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地球上的水
- 共2299题
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该地区水循环的类型,按其发生的领域,属于_______循环。
(2)甲河主要靠_______补给,乙河主要靠_______ (填“降水”或“地下水”)补给。
(3)甲、乙两河中,水量较大的是_______河,含沙量较大的是_______河,径流量变化较小的是_______河。
(4)B处地质构造为______________。
(5)如果该地区森林遭到严重破坏,可能引发的地质灾害有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海陆间
(2)大气降水地下水
(3)甲;甲;乙
(4)断层
(5)滑坡、泥石流或山崩(写出两个合理的答案即可)
阅读分析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据报道,菲律宾东北部地区2011年5月8日遭到热带风暴Aere袭击。这次风暴以每小时85公里的速度横扫了卡坦端内斯省,最大风速达到每小时100公里。风暴引发山体滑坡与山洪暴发,造成当地交通受阻,一些城镇电力供应中断。
材料二:下图为菲律宾略图,表1为下图中①地降水季节变化气候资料表
(1)根据虚框内容放大图,结合表1,分析M河与恒河同位于热带季风气候区,但两河的水位季节变化有明显差异的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简述③⑤处海底等深线分布差异及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写出②地农业地域类型及优势区位条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分析④海域发生台风次数频率较小的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恒河水位季节变化大,M河的水位季节变化相对较小;原因:两河都是受雨水补给,M河地区夏半年虽然有西南季风带来丰沛的水汽,但是受到M河西侧山地的阻挡,恒河处于西南季风的迎风地带,夏季降水比M地多;冬半年M地盛行从海洋吹来的东北信风,并受地形抬升,降水量大,而恒河流域受东北季风的影响,降水少。所以M河降水补给年变化小于恒河,水位季节变化小。
(2)③处等深线较⑤处密集,原因:③位于大陆板块和大洋板块交界处,挤压形成海沟,⑤处在板块内部,且处于众多岛屿间较平坦的大陆架,海底起伏小。
(3)水稻种植业。附近多火山,有较厚火山灰土覆盖,土壤肥沃;位于岛上平原,地势平坦;热带季风气候,水热配合好;有丰富的劳动力;国内市场需求大,人们喜食米饭。
(4)纬度低,地转偏向力小,不易产生扰动;附近多岛屿,摩擦力大;海域小;夏半年受赤道低压带北移影响,不利于台风能量的积累。
2011年10月26日,被誉为,标志着该工程进入主体建设阶段。它是一座以灌溉、发电为主,兼顾防洪和供水的大型水利枢纽工程。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拉萨河流域图(图1)及墨脱公路图(图2)
材料二:拉萨水文站河流水文特征值表
(1)拉萨河的水源主要补给类型是 ________补给和 __________补给;该河参与的水循环类型是 _______________循环。
(2)墨脱县从2010年起全部消除了,转为加强生态建设。简要说明茂密的森林对当地水循环的影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拉萨河下游河谷地带是西藏的政治、经济、文化核心地带,目前正处于经济的快速发展时期。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为实现拉萨河下游河谷地区农业可持续发展,应该采取哪些措施?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雨水;冰雪(冰川)融水 ;海陆间
(2)森林能够吸纳和滞蓄大量降水;调节地表径流,增加下渗,涵养水源;通过植物蒸腾作用补充空气中水汽,从而增加降水量;使水循环过程变得十分活跃,促进水资源不断更新。(任答其中三点)
(3)因地制宜,调整农业结构(退耕还林还草、发展观光农业等);合理利用土地,保护
耕地(城镇工矿交通建设少占耕地);加大农业投入,提高土地利用效益(科技兴农、集约化经营,发展高效农业);加强农田基本建设,改善农业生态环境营造防护林、兴修水利等(营造防护林、保护水域面积、兴修水利等)。 (任答其中三点)
根据下图和表资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要求。
尼罗河三个源流流域年降水量分布
尼罗河径流量构成表
(1)分析尼罗河径流量的季节变化特点及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为什么尼罗河枯水期径流主要来自白尼罗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简述尼罗河径流季节变化对其下游河谷及角洲古代农业生产的影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季节变化特点:洪水期出现在北半球夏半年,枯水期出现在冬半年。原因:尼罗河三个源流的流域大部分,以及流域降水量最丰富、产流量最多的地区,位于北半球热带草原带(热带草原气候区),雨季出现在北半球夏半年,产生径流多;干季出现在冬半年,产生径流少。
(2)(尼罗河枯水期时,青尼罗河和阿特巴拉河都进入枯水期,产生的径流量少;)白尼罗河源流位于南半球,南半球为雨季,所以白尼罗河产生的径流量多。
(3)尼罗河径流季节变化显著,导致其下游河谷及三角洲农业生产具有明显的季节变化。洪水每年定期泛滥,洪水泛滥之后,开始农耕。枯水季节是作物生长及收获季节。洪水泛滥时在被淹农田表面沉积一层肥沃的淤泥,使土壤年年肥力不减,有利于农作物的生长。
读我国东部某地区地形等高线及年等降水量线图,回答下列问题。
(1)据图分析该地区地形地势特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图中甲地为我国畜牧业较发达的地区之一,试据图分析发展畜牧业有利的自然条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乙处为我国目前重点造林地区,试简述乙处森林主要的生态作用,并说明在图示区域的开发中应如何保护森林资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近年来图中L湖泊面积在逐渐缩小,其变化对A城还是B城附近河段的水文特征会产生影响?具体的影响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地势东南高,西北低;东南部为低山丘陵,西北部为平原
(2)地形平坦广阔;降水400mm左右,适合牧草生长
(3)涵养水源,保持水土;防风固沙,保护农田;禁止乱砍乱伐;建立自然保护区;采育结合(只要言之有理即可得分)
(4)B城;径流量变化增大
读以下两幅区域图,完成下列要求。
(1)左图中①河流与右图中②河流补给的差异是: ①河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河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与①河流域相比,②河流域农业气候资源条件的明显优势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左图为某月等温线分布图,简述130°经线以东地区气温空间分布的显著特点,并运用大气运动的相关知识,解释甲地等温线沿虚线方向弯曲的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分析左图中乙地湿地形成的原因,并指出湿地对改善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七月,当你乘坐热气球在右图中的丙地上空邀游时,请把可以俯瞰到的主要自然景观描述出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请在下图模式图中选择两条竖线,画上箭头并注明水循环环节名称,以正确表示上面右图中丙地区大气与地面之间的水分交换。
正确答案
(1)差异:①河流夏季以雨水补给为主②河流夏季以冰川融水补给为主。优势:光照充足(或太阳辐射强),气温日较差大。
(2)气温分布特点:气温由东南向西北(或由南向北)递减,单位距离气温差沿海大于内陆(或东南部大于西北部),低温中心位于图示区域的东北角。等温线弯曲原因:甲地位于大兴安岭东侧,冬季风越过大兴安蛉,下沉(或背风坡)增温。甲地气温高于同纬度两侧,致使等温线向北弯曲。
(3)形成原因:气温低,地表水蒸发弱;地势低平,排水不畅;冻土阻隔,水分下渗少。故地面长期潮湿、积水。作用:调节气候(或调节河、湖水量),保护生物多样性(或保护生态系统)。
(4)平原广阔,地形坦荡;河流纵横,沼泽广布;亚寒带针叶林绵延不断(或狐、熊穿行)。
(5)所画箭头与环节名称注记如下图所示:
读图回答:
(1)图中A为_____________(地形),沉积物具有_____________特征。
(2)从A到D植被类型的变化体现了________________地域分异,如果这些植被遭毁,会使河口地带的海岸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右图为①②两地水文站测得的河流水量变化曲线,实线表示①还是②处水位线________。请说明湖泊对该河流径流的影响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综合以上信息判断,该地可能是___________气候。
A.温带海洋性气候
B.温带季风气候
C.地中海气候
D.亚热带季风气候
正确答案
(1)冲积扇;质地分层
(2)垂直地域差异;向海洋延伸
(3)②;湖泊对该河有明显的调节作用
(4)B
根据下列图表资料,回答:
两河水文基本概况
(1)B河长度不及A河,但流量超过A河的主要原因是:①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
(2)A河流经的沙漠名称为___________。该河下游形成河谷平原和三角洲的外力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尼罗河下游河谷平原和三角洲成为埃及人口、农业、城市的集中分布区,其决定性因素是___________________。
(3)B河水能资源非常丰富。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从降水类型来看,B河所在流域的降水大多属于_______雨。A、B两河中,流量季节变化较大的是_________河。控制A河不再定期泛滥的工程是埃及的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降水差异----B 河地处热带雨林地区,A 河位于热带草原和热带沙漠地区(或答“B 河所在地区的降水量比A 河丰富”);流域面积差异----A 河流域面积相对较小(或答“B 河流域面积大于A 河”)。
(2)撒哈拉沙漠;河流堆积(或流水堆积、河流沉积);有尼罗河水水源
(3)一是流经高原和盆地,落差大;二是降水多流域面积大,河流流量很大。
(4)对流雨;A 阿斯旺大坝(或纳赛尔水库)
读下列图文资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咸海为世界第四大水体,水源主要依赖阿姆河和锡尔河,阿姆河和锡尔河的河水大量用于农业和工业发展。
1.乌拉尔河参与哪一类型的水循环?判断依据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乌拉尔河最主要的补给水源是哪一种?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如图所见,咸海面积在不断地缩小,原因是什么?其导致的自然灾害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内陆循环;乌拉尔河最后注入里海,里海是内陆湖
2.积雪融水;春季径流量最大
3.自然因素:该地区降水少,河流稀少,咸海的水源补给量小;深处内陆地区,气候干旱,蒸发量大;人为因素:工农业生产大量利用阿姆河和锡尔河的河水,减少了咸海的补给水量;全球变暖加剧了该地区的干旱;沙尘暴(土壤盐碱化或生物多样性破坏)
读我国某区域图,根据图中反映的信息回答下列各题。
(1)甲、乙两阴影区是我国著名的工业区,甲是______工业区,乙是_______工业区。目前甲、乙两工
业区之间的货物运输主要通过___________(线)铁路及海洋运输。
(2)图中A是___________水利枢纽工程。该工程以下河段的径流量沿途变化趋势是________________,
除工程因素外的主要原因有(回答2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甲地区土壤旱情严重的时期主要发生在____季,其气候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乙地区夏季的旱情,与下列______天气系统有关。
(4)城市B是_______,它是________铁路和________铁路的交通枢纽。近年来,在B所在省出现了大批
速冻食品生产厂,产品销往全国。试分析在该省发展这类企业的有利条件(至少答出3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比较甲、乙两区域的地理条件:
正确答案
(1)京津唐;沪宁杭(长三角);京沪
(2)小浪底;逐渐减小(少);下游是地上河,流域面积小,支流汇人少;沿途人口稠密、经济发达,
生活和生产用水量大
(3)春;夏季风带来的雨带还未到达北方,降水少且气温升高,蒸发量增大;B
(4)郑州;陇海;京广;接近原料产地,原料充足;交通便利;市场广阔;劳动力资源丰富
(5)比较甲乙两区域的地理条件: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说明该区域大部分地区气候干旱、沙漠广布的主要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简述本区域河流的主要补给类型及季节特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本区域充分利用油气资源,积极推进库尔勒——库车——阿克苏石油天然气化工带的形成,促进和带动
经济快速发展。
(3)指出将塔中油田的石油运往库车和轮台炼油厂的合理方式及其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指出图中绿洲分布特点,说明本区域环境承载力总体特征及其主要制约因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简述该区域城镇形成与发展的自然条件,判断喀什、和田与民丰3个城镇服务范围的差异。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远离海洋,深居内陆;四周有高山阻挡。
(2)冰川、积雪融水补给,地下水补给;主要在夏季,其次在春季、秋季。
(3)方式—管道运输;特点—运输成本低,运量大,连续性强,安全性高,占地较少。
(4)绿洲分布在山麓地带和河流沿岸;本地区环境承载力低,主要制约因素是水资源。
(5)有合适的水源条件,依托绿洲发展;服务范围依次减小。
江西,位于中国东南、长江中下游南岸,东邻浙江、福建,南连广东、西靠湖南、北与湖北、安徽而共接长江,因境内主要河流赣江而得简称,江西自古以来物产富饶、人文荟萃,素有“物华天宝、人杰地灵”之誉。全省大致位于北纬24°7'至29°9'。东经114°02'至117°97'之间,境内低山丘陵起伏,有大小河流 2400余条。下图为江西省简图,完成下列问题。
(1)据图描述江两省的地势特征,并说明判断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简要分析图中湖泊对长江干流径流的调节作用对安徽产生的影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指出江两省夏季多发的地质灾害,并分析其形成的主要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东部、南部、西部高,北部低。河流由东、南、西向中、北部流。
(2)洪水期(夏季)湖泊汇集储存大量流域内的水流可以消减长江洪峰,减轻安徽防洪压力。枯水期湖泊补给长江径流增加安徽段长江水量,并提高通航能力。
(3)滑坡、泥石流。夏季降水量大,多暴雨,江西地形以低山丘陵为主,地形坡度大,加上很多地区植被破坏严重,加重了地质灾害的发生。
阅读材料1 和2 ,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1 :下左图是南亚地区水系分布和主要国家轮廓简图,下右图是印度的气温降水图。
材料2 :据《中新网》2008 年5 月5 日报道:印度各地持续高温,气温高达43-46 ℃。当天有3 人中暑死亡,使该国今年4 月入夏以来热死人数增至33 人。
(1 )图中①②③④四地,降水最多的是_________ 地;判断②地的自然带类型___________ 。
(2 )请分析印度南部地势状况。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 )印度河一年有两次汛期,一次发生在3-5 月,一次发生在7-8 月,试分别说明导致该河两次汛期最主要的河水补给方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据多年新闻报道,5 月份是印度最热的月份,请结合图试分析其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正确答案
(1)④; 热带草原带
(2)根据河流自西(或西北)向东(或东南)流向; 可以判定该国南部地势西(或西北)高东(或东南)低
(3)3-5月是高山冰雪融水补给;7-8月,是西南季风带来的大量雨水补给
(4)5月,该国太阳高度大,日照时间长; 雨季没有到达,晴天多,对太阳辐射强,因此获得太阳辐射多,气温高。
读我国西北某地区土地资源及聚落分布图,回答下列各题。
(1)导致图中绿洲呈楔形伸入沙漠的主要因素是__________________。形成古城附近雅丹地貌的地质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
(2)图中c河流最主要的补给水源是________________,其径流量年际变化的特征表现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b湖为咸水湖,近年来该湖逐渐萎缩。试分析该湖萎缩的主要原因及该湖萎缩对周围生态环境的影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a地能发展成较大聚落的主要条件是什么?古城从兴起到荒废最主要的原因又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l)河流;风力侵蚀作用(1分)
(2)冰雪融水;夏季径流量大,冬季径流量小甚至出现断流
(3)自然原因:气候变暖,蒸发量变大;降水减少。人为原因:过度引水使入湖水量减小小;河流上游植被破坏,涵养水源的能力下降。影响:湖泊对气候的调节作用减弱,导致气候变得更加干旱,生态环境恶化。
(4)地势平坦,水源充足,灌溉农业发达,交通便利。河流干涸,水资源缺乏,荒漠化加剧。
城市化与生态环境的和谐是实现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础。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南疆地区现代与古代城镇分布示意图
材料二:南疆地区五座城市城市化与生态环境和谐度关系图
(1)根据材料一,五城市都位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从古到今,城镇位移的规律是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该地区河流属于_____________(水循环类型),最主要的补给类型为________________,流量特
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根据材料二,城市化与生态环境和谐度之间的关系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该地区最突出的自然地理环境特征是____________________;五城市生态环境均较脆弱,其城市化
与和谐度的制约因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
(5)为提升该地生态环境和谐度,应采取的有效措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河流沿岸;山前冲积扇;绿洲(答对其中一项即可);向河流上游(源头、山麓、盆地边缘)迁移
(2)内陆循环(陆地内循环);冰雪融水补给;流量小,季节变化大,日变化大,冬季有断流(答对其
中两项即可)
(3)随着城市化水平的升高,生态环境和谐度先降后升(城市化与生态环境和谐度呈非线性关系)
(4)干旱;水资源(水源)
(5)控制人口数量和城市规模;植树种草;保护水源;整治河道;统筹流域开发,合理规划用水;节约
用水(答对其中5点即可)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