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投资性房地产后续计量模式的变更
- 共1230题
考核追溯调整法与未来适用法的运用
甲公司为A股上市公司,所得税税率为25%,按净利润10%提取盈余公积。2010年发生了如下经济业务:
(1)甲公司于2007年12月5日取得一座建筑物,支付价款和相关税费共5000万元,当日出租给A公司。甲公司对该投资性房地产采用成本模式计量,按年限平均法计提折旧,预计使用年限25年,预计净残值为0,至2009年末已计提折旧400万元。该投资性房地产每年租金收入为350万元,均已收存银行。
2010年初,经董事会决定,甲公司将投资性房地产后续计量模式由成本模式改为公允价值模式。该投资性房地产在各年末的公允价值分别是:2008年12月31日为4800万元;2009年12月31日为5400万元;2010年12月31日为5300万元。
假设税法规定的折旧与成本模式计提的折旧一致。
(2)甲公司于2008年2月支付720万元开发了ERP系统,预计使用年限8年,预计净残值为0,采用直线法摊销。
2010年初,鉴于先进技术的迅猛发展,经董事会决定,将ERP系统的摊销年限由8年变更为5年,预计净残值和摊销方法不变。
(3)2010年12月31日,甲公司内审人员发现,2009年12月甲公司将所持有丙公司债券从持有至到期投资重分类为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当日,该债券的账面价值为1000万元(按面值购入),期限5年,已发行2年,票面年利率为8%,公允价值为1090万元。甲公司在重分类日进行了如下会计处理:
借: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成本 1090
贷:持有至到期投资 1000
投资收益 90
甲公司在进行所得税处理时,调减了应纳税所得额90万元,没有确认递延所得税。
要求:
(1)判断甲公司将投资性房地产计量模式的变更是否属于会计政策变更,请指出应采用的会计处理办法。
(2)对甲公司2010年有关投资性房地产业务作出账务处理。
(3)填列“投资性房地产业务在2010年会计报表列示的金额” (4)判断将ERP系统摊销年限由8年变更为5年属于何种变更,指出应采用的会计处理方法。
(5)对2010年ERP系统摊销进行账务处理。
(6)指出内审人员发现的持有至到期投资重分类为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账务处理是否正确;如不正确,请指出差错更正方法,并编制差错更正的会计分录。(金额单位为万元)
正确答案
(1)甲公司将投资性房地产计量模式由成本模式变更为公允价值模式,属于会计政策变更,应采用追溯调整法进行处理。
(2)对甲公司2010年有关投资性房地产业务作出账务处理如下:
①2010年年初由成本模式转为公允价值模式,进行追溯调整
借:投资性房地产――成本 5000
――公允价值变动 400
投资性房地产累计折旧 400
贷:投资性房地产 5000
递延所得税负债[(5400-4600)×25%] 200
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 600
借: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 60
贷:盈余公积(600×10%) 60
②2010年收到租金
借:银行存款 350
贷:其他业务收入 350
③2010年末投资性房地产公允价值变动
借:公允价值变动损益(5400-5300) 100
贷:投资性房地产――公允价值变动 100
(3) (4)将ERP系统摊销年限由8年变更为5年属于会计估计变更,应采用未来适用法进行处理。
(5)摊销ERP系统。
至2009年年末摊销额=(720-0)÷(8×12)×(11+12)=172.5(万元);2010年摊销额=(720-172.5-0)÷(5×12-23)×12=547.5÷37×12=177.57(万元)。账务处理如下:
借:管理费用 177.57
贷:累计摊销 177.57
(6)内审人员发现的持有至到期投资重分类为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账务处理不正确。该事项属于重大前期差错,应采用追溯重述法进行处理。差错更正的会计分录如下:
借:以前年度损益调整 90
贷: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 90
甲公司在重分类日所得税处理时,调减应纳税所得额90万元正确。因为转换日不影响应纳税所得额,无须交纳所得税。但可供出售金融资产账面价值为1090万元,其计税基础为1000万元,应确认递延所得税负债22.5万元(90×25%)。差错更正如下:
借: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 22.5
贷:递延所得税负债 22.5
解析
暂无解析
2010年12月16日,甲公司与乙公司签订了一项租赁协议,将一栋经营管理用写字楼出租给乙公司,租赁期为3年,租赁期开始日为2011年1月1日,年租金为240万元,于每年年初收取。相关资料如下: (1)2010年12月31日,甲公司将该写字楼停止自用,准备出租给乙公司,拟采用成本模式进行后续计量,预计尚可使用46年,预计净现值为20万元,采用年限平均法计提折旧,不存在减值迹象。该写字楼于2006年12月31日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时的账面原价为1970万元,预计使用年限为50年,预计净残值为20万元,采用年限平均法计提折旧。 (2)2011年1月1日,预收当年租金240万元,款项已收存银行。甲公司按月将租金收入确认为其他业务收入,并结转相关成本。 (3)2012年12月31日,甲公司考虑到所在城市存在活跃的房地产市场,并且能够合理估计该写字楼的公允价值,为提供更相关的会计信息,将投资性房地产的后续计量从成本模式转换为公允价值模式,当日,该写字楼的公允价值为2000万元。 (4)2013年12月31日,该写字楼的公允价值为2150万元。 (5)2014年1月1日,租赁合同到期,甲公司为解决资金周转困难,将该写字楼出售给丙企业,价款为2100万元,款项已收存银行。 甲公司按净利润的10%提取法定盈余公积,不考虑其他因素。 要求:(采用公允价值模式进行后续计量的投资性房地产应写出必要的明细科目;答案中的金额单位用万元表示)编制甲公司2012年12月31日将该投资性房地产的后续计量由成本模式转换为公允价值 模式的相关会计分录。
正确答案
2012年12月31日 借:投资性房地产--成本 2 000 投资性房地产累计折旧 234[(1 970-20)/50×6] 贷:投资性房地产 1 970 盈余公积 26.4 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 237.6
解析
暂无解析
企业对成本模式进行后续计量的投资性房地产摊销时,应该借记( )科目。
A.投资收益
B.其他业务成本
C.营业外收入
D.管理费用
正确答案
B
解析
[解析] 企业对成本模式进行后续计量的投资性房地产摊销时,应当按照固定资产或无形资产的有关规定,借记“其他业务成本”科目,贷记“投资性房地产累计折旧(摊销)”。
要求:根据上述资料,回答下列第题。 甲公司为一般纳税人企业,适用的增值税税率为17%,适用的营业税税率为5%。2011至2014年发生相关业务如下: (1)2011年11月10日甲公司与丁公司签订协议,将建造完工的办公楼出租给丁公司,租期为3年,每年租金为6万元。于租赁各年年末收取,2012年1月1日为租赁期开始日,2014年12月31日到期。2012年1月1日,该投资性房地产的成本为12万元。甲公司对该投资性房地产采用公允价值模式计量。 (2)2012年1月1日,为购建一套需要安装的生产线A向建设银行专门借入资金50万元,并存入银行。该借款期限为3年,年利率9.6%,分期付息,到期支付本金和最后一期利息,不计复利,合同利率与实际利率一致。 (3)2012年1月1日,用上述借款购入待安装的生产线A。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的买价为40万元,增值税额为6.8万元。另支付保险费及其他杂项费用3.2万元。该生产线交付本公司安装部门安装。 (4)安装该生产线时,领用本公司产品一批。该批产品实际成本为4万元,税务部门核定的计税价格为8万元。 (5)安装过程中发生的安装工程人员工资为1.8万元。用银行存款支付其他安装费用1.64万元。 (6)2012年12月31日,安装工程结束,并随即投入使用。生产线A预计使用年限为5年,采用双倍余额递减法计提折旧(预计净残值率为5%)。 (7)2012年12月31日上述投资性房地产的公允价值为13万元。 (8)2013年12月31日上述投资性房地产的公允价值为13.5万元。 (9)2014年12月31日,甲公司将生产线A出售.出售时用银行存款支付清理费用3万元。出售所得款项50万元全部存入银行。于当日清理完毕(不考虑其他相关税费)。 (10)2014年12月31日租赁协议到期,甲公司与丁公司达成协议.将办公楼出售给丁公司,价款为14万元,款项已收存银行。 其他资料:假定固定资产按年计提折旧,借款利息每年年末计提。根据业务(1),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借:银行存款6 贷:其他业务收入6
B.借:其他业务成本(6×5%)0.3 贷:应交税费——应交营业税0.3
C.采用公允价值模式计量的投资性房地产,期末发生的公允价值变动计入资本公积
D.采用公允价值模式计量的投资性房地产,比照固定资产和无形资产计提折旧、摊销和减值
正确答案
A
解析
选项B,借方应计人营业税金及附加科目;选项C,期末发生的公允价值变动应计人公允价值变动损益;选项D,不需要计提折旧、摊销和减值。
黄河公司以生产小家电为主营业务,适用的所得税税率为25%,营业税税率为5%,历年按净利润的10%计提盈余公积。黄河公司采用成本模式对投资性房地产进行后续计量。有关资料如下:
(1)2007年12月18日黄河公司与长江公司签订租赁合同,黄河公司将一栋写字楼整体出租给长江公司,租期为3年,年租金为2 000万元,每年年初支付。
(2)2007年12月31日为租赁期开始日。该写字楼原值为50 000万元,写字楼顶计使用年限为40年,已计提固定资产折旧1250万元;土地使用权作为无形资产单独核算,其原值为1 000万元,预计使用年限为50年,已摊销20万元。写字楼和土地使用权的预计净残值为零,均采用直线法按年计提折旧和进行摊销。假定税法折旧年限、摊销年限、预计净残值与会计一致。
(3)2009年1月1日,黄河公司认为,出租给长江公司使用的写字楼,其所在地的房地产交易市场比较成熟,具备了采用公允价值模式计量的条件,决定对该项投资性房地产改按公允价值模式计量。2009年1月1日,该投资性房地产的公允价值为50 000万元。
(4)2009年l2月31日,黄河公司该投资性房地产的公允价值变为45 000万元。
(5)2010年1月1日,黄河公司就其所欠大海公司的50 000万元的债务与大海公司签订债务重组协议,内容如下:①黄河公司以上述投资性房地产(公允价值为45 000万元)抵偿所欠部分债务;②甲公司同意免除抵债后剩余债务的20%,并将剩余债务延期至2010年 12月31日偿还,按年利率5%计算利息。但如果黄河公司2010年开始盈利,则2010年按年利率10%计算利息;如果黄河公司2010年没有盈利,则2010年仍按年利率5%计算利息,利息于每年末支付。黄河公司预计2010年很可能会盈利,不考虑营业税。
(6)黄河公司2010年没有盈利,债务重组后,乙公司按债务重组的相关约定按期支付了各期利息及本金。
根据上述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黄河公司对该项投资性房地产改按公允价值模式进行计量时,应做的处理正确的为 ( )。
A.调增投资性房地产账面价值1 270万元
B.调增递延所得税资产385万元
C.调增未分配利润1 039.5万元
D.调增公允价值变动损益1 540万元
正确答案
C
解析
[解析] 2009年1月1日,黄河公司对该项投资性房地产改按公允价值模式进行计量,属于会计政策变更,应追溯调整,会计分录为:
借:投资性房地产――成本 50 000
投资性房地产累计折旧 2 500(50000/40+1250)
投资性房地产累计摊销 40(1 000/50+20)
贷:投资性房地产――写字楼 50 000
――土地使用权 1 000
递延所得税负债 385(1 540×25%)
盈余公积 115.5(1 540×75%×10%)
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 1 039.5(1 540×75%×90%)
因此选项C正确。成本模式下此时的账面价值=(50000-2 500)+(1 000-40)= 48460,公允价值模式下账面价值为50 000,所以应调增账面价值金额=50 000- 48460=1 540(万元),故A项不正确;应调增递延所得税负债385万元,故B项不正确;政策变更调整留存收益,不调整公允价值变动损失,故D项不正确。
A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A公司)为一般工业企业,所得税税率为25%,按净利润的10%提取法定盈余公积,所得税采用资产负债表债务法核算。2009年度发生或发现如下事项。
A公司有一项投资性房地产,系对外出租的办公楼,此前采用成本模式进行计量,至2009年1月1日,该办公楼的原价为4000万元,已提折旧240万元,已提减值准备100万元。2009年1月1日,A公司决定采用公允价值对出租的办公楼进行后续计量。
该办公楼2008年12月31日的公允价值为3800万元。假定2008年12月31日前无法取得该办公楼的公允价值,税法与会计的折旧额相同。
要求:根据上述资料,不考虑其他因素,回答下列各小题。
投资性房地产由成本模式计量改为公允价值模式计量的累计影响数为( )。
A.140万元
B.105万元
C.-140万元
D.-105万元
正确答案
B
解析
[解析] 投资性房地产由成本模式计量改为公允价值模式计量的累计影响数=[3800-(4000-240-100)]×(1-25%)=105(万元)
关于投资性房地产的计量模式,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采用公允价值模式计量的,不对投资性房地产计提折旧或进行摊销
B.企业对投资性房地产的计量模式一经确定,不得随意变更
C.已采用公允价值模式计量的投资性房地产,不得从公允价值模式转为成本模式
D.已采用成本模式计量的投资性房地产,不得从成本模式转为公允价值模式
正确答案
D
解析
[解析] 成本模式转为公允价值模式的,应当作为会计政策变更,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第28号――会计政策、会计估计变更和差错更正》处理。
关于投资性房地产后续计量模式的转换,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成本模式转为公允价值模式的,应当作为会计估计变更
B.已采用公允价值模式计量的投资性房地产,不得从公允价值模式转为成本模式
C.已采用成本模式计量的投资性房地产,不得从成本模式转为公允价值模式
D.企业对投资性房地产的计量模式可以随意变更
正确答案
B
解析
[解析] 企业对投资性房地产的计量模式一经确定,不得随意变更。成本模式转为公允价值摸式的,应当作为会计师政策变更,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第28号――会计政策、会计估计变更和差错更正》处理。已采用公允价值模式计量的投资性房地产,不得从公允价值模式转为成本模式。
下列有关业务涉及资本公积的,不正确的会计处理方法有( )。
A.自用房地产转换为采用公允价值模式计量的投资性房地产,其公允价值大于账面价值的差额应调整资本公积
B.将可供出售金融资产重分类为采用成本或摊余成本计量的金融资产的,对于原记入资本公积的相关金额,有固定到期日的,应在该项金融资产的剩余期限内,在资产负债表日,按采用实际利率法计算确定的摊销金额,借记或贷记“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科目,贷记或借记“投资收益”科目
C.将可供出售金融资产重分类为采用成本或摊余成本计量的金融资产的,没有固定到期日的,应在处置该项金融资产时,借记或贷记“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科目,贷记或借记“投资收益”科目
D.资产负债表日,如果投资性房地产以公允价值计量的,则公允价值变动计入其他资本公积
正确答案
D
解析
[解析] 资产负债表日,如果投资性房地产应当以公允价值计量,则公允价值变动计入损益。
关于投资性房地产后续计量模式的转换,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成本模式转为公允价值模式的,应当作为会计估计变更
B.已采用公允价值模式计量的投资性房地产,不得从公允价值模式转为成本模式
C.已采用成本模式计量的投资性房地产,不得从成本模式转为公允价值模式
D.企业对投资性房地产的计量模式可以随意变更
正确答案
B
解析
[解析] 企业对投资性房地产的计量模式一经确定,不得随意变更。成本模式转为公允价值模式的,应当作为会计政策变更,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第28号―会计政策、会计估计变更和差错更正》处理。已采用公允价值模式计量的投资性房地产,不得从公允价值模式转为成本模式。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