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试卷

X 查看更多试卷
1
题型: 多选题
|
多选题

小灯泡通电后其电流I随所加电压U变化的图线如图所示,P为图线上一点,PN为图线的切线,PQ为U轴的垂线,PM为I轴的垂线,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随着所加电压的增大,小灯泡的电阻增大

B对应P点,小灯泡的电阻为R=

C对应P点,小灯泡的电阻为R=

D对应P点,小灯泡的功率为图中矩形PQOM所围面积

正确答案

A,B,D

解析

解:A、I-U图线各点与原点连线的斜率表示电阻,由题,此斜率减小,说明随着所加电压的增大,小灯泡的电阻增大.故A正确.

    B、C、根据电阻的定义得到,对应P点,小灯泡的电阻为R=,R不等于切线斜率,R也不等于“面积”.故B正确,C错误;

D、根据功率P=UI,则有小灯泡的功率为图中矩形PQOM所围面积,故D正确.

故选:ABD.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某同学从标称为“220V 25W”、“220V 300W”、“220V 500W”的3只灯泡中任选一只,正确使用多用电表测量灯泡阻值如图乙所示.该灯泡的阻值是______Ω,标称的额定功率为______W.

正确答案

解析

解:欧姆表的指示值为16,所选倍率为×10,因此读数为R=16×10=160Ω,由于灯泡正常工作时的电阻为:R=,比不工作时的电阻大的多,而“220 V 25 W”、“220 V 300 W”、“220V 500W”正常工作时的电阻分别为1936Ω、161Ω和98Ω.故该电阻应为25W的灯泡.

故答案为:160,25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如图为测电源电动势和内电阻的实验中得到的图线,图中U为路端电压,I为流过电源的电流,图线上P点对应的状态,其电源的效率为(  )

A

B

C

D

正确答案

B

解析

解:电源的效率η定义为外电路电阻消耗的功率与电源的总功率之比.η===

E为电源的总电压(即电动势),在U-I图象中,纵轴截距表示电动势,根据图象可知U=E.所以ACD错误,B正确.

故选:B.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分别对两个电源的电动势和内电阻进行测量,得到它们的U-I关系图线如图中线1、2所示,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两电源的电动势E1>E2

B两电源的内阻r1<r2

C两电源的短路电流I1>I2

D当两个电路的电流变化相等时,电压的变化△U1>△U2

正确答案

D

解析

解:A、根据闭合电路欧姆定律U=E-Ir,当I=0时,U=E,说明图线纵轴的截距等于电源的电动势,由图可知,两电源的电动势相等,即E1=E2.故A错误;

B、根据数学知识可知,图线斜率的绝对值等于电源的内阻,由图可知,图线1的斜率大于图线2的斜率,则r1>r2.故B错误;

C、当U=0时,电源被短路,则横轴的截距表示短路电流,由图知,电源1的短路电流要小,即电流I1<I2,故C错误;

D、由于图线1的斜率较大,当两个电路的电流变化相等时,得到△U1>△U2,故D正确;

故选:D.

1
题型: 多选题
|
多选题

(2015秋•武汉校级期中)如图1所示,其中R两端电压u随通过该电阻的直流电流i的变化关系如图2所示,电源电动势为7.0V(内阻不计),且R1=1 000Ω(不随温度变化).若改变R2,使AB与BC间的电压相等,这时(  )

AR的阻值为1 000Ω

BR的阻值为1 300Ω

C通过R的电流为1.5 mA

D通过R的电流为2.0 mA

正确答案

B,C

解析

解:将R1电阻的伏安特性曲线在坐标中作出,两图象的交点为电阻的工作点,由图可知,此时电流为3mA,要使AB与BC之间的电压相等,则BC两端的电压为3.5V,并且两电阻中的电流相等,由图可知,此时符合条件的只有1.5mA,这时R的电压为2V,由R==kΩ=1.3kΩ,故BC正确,AD错误.

故选:BC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2015秋•沈阳校级月考)如图所示,直线Ⅰ、Ⅱ分别是电源1与电源2的路端电压随输出电流变化的特性图线,曲线Ⅲ是一个小灯泡的伏安特性曲线,如果把该小灯泡先后分别与电源1和电源2单独连接时,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电源1和电源2的内阻之比是7:5

B在这两种连接状态下,小灯泡的电阻之比是16:21

C在这两种连接状态下,电源的输出功率之比是3:2

D在这两种连接状态下,电源的输出功率之比是7:12

正确答案

C

解析

解:A、根据电源U-I图线,r1=Ω,r2=Ω,则r1:r2=7:5,故A正确.

   B、C、D、灯泡伏安特性曲线与电源外特性曲线的交点即为灯泡与电源连接时的工作状态

      则U1=2V,I1=3.5A,P1=7W,R1==Ω

        U2=3V,I2=4A,P2=12W,R2=Ω

        P1:P2=7:12,R1:R2=16:21,故BD正确,C错误;

本题选择错误的.故选:C.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如图所示,某电子式电压互感器探头的原理为电阻分压,ac间的电阻是cd间电阻的(n-1)倍,某次测量中输出端数字电压表的示数为U,则输入端的电压为(  )

AnU

B

C(n-1)U

D

正确答案

A

解析

解:

ac和cd是串联形式,由串联电路电压和电阻成正比,ac间的电阻是cd间电阻的(n-1)倍,则当某次测量中输出端数字电压表的示数为U,ac间的电压为(n-1)U,故输入电压为U+(n-1)U=nU,故A正确,BCD错误.

故选:A.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如图所示,把铜片和锌片插入番茄做成水果电池,用两根导线将铜片、锌片与电表接线柱相连,电表读数为13μA.这里的“13μA”是指(  )

A电路中的电流

B电路中的总电阻

C水果电池的电动势

D铜片与锌片间的电压

正确答案

A

解析

解:题意中“13μA”是指电路中的电流,故A正确,BCD错误;

故选:A.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如图所示是某电源的外特性曲线,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A电源的电动势为6.0 V

B电源的内阻为12Ω

C电流为0.5 A时的外电阻是0

D电源的短路电流为0.5 A

正确答案

A

解析

解:A、由图可知,电源的电动势为6.0V,故A正确;

B、电阻的内阻r=Ω=1.6Ω;故B错误;

C、电流为0.5A时,路端电压为5.2V,则由欧姆定律可知R==Ω=10.4Ω;故C错误;

D、图象与横坐标的交点为电压为5.2V时的电流,不是短路电流;故D错误;

故选:A.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教学研究小组利用图甲所示电路,进行电源电动势和内阻的测量.若根据某次实验记录数据画出的U-I图象如图乙所示,下列关于这个图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纵轴截距表示待测电源的电动势,即E=3 V

B横轴截距表示短路电流,即I=0.6 A

C根据r=,计算出待测电源内阻为5Ω

D根据r=||计算出待测电源内阻为6Ω

正确答案

A

解析

解:A、由闭合电路欧姆定律可知:U=E-Ir;由数学知识可知,图象与纵坐标的交点为电源的电动势,故电动势为3V;故A正确;

B、由于图象的纵坐不是从零开始的,故图象与横坐标的交点不是短路电流,故B错误;

CD、图象的斜率绝对值表示电源的内阻,故r==Ω=1Ω,故C错误,D也错误;

故选:A.

下一知识点 : 多用电表的原理
百度题库 > 高考 > 物理 > 闭合电路的欧姆定律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

  • 上一题
  • 1/10
  • 下一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