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恒定电流
- 共18115题
有两个电阻连接在同一电路中,用电压表测得它们两端的电压相等,若在同一时间内它们产生的热量也相等,则这两个电阻(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电阻两端电压相等,通电时间相等
由W=UIt可知,通过两个电阻的电流相等;
由W=可知,两个电阻的阻值相等;
由于两个电阻的阻值相等,并且通过的电流相等,故两个电阻可能并联,也可能串联.因电流相等,则相等时间内电量一定相等;
故选:CD;
(2015秋•宝坻区期末)三个阻值都为12Ω的电阻,它们任意连接组合(每次三个都用上)总电阻可能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写出4种阻值)
正确答案
解析
解:当三个电阻串联时,获得的阻值为3×12Ω=36Ω;
当三个电阻并联时,获得的阻值为Ω=4Ω;
当两个电阻串联后与第三个电阻并联,获得的阻值为Ω=8Ω;
当两个电阻并联后与第三个电阻串联,获得的阻值为Ω+12Ω=18Ω;
故答案为:36Ω,4Ω,8Ω,18Ω.
如图所示电路中,两个电流表A1和A2的示数分别为0.20A和0.30A,当R1和R2交换位置后,两电流表示数不变.各电流表的内阻不计,则电流表A3的示数是多少?
正确答案
解析
解:有电路图可知,三个电阻并联,并且A1测量的是通过R2、R3的总电流;A2测量的是通过R1、R2的总电流;而A3测量的是通过三个电阻的总电流;
当调换R1、R2的位置后个电流表示数不变,说明R1=R2,即I1=I2,由此可得:I1=I2=0.15A,I3=0.05A.所以通过A3的电流为0.35A.
答:电流表A3的示数为0.35A.
某一网络电路中的部分电路如图所示,已知I=3A,I1=2A,R1=10Ω,R2=5Ω,R3=30Ω,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B、根据欧姆定律,电阻R1两端电压为2A×10Ω=20V,电阻R2两端电压为1A×5Ω=5V,故电阻R3两端电压为20V-5V=15V,且b端电势高于a段电势,故通过R3的电流为=0.5 A,方向从b→a,故A错误,B正确;
C、D、根据电荷守恒定律,流入与流出b点的电流是相等的,故通过电流表的电流为0.5 A,电流表“+”接线柱在左边,故C错误,D错误;
故选B.
如图所示的电路,Rx为电阻500Ω的负载,R1、R2为两个用于调节负载电压的滑动变阻器,已知AB间电压为12V,Rx的工作电压为8V,两个滑动变阻器R1、R2的最大阻值分别为20Ω和200Ω,则:______的作用是粗调,______的作用是微调.
正确答案
R1
R2
解析
解:当待测电阻的阻值远大于滑动变阻器电阻值时,采用分压式调节电压,且两者阻值相差越大,线性越好,故R1的作用是粗调;R2的阻值大于R1的阻值,线圈匝数多,故适宜采用微调.
故答案为R1,R2.
若将标称值分别为“100W、100Ω”和“200W、200Ω”的电阻串联后作为一个用电器使用,两端所加电压的最大值是______,在电路中两电阻两端的电压之比为______.
正确答案
300V
1:2
解析
解:∵P=I2R,
∴电阻额定电流:
I1==
=1A,
I2==
=1A,
两电阻串联时,电路允许通过的最大电流I=1A,
两端所加的最大电压:
U=I(R1+R2)=1A×(100Ω+200Ω)=300V;
电阻两端电压之比=
=
=
=
;
故答案为:300V;1:2.
有一电学黑箱,内有电池组及定值电阻若干只,以一定方式连接,外有P,Q,R,S四个接头,已知当用电压表测量P,Q间电压时,示数为1.00V;测量R,S间电压时,示数为0.50V.当将一电流表跨接在R、S间时,示数为1.50A(电压表、电流表都可看作为理想的).图中画出了黑箱内部的四种电路,其中能满足本题所给条件的是图(图中电池组电动势为1.5V,电池组内阻为0.5Ω)(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电压表接PQ以及RS时测得均为电源的电动势1.5V;故不能符合题意;A错误;
B、电压表接PQ时测量为电源的路端电压,大小U==1V;接RS时,电压表示数为:
=
=0.5V;当电流表接在RS间时,将一个电阻短路;则电流为:I=
=1.5A;故B符合题意;故B正确;
C、电路中1Ω电阻不起作用,相当于导线;故C的电路结构与B的结构一致;故C一定也符合题意;故C正确;
D、当电压表接PQ以及RS时测得均为电源的电动势1.5V;故D不符合题意;故D错误;
故选:BC.
如图所示,电阻R1阻值为6Ω,与电阻R2并联后接入电路中,通过它们的总电流之比I1:I2=2:3,则电阻R2=______Ω,总电阻的阻值R=______Ω.
正确答案
4
2.4
解析
解:由并联电路的支路电压相等得:
=
又R1=6Ω
所以有:R2=4Ω
总电阻为:R==
=2.4Ω
故答案为:4,2.4
如图所示是某办公室的电路,A是保险丝,甲图虚线框内的可变电阻R相当于负载的总电阻,乙图相当于甲图中虚线框内负载的连接方式,S是交流电源,交流电源的内电阻和保险丝电阻不计,电源输出电压随时间变化的规律是u=220sin100πt(V).则该电路中电流方向每秒钟改变______次,当电路中电灯达到一定数量时,此时负载总电阻R=110Ω,保险丝恰好熔断,则保险丝熔断电流I0=______A.
正确答案
100
2
解析
解:(1)由图象可知,ω==100π,则周期T=0.02s,而线框转动一个周期电流方向改变两次,则在一秒钟内电流方向改变100次.
(2)由图象知:U==
V=220V,
根据欧姆定律,则I0==
A=2A;
故答案为:100,2.
下列说法正确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一个电阻和一根无电阻的理想导线并联,电阻被短路,总电阻为零,故A正确;
B、并联电路的总电阻的倒数等于各个支路电阻的倒数之和,故并联电路任一支路电阻的倒数都小于电路的总电阻的倒数,故并联电路任一支路电阻都大于电路的总电阻,故B正确;
C、D、并联电路的总电阻的倒数等于各个支路电阻的倒数之和,故并联电路任一支路电阻增大(其它支路不变) 总电阻也增大,故C正确,D错误;
故选:ABC.
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流表示数为0.3A,电阻R1=40Ω,R2=60Ω,求:干路电流I.
正确答案
解析
解:因为 I1=0.3A,R1=40Ω,所以 U1=I1R1=0.3A×40Ω=12V,
电阻R1和R2并联,可知R2两端电压为:U2=U1=12V,
而R2=60Ω,所以通过电阻R2的电流为:I2==
A=0.2A,
则干路中的总电流为:I=I1+I2=0.3A+0.2A=0.5A.
答:干路电流I为0.5A.
如图所示,a、b两端电压恒定,电阻R1=2kΩ,用内阻也是2kΩ的电压表测电阻R1两端电压为2V,测R2两端电压为4V,则不接电压表时,a、b间总电压为(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用内阻是2kΩ的电压表测电阻R1,该电路的总电流I1为2×A=2×10-3A.测R2两端电压为4V,则该电路的总电流为I2=
=2×10-3+
,两次总电压相等
则有2+I1R2=4+I2R1,带入数据,R2=4kΩ.所以a、b间总电压为10V.故A、B、D错误,C正确.
故选C.
如图所示,三个阻值相同的电阻连成三角形电路,原来A、B间电阻RAB等于B、C间电阻RBC,由于某种原因,其中一个电阻发生了变化,结果RAB>RBC,其原因可能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RAB=
RBC=
对比两式,原来时两等效电阻相等,则说明R1=R3;
要使RAB>RBC,应增大R1或减小R3;
故选:AD.
三个阻值都为12Ω的电阻,它们任意连接、组合,总电阻可能为(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当三个电阻串联时,获得的阻值为3×12Ω=36Ω;
当三个电阻并联时,获得的阻值为Ω;
当两个电阻串联后与第三个电阻并联,获得的阻值为Ω=8Ω;
当两个电阻并联后与第三个电阻串联,获得的阻值为Ω+12Ω=18Ω;
故选AC.
将一只阻值为几千欧的电阻R1和一只阻值为千分之几欧的电阻R2串联起来,则总电阻(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串联的总电阻为 R=R1+R2;
由题知:R1远大于R2,所以R很接近R1而略大于R1,远大于R2,故A正确,BCD错误.
故选:A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