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试卷

X 查看更多试卷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在凡尔登战役和索姆河战役中,出现了飞机、飞艇、毒气弹、坦克等新式武器。这些武器的使用

A加剧了战争的惨烈程度

B使英、德分别掌握了战争的主动权

C大大加速了一战结束的进程

D使战争双方力量对比发生根本变化

正确答案

A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下列有关《洛桑条约》的解释不正确的是(  )

A《洛桑条约》是在承认土耳其国家独立的基础上签订的

B《洛桑条约》对土耳其来说是较为有利的新的和平条约

C在《洛桑条约》中土耳其的基本主权得到承认

D《洛桑条约》的签订表明土耳其成为亚洲强国

正确答案

D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德国“施里芬计划”的主要战略计划是:“先在西线集中兵力,短期内打败法国,然后再将主力东调,打垮俄国,迅速结束战争。”这个计划的最大缺陷是

A速战速决

B两线作战

C对自己估计过高,对对手估计过低

D与德国国情不符

正确答案

C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一战前的巴尔干地区出现危机的最主要原因是

A石油资源丰富,战略地位显赫

B巴尔干各民族之间纷争不断,文化、宗教差异明显

C土耳其帝国长期压榨,灾难深重

D欧洲列强纷纷插手、干预、争夺激烈

正确答案

D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一战时期美国加入协约国集团参加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原因是

①美国与英法存在着传统的历史文化联系 ②美国与协约国集团存在着巨大的贸易贷款联系 ③俄国二月革命后继续进行战争 ④德国无限制潜艇战损害了美国利益

A①②③④

B①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④

正确答案

D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1915年,第一次世界大战推进到了第二阶段。下列表述不正确的是(  )

A1915年战争的重心转移到东线

B1916年战争的重心重新转移到西线

C1916年协约国已基本取得胜利

D日德兰海战后英国仍然掌握制海权

正确答案

C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新快报讯据英国《每日邮报》报道2009年3月16日,英国112岁高龄的一战老兵亨利•亚林汉姆怀着骄傲的心情,在驻伦敦的法国大使馆接受了法国政府颁发给他的“法国荣誉勋位勋章”。亨利•亚林汉姆所参加的一战爆发的根本原因是

A英德之间的矛盾不可调和

B资本主义政治经济不平衡性加剧

C垄断资产阶级抢占世界市场

D世界反战力量不足以制止战争

正确答案

B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中国人对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召开的巴黎和会抱有很大希望,这主要说明了( )

A中国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战胜国

B帝国主义列强已放松了对中国的侵略

C中国人对帝国主义还抱有一定的幻想

D巴黎和会是一次公正平等的和平会议

正确答案

C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1917年,中国北洋政府对德宣战,并派出大批劳工到欧洲战场服役。80多年后,时任法国总统的希拉克曾这样评价说:“任何人都不会忘记这些远道而来的、在一场残酷的战争中与法国共命运的勇士,他们以自己的灵魂和肉体捍卫了法国的领土、理念和自由。”结合上述材料,对中国参战的诸多评价中,你最赞成的是(  )

A对德宣战导致不少中国劳工丧生

B对德宣战是段祺瑞政府的错误决策

C对德宣战客观上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

D对德宣战不利于一战的尽快结束

正确答案

C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下列哪项不是加速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的因素

A美国参加对德作战

B俄国退出帝国主义战争

C中国等国投入战争

D意大利倒向协约国一方作战

正确答案

D
下一知识点 : 旷日持久的战争
百度题库 > 高考 > 历史 >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

  • 上一题
  • 1/10
  • 下一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