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
- 共291题
1
题型:
单选题
|
1871年俾斯麦对当时欧洲关系作过比喻,说欧洲大陆像挤乘在同一辆马车里的旅客,面面相觑又满怀狐疑地相互戒备着,如有人将手摸向口袋里的手枪,其邻座则已做好先扣动扳机的准备。下列关于“欧洲旅客”在20世纪初关系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正确答案
D
1
题型:
单选题
|
下列事件的先后顺序是()
①意大利参战 ②美国参战 ③俄国退出战争 ④奥匈帝国解体
正确答案
A
1
题型:
单选题
|
德国卓越的天才战略家施里芬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前,为德国制订了“施里芬计划”。该计划最突出的特点是( )
正确答案
B
1
题型:
单选题
|
两大军事集团形成的主要目的是
正确答案
B
1
题型:
单选题
|
1914年马恩河战役结束后,德军总参谋长认为,德国“已经输掉了战争”,这是因为
正确答案
D
1
题型:
单选题
|
下列关于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巴尔干半岛形势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正确答案
B
1
题型:
单选题
|
下列各项,发生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期并对战争的结束起了加速作用的有
①美国对德宣战
②苏俄退出帝国主义战争
③参战国国内革命形势高涨
④意大利倒向协约国一方
正确答案
B
1
题型:
单选题
|
一战又被称为堑壕战(是一种利用低于地面,并能够保护士兵的战壕进行作战的战争形式),双方都在试图打破这种格局,而新式武器的运用有利于打破战争的僵局,新式武器的运用可谓是陆战的巨大转折。符合以上论断的典型战例是( )
正确答案
C
1
题型:
单选题
|
英国著名的史学家艾瑞克。霍布斯鲍姆说过:“在1815---1914年的百年间,大国间的战争几乎都不出自家门前的区域。……但是这一切,到了1914年都改变了。”这里的“到了1914年都改变了”的含义是( )
正确答案
D
1
题型:
单选题
|
美国总统威尔逊在一战爆发后的第四天发表讲话,申明美国中立是“显示出极为冷静的判断、高贵的自制和有效的公正的行动”。美国采取这一立场的目的是( )
正确答案
B
下一知识点 : 旷日持久的战争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