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试卷

X 查看更多试卷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适合解决的问题是

[ ]

A少数民族问题

B香港,澳门,台湾问题

C邻国边界问题

D外交关系问题

正确答案

B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雨霁天晴,万紫千红增特色;风鸣莺啭,三通两制促和平。”此对联最早可能出现于20世纪

[ ]

A50年代末60年代初

B60年代末70年代初

C70年代末80年代初

D80年代末90年代初

正确答案

C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自从1949年台湾同祖国不幸分离以来,我们之间间讯不通,来往断绝,祖国不能统一。……台湾同祖国的分离,是人为的……我们希望双方尽快实施通航通邮,以利双方同胞直接接触。”这段材料应出自

[ ]

A1979年《告台湾同胞书》

B1981年《关于台湾回归祖国,实现和平统一的方针政策》

C1992年“九二共识”

D1995年江泽民关于祖国统一大业谈话

正确答案

A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香港特区政府在庆祝回归10周年的时候,推出了一首名为《始终有你》的主题曲,其中唱道:“明艳紫荆风中争胜,找对了路径,花瓣开得繁盛。”香港“找对了路径”是在

[ ]

A20世纪40年代

B20世纪60年代

C20世纪70年代

D20世纪80年代

正确答案

D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自从1949年台湾同祖国不幸分离以来,我们之间音讯不通,来往断绝,祖国不能统一……近三十年台湾同祖国的分离,是人为的……我们希望双方尽快实现通航通邮,以利双方同胞直接接触。”据材料信息回答,这段材料应出自

[ ]

A1979年《告台湾同胞书》

B1992年“九二共识”

C1995年江泽民关于祖国统一大业谈话

D2005年胡锦涛与连战会谈新闻公告

正确答案

A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20世纪80年代初,邓小平指出:“现在进一步考虑,和平共处的原则用之于解决一个国家内部的某些问题,恐怕也是一个好办法。”这里的“某些问题”应指

[ ]

A国家统一

B所有制问题

C民族关系

D中共与民主党派关系

正确答案

A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1981年9月,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叶剑英在谈话中提出:“国家实现统一后,台湾可作为特别行政区,享有高度的自治权,并可保留军队。中央政府不干预台湾地方事务。”这一主张

[ ]

A首次宣布用和平方式完成统一大业

B蕴涵了“一国两制”的精髓

C直接推动了海峡两岸“三通”的达成

D提供了港澳回归的法律依据

正确答案

B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中国政府于20世纪80年代提出“一国两制”的构想,其总体目标是为了

[ ]

A解决香港回归问题

B解决澳门回归问题

C和平方式解决台湾问题

D实现祖国统一大业

正确答案

D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美国国务卿艾奇逊说过,日本投降以后,“美国在中国碰到了三种可能的选择:(1)它可以一干二净的撤退;(2)它可以大规模的军事干涉,帮助国民党毁灭共产党;(3)它可以帮助国民党把他们的权力在中国最大可能地建立起来……”美国政府实际上选择了三种可能中的

[ ]

A第一种    

B第二种

C第三种    

D都不对

正确答案

C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实现祖国完全统一是海内外中华儿女的共同心愿。我国宣布采用“和平统一”方式解决台湾问题最早出自

[ ]

A《中美联合公报》

B《告台湾同胞书》

C“一国两制”构想

D“九二共识”

正确答案

B
百度题库 > 高考 > 历史 > 祖国统一大业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

  • 上一题
  • 1/10
  • 下一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