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醛的通性
- 共373题
某研究性学习小组探究甲醛与新制的氧化铜反应的产物。
【实验操作】取一支试管,加入2mL20﹪的氢氧化钠溶液,滴入4滴饱和硫酸铜溶液,再加入2mL 37%~40%的甲醛溶液,振荡后放入60℃左右的热水浴中加热。
【实验现象】溶液变浑浊,有暗红色固体生成,且有气泡产生。
Ⅰ探究暗红色固体的成分.
【提出假设】
假设l:暗红色固体为Cu
假设2;暗红色固体为Cu2O
假设3:暗红色固体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阅资料】Cu2O能溶解于氨水,形成无色溶液,并很快被空气中氧气氧化为蓝色溶液;
Cu不能溶解于氨水。
【实验验证】
Ⅱ探究气体产物X的成分。为进一步探究实验中气体产物X的成分,甲同学按相同比例取较多量试剂从新进行实验,并将产生的气体通入下列装置中
实验中,A装置中没有明显现象,C装置中黑色粉末变红,D装置中溶滚变浑浊,可以推断气体产物X含有_________________(填化学式)。
【思考与交流】
(1)A装置的作用有_________________ 和_________________。
(2)乙同学提出,上述装置有明显的不足,请你指出该不足之处________________
(3)丙同学提出:在该实验条件下,气体产物X中不可能含有CO2。你认为他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Ⅰ假设3:Cu 和Cu2O
实验验证:固体部分溶解,溶液很快变蓝色
ⅡCO ;
思考与交流:(1)检验气体中是否含有CO2;除去可能挥发出的HCHO蒸气
(2)没有尾气处理装置;(3)反应液呈碱性,不可能有CO2气体溢出
苯甲醛在医药、染料、香料等行业有着广泛的应用。实验室通过下图所示的流程由甲苯氧化制备苯甲醛。
试回答下列问题:
(1)Mn2O3氧化甲苯的反应需要不断搅拌,搅拌的作用是____________。
(2)甲苯经氧化后得到的混合物通过结晶、过滤进行分离。该过程中需将混合物冷却,其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实验过程中,可循环使用的物质分别为__________、__________。
(4)实验中分离甲苯和苯甲醛采用的操作Ⅰ是___________,其原理是___________。
(5)实验中发现,反应时间不同苯甲醛的产率也不同(数据见下表)。
请结合苯甲醛的结构,分析当反应时间过长时,苯甲醛产率下降的原因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使反应物充分接触,增大反应速率
(2)降低MnSO4的溶解度
(3)稀硫酸;甲苯
(4)蒸馏;利用甲苯和苯甲醛的沸点差异使二者分离
(5)部分苯甲醛被氧化成苯甲酸
向溴水中加入足量乙醛溶液,可以看到溴水褪色。对产生该现象的原因有如下三种猜想:
①由于乙醛分子中有氢原子,溴与乙醛发生了取代反应;
②由于乙醛分子中有碳氧双键,溴与乙醛发生了加成反应;
③由于乙醛具有还原性,溴将乙醛氧化成了乙酸。
为了探究哪一种猜想正确,某研究性学习小组提出了如下两种实验方案:
方案一:检验褪色后溶液的酸碱性。
方案二:测定反应前溴水中Br2的物质的量和反应后Br- 的物质的量。
(1)方案一是否可行?___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如果忽略溴水中Br2与水的反应,并测得反应前溴水中Br2的物质的量为a mol。这时,若测得反应后n(Br-)=______________mol,则说明溴与乙醛发生了取代反应;若测得反应后,n(Br-)=______________ mol,则说明溴与乙醛发生了加成反应;若测得反应后n(Br-)=________________ mol,则说明溴将乙醛氧化成了乙酸。
正确答案
(1)不可行;无论溴与乙醛发生取代反应或乙醛被溴氧化都有HBr生成,溶液均呈酸性
(2)a;0;2a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