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试卷

X 查看更多试卷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从乙城市到甲城市最短航程的飞行方向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甲、乙两城市沿岸的洋流都是______________,请用常用图例符号在图中画出两洋流流向。

(3)甲城市和乙城市的气候类型相同,都属于____________气候,形成的条件是__________。

(4)甲城市所在地区的农业地域类型是什么?该农业地域类型的突出优点有哪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乙城市具有世界意义的工业部门是____,分析该地发展该类工业的区位优势。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由东北飞向西南

(2)寒流;画图略。

(3)地中海;受西风和副热带高气压交替控制

(4)混合农业。每个农场都是一个良性的农业生态系统,农民可以有效地利用时间安排农业生产活动,农业生产具有很大的灵活性和对市场的适应性。

(5)微电子工业;区位优势:地理位置优越,环境优美;气候宜人;附近有高等院校;交通便捷;军事定货量大。(3 点即可)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中国是贸易大国,政府高度重视出口商品生产的碳排放问题。据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题。材料一:

2006年中国商品出口示意图(图1)

材料二:

中国生产出口商品的CO2排放(图2)

(1)中国商品出口的主要地区是亚洲、_________洲和_________洲。

(2)2010年5月8日21时(北京时间),一艘货轮从上海出发,沿图示航线航行,经过的甲海域洋流流向

    为_____________,经过的乙海域洋流性质为_________。该货轮航行720小时抵达纽约(西五区),此

    时,纽约的区时是2010年6月_____日_____时。航行中,可用于导航的地理信息技术为____________。

(3)2000~2006年,中国生产出口商品的CO2排放量约占全国排放总量的_____分之一(填整数),该时

    期中国生产出口商品的CO2排放量总体呈_________趋势。

(4)中国在发展外向型经济过程中,如何减少CO2排放?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北美;欧

(2)自西向东;暖流;7;8;GPS

(3)三;上升

(4)①调整产业结构,减少高耗能产品生产和出口;

    ②发展清洁能源,优化能源结构;

    ③更新生产设备与工艺,节能降耗;

    ④发展科学技术,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中新网12月26日电:中国海军舰艇编队今天下午13时45分宣布从三亚启航,赴亚丁湾、索马里海域执行护航任务。总航程4500海里,预计用时10天左右抵达任务海区。

材料二:中国海军舰艇编队航线示意图

(1)舰艇经过马六甲海峡时,风浪较_________(大或小),其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经过亚丁湾、索马里海域的航线,运输的主要资源是__________,世界上该物资的最大输出地是__________________。

(3)三亚至亚丁湾航线附近陆地地区的气候类型有_______________。

(4)图中正确表示该季节洋流流向的是____(A或B),其成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小;位于赤道无风带

(2)石油;中东(波斯湾沿岸或西亚)

(3)AD

(4)A;该季节盛行东北季风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读“大西洋部分洋流分布图”回答问题。

(1)某海轮从图中①处航行到②处,顺流而行的C洋流名称叫________________。

(2)图中③处附近有著名的_______渔场,其成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图中字母B、C、D所表示的海域中,具有丰富海底油气资源的名称是______________。

(4)图中A处属于热带沙漠气候,其原因是常年受_________气压带和从大陆吹来的东北信风的控制。A

    处附近有沿岸洋流流经,该洋流从寒暖性质看是__________流,对气候的影响是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北大西洋暖流

(2)纽芬兰;寒暖流交汇

(3)墨西哥湾

(4)副热带高;寒;降温减湿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中国海军第五批护航编队2010年3月4日上午从海南三亚某军港码头解缆起航,赴亚丁湾、索马里海域接替第四批护航编队执行护航任务。

材料二:中国海军舰艇编队航线示意图

(1)舰艇经过马六甲海峡时,风浪较______(大或小),其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

(2)经过亚丁湾、索马里海域的航线,运输的主要资源是_____,世界上该物资的最大输出地是_____。

(3)三亚到亚丁湾航线附近陆地地区的气候类型有______。(双选)

(4)图中正确表示冬季洋流流向的是______(①或②),其成因是____________。

(5)运用所学知识分析洋流②的成因,并说明它对索马里半岛沿岸地区地理环境的影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小;位于赤道无风带

(2)石油;中东(波斯湾沿岸或西亚)

(3)AD

(4)①;该季节盛行东北季风

(5)沿岸夏季盛行离岸风(西南季风)使表层海水离开海岸,底层海水上升补充,形成寒流。对沿岸具有降温减湿作用,形成荒漠景观。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1519年9月20日,麦哲伦的船队从西班牙的圣罗卡出发,踏上了环球航行的征途。1522年9月6日,麦哲伦船队的“维多利亚”号历经磨难返抵西班牙,花了整整3年的时间,终于完成了人类历史上首次环球航行。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1)麦哲伦船队从西班牙到南美洲南端的航行中,在非洲沿岸和南美洲沿岸主要借助________和________(洋流)航行,船队在南美洲南端发现了大西洋通往太平洋的________海峡。

(2)麦哲伦船队于1520年11月至1521年3月初,在南太平洋及赤道附近航行3个月,在此段航行时几乎未遇到巨浪袭击,试分析其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麦哲伦船队返回西班牙时,船员发现船队按昼夜更替记录的日期比西班牙当地人________(多或少)了一天,请说明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新航路的开辟,促进了世界人口迁移和新大陆的开发,巴西成为欧洲移民的主要地区。巴西人口和大城市主要分布在东南沿海地区,请分析形成这种分布特点的主要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加那利寒流;巴西暖流;麦哲伦

(2)航行期间为南半球夏季,海水温差较小,气压差小,风力较小,所以风浪较小;大部分航线在赤道附近,位于无风带内,所以风浪小。

(3)少;船队向西航行中,跨越180°经线,日期应加一天,但船员所记录的日期是根据昼夜更替所记录的日期,所以少一天。

(4)巴西东南沿海地区地形较平坦;气候温暖湿润;开发较早;临近海洋,海运便捷;工、农业经济较发达。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下面两图中,A、B两国都有世界上著名的特色农业,读图和材料回答

材料一:A、B两国所在部分区域图

材料二:B国相关气候资料

(1)简述A国发展乳肉畜牧业的有利自然条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分析B国气候对农业发展的有利和不利条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说明近年来B国大力发展花卉和蔬菜生产的技术优势,并分析其销售的时空思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简述E海域与F海域之间洋流流向与形成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地势平坦,土壤肥沃。降水均匀、多汁牧草广布。

(2)有利条件:热量充足,光照充足;不利条件:降水总量少,雨热不同期。

(3)计算机控制下的滴灌和喷灌节水技术;冬半年,反季节销售;市场空间定位于西欧、北美

(4)表层海水由波罗的海流向北海,底层海水由北海流向波罗的海。原因:波罗的海的盐度低于北海,形成密度流。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中国是贸易大国,政府高度重视出口商品生产碳排放问题,根据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翘识,完成下题。

材料一:2006年中国商品出口示意图(图1)。

材料二:中国生产出口商品的二氧化碳排放(图2)。

(1)中国商品出口的主要地区是亚洲、_________洲和_________洲。

(2)2010年5月8日21时(北京时间),一艘货轮从上海出发,沿图示航线航行,经过的甲海域洋流流向

    为_____________,经过的乙海域洋流性质为_________。该货轮航行720小时抵达纽约(西五区),此

    时,纽约的区时是2010年6月_______一日______时。航行中,可用于导航的地理信息技术为_______。

(3)2000—2006年,中国生产出口商品的二氧化碳排放量约占全国排放总量的____分之一(填整数),

    该时期中国生产出口商品二氧化碳的排放量总体呈________趋势。

(4)中国在发展外向型经济过程中,如何减少CO2排放?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北美;欧

(2)自西向东;暖流;7;8;GPS

(3)三;上升

(4)①调整产业结构与贸易结构,减少高耗能产品生产和出口;②发展清洁能源,优化能源结构;③更

    新生产设备与工艺,节能降耗;④发展科学技术,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图是某海域表层海水等温线示意图。图中纵横直线分别表示经纬线,曲线表示表层海水等温线,箭头表示洋流的流向。读图回答:

(1)该海域位于___________半球,图中的洋流是__________(寒流/暖流);

(2) 图中相邻两条纬线的纬度差为5°,经过A点的纬线的纬度为20°,当“北京时间”为2001年7月7日8时,B点的标准时为是7月6日19时,那么B点的经纬度位置是:_______________;

(3) 若该图位于太平洋,则图中的洋流名称是:____________,在该洋流附近能够形成著名渔场名称是:______________。

(4)若该图位于印度洋,受该洋流的影响沿岸气候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南;寒流    

(2)(25°S,75°W)

(3)秘鲁寒流;秘鲁          

(4)降温减湿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读下面的图表,回答下列问题。

(1)比较甲、乙两岛的地势特点,A、C两地的气候类型及其成因。

(2)甲、乙两岛相比,人口密度较小的是________岛,简述乙岛的城市分布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说明甲岛铁路线的分布特点及其成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当地球运行到远日点附近时,乙岛所在海域洋流的流向是______________(顺、逆)时针。A、B、C三地中,正午太阳高度角最大的是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

(2)乙;沿海岸和河流分布。

(3)沿海岸呈环状分布;沿海地区地势平坦;经济发达,交通需求量犬。

(4)顺;B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我国某校"环球探险社团"在暑期进行了网上模拟探险活动,下图表示探险区域和探险路线,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学生在纬度接近的A、B两区域看到的自然带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影响A区域自然带形成的主导因素是__________。

(2)C探险区存在一个____(高或低)温中心,该区域种植业集中于____地带,丰富的新能源有____。

(3)如果坐船航行途径D海域,此过程中出现的现象有__________(双选)A、轮船顺风顺水B、轮船逆风逆水C、白昼越来越长D、太阳从东偏北方向升起

(4)下图中最有可能在E地拍摄的照片是__________,该地貌景观形成的主要地质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

(5)探险路线经过墨西哥坎昆,2010年联合国气候大会在该地举行,这次会议共同关注的全球性环境问题主要是______________。为解决此问题,我国近几年来采取的具体措施有哪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热带草原带;热带雨林带;地形;

(2)低;河谷;太阳能、风能、地热(任答两点)

(3)BD

(4)a;风力侵蚀作用

(5)全球变暖;调整产业结构,淘汰能源和清洁能源(绿色能源);发展科技,强资源回收利用,倡导循环经济;加强管理与宣传(任答2点即可)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读“太平洋沿岸局部地区示意图”,并回答问题。

(1)在全球六大板块中,图中E地所属的板块是_______。(单项选择,填字母)

A.非洲板块B.太平洋板块C.南极洲板块D.美洲板块

(2)F区域的自然景观主要是_______。(单项选择,填字母)

A.森林B.草原C.荒漠D.草甸

(3)从地域分异规律看,自F区域向G区域自然生态环境的变化是________地带性的表现。F地所属气候类型区东西狭窄,呈带状分布,其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G区域的气候类型为________气候。

(4)H海域成为世界著名渔场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20世纪下半叶以来,H海域表层海水多次异常升温,造成气候反常,鱼群大量死亡。这一现象被称为________现象。

(6)请在图中粗虚线上添加方向箭头表示H海域洋流的流向,并画一条示意曲线表示该海域表层海水温度分布特点。

正确答案

(1)D

(2)C

(3)纬度;南北走向的安第斯山脉紧逼海岸;地中海

(4)涌升流带来下层海水的营养盐类,有利于浮游生物生长,吸引大批鱼群

(5)厄尔尼诺

(6)绘图“略”(箭头朝北等温线向北弯曲或向北延伸)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2010年4月20日,位于墨西哥湾的一座海上钻井平台起火爆炸,导致约1600米深处漏油,造成严重的海洋污染。由于天气恶劣等原因,虽然有关方面采取多种措施控制污染蔓延,但效果均不好。随即美国南部4州进入紧急状态,并宣布在该海域禁捕。有关专家还担心浮油可能“侵入”大西洋,甚至漂向欧洲沿海。下图为墨西哥湾海域示意图。

(1)该钻井平台所在地的海底地形类型是______________,其形态特点是_____________。

(2)该海域石油污染难以控制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

(3)美国南部4州进入紧急状态的原因是当时该海域风向为__________,易造成石油污染向海岸蔓延。

(4)这次石油污染导致严重的________灾难,宣布禁捕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

(5)如果浮油“侵入”大西洋,它将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洋流)漂向欧洲沿海。

正确答案

(1)大陆坡;坡度较陡

(2)深海环境复杂;海上气象多变

(3)偏南风

(4)生态;海洋生物受到污染

(5)墨西哥湾暖流;北大西洋暖流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图中甲乙两洋流的名称分别是____________洋流和____________洋流。图中有世界著名的大渔场______________渔场。

(2)比较丙丁两点盐度的大小:丁地__________丙地。简述其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简述丙地区赤潮频发的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日本暖流;千岛寒流;北海道渔场

(2)大于;丁地常年处于副高控制下,蒸发旺盛盐度高;丙地处于沿海,受入海径流影响盐度低。

(3)从自然因素来看,丙海区纬度位置较低,海水温度较高;近陆,珠江河口,水浅,海流速度小,水体交换慢;从社会经济因素看,地处珠三角地区,社会经济发达,沿海工业生产排放量大;该地农业生产也较发达,化肥农药大量使用,最后也通过珠江汇流人海。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秘鲁矿产资源丰富,铜、金、铅锌等主要分布在沿海的安第斯山区。读秘鲁位置图和降水量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

(1)描述秘鲁年降水量的分布规律,并列举其主要影响因素(至少两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按性质来说,秘鲁沿海洋流属于哪种类型?并简要分析该洋流对沿海渔业资源的影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秘鲁矿产由山区运到海港以公路为主,分析其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规律:由西向东逐渐增加。因素:洋流、地形、大气环流(或纬度位置)

(2)类型:寒流。影响:该洋流为上升补偿流,将海底营养盐类物质带到海面,浮游生物大量繁殖,从而为鱼类提供饵料,渔业资源丰富。

(3)矿产分布在安第斯山区,离海港近,运输距离短;山区修建公路较铁路成本低,难度较小。

下一知识点 : 地表形态的塑造
百度题库 > 高考 > 地理 > 地球上的水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

  • 上一题
  • 1/15
  • 下一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