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试卷

X 查看更多试卷
1
题型:填空题
|
填空题

醛可以发生分子间反应,生成羟基醛。如:

烯烃分子则在一定条件下会发生二分子聚合。如: CH2—CH==CH2

(1)可由_________与______________两种醛合成。(填结构简式)

(2)转变为须依次经过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等较合理的反应过程。(填反应类型)

(3)将经两分子聚合后的生成物与氢气加成,所得产物按系统命名法称作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HCHO  CH3CH2CHO (2)消去 加成 消去 (3)2,4,4-三甲基-2-戊烯

本题考查利用信息和处理信息的综合能力。可由HCHO和CH3CH2CHO聚合而成:;由时,去掉—OH需经消去,去掉需经加成(H2)、消去;两分子加成时,可表示为,名称为2,4,4-三甲基-2-戊烯。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含有饱和一元醛A的溶液100 g,其中含醛A 25.74%,加入另一饱和一元醛B 17 g后,从混合液中取出4 g,使之与足量新制的Cu(OH)2反应,生成砖红色沉淀4.32 g。已知醛B比醛A多一个碳原子,A、B各是什么醛,并写出它们的结构简式。

正确答案

A、B分别是乙醛、丙醛,A、B的结构简式分别为CH3CHO和CH3CH2CHO。

n(Cu2O)=

4 g混合液中含两种醛的质量:

m(A)=

m(B)=

设醛A的分子式为CnH2nO,A与B的相对分子质量分别为14n+16和14n+30。

据反应的化学方程式RCHO+2Cu(OH)2RCOOH+Cu2O+2H2O,可知醛与Cu2O的物质的量相等,故

=0.03,n=2,

则A为CH3CHO,B为CH3CH2CHO。

1
题型:填空题
|
填空题

将蔗糖与稀硫酸共煮后,向溶液中加入新制,加热未见红色沉淀生成,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未加NaOH溶液以中和酸,酸溶解了

【错解分析】向溶液中加入新制的量太少。

【正解】含醛基的物质发生银镜反应及与新制反应成败的关键是反应环境应呈碱性。所以,应该先加NaOH溶液以中和酸直至碱性,在向溶液中加入新制,加热,出现红色沉淀。

1
题型:填空题
|
填空题

在一支洁净的试管中加入少量AgNO3溶液,滴入稀氨水,直至生成的沉淀刚好消失,得无色透明溶液,此溶液称为___________________溶液,在溶液中滴几滴乙醛溶液,经水浴加热,可观察到___________,写出上述一系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银氨 试管壁上有银镜产生,AgNO3+NH3·H2OAgOH↓+NH4NO3、AgOH+2NH3·H2OAg(NH3)2OH+2H2O,CH3CHO+2Ag(NH3)2OH2Ag↓+CH3COONH4+3NH3+H2O

AgNO3溶液中滴入稀氨水,直至生成的沉淀刚好消失,得无色透明溶液成为银氨溶液,发生的反应是AgNO3+NH3·H2OAgOH↓+NH4NO3、AgOH+2NH3·H2OAg(NH3)2OH+2H2O;银氨溶液用来检验醛基(),现象是试管壁上有银镜产生,发生的反应是CH3CHO+2Ag(NH3)2OH2Ag↓+CH3COONH4+3NH3+H2O。

1
题型:填空题
|
填空题

图中硬质试管A中放入干燥洁净的细铜丝,左方烧杯中放入温水,试管B中放入甲醇,右方试管C中放入冷水。

向B中不断鼓入空气,使甲醇蒸发和空气通过加热到红热程度的铜丝。

(1)为什么撤去A处酒精灯后铜丝仍然能保持红热?

(2)反应后将试管C中的液体冷却,取出少量,倒入新制的Cu(OH)2悬浊液,加热到沸腾可观察到什么现象?写出化学反应方程式。

正确答案

(1)因为是放热反应。

(2)有红色沉淀生成;

HCHO+2Cu(OH)2HCOOH+Cu2O↓+2H2O。

该题考查的是醇氧化成醛的实验。

(1)2CH3OH+O22HCHO+2H2O放热反应,故不加热的铜丝仍保持红热。

(2)生成的甲醛易溶于水,将新制的氧化剂Cu(OH)2在加热条件下还原成氧化亚铜红色沉淀。

下一知识点 : 乙醛的结构与性质
百度题库 > 高考 > 化学 > 醛的通性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

  • 上一题
  • 1/5
  • 下一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