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试卷

X 查看更多试卷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阅读以下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2011年3月11日,长江三角洲城市群22 个会员城市的对外经济协作办相关负责人齐聚义乌,召开长三角城市经济协调会办公室第24次工作会议。

材料二:下图为我国长江三角洲示意图。

(1)A湖参与了__________水循环和___________水循环(填水循环类型)。

(2)图示海域有我国著名的______渔场。

(3)近年来A湖水质较差,试分析其污染物的主要来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图示地区是我国产业转移的主要转出地之一,分析该地区转出的产业类型及该类产业转出的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长江三角洲为我国城市化水平最高的地区之一,简析随着城市化的发展,该地人口特征有何变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海陆间;陆地内

(2)舟山

(3)城市化发展使得城市人口激增,生活排污量大;农业上化肥、农药使用过多,导致水体富营养化造成水体污染;工业三废的排放;船舶行驶排放的污染物等。(3点即可)

(4)原料导向型和劳动力导向型,原因: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该地区出现了用地紧张、地价上升、环境恶化、劳动力成本上升等现象,原料导向型和劳动力导向型产业不适合在该地区继续发展,因而产生了产业转移。

(5)外来人口增加;城镇人口增多;人口老龄化严重。(两点即可)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读下图,完成下列要求。

(1)在图中各横线处加绘箭头,完成水循环。

(2)若上图为水循环图,其中D、E分别表示:D____________,E____________。

(3)甲、乙两处的地质构造:甲____________,乙____________;就地表形态甲处是____________,其

    形成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如果开采地下水,应选择在_______(甲、乙)处。

(5)甲、乙之间植树造林所起的作用主要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略”

(2)水汽输送;地表径流

(3)背斜;向斜;谷地;背斜顶部受张力容易受侵蚀成谷地

(4)乙

(5)涵养水源,保持水土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读水循环图,回答问题。

(1)图中各字母所表示的循环过程环节分别是:

    A____________;C____________;D____________

    E____________;F____________;G____________

(2)图中甲是_________内循环;乙是_________间循环,丙是_________内循环。

正确答案

(1)蒸发;水汽输送;降水;地表径流;下渗;地下径流

(2)陆地;海陆,海上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26分)

材料一  近年来,“玉米全膜双垄沟播技术”在甘肃省推广。2011年,甘肃省粮食总产突破1000万吨,创造了甘肃省粮食生产的最高水平。下图为“玉米全膜双垄沟播技术”示意图。

材料二   经过多年的扶持,甘肃已初步形成了草食畜、马铃薯两大的农业产业集群。围绕制种、蔬菜、水果、中药材、啤酒原料、棉花等区域性优势产业及食用百合、蚕豆、烤烟、球根花卉、黄花菜、油橄榄、小杂粮等一批地方性特色产品的小产业集群也逐步成形:金昌的啤酒麦芽加工集群,张掖的玉米制种加工集群,庆阳的白瓜子加工集群等。许多特色农产品成为满足全国需求的主要供应源,且大量出口海外。例如甘肃省紫花苜蓿留床面积居全国第一;中药材、啤酒大麦种植面积、产量均居全国第一位;杂交玉米制种量占全国用种量的53%;全国50强制种企业已有一半以上在甘肃省落户;脱水蔬菜、番茄酱、果酒果汁、优质小杂粮、油橄榄等农产品还出口日本、韩国、欧美及东南亚等国家。

材料三   下图有黄河局部河段示意图

(1)分析“玉米全膜双垄沟播技术”的优点。(8分)

(2)结合材料二及所学知识分析甘肃特色农业发展的优势条件。(10分)

(3)结合材料三分析说明黄河兰州段的水文特征。(8分)

正确答案

(1)①全膜双垄沟播能充分接纳玉米生长期间的降雨,通过膜面汇集到播种沟,有效解决旱作区因春旱影响播种的问题,保证玉米正常出苗。②全膜覆盖能最大限度的保蓄降雨,减少土壤水分的无效蒸发。③全膜覆盖可提高地温,使有效积温增加,有利中晚熟品种发挥生产潜力。④能有效减轻土壤表面的风蚀和降雨冲刷,减轻水土流失,有利保护生态环境。⑤垄沟种植,有利防寒。(任意四点得8分)

(2)①甘肃省气候类型多样,光热资源丰富,昼夜温差大。(2分)②甘肃农业栽培历史悠久,农作物品种繁多。(2分)③甘肃省农村劳动力资源丰富,且价格低廉。(2分)④党中央对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提出了明确要求,政策法规优势明显。(2分)⑤未来几年内农产品需求将呈现快速增长趋势,市场广阔。(2分)

(3)支流众多,流域面积大,河流径流量大;径流量季节变化大,夏季受夏季风的影响降水多同时高山冰川融水量增多,河流径流量大;多山地植被覆盖率高,河流含沙量小;冬季气温低于0℃,河流有结冰期;河流落差大,水能蕴藏量丰富。(任意四点得8分)

试题分析:

(1)考查农业设施、技术对农业的影响。这类题要抓住技术特点及题中所给信息。“全膜双垄沟播”技术用的是地膜,地膜有保温保湿的作用,保温即提高温度满足作物所需热量,同时可以防止低温冻害;保湿即防止土壤水过度蒸发;从示意图中可以看出地膜上面有一些孔和“雨水流向”雨水明显流入孔中,一方面可以收集雨水缓解旱情,另一方面雨水在地膜上流可以防止水土流失现象的发生。在垄沟中播种,垄可以阻挡冷风,减少损失。

(2)考查河流水文特征。河流水文特征包括河流的径流量、季节变化(汛期)、含沙量、有无结冰期、水能等。径流量大小与气候、流域面积有关,图中河流为黄河上游,降水少但是支流多河流流量大;径流量的季节变化与河流补给形式有关,上游地区多山地,高山冰雪融水补给,同时在夏季风影响的边缘降水相对较多,夏季径流量较大会出现汛期;含沙量与植被覆盖率与地形有关,区域植被覆盖率高,河流含沙量小;有无结冰期看最冷有气温是不是在0℃以下,此区域为中国北方地区冬季气温在0℃以下有结冰期;区域多山地河流落差大水能资源丰富。

(3)考查农业区位因素分析。农业区位因素包括自然区位因素和社会经济区位因素,自然区位因素包括气候、地形、土壤和水源等,社会经济区位因素包括交通、市场、政策、劳动力、机械等。甘肃省处于我国的西北部,发展农业有利的自然条件是光照强昼夜温差大,根据材料分析社会经济区位条件有:农业栽培历史悠久,农作物品种繁多;农村劳动力资源丰富,且价格低廉;政策法规优势明显;市场广阔。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读“水循环示意图”,完成下列要求。

(1)在图中直线C、A的一端加绘箭头以正确表示水循环过程。

(2)写出图中各字母代表的水循环环节的名称:

    A________;B________;C___________;F___________。

    人类修建水库工程影响的是________环节。(填字母代号)

(3)选择左图中的字母填入右图中相应的方格内,以正确表示海陆间大循环过程。

正确答案

(1)

(2)蒸腾;降水;水汽输送;地表径流;F

(3)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读“水循环示意”图,回答问题。

(1)根据水循环的完整过程,给图中未标明箭头的直线标出箭头。

(2)填出水循环各环节的名称:

    A___________,B___________, C__________,D__________。

(3)由“植物蒸腾、蒸发”与C组成的水循环叫_____________。

(4)目前我国正在进行的“南水北调”工程与哪一个环节关系最密切?_______(填字母)。

(5)从图中分析,水循环的能量来源于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略”

(2)蒸发;水汽输送;降水;地表径流

(3)陆地内循环

(4)D

(5)太阳辐射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下图为水循环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丁→甲→丙→丁过程属于_______循环。水循环的主要地理意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2)水循环对乙图所示地区直接提供的资源主要有_______和_______资源。丙图中三角洲形成的主要外

        力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目前,人类直接利用的淡水资源主要来源于水循环的(填字母)______________环节。人类可以通

         过__________、__________等措施来改善水资源的时空分布,以更好地满足人们对水资源的需求。

正确答案

(1)海陆间;维护全球水量平衡;使陆地淡水资源不断更新;促使地球各圈层及陆地和海洋之间物质和

         能量的迁移

(2)水;水能;流水沉积作用

(3)c;修建水库;跨流域引水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读“沿澳大利亚大陆南回归线剖面图”(图A)和“澳大利亚小麦牧羊带的分布图”(图B),回答下列问题。

(1)图A中A→B→C→D→A表示的水循环类型是____________循环。

(2)按地下水的埋藏条件,F处地下水为____________(类型)。

(3)E处的气候类型是____________气候,该气候类型的成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澳大利亚自然带分布具有明显的_________特点,其从外向内的分布依次是___________________。

(5)指出图B中墨累——达令盆地农牧业发展的主要限制性自然因素,并说明应对措施。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海陆间(大)

(2)承压水

(3)热带沙漠;位于回归线附近,受副热带高压和信风带控制;位于大陆西岸,沿岸寒流的影响。

(4)半环状;森林带——草原带——荒漠带

(5)降水少,气候干旱。应对措施:跨流域调水(东水西调);采用喷灌、滴灌等先进的灌溉技术;培

    育耐旱的农作物;调整麦田、放牧地、休耕地的比例(调整农业用地结构)等。(答出其中2条即可)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读下图,回答问题。

(1)在图中各横线代表水循环的环节,其中D,E分别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甲、乙两处的地质构造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若开采地下水,应选择在_____(甲、乙)处。图中①—④地层由老到新的排序是_____________。

(4) A,B,C三处渔业资源丰富的是_____________,有锰结核分布的是______________。

(5)如想找化石,在a,b两处________处可能找到。

(6)甲、乙之间植树造林所起的作用主要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水汽输送;地表径流

(2)背斜;向斜

(3)乙;①②③④

(4)A;C

(5)b

(6)涵养水源,保持水土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水循环是联系地球各圈层的纽带。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水循环示意图

材料二:丙地河流径流量变化图

(1)材料一中丁→甲→丙→丁循环过程是_________循环。水循环对乙图所示山区直接提供的资源主要

    有_________资源和_________资源。

(2)水循环中①环节的能量来源于_______。目前,人类直接利用的淡水资源主要来源于水循环的_____

    环节(填数字)。人类可以通过_________和__________等措施来改善水资源的时空分布,以更好地满

    足人们对水资源的需求。

(3)材料二是丙图中河流的径流量年变化图,据图判断,该河最主要的补给水源来自________,该河位

    于我国的________地区。该河流水量在6月份比较低,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海陆间(大);水;水能

(2)太阳辐射;④;修建跨流域调水工程;修建水库

(3)雨水;东北;正处夏季,气温高蒸发量大,但雨季未到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读下图,回答问题。

(1)图中代表的水循环各环节的名称是:

    ①__________;②__________;③__________;④__________

(2)图中水循环发生的领域是水循环类型中的__________循环。

(3)在水循环的各环节中,人类可以施加影响的是______,主要措施有__________、__________等。

正确答案

(1)蒸发;水汽输送;降水;径流输送

(2)海陆间

(3)④;修建蓄水工程;跨流域调水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根据图文资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为了发挥区域优势,趋利避害,发展特色农业,增产增收。新疆地区的农民,充分利用种植瓜果的经验,引进山东蔬菜大棚技术,反季节生产新疆特色瓜果。下图为新疆某学校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设计的改进型大棚示意图。

材料二:

    近年来,酒泉、兰州等地农民在瓜秧周围的表土上铺一些小石块,以提高西瓜的产量和质量,这就是“压砂技术”。如下图。

(1)利用大棚技术种植蔬菜,这种农业按产品的用途分类属于__________,按投入的多少分类属于____

    _______。

(2)改进型大棚的设计利用了________原理:地面、植物受到阳光照射,水分________或蒸腾到大棚顶

    部,水汽________成水滴,顺棚顶下滑到水槽,水滴沿水槽滴灌到秧苗根部。这一改进大大提高了___

    ______的利用率。

(3)请说明“压砂技术”能够提高瓜果产量和质量的主要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商品农业;密集农业

(2)水循环;蒸发;冷却凝结;水资源

(3)砂砾层能够减少水分蒸发;增大土壤日温差,利于瓜果糖分积累;可以有效减少(风沙等造成的)

    土壤养分流失。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描述图示地区主要地形区的分布状况。

(2)简述黄河乌海至磴口段河流流向及水文特征。

(3)河套平原素有“塞上米粮川”之称,是内蒙古自治区粮、油、糖生产基地。指出该地发展农业生产的限制性自然因素,并说明进行改造的方式及可能引发的问题。

正确答案

(1)阴山山脉位于北部,呈东西走向;河套平原位于中部,东西延伸;鄂尔多斯高原位于南部,沙漠广布。

(2)从南(西南)向北(东北)流动(或从低纬向高纬流动);流量大;含沙量大(或含沙量比中下游低);有冰期,冬春季节有凌汛。

(3)水资源短缺;引黄河水进行灌溉;土壤盐碱化;下游水资源短缺。

试题分析:

(1)描述图示地区主要地形区的分布状况,要分层次描述,图中的地形区有北部、中部和南部三部分,要清晰描述。

(2)黄河乌海至磴口段河流流向根据经纬线指示的方向就可以判断出来。河流的水文特征要从流量、流量的季节变化、含沙量、结冰期等角度综合回答。

(3)河套平原相对分布在我国的内陆地区,降水少,水资源短缺是该地发展农业生产的限制性自然因素。河套平原沿黄河分布,可以引黄河水进行灌溉。但如果在引水灌溉中,不合理的灌溉会导致土壤盐碱化,同时浪费水资源,导致下游水资源短缺。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共计14分)

(1)图中A地的水循环类型主要是________循环。(2分)

(2)a、b两条河流中,水量较稳定的是 ___ 河(2分),判断依据是_________

                                                             (4分)    

(3)甲、乙两城市中,水资源较丰富的是_____城市(2分),原因是__________  

                                                             (4分)     

正确答案

(1)陆地内循环

(2)A河 A河所在地岩层断裂靠地下水补给,故流量稳定。B河靠雨水补给季节变化大。

(3)乙 该城市离海洋近水循环活跃降水丰富

试题分析:(1)水循环的类型可分为海陆间循环、海洋循环和内陆循环,图示A地区位于内陆,当地的水汽增发形成降水而形成水循环,故属于内陆循环。(2)结合图示的岩层分布判断,a河流位于断层附近,且有地下水补给,故河流水量较为稳定。(3)图示甲城市位于内陆,降水量较少,地表径流量较小,而乙城市受海陆间大循环影响,降水量较多,故地表径流量较大,则能为城市提供较丰富的水资源。

点评:本题难度低,学生只要掌握水循环的基本分类和水循环对陆地水资源补给的影响,并能结合图示的河流和城市受水循环的影响等内容分析即可,注意调用课本相关知识。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下图为“我国某河流中游水文观测站多年月平均降水量、径流量、输沙量变化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18分)

(1)该河流的主要补给源是什么?判断依据是?(4分)

(2)该河流最有可能位于我国的      (西北、华北、东南、西南)地区,简述判断理由?(6分)

(3)该流域的主要环境问题是           , 判断理由是                。(4分)

(4)该环境问题易导致河流下游会出现哪些问题?(4分)

正确答案

(1) 雨水(2分);径流量与降水量基本一致 或呈正相关关系( 2分)。

(2)华北(2分);  理由:华北地区河流的径流季节变化大;汛期主要集中在7—9月;河流的含沙量大。 (每点2分,任答对两点共4分)

(3)水土流失(2分);河流的含沙量大 (2分)

(4)河流的含沙量大,使河道泥沙淤积,大堤易溃决; 通航能力减弱; 植被的涵养水源能力减弱,地下水量减少; 河流的季节和年际变化加大等。(每点2分,任答对2点共4分,其他答案只要言之有理可酌情给分)

试题分析:

(1) 读图可以看到,该河流径流量的变化与降水量的变化基本一致,呈正相关关系。说明以大气降水补给为主,即雨水补给。

(2)读图,该河流的径流季节变化大,降水主要集中在夏季,特别是7、8两月,汛期主要集中在7—9月,与华北地区河流的特征一致,河流的输沙量大。 所以最有可能位于华北地区。

(3)读图,由图中曲线判断,河流的含沙量大,输沙量大,所以水土流失问题严重,水土流失是该地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

(4)河流的含沙量大,使河道泥沙淤积,河道淤浅,导致大堤易溃决, 通航能力减弱。水土流失导致植被覆盖率低,植被的涵养水源能力减弱,地下水量减少, 河流的季节和年际变化加大等。

下一知识点 : 地表形态的塑造
百度题库 > 高考 > 地理 > 地球上的水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

  • 上一题
  • 1/15
  • 下一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