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试卷

X 查看更多试卷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如图所示,滑动变阻器R1的最大值是200Ω,R2=R3=300Ω,A、B两端电压UAB=8V.

(1)当开关S断开时,移动滑动片P,R2两端可获得的电压变化范围是多少?

(2)当S闭合时,移动滑动片P,R2两端可获得的电压变化范围又是多少?

正确答案

解:(1)当S断开时,滑动变阻器R1为限流式接法,R3及R1的下部不接在电路中,当滑动片P在最上端时,R2上获得的电压最大,此时R1接入电路的电阻为零,因此R2最大电压等于UAB=8 V,当滑动片P在最下端时,R1的全部与R2串联,此时R2上的电压最小,U2=UAB=4.8 V,

所以R2上的电压变化范围为4.8 V~8 V.

(2)当S闭合时,滑动变阻器R1为分压式接法,当滑动片在最下端时,R2上的电压最小,此时R2与R3并联,再与R1的全部串联,R2与R3的并联电阻R′==150Ω,电压为U′=UAB=×8 V≈3.43 V,当滑动片在最上端时,R2上的电压最大等于UAB=8 V,所以R2上的电压范围为3.43 V~8 V.

答:(1)当开关S断开时,移动滑动片P,R2两端可获得的电压变化范围是4.8 V~8 V;

(2)当S闭合时,移动滑动片P,R2两端可获得的电压变化范围又是3.43 V~8 V.

解析

解:(1)当S断开时,滑动变阻器R1为限流式接法,R3及R1的下部不接在电路中,当滑动片P在最上端时,R2上获得的电压最大,此时R1接入电路的电阻为零,因此R2最大电压等于UAB=8 V,当滑动片P在最下端时,R1的全部与R2串联,此时R2上的电压最小,U2=UAB=4.8 V,

所以R2上的电压变化范围为4.8 V~8 V.

(2)当S闭合时,滑动变阻器R1为分压式接法,当滑动片在最下端时,R2上的电压最小,此时R2与R3并联,再与R1的全部串联,R2与R3的并联电阻R′==150Ω,电压为U′=UAB=×8 V≈3.43 V,当滑动片在最上端时,R2上的电压最大等于UAB=8 V,所以R2上的电压范围为3.43 V~8 V.

答:(1)当开关S断开时,移动滑动片P,R2两端可获得的电压变化范围是4.8 V~8 V;

(2)当S闭合时,移动滑动片P,R2两端可获得的电压变化范围又是3.43 V~8 V.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如图所示的电路中,三个电阻的阻值分别是R1=2Ω,R2=4Ω,R3=4Ω.电池的电动势E=4.2V,内阻r=0.2Ω,求:

(1)接通开关K,断开开关K′时,R1和R2两端电压之比

(2)两个开关都接通时,R1和R2两端电压之比

(3)两个开关都接通时,通过R1的电流强度I1

正确答案

解:(1)接通开关K,断开开关K‘时,R1和R2串联,电流相等,根据U=IR,知R1和R2两端电压之比

(2)两个开关K、K'都接通时,R2和R3并联,并联电阻R=,再与R1串联,则电阻R2和R3的电流相等,则通过R1和R2的电流之比为2:1,根据U=IR知,R1和R2两端电压之比

(3)两个开关都接通时,根据闭合电路欧姆定律得:通过R1的电流强度I1=

答:(1)接通开关K,断开开关K′时,R1和R2两端电压之比为1:2;

(2)两个开关都接通时,R1和R2两端电压之比为1:1;

(3)两个开关都接通时,通过R1的电流强度为1A.

解析

解:(1)接通开关K,断开开关K‘时,R1和R2串联,电流相等,根据U=IR,知R1和R2两端电压之比

(2)两个开关K、K'都接通时,R2和R3并联,并联电阻R=,再与R1串联,则电阻R2和R3的电流相等,则通过R1和R2的电流之比为2:1,根据U=IR知,R1和R2两端电压之比

(3)两个开关都接通时,根据闭合电路欧姆定律得:通过R1的电流强度I1=

答:(1)接通开关K,断开开关K′时,R1和R2两端电压之比为1:2;

(2)两个开关都接通时,R1和R2两端电压之比为1:1;

(3)两个开关都接通时,通过R1的电流强度为1A.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如图两只灯泡A和B分别标有“110V,60W”“110V,100W”字样,为了把它们接在220V电路上都能正常发光,并要电路中消耗的功率最小,应采用哪种接法?

正确答案

解:由于额定电压都是110V,额定功率PA=60W、PB=100W,由此可知RA>RB,把灯泡A与电阻并联的话,可以使并联部分的电阻减小,可能使A与并联部分的电阻相同,所以AB能同时正常发光,并且电路消耗的功率与B灯泡的功率相同,所以总功率的大小为200W;

把AB并联之后与电阻串连接入电路的话,当电阻的阻值与AB并联的总的电阻相等时,AB就可以正常发光,此时电阻消耗的功率为AB灯泡功率的和,所以电路消耗的总的功率的大小为320W;

则可知,选用甲接法消耗的功率最小;

答:要使功率最小,应选用甲接法.

解析

解:由于额定电压都是110V,额定功率PA=60W、PB=100W,由此可知RA>RB,把灯泡A与电阻并联的话,可以使并联部分的电阻减小,可能使A与并联部分的电阻相同,所以AB能同时正常发光,并且电路消耗的功率与B灯泡的功率相同,所以总功率的大小为200W;

把AB并联之后与电阻串连接入电路的话,当电阻的阻值与AB并联的总的电阻相等时,AB就可以正常发光,此时电阻消耗的功率为AB灯泡功率的和,所以电路消耗的总的功率的大小为320W;

则可知,选用甲接法消耗的功率最小;

答:要使功率最小,应选用甲接法.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如图所示,将电阻R1、R2、R3串联在电路中,已知R1=10Ω、R3=5Ω,R1两端的电压为6V,R2两端的电压为12V,求:

(1)电路中的电流I

(2)电阻R2的阻值

(3)三只电阻两端的总电压U.

正确答案

解:(1)串联电路中各处的电流相等,根据欧姆定律得:I===0.6A        

(2)根据欧姆定律得:R2===20Ω      

(3)对电阻R3有U3=IR3=0.6×5=3V         

所以U=U1+U2+U3=6+12+3=21V     

答:(1)电路中的电流I为0.6A;

(2)电阻R2的阻值为20Ω;

(3)三只电阻两端的总电压为21V.

解析

解:(1)串联电路中各处的电流相等,根据欧姆定律得:I===0.6A        

(2)根据欧姆定律得:R2===20Ω      

(3)对电阻R3有U3=IR3=0.6×5=3V         

所以U=U1+U2+U3=6+12+3=21V     

答:(1)电路中的电流I为0.6A;

(2)电阻R2的阻值为20Ω;

(3)三只电阻两端的总电压为21V.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2015秋•银川校级期中)如图所示,设R1=R2=R3=R4=R,求开关S闭合和断开时,A、B两端的电阻之比.

正确答案

解:开关闭合时,电路结构为:R4被短路,R1、R2、R3并联,AB端总电阻为RAB=R;

开关断开时,电路结构为:R3、R4串联后再与R1、R2并联,R3、R4串联电阻为R34=2R,R1、R2并联电阻R12=R,

则AB端总电阻为RAB′==R

则:=

答:开关S闭合和断开时,A、B两端的电阻之比5:6.

解析

解:开关闭合时,电路结构为:R4被短路,R1、R2、R3并联,AB端总电阻为RAB=R;

开关断开时,电路结构为:R3、R4串联后再与R1、R2并联,R3、R4串联电阻为R34=2R,R1、R2并联电阻R12=R,

则AB端总电阻为RAB′==R

则:=

答:开关S闭合和断开时,A、B两端的电阻之比5:6.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相距11km的A、B两地用两根导线输电,由于受暴风雨影响,在两地之间某处一颗树倒在两根电线上造成故障,为查明事故地点,先在A地两端加12V电压,在B地两端测得电压10V,在B地两端加12V电压后,在A地两端测得电压4V,求故障处距A地多远?

正确答案

解:设A到大树处两段导线的总电阻是RA,B到大树处两段导线的总电阻是RB,大树电阻是R0

A处加电压12V,∵串联电路中电压和电阻成正比,故:

=…①

B处加电压12V,故

=…②

由①②得:=

A到大树处的距离是sA,B到大树处的距离是sB=11km-sA,根据电阻定律,电阻与长度成正比,故:

==

解得:sA=1km.

答:故障处距A处1km.

解析

解:设A到大树处两段导线的总电阻是RA,B到大树处两段导线的总电阻是RB,大树电阻是R0

A处加电压12V,∵串联电路中电压和电阻成正比,故:

=…①

B处加电压12V,故

=…②

由①②得:=

A到大树处的距离是sA,B到大树处的距离是sB=11km-sA,根据电阻定律,电阻与长度成正比,故:

==

解得:sA=1km.

答:故障处距A处1km.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R1和R2两个电阻串联在电路中,它们的总电阻为8Ω,其中R1两端的电压U1为1.5V,电路中的电流强度为0.3A,试求R1、R2两端的总电压U和电阻R2两端的电压U2

正确答案

解:由欧姆定律可知,R1的阻值:R1===5Ω;

则两电阻两端的总电压U=I(R1+R2)=0.3×8=2.4V;

R2两端的电压U2=U-U1=2.4-1.5=0.9V;

答:R1、R2两端的总电压U为2.4V;电阻R2两端的电压U2为0.9V.

解析

解:由欧姆定律可知,R1的阻值:R1===5Ω;

则两电阻两端的总电压U=I(R1+R2)=0.3×8=2.4V;

R2两端的电压U2=U-U1=2.4-1.5=0.9V;

答:R1、R2两端的总电压U为2.4V;电阻R2两端的电压U2为0.9V.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如图所示,a、b两端的电压为75V,如果c、d两端接一电压表,示数为60V;如接一电流表,示数为3A.求R1、R2的阻值(电表为理想表).

正确答案

解:cd端接电压表时:

I=

IR2==60V   ①

cd端接电流表时,R2短路,故:

I′==3A        ②

根据题意:

U=75V             ③

联立①②③解得:

R1=25Ω

R2=100Ω

答:R1、R2的阻值分别为25Ω、100Ω.

解析

解:cd端接电压表时:

I=

IR2==60V   ①

cd端接电流表时,R2短路,故:

I′==3A        ②

根据题意:

U=75V             ③

联立①②③解得:

R1=25Ω

R2=100Ω

答:R1、R2的阻值分别为25Ω、100Ω.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已知每个电阻的阻值均为R.求A、B两点间的电阻.

正确答案

解:第一个图中,三个电阻并联,则A、B两点间的电阻为:

第二个图的等效电路图如图所示,则有:,解得:RAB=

第三个图中,等效电路图相当于四个电阻并联,左上角的电阻短路,则有:

答:三个电路图A、B间的电阻分别为

解析

解:第一个图中,三个电阻并联,则A、B两点间的电阻为:

第二个图的等效电路图如图所示,则有:,解得:RAB=

第三个图中,等效电路图相当于四个电阻并联,左上角的电阻短路,则有:

答:三个电路图A、B间的电阻分别为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如图,每个电阻均为R,则AB间的总阻值为______

正确答案

解:由电路图可知,右侧3R与R并联后再与2个R串联,总电阻为2R+=2.75R;

故答案为:2.75R.

解析

解:由电路图可知,右侧3R与R并联后再与2个R串联,总电阻为2R+=2.75R;

故答案为:2.75R.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电阻R1和R2并联后再与R3串联,接到总电压为18V的电路上,已知R2=3Ω,流过R1的电流为1A,R3消耗的电功率为36W,求R1和R3的值.

正确答案

解:R1和R2并联,则电压相等,则有:U1=U2=I1R1

R3两端的电压为:U3=U-U1

总电流为:I=

则通过R2的电流为:I2=I-I1

根据欧姆定律得:

把U=18V,I1=1A,R2=3Ω,带入上式,联立方程解得:

R1=6Ω或9Ω,R3=4Ω或2.25Ω.

答:当R1为6Ω,R3为4Ω,当R1为9Ω,R3为2.25Ω.

解析

解:R1和R2并联,则电压相等,则有:U1=U2=I1R1

R3两端的电压为:U3=U-U1

总电流为:I=

则通过R2的电流为:I2=I-I1

根据欧姆定律得:

把U=18V,I1=1A,R2=3Ω,带入上式,联立方程解得:

R1=6Ω或9Ω,R3=4Ω或2.25Ω.

答:当R1为6Ω,R3为4Ω,当R1为9Ω,R3为2.25Ω.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请在图中虚框中画出闭合电建K后的等效电路.

正确答案

解:整个电路图从电源的正极向负极看,共有三个并联回路,即为一回路L3,一回路R与L2

一回路L2与L1,因此画出等效电路图,如图所示:

解析

解:整个电路图从电源的正极向负极看,共有三个并联回路,即为一回路L3,一回路R与L2

一回路L2与L1,因此画出等效电路图,如图所示: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如图所示,滑动变阻器R1的最大值是200Ω,R2=300Ω,A、B两端电压UAB=8V,则

(1)当开关S断开时,移动滑片P,R2两端可获得的电压范围是多少?

(2)当开关S闭合时,移动滑片P,R2两端可获得的电压范围是多少?

正确答案

解:(1)当S断开时,P在R1的最上端时,R2两端的电压等于R1两端的电压,等于AB间的电压,为U2=8V.P在R1最小端时,R2两端的电压U2=8×V=4.8V,所以R2两端可获得电压值的范围是4.8~8V.

(2)当S闭合时,P在R1最下端时,R2被短路,U2=0V,在R1最上端时,与R1并联,U2=8V,所以R2两端可获得电压值范围是0~8V.

答:(1)当开关S断开时,移动滑片P,R2两端可获得的电压范围4.8~8;

(2)当开关S闭合时,移动滑片P,R2两端可获得的电压范围是0~8V.

解析

解:(1)当S断开时,P在R1的最上端时,R2两端的电压等于R1两端的电压,等于AB间的电压,为U2=8V.P在R1最小端时,R2两端的电压U2=8×V=4.8V,所以R2两端可获得电压值的范围是4.8~8V.

(2)当S闭合时,P在R1最下端时,R2被短路,U2=0V,在R1最上端时,与R1并联,U2=8V,所以R2两端可获得电压值范围是0~8V.

答:(1)当开关S断开时,移动滑片P,R2两端可获得的电压范围4.8~8;

(2)当开关S闭合时,移动滑片P,R2两端可获得的电压范围是0~8V.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两块电压表V1和V2是由完全相同的两表头改装而成,V1的量程是5V,V2的量程是15V,为了测量15~20V的电压,我们把V1和V2串联起来用,在这种情况下______

A.V1和V2的读数相等

B.V1和V2指针偏转角度相等

C.V1和V2读数之比等于两块电压表的内阻之比

D.V1和V2指针偏转角度之比等于两块电压表的内阻之比.

正确答案

解:A、两个电表内阻不同,电流相等,故电压不同,故A错误;

B、D、由于串联电流相等,故表头偏转角度相同,故B正确,D错误;

C、由于两个电压表串联,故电压之比等于内阻之比,故C正确;

故选BC.

解析

解:A、两个电表内阻不同,电流相等,故电压不同,故A错误;

B、D、由于串联电流相等,故表头偏转角度相同,故B正确,D错误;

C、由于两个电压表串联,故电压之比等于内阻之比,故C正确;

故选BC.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如图所示,半径为L,总电阻为R的金属环与磁感应强度为B的匀强磁场垂直,常为L,电阻为的金属棒OA,一端在圆心O,另一端在环上沿圆环以角速度ω匀速转动,求阻值为的电阻上的电流的变化范围.

正确答案

解:A端的线速度为v=ωl,OA杆切割磁感线的平均速度为 ==ω,OA杆转动切割磁感线产生的电动势为 E=BL=BL2ω.

当A位于最下端时圆环被接入的电阻为0,整个电路的总电阻最大,此时R中有最大电流,为I==

当A端位于最上端时,圆环左右两部分电阻相等,并联的总电阻最大,R中的电流最小.并联的电阻为 R=R,I==

故阻值为的电阻上的电流的变化范围为:<I<

答:阻值为的电阻上的电流的变化范围为:<I<

解析

解:A端的线速度为v=ωl,OA杆切割磁感线的平均速度为 ==ω,OA杆转动切割磁感线产生的电动势为 E=BL=BL2ω.

当A位于最下端时圆环被接入的电阻为0,整个电路的总电阻最大,此时R中有最大电流,为I==

当A端位于最上端时,圆环左右两部分电阻相等,并联的总电阻最大,R中的电流最小.并联的电阻为 R=R,I==

故阻值为的电阻上的电流的变化范围为:<I<

答:阻值为的电阻上的电流的变化范围为:<I<

下一知识点 : 磁场
百度题库 > 高考 > 物理 > 恒定电流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

  • 上一题
  • 1/15
  • 下一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