地理环境整体性原理,结合下图,描述该地荒漠化的演变过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年降水量从东南向西北递减。A地降水量大。原因:A地距海更近,受海洋的影响更大;地处山地迎风坡(或者B地距海远,受海洋的影响小;地处山地背风坡)。

(2)不合理。秸秆燃烧、自然腐烂比重较大,资源浪费严重且污染环境;秸秆作饲料、肥料比重较小,会使土壤有机肥力降低。

(3)人口增长导致粮食需求增加,农业耕作侵入牧区,过度开垦使得草地变成旱地;草场面积缩小,导致牧场进一步超载,并向环境脆弱地区转移,荒漠化进一步加剧;农作区需要较多劳动力,又会造成新一轮的过度垦牧。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读“我国西北地区自东向西降水和植被景观的变化”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年降水量200~400毫米的地区,大致位于_______山以东的内蒙古高原东部,植被为,主要放牧的牲畜是_______;以西是年降水量小于200毫米地区,植被为________和荒漠,主要放牧的牲畜是_______。

(2)图中土地的自然产出和载畜量自东向西逐渐____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东部距海较近,降水较多,适宜牧草的生长;西部地处________,且由于高原、______的阻挡,海洋水汽难以到达,形成大片的沙漠和戈壁。

正确答案

(1)贺兰;温带草原;马、牛、羊;荒漠草原;骆驼、山羊

(2)减少;降水自东向西递减

(3)内陆;山地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读下图,完成下列问题。

(1 )描述图示地区年降水量分布状况。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说明图中河流特征及其成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简述导致塔里木河流域荒漠化发展的人为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自天山山脉向其南北两侧递减。

(2)特征:多内流河和时令河,河流短小,流量季节变化大,有结冰期;成因:深居内陆;降水量少,蒸发量大。以高山冰雪融水和山地降水补给为主,受气温、降水变化影响。

(3)水资源利用不当,过度樵采、过度开垦、过度放牧等。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西气东输工程管道线路与下列哪一组铁路相交(  )

A湘黔线、宝成线、京广线、京九线

B宝兰线、京广线、京九线、京沪线

C京包线、京哈线、京九线、京沪线

D兰新线、陇海线、浙赣线、京广线

正确答案

B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楚故泽国,耕稳甚饶。一岁再获柴桑,吴越多仰给焉。”谚曰“湖广熟,天下足”,然而今天“粮仓”地位却让给东北平原的根本原因是

A土地质量差

B耕地破碎,生产规模小

C单位面积产量低

D科技水平低,品种落后

正确答案

B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下列影响国力的主要因素,对应正确的是

A以色列是中东地区强国—国土辽阔

B北极和南极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丰富的自然资源

C拿破仑征战俄国和德军攻占苏联最终失败—位置重要

D科索沃战争中美国迟迟不动用地面部队—地形因素

正确答案

D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综合国力是一个国家的总体力量,其大小主要体现在基本实体、经济力量、军事力量、内政和外交、科学技术五个方面,据此回答下题。

下列国家平时可借地缘优势发展经济,战时往往也是列强角逐之地的是

A埃及

B古巴

C孟加拉国

D秘鲁

正确答案

A
下一知识点 : 区域自然资源综合开发利用
百度题库 > 高考 > 地理 > 区域生态环境建设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

  • 上一题
  • 1/15
  • 下一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