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扶正与祛邪
- 共111题
正疟的治法是()
A.和解表里,温阳达邪
B.祛邪截疟,和解表里
C.解毒除瘴,清热保津
D.清热解表,和解祛邪
E.祛邪截疟,燥湿化浊
正确答案
B
解析
①正疟发作症状比较典型,常先有呵欠乏力,继则寒战鼓颔,寒罢则内外皆热,头痛面赤,口渴引饮,终则遍身汗出,热退身凉,每日或间隔日发作一次,寒热休作有时,舌红,苔薄白或黄腻,脉弦。病机:疟邪伏于少阳,与营卫相搏,正邪交争。治法:祛邪截疟,和解表里。代表方:柴胡截疟饮加减。 ②温疟发作时热多寒少,汗出不畅,头痛,骨节酸痛,口渴引饮,便秘尿赤,舌红苔黄,脉弦数。病机:阳热素盛,疟邪与营卫相搏,热炽于里。治法:清热解表,和解祛邪。代表方:白虎加桂枝汤加减。
大出血证的治则是
A.扶正兼祛邪
B.祛邪兼扶正
C.急则治标
D.缓则治本
E.标本同治
正确答案
C
解析
扶正与祛邪兼用适用于正虚邪实病证,正虚较急重的,应扶正兼祛邪,而邪实较急重的,应祛邪兼扶正;C指较急重的症状应当先治疗,大出血属于急症;D指对于慢性病或急性病恢复期,应当治本;E指标病本病并重的,需标本同治。[考点] 急则治标的适应证。
何谓扶正与祛邪扶正与祛邪各适用于何种病证临床中应如何具体运用
正确答案
扶正,是运用补益的方法,扶助正气,增强体质,提高机体的抗病能力。扶正,适用于以正气虚为主要矛盾,邪气已不太盛的各种虚损病证,如精、气、血等虚衰不足的病证。祛邪,是运用泻实的方法,祛除病邪。祛邪,适用于邪气实为主要矛盾,正气来虚的各种实证。如外感表证、食滞、瘀血等实性病证。
扶正与祛邪是两种完全不同的治疗方法,但两者相互为用、相反相成。扶正是通过增强机体的机能活动,提高抗病能力,从而能起到战胜病邪,祛邪外出的作用,“正复邪自祛”。祛邪是为了扶正,通过直接消除致病因素,达到保护人体的正气,促进机体及早恢复健康的作用,“邪去正自安”。因此说扶正即可祛邪,祛邪即可扶正。
临床中,为了使扶正与祛邪两种治疗方法运用准确,灵活,则首先要认真分清正邪双方的消长盛衰变化,依据正邪双方矛盾斗争中所处的位置,确定扶正与祛邪治疗的主次先后。一般来说,以正气不足为主,邪气不盛的病证。则采用扶正之法,使正胜而邪祛;以邪气实为主,而正气未虚的病证,则采用祛邪之法,使邪祛正安;对于邪实正虚,正虚已不耐攻伐的病证,则采用先扶正后祛邪之法;对于邪实正虚,但正气尚耐攻伐的病证,则采甩先祛邪后扶正之法;对于正虚邪恋,而不能单纯扶正或单纯祛邪的病证,往往采用扶正与祛邪同时并用的方法治疗。
解析
暂无解析
正虚邪实,其治则是
A.先祛邪后扶正
B.先扶正后祛邪
C.扶正与祛邪同用
D.单纯扶正
E.单纯祛邪
正确答案
C
解析
扶正:适用于虚证或真虚假实证。93题中提到正虚而邪不盛,可以单纯用扶正的治法来治疗。正虚邪实当扶正与祛邪同用,即扶正为主,辅以祛邪。适用于以正虚为主的虚实夹杂证。
[考点] 治则。
试述在恶性肿瘤治疗中的扶正与祛邪的关系。
正确答案
扶正与祛邪均为恶性肿瘤的治疗步骤。祛邪是选用峻猛的药物,以达到消除岩肿的目的。但切不可滥施攻伐,以免正气耗损而使病情加重。扶正则是应用补益药物,以扶助正气,提高机体抗病力,以利于扶正祛邪而消除岩肿。所以在治疗恶性肿瘤时,必须权衡扶正与祛邪的时机,这是极为重要的环节。一般来说,岩症早期以祛邪为先,中期以攻补兼施,晚期重在扶正。
解析
暂无解析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