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试卷

X 查看更多试卷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30分)读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图一 河南省地图                         图二 湖南省地图

(1)比较图一、图二中省内河段水文特征的异同,并分析原因。(12分)

2014年铁路春运结束 郑州火车站发送人次突破400万,比去年同期增长了10.7%。

(2)据图说明河南地形的分布对其交通线分布的影响,并说明郑州交通位置的重要性。(6分)

2014年03月02日南水北调中线天津干线工程开始进行充水试验。本次充水试验主要目的是检验天津干线工程在充水状态下的水密性、安全性。

(3)分别列举图一中①②两项水利工程的主要作用。(6分)

酸雨是PH值小于5.6的大气降水。

(4)据图分析湘南发展有色金属冶金工业的有利条件。解释该地区多酸雨的主要人为原因。(6分)

正确答案

(1)(12分)

湖南 水量较大,汛期长,无结冰期 含沙量小

河南 水量较小,汛期短,有结冰期 含沙量大

原因 湖南流域降水量大,雨季长,最冷月气温高于零度,上游山区植被覆盖率高,水土保持的好

河南 流域降水量小,雨季短,最冷月气温低于零度,上游黄土高原植被覆盖率低,土质疏松,降水集中多暴雨,千沟万壑,人类过垦过伐过牧过樵等水土流失严重。

相同点:水流急 富水能

原因地势第二级阶梯过渡到第三级阶梯,落差大。或河流流经地形由山区过渡到平原,相对高度大,落差大

(2)(6分)西部以山地丘陵为主,东部以平原为主,铁路、公路交通线东部密集,西部稀疏

郑州处于京广线和陇海线交汇处,是中国铁路交通枢纽

(3)(6分)①防洪、输沙(防淤)、防凌汛、发电、灌溉、供水等。

②缓解华北地区水资源短缺现状。(解决中国北方地区的城市生活与工业用水为主,兼顾农业用水、生态用水。)

(4)(6分)湘南:有色金属矿产丰富;水能丰富(4分) 有色金属冶炼工业发达,排放的酸性气体多(2分)

试题分析:

(1)河流的水文特征主要从水位季节变化、水量大小、汛期长短、有无结冰期、含沙量大小和水能资源是否丰富等方面来叙述。其原因可以从降雨量多少、1月均温、植被覆盖率、地形起伏状况等方面来描述。

(2)从图中等高线和铁路的分布状况来观察知:河南省西部为山地丘陵(铁路较少),而东部为华北平原的一部分,铁路稠密。郑州位于我国东西大动脉之一的陇海线和南北大动脉之一的京广线交汇处,客货流较多,交通位置在全国举足轻重。

(3)①为小浪底水库,其主要作用为防洪、防淤、防凌、发电、旅游、养殖、灌溉、供水等。②为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其主要作用是缓解华北地区水资源短缺状况。

(4)湖南省被称为“有色金属之乡”:有色金属矿十分丰富,加上湘江、沅江丰富的水电,有色金属冶炼工业发达,向大气中排放大量的酸性气体,导致本区酸雨较严重。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22分)读甲、乙两图,结合所学地理知识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与b河比较,a河水文特征有何明显的不同?(6分)

(2)结合两地区大气环流的特点,分别说明A、B两山脉对所在地区冬季气候的影响。(8分)

(3)B山脉以北的高原是我国重要的能源基地,指出该地把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应采取哪些措施。(6分)

(4)当城市D的人影为一年中最短时,北京的人影朝向       。(2分)

正确答案

(1)a河汛期在冬季;无结冰期;含沙量小(6分)

(2)A所在地区冬季盛行西风(2分), A的走向为东西走向,有利于西风深入内陆,故该地区受海洋影响大(2分)

B所在地区冬季盛行偏北风(西北风)(2分),B为东西走向,对偏北风(西北风)南下有阻挡作用,加大了南北温差(2分) 

(3)完善交通设施; 建设坑口电站;发展煤炭化工,延长产业链;发展循环经济,减轻环境污染(6分,任三点给满分)

(4)东南(2分)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18分)汉中地区是“中国最北缘柑橘生产基地”,汉中柑橘具有甜中潜酸、口感爽劲的独特风味,享有“橘乡”之美称。

(1)指出影响图中铁路线分布的主要区位因素。(2分)

(2)简析汉中地区成为我国柑橘种植最北地区的条件。(8分)

(3)分析秦岭对汉水上游水文特征的影响。(8分)

正确答案

(1)地形(1分)城市(1分)

(2)亚热带季风气候,气候适宜;北部有山地天然屏障,冬季冷气不易侵入;地处河谷,地势低,热量不易扩散;东南走向的谷地,有利于暖湿气流进入。(4分)

(3)汉水上游流经秦岭南侧,秦岭南坡为夏季风的迎风坡,降水丰富,河流径流量大;秦岭阻挡冬季风南下,汉水谷地最冷月均温在0℃以上,河流无结冰期;秦岭南坡植被覆盖率高,河流含沙量小;秦岭南坡地势起伏大,河流落差大,流速快。(8分)

试题分析:

1.读图,图中铁路线分布在河谷中,所以受地形影响。交通线的修建是为了促进城市经济的发展,在科技平发达的条件下,地形影响在减弱,经济发展需要是重要影响因素。

2.汉中地区位于秦岭南面,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气候适宜柑橘生长,北部有山地天然屏障,冷空气不易侵入,受冷空气影响小。地处河谷,地势低,热量不易扩散,气温较高。东西走向的谷地,有利于暖湿气流进入,降水较多,秦岭以北不能终止,这里成了最北种植区。

3.水文特征要从河流径流量、有无结冰期、含沙量大小等方面分析。汉水流经秦岭,地势落差大,河流流速快;位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降水丰富,加之地形雨,河流径流量大;一月气温在0℃以上,并有山地阻挡冬季风,河流无结冰期;秦岭以南植被覆盖率搞,河流含沙量小。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36分)

(1)简析叶尼塞河流域西侧沼泽广布的原因。(6分)

(2)简述A—B河段的水文特征。(4分)

该区域南部大量出口有色冶金产品。

(3)说明该区域南部发展有色冶金工业的有利条件。(6分)

甲地农业生产以小麦种植为主。 

(4)评价甲地小麦种植的自然区位条件。(10分)

正确答案

(1)(6分)汛期河水易泛滥;纬度高,气温低,蒸发弱;地下冻土发育,不利下渗;地势低平,排水不畅(任答3点得6分)。

(2)(4分)径流量较大,季节变化大,有春夏汛;含沙量较小;冰期长;有凌汛;流速慢(答对一点得1分,满分4分)。

(3)(6分)有色金属矿产资源丰富,有铅锌矿、金矿等;煤炭资源丰富;国外市场需求量大;铁路交通便利(任答3点得6分)。

(4)(10分)利:地形相对较平坦(2分),土壤肥沃(2分),利于种植业发展;夏季水热组合较好,日照时间较长,能满足作物一年一熟的生长需求(2分);河流流经,有灌溉水源(2分)。弊:纬度高,易发生低温冻害(2分)。

试题分析:

(1)沼泽成因分析主要从水源来源多,以及水分排出少等角度分析。该地叶尼塞河纬度较高,冬季有结冰现象,且流向为自较低纬度向较高纬度,有凌汛现象出现,河水易泛滥;该地位处平原,地势低平,排水不畅;纬度高,气温低,蒸发弱;纬度高,地下冻土发育,阻止了水分的下渗。

(2)河流水文特征从径流量、汛期、含沙量、补给类型、流速、结冰期、凌汛等方面分析。结合该河流所处的纬度位置、气候类型、流经地形区特征等,即可得出其水文特征。该河段因纬度较高,冬季有结冰现象;其流向为自较低纬度向较高纬度,有凌汛现象出现;所在地区气候为亚寒带针叶林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夏季降水较多,冬季积雪量大,河流流量较大,且出现春汛和夏汛;流经平原,地势平坦,流速较慢,含沙量较小。

(3)工业发展一般从资源条件、能源、交通、市场、劳动力、技术等方面分析。有色金属冶炼工业属于动力指向性工业,能源条件尤显重要。结合题图所给信息。该区域南部铅锌矿、金矿等有色金属矿产丰富,具备了资源条件;该区域还分布有丰富的煤炭,为有色金属冶炼工业的发展提供充足的动力;图中铁路交通提示该区域交通便利,有利于原料和产品的运输;产品面向国内外市场,市场广阔;俄罗斯有雄厚的工业发展基础,技术先进等。

(4)“评价”问题需要从优劣两方面进行,农业生产的自然条件主要有热量、光照、水源、土壤、地形等。结合甲地的纬度、地形、河流等即可得出。题图信息有:甲地纬度较高;地形较平坦;有河流流经;降水较少,夏季温度较高,降水稍多;冬季气温低。所以,该地小麦种植热量不足,但夏季水热组合较好,日照时间较长,但冬季易遭低温冻害灾害,地形平坦,灌溉水源丰富,土壤肥沃。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下左图是某地区水系分布图,下右图是甲河流域某一水文站,在某年7月18 日至20日的水文曲线图,而且该测站上游地区的生态环境趋于好转。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4分)

(1)比较甲、乙两河水系特征的不同点。(6分〉

(2)据图描述甲河两侧地形地势特征的差异。(4分)

(3)近年來,在相同的降水量,该地水文曲线的“洪峰”点有所降低并右移,试推断该现象最有可能的原因,并判断右图中A点的移动趋势。 (4分)

正确答案

(1)甲河的长度长;流域面积大;支流数量多;干流自南向北流;支流集中分布于干流西 岸。(任取3点,共6分)(反过来答乙河也可以)(2)东部为(南北走向的)山地,地势陡峻(4分);西部多冲积扇平原,地势相对低缓(4分)(3)上游植树造林,起到了涵养水源保持水土的作用(2分);A点上移、右移(2分)。

试题分析:

(1)河流水系特征一般从以下几方面进行描述: ① 河流长度、流向 ② 流域面积 ③ 支流数量及其形态 ④ 河网形态、密度 ⑤ 落差或峡谷分布。⑥河道的宽窄、弯曲、深浅河流水系一般指集水河道的结构而言的。它包括源地、注入、流程、流域、支流及分布,以及落差等要素。从图上可以看出:甲河的长度长;流域面积大;支流数量多;干流自南向北流;支流集中分布于干流西岸。

(2)地形地势特征,顾名思义,分为地形和地势。地形描述包括平原、山地、丘陵、高原、盆地等等,

地势描述包括区域走势、走向,海拔高度。读图可知:东部为(南北走向的)山地,地势陡峻;西部多冲积扇平原,地势相对低缓。

(3)森林地表枯枝落叶腐烂层不断增多,形成较厚的腐质层,就像一块巨大的吸收雨水的海绵,具有很强的吸水、延缓径流、削弱洪峰的功能。结合题目可知:该测站上游地区的生态环境趋于好转,是因为上游植树造林,起到了涵养水源保持水土的作用;A点上移、右移。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读“我国某两条河流的流量过程曲线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10分)

(1)河流甲年最大径流量出现在__________月,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月河流有断流现象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由此可见,该河流径流量随__________的变化而变化。

(2)河流乙一年有两个汛期,其中A汛期是____________补给形成的,B汛期是__________补给形成的。

(3)河流甲、乙位于我国,根据其径流量的变化分析可知,它们分别所处的地区是(  )

正确答案

(1)7~8 气温高,冰雪融化量大  1~2 气温低于0°C,冰雪不再融化 气温(7分) 

(2)季节性积雪融水 雨水 (2分)  (3)A(1分)

首先要读懂两幅图,这两幅统计图的纵坐标和横坐标各代表径流量和月份,径流量随着月份的变化而变化。其次,根据径流量变化的特点,分析这种特点产生的原因、对应的补给类型,推出它在我国的分布状况。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正确答案

(1)冰雪融水 气温

(2)夏 夏季气温高,冰雪融水量大 冬 冬季气温低,冰雪融水量小

(3)西北 大气降水(4)断流  1、2月气温最低,低于0 ℃冰雪不再融化

由图可知该河流径流量主要随气温的变化而变化,以冰雪融水补给为主的河流具有此特征。其气温高的季节冰雪融水量大,河流径流量大;气温低的季节,冰雪融水量小,出现枯水期甚至断流。此类河流在我国多分布在气候干旱,降水较少的西北地区,而我国大多数河流主要靠雨水补给。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28分)陕西省资源丰富,环境独特,是我国西部大开发的重点区域之一。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1)-(5)题。

材料一:陕西省部分地理事物示意图

材料二:2000-2010年间关中地区耕地转化为其它各类用地的比重      单位:%

注:“园地”是指种植以采集果、叶、根茎等为主的集约经营的经济作物用地,常见有果园、茶园、橡胶园等。

材料三:泾河是渭河的最大支流,穿行于高原山地间,像一把刀子切穿了黄土高原黄土层,深达黄土下的坚硬基岩,多数河段为石质河床。渭河中下游则流淌在宽阔的河漫滩平原上。夏季泾河含沙量极大,冬季则骤减。

(1)关中平原地处秦岭向          (地形区)的过渡地带;关中平原和汉江谷地冬季气温差异大,主要影响因素是        。(4分)

(2)2000-2010年间,关中地区耕地转变的主要原因可能有         。(4分)

(3)冬季,“泾清渭浊”极为明显,试分析其自然原因。(4分)

(4)榆林是国家级能源化工基地,目前以能源采掘业为主。简析该地建设能源化工基地面临的主要问题。(8分)

(5)西咸新区打造“渭河生态文化走廊”可能会有哪些举措?(8分)

正确答案

(1)黄土高原 地形(每空2分,共4分。)

(2)生态环境保护;农业结构调整;工业化与城市化。(每点2分,满分4分。)

(3)与渭河相比:泾河基底为石质,沙源物质少;泾河冬季结冰期长,流量小,侵蚀、搬运能力弱。(或与径河相比:渭河中下游为冲积地貌,沙源丰富;渭河冬季流量较大,搬运、侵蚀能力强。)(每点2分,满分4分。)

(4)生态破坏、环境污染严重;水资源紧张;原有经济基础较弱,产业配套不完善;科技实力弱,人才不足;资源深加工不足,产品附加值低。(每点2分,满分8分。)

(5)合理规划新区产业布局及功能分区;加强文化遗址保护;防治污染;加强生态建设(保护植被、湿地等);完善基础设施;加强宣传,提高知名度。(每点2分,满分8分。)

试题分析:据图,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关中平原地处秦岭向黄土高原的过渡地带;关中平原和汉江谷地冬季气温差异大,主要是因为汉江谷地地势低,所以,气温较高,影响因素是地形。

(2)2000-2010年间,关中地区为了保护生态环境,退耕还田;调整农业结构以及工业化和城市化发展占用了大量耕地耕地。

(3)冬季,“泾清渭浊”极为明显,主要是因为与渭河相比:泾河基底为石质,沙源物质少;泾河冬季结冰期长,流量小,侵蚀、搬运能力弱。(或与径河相比:渭河中下游为冲积地貌,沙源丰富;渭河冬季流量较大,搬运、侵蚀能力强。)

(4)该地建设能源化工基地必然导致一系列问题的出现,如:生态破坏、环境污染严重;水资源紧张;原有经济基础较弱,产业配套不完善;科技实力弱,人才不足;资源深加工不足,产品附加值低等。

(5)西咸新区打造“渭河生态文化走廊”要合理规划新区产业布局及功能分区;加强文化遗址保护;防治污染;加强生态建设(保护植被、湿地等);完善基础设施;加强宣传,提高知名度。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读下图回答问题。(10分)

(1)说出甲区的地貌类型,并简述其形成过程。(5分)

(2)分析R河自M至N的水文特征。(5分)

正确答案

(1)冲积扇(1分)。

山地河流从出山口进入平坦地区以后(1分),因坡降骤减,水流搬运能力大为减弱(1分),部分挟带的碎屑物堆积下来(1分),形成从出口顶点向外辐射的扇形堆积体。(1分)

(2)流量小,季节变化大,水流速度慢,含沙量大,有结冰期,有凌汛,夏季进入汛期。

(任答5点即可,每点1分,共5分)

试题分析:

(1)根据图中等高线的分布可知,甲区在河流出山口处,山地河流流出山口时,因坡度骤降,流速降低,水流的搬运能力大为减弱,所携带的碎屑物质大量堆积下来,形成从出山口顶点向外辐射的扇形堆积体。

(2)R河为黄河,自M至N河段流经华北平原地区,地势平坦,流速缓慢;流量小,冬季甚至出现断流现象;为温带季风气候区,流量季节变化大;含沙量大;冬季有结冰期,有凌汛,夏季进入汛期。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正确答案

(1)丰水期 枯水期 枯水期 丰水期  (2)黄 下

本题主要考查各种水体的补给关系。河流水、湖泊水、地下水的水源补给状况取决于水位高低和流量大小的动态关系:当河流水位高于湖面或地下水面时(图A、D),河流水补给湖泊水或地下水;当河流水位低于湖面或地下水面时(图B、C),湖泊水或地下水补给河水。湖泊和水库(人工湖泊)对河流径流还起着调蓄作用(在洪水期蓄积部分洪水可以缓解、削减洪峰;枯水期释放蓄水,补充、稳定径流)。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读图10,回答下列问题。(8分)

(1)洋流a的名称是_____,对沿岸气候有__________作用。

(2)b地气候类型是____,其形成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当d海域水温异常升高时会发生_____现象,该现象给秘鲁渔业可能带来的不利影响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秘鲁寒流 降温减湿

(2)地中海气候 副热带高气压带和西风带交替控制

(3)厄尔尼诺 抑制秘鲁上升流,使秘鲁渔业受到损失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结合下列材料,回答问题。(26分)

湖泊是湖盆、湖水和水中所含物质、生物等所组成的自然综合体,并参与自然界的物质和能量循环。一般来说,湖泊是指陆地上低洼地区储蓄着大量而不与海洋发生直接联系的水体,因此,凡是地面上一些排水不良的洼地都可以储水而发育成湖泊。

材料一 中国部分水系图

材料二 世界某水域C的变化

(1)与古代相比,A、B两湖泊面积缩小了很多,但近年来这种趋势在减弱。请分析原因。(8分)

(2)利用材料一说明三峡水利枢纽工程的修建对葛洲坝的有利影响。(6分)

(3)分析水域C面积的变化特点并分析原因及其可能导致的环境问题。(12分)

正确答案

(1)与古代相比,A、B两湖泊面积缩小的原因:洞庭湖由于(长江上游)植被破坏,含沙量增加,长江带来大量泥沙淤塞,湖床抬高:人类围湖造田。(6分)

近年来由于生态环境的改善(退耕还潮,退耕还林等),所以减小趋势受到遏制。(2分)

(2)使葛洲坝水量较稳定(特别是枯水期时),发电量增加;拦截了上游的泥沙,减少葛洲坝的泥沙淤塞,延长其使用寿命。(6分)

(3)特点:湖泊面积不断缩小。(2分)

原因:威海地处内陆,降水稀少,蒸发旺盛:工农业大量引用河水,使汇入咸海的河流径流量减小。(6分)

问题:湿地面积不断萎缩,使该区域的气候更加干旱,沙尘暴天气频繁,土地盐碱化和荒漠化不断加重,湖泊生态环境遭到破坏,水生生物濒临灭绝。(任答两点,每点2分)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9分)

(1)请在图中用箭头标注abcd四处洋流的方向。

(2)假如该海区为大西洋,则洋流名称:

a是                       

b是____                 

c是                      

(3)A、B、C、D四处可能形成大渔场的是   

理由是_                           ___,

如该海域是太平洋,则该渔场是         

(4)假如A处有一油轮出现石油泄漏,则B处海域海水会不会受到污染?        

理由是

正确答案

(1)图略。(呈顺时针方向流动) 

(2)墨西哥湾暖流加那利寒流 北大西洋暖流 

(3)C位于寒暖流交汇处北海道渔场 

(4)会A处泄漏的石油被C洋流携带至B处,使B处海水受到污染。

(1)解题时根据23°26 ′和40°的纬度值,可以确定这是北半球中低纬度海区,其洋流系统在反气旋的控制下,abcd呈顺时针方向流动。故abcd四洋流的性质是acd是暖流,b是寒流。

(2)假如该海区为大西洋海域,可推知a是墨西哥湾暖流,b是加那利寒流,、c是北大西洋暖流。

(3)世界四大渔场分别形成于寒暖流交汇处和有上升流的海域。A、B、C、D四处只有C处是寒暖流交汇处,故C处可能形成大渔场;在太平洋北半球中低纬度,C处应为北海道渔场。

(4)洋流对海洋污染有加速净化和扩大污染范围两种影响,故B处附近海域会受到来自A处附近海域污染的扩散影响。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小题1:图中所示的全球表层海水盐度变化曲线与___变化曲线比较接近,海水盐度最   高值出现在南北____附近的海域。

(2)小题2:图中显示,大部分纬度地带的海水盐度随水温上升而升高,而赤道附近海域水温最高,海水盐度曲线却呈波谷状,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

(3)小题3:南纬60°附近的海水盐度约为__‰,它与北纬60°附近的海域相比,海水盐度大的是____附近海域。这两个海域的海水盐度不同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根据上述分析结果,可以看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影响海水盐度的重要因素。

正确答案

小题1:蒸发量;回归线

小题2:地处赤道低气压带,降水丰富

小题3:34;南纬60°;北纬60°海区有大陆淡水大量注入,南纬60。基本上全是海洋

小题4:蒸发量;降水量;人海径流量

海水温度的变化规律是从低纬度向高纬度递减,海水盐度的变化规律是从副热带海区向两侧的高纬度和低纬度递减,温度比较高的地区蒸发量也相对比较大。影响盐度的因素主要是降水量和蒸发量的关系、径流量大小、洋流、结冰和融冰等因素。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读图,甲图为“正常年份南太平洋部分海区水温分布图”,乙图为“‘厄尔尼诺’现象年的南太平洋部分海区水温分布图”,分析后按要求完成下列问题。

     

甲                                    乙

(1)据图说明正常年份,澳大利亚东部海域降水多还是少。降水__________,海面水温__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据图说明正常年份,南美西部海域的洋流成因及类型:类型是____________,成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厄尔尼诺”年中,秘鲁西岸受____________(洋流)的影响,海洋表层水温____________,可能盛行____________气流,出现____________等异常天气。

(4)中国在“厄尔尼诺”年,一般____________干旱,____________下游一带多雨;____________常出现低温冻害,____________减产;南方梅雨期入梅偏迟或____________;在“厄尔尼诺”的下一年,____________一带多雨,____________下游则干旱。

正确答案

(1)较多 较高 盛行上升气流

(2)上升补偿流 近海岸海水被吹离海岸向西运动,深层较冷海水上涌补充形成补偿流

(3)赤道逆流 上升 上升 多降水

(4)河套 淮河 东北地区 粮食 空梅 河套 淮河

本题通过分析南太平洋部分海区正常年份和“厄尔尼诺”年的海水等温线分布状况对沿岸地理环境的影响,转化分析“厄尔尼诺”现象产生的原因及对沿岸地理环境的影响。

由于温暖的海水从赤道向南流动,改变南太平洋海区的海水等温线分布状况,从而形成南太平洋两岸的多雨地带和干旱地带的异常。如秘鲁沿海由原来的年降水量为25—125毫米变为高达360毫米,出现洪水泛滥;澳大利亚、印度、非洲等地由原来的多雨变为少雨,出现旱灾。

下一知识点 : 地表形态的塑造
百度题库 > 高考 > 地理 > 地球上的水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

  • 上一题
  • 1/15
  • 下一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