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试卷

X 查看更多试卷
1
题型:填空题
|
填空题

萨罗(Salol)是一种消毒剂,它的分子式为C13H10O3,其分子模型如下图所示(图中球与球之间的连线代表化学键,如单键、双键等):

(1)根据下图模型写出萨罗的结构简式:_______________。

(2)萨罗经水解、分离、提纯可得到纯净的苯酚和水杨酸(邻羟基苯甲酸)。请设计一个方案,说明苯酚、碳酸、水杨酸的酸性依次增强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3)同时符合下列四个要求的水杨酸的同分异构体共有________种。

①含有苯环;

②能发生银镜反应,不能发生水解反应;

③在稀NaOH溶液中,l mol该同分异构体能与2 mol NaOH发生反应;

④只能生成两种一氯代产物。

(4)从(3)确定的同分异构体中任选一种,指定为下列框图中的A。

写出下列两个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有机物用结构简式表示),并指出相应的反应类型。

①A→B_________________。 反应类型:____________

②B+D→E___________________。 反应类型:____________

(5)现有水杨酸和苯酚的混合物,它们的物质的量之和为n mol。该混合物完全燃烧,消耗aL O2,并生成bg H2O和cL CO2(气体体积均为标准状况下的体积)。

①分别写出水杨酸和苯酚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有机物可用分子式表示)。

②设混合物中水杨酸的物质的量为x mol,列出x的计算式。

正确答案

(1)

(2)(或

(3)2

(4);还原反应;

;酯化反应(或取代反应)

(5)①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8分)某学习小组做以下实验:在溴水中加入足量乙醛溶液,充分反应,溴水褪色;为探究褪色的原因,他们提出了如下猜想:

①溴水中的Br2可能与乙醛发生取代反应,产生HBr;      

②乙醛分子中含有不饱和键,溴水可能与乙醛发生加成反应;

③乙醛具有还原性,溴水可能将乙醛氧化为乙酸,Br2转化为HBr      

设计如下方案进行探究:

方案(一):检验褪色后溶液的酸碱性,确定其发生哪类反应;

方案(二):测定反应前溴水中Br2的物质的量和反应后 Br-的物质的量确定其发生哪类反应; 反应类型选项有:①氧化反应 ②取代反应③加成反应

(1)              假设测得反应前溴水中Br2的物质的量为a mol,

i若测得反应后n(Br-)= 0 mol, 说明溴水与乙醛发生了            反应;(从上面提供的反应类型选项中选择,然后将序号写在答题纸上,下同)

ii若测得反应后n(Br-) = a mol,说明溴水与乙醛发生了            反应;

iii若测得反应后n(Br-)= 2a mol,说明溴水与乙醛发生了            反应。

(2)向含Br2 0.005mol的溴水中加入足量乙醛使其褪色,然后加过量的AgNO3溶液,过滤、洗涤、干燥、称量,得到固体1.88克。已知CH3COOAg易溶于水,通过计算,判断溴水与乙醛发生的反应为     (填序号):①氧化反应 ②取代反应③加成反应

(3)方案(一)是否可行?___   ___ ,原因是:                            

正确答案

(1)i ;ii;iii ;(3分):

(2)①(2分);(3)否(1分),取代和氧化都有酸生成,无法通过反应后溶液呈酸性确定反应类型(2分)。

若测得反应后n(Br-)= 0 mol, 说明溴水与乙醛发生了加成反应。若测得反应后n(Br-) = a mol,说明溴水与乙醛发生了取代反应。若测得反应后n(Br-)= 2a mol,说明溴水与乙醛发生了氧化反应。计算出反应后溴水为2amol ,为氧化反应。不可行,因为氧化和加成后都有酸性,无法判断。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甲酸(CH2O2),俗称蚁酸,结构式为:

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在分析甲酸的组成和结构后,对甲酸的性质提出如下猜想并设计了相关实验加以验证:

猜想I:甲酸具有酸性;

实验I:在甲酸溶液中滴加紫色石蕊试液;

猜想II:甲酸能发生银镜反应;

实验II:(步骤如图所示);

回答下列问题:

(1 )请你再设计出至少2个实验方案来验证甲酸的酸性:______、______;

(2)请你进一步设计实验方案证明甲酸是弱酸:______;

(3)依如图所示的实验,加热20分钟后并没有出现预期的实验现象.该小组同学预期的化学反应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______,请你从理论上简单解释实验中没有出现该现象的原因______;

(4)在仔细分析甲酸分子组成元素的基础上,请你再提出一个甲酸在浓硫酸作用下可能具有的性质的猜想是______.

正确答案

(1)根据酸的通性分析,甲酸呈酸性,则在溶液中电离出氢离子,用PH试纸检验变红色,能与碱发生中和反应,能与碳酸盐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

故答案为:测定pH或滴加Na2CO3溶液、或将甲酸滴加到滴有酚酞的NaOH溶液中;

(2)如甲酸为弱酸,则其钠盐溶液水解呈碱性,将等pH的HCOOH溶液和HCl溶液稀释相同倍数时,PH变化不同,强酸PH变化较大,弱酸PH变化较小,溶液的导电性不同,

故答案为:测定HCOONa溶液的pH;或将等pH的HCOOH溶液和HCl溶液稀释相同倍数,测其pH的变化;或比较等浓度甲酸和盐酸的导电性等;

(3)甲酸的结构为

,分子中含有醛基、羧基、羰基和羟基,应具有还原性和酸性等性质,理论上甲酸的醛基被氧化成羧基,甲酸变成碳酸.碳酸不稳定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反应方程式为:HCOOH+2Ag(NH32OH2H2O+2Ag+4NH3↑+CO2 ↑,实验Ⅱ中没有出现预期的现象的可能原因是羟基的影响,另外进行银镜反应时,须在碱性条件下反应,如稀氨水量不足,则无银镜产生,

故答案为:HCOOH+2Ag(NH32OH2H2O+2Ag+4NH3↑+CO2 ↑;由于羟基对醛基的影响,导致甲酸中的醛基不具有典型醛基的性质;羧基中C原子和2个O原子之间形成1个大л键,而使甲酸分子中的醛基性质不太典型;或答稀氨水量不足,使甲酸与银氨溶液混合后仍显酸性;

(4)根据浓硫酸具有脱水性,以及甲酸的分子式为CH2O2,根据质量守恒可推测甲酸在浓硫酸的作用下脱水生成CO和H2O,故答案为:甲酸在浓硫酸的作用下脱水生成CO和H2O;

1
题型:填空题
|
填空题

氢化阿托醛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其合成路线如下

(1)氢化阿托醛被氧化后的含氧官能团的名称是_____________。

(2)在合成路线上②③的反应类型分别为②_________③_________。

(3)由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

(4)1mol氢化阿托醛最多可和______mol氢气加成,1mol氢化阿托醛发生银镜反应可生成__________molAg。

(5)D与有机物X在一定条件下可生成一种相对分子质量为178的酯类物质,则X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_。D有多种同分异构体,能满足苯环上有两个取代基,且能使FeCl3溶液显紫色的同分异构体有_________种。

正确答案

(1)羧基

(2)消去反应;加成反应

(3)

(4)4; 2

(5)CH3COOH; 6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某学习小组做以下实验:在溴水中加入足量乙醛溶液,充分反应,溴水褪色。为探究褪色的原因,他们提出了如下三种猜想:

①溴水中的Br2可能与乙醛发生取代反应

②乙醛分子中含有不饱和键,溴水可能与乙醛发生加成反应

③乙醛具有还原性,溴水可能将乙醛氧化为乙酸,Br2转化为HBr

为探究哪一种猜想正确,一研究小组提出了如下两种方案:

方案(一):检验褪色后溶液的酸碱性,确定其发生哪类反应

方案(二):测定反应前溴水中Br2的物质的量和反应后 Br-的物质的量确定其发生哪类反应

(1)方案(一)是否可行?______ (填“可行”或“不可行”) ;理由是:              

(2)假设测得反应前溴水中Br2的物质的量为a mol,

若测得反应后n(Br-)=         mol, 则说明溴水与乙醛发生了取代反应

若测得反应后n(Br-)=        mol,则说明溴水与乙醛发生了加成反应

若测得反应后n(Br-)=         mol,则说明溴水将乙醛氧化为乙酸

(3)向含Br2 0.005mol的溴水中加入足量乙醛使其褪色,然后加过量的AgNO3溶液,过滤、洗涤、干燥、称量,得到固体1.88克。已知CH3COOAg易溶于水,通过计算,判断溴水与乙醛发生的反应为     (填猜想序号),溴水与乙醛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4)已知柠檬醛的结构简式为,若要检验出其中的碳碳双键,其方法是                                                            

正确答案

(10分)(1)不可行 (1分) 溴水与乙醛发生取代反应和乙醛被溴水氧化都有氢溴酸生成,溶液均呈酸性(1分)     (2)a    0     2 a(3分)

(3)③(1分)  CH3CHO+Br2+H2OCH3COOH+2HBr(2分)

(4)先加足量的银氨溶液使醛基氧化,然后再加入酸性的KMnO4溶液,若酸性KMnO4溶液的紫色褪去,证明有碳碳双键存在(2分)

试题分析:(1)由于溴水与乙醛发生取代反应和乙醛被溴水氧化都有氢溴酸生成,溶液均呈酸性,所以方案一是不可行的。

(2)如果溴水与乙醛发生了取代反应,则必然生成溴化氢,因此溶液中n(Br-)=amol;如果溴水与乙醛发生了加成反应,则溶液中不存在溴离子,因此溶液中n(Br-)=0mol;如果溴水将乙醛氧化为乙酸,则单质溴完全被还原生成溴化氢,因此溶液中n(Br-)=2amol。

(3)已知CH3COOAg易溶于水,则生成的1.88g白色沉淀全部是溴化银,物质的量是1.88g÷188g/mol=0.01mol。由于单质溴的物质的量是0.005mol,所以单质溴和乙醛发生的是氧化反应,方程式是CH3CHO+Br2+H2OCH3COOH+2HBr。

(4)由于碳碳双键和醛基都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或溴水褪色,所以要检验碳碳双键的存在,首先要排除醛基的干扰,即先加足量的银氨溶液使醛基氧化,然后再加入酸性的KMnO4溶液,若酸性KMnO4溶液的紫色褪去,证明有碳碳双键存在。

点评: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所以有化学实验即科学探究之说法。纵观近几年高考,主要以考察探究性实验和物质制备实验为主。这些探究性和制备性实验的试题,综合性强,理论和实践的联系紧密,有的还提供一些新的信息,这就要求学生必须认真、细致的审题,联系所学过的知识和技能,进行知识的类比、迁移、重组,全面细致的思考才能得出正确的结论。

下一知识点 : 乙醛的结构与性质
百度题库 > 高考 > 化学 > 醛的通性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

  • 上一题
  • 1/5
  • 下一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