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试卷

X 查看更多试卷
1
题型: 多选题
|
多选题

电阻R1、R2、R3串联在电路中.已知R1=10Ω、R3=5Ω,R1两端的电压为6V,R2两端的电压为12V,则(  )

A电路中的电流为0.6 A

B电阻R2的阻值为20Ω

C三只电阻两端的总电压为21 V

D电阻R3两端的电压为4 V

正确答案

A,B,C

解析

解:A、串联电路中各处的电流相等,根据欧姆定律得:I==A=0.6A 故A正确;

B、根据欧姆定律得:R2==Ω=20Ω.故B正确;

C、电阻R3两端的电压U3=IR3=0.6×5=3V;总电压U=U1+U2+U3=6+12+3=21V,故C正确,D错误;

故选:ABC.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如图所示为两电阻R1和R2的伏安特性曲线.以下关于它们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电阻R1的阻值较大

B若将它们串联在电路中,R1两端的电压较大

C若将它们并联在电路中,通过R2的电流较大

D串联时R2的发热功率较大,并联时R1的发热功率较大

正确答案

D

解析

解:A、由图可知,图象1的斜率较大,则其对应的电阻较小;故电阻R2的阻值较大;故A错误;

B、若两电阻串联,则电流相等,由U=IR可知,R2两端的电压较大;故B错误;

C、若将它们并联,则电压相等,电阻小的流过的电流较大;故R1中的电流较大;故C错误;

D、由P=I2R可知,串联时电阻大的功率大;而由P=可知,并联时,电压相等,则电阻小的功率较大;故D正确;

故选:D.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如图所示,R1=15Ω,R2=5Ω,R3=10Ω,求:

(1)A、B两端总电阻;

(2)若在A、B间加上6.3V的电压,求每个电阻上的电流和电压.

正确答案

解析

解:(1)根据串并联电路的特点可知,A、B两端总电阻==6.67Ω

(2)R3两端的电压即为AB间的电压,所以U3=6.3V,则通过R3的电流为

R1和R2串联,则,则U1=I1R1=0.315×15=4.725V,U2=I2R2=0.315×5=1.575V

答:(1)A、B两端总电阻为6.67Ω;

(2)若在A、B间加上6.3V的电压,则通过R1和R2的电流都为0.315A,通过R3的电流为0.63A,R3两端的电压为6.3V,R1两端的电压为4.725V,R2两端的电压为1.575V.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2015秋•南宁校级月考)节日用的小彩灯,在一个灯泡坏了以后,其他的灯泡都不能正常工作,则这些小彩灯(  )

A一定是串联

B一定是并联

C可能是串联,也可能是并联

D无法判定

正确答案

A

解析

解:小彩灯,在一个灯坏了之后,其他的灯泡都不能正常工作,这正是串联电路的特点,所以这些小彩灯是串联的,所以A符合题意,B、C、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1
题型:填空题
|
填空题

如图所示电路是某一电路中的一部分,其他部分没画出,已知I=3A,I1=1A,R1=10Ω,R2=15Ω,R3=40Ω,则通过电流表的电流方向为向______(填向左、或向右),电流大小为______A.

正确答案

2.5

解析

解:流过R2的电流为:I2=I-I1=3A-1A=2A

根据欧姆定律得电阻R1和R2的电压分别为:

  U1=I1R1=1×10=10V,U2=I2R2=2×15=30V

则ab间的电压为U3=U2-U1=20V.

在外电路中顺着电流方向,电势降低,根据电压可知,a的电势比b点高20V,则电流由a流向b,电流大小为:

 I3==A=0.5A;

则通过电流表的电流大小为:IA=I3+I2=0.5A+2A=2.5A,方向向右.

故答案为:右,2.5.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如图,R1和R2分别标有“2Ω、1.0A”和“4Ω、0.5A”,将它们串联后接入电路中,则此电路两端允许的最大电压为(  )

A1V

B2V

C3V

D4V

正确答案

C

解析

解:把R1和R2串联后,由于R2的最大电流较小,所以串联后的最大电流为0.5A,串联后的总电阻为6Ω,

所以电路的最大电压U=IR=0.5×6=3V;

故选:C.

1
题型:填空题
|
填空题

在如图所示的电路中,a、b间最大的等效电阻Rab=______kΩ.

正确答案

10.5

解析

解:由电路图可知,两个2kΩ电阻并联,并联电阻为1kΩ,再与滑动变阻器的上部分电阻串联,84kΩ电阻与滑动变阻器下半部分串联;两部分电阻再并联;

当滑动变阻器全部与1kΩ的等效电阻串联时,等效电阻最大,最大值为:=10.5Ω

故答案为:10.5.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如图所示,AB间电压恒为11V,R为阻值较大的滑线变阻器,P为R的中点,用一只0~5V~15V的双量程电压表的“5V”档测PB间的电压时,电压表恰好满偏,若换用“15V”档测量,则电压表的示数为(  )

A5V

B5.3V

C5.4V

D5.5V

正确答案

B

解析

解:将电压表看成是一个大电阻,15V的量程内阻是5V量程内阻的3倍,设5v量程时电阻为r,则15v量程电阻为3r

根据用5v档测量电压是5v这是BP间电压,AP间电压为6v,这时电路为电压表电阻r与BP电阻R并联再与AP电阻R串联,r与BP电阻R并联的电阻与AP电阻的比值等于它们电压的比值,等于

即:R=5:6

解得r=

设用15v档测量电压为U,此时电压表电阻为3r=15×

这时电路为电压表电阻3r与BP电阻R并联再与AP电阻R串联,3r与BP电阻R并联的电阻与AP电阻的比值等于它们电压的比值,等于

R=U:(11-U)

解得:U==5.32v

故选:B.

1
题型:填空题
|
填空题

如图所示电路中的A、B两端加有电压U,若R1=2Ω,R2=4Ω,R3=3Ω,通过它们的电流分别为I1、I2、I3,电阻两端的电压分别为U1、U2、U3,则I1:I2:I3=______,U1:U2:U3=______

正确答案

1:1:2

1:2:3

解析

解:由图看出,电阻R1与R2串联,电流相等,即I1=I2.根据欧姆定律U=IR得知,U1:U2=R1:R2=2:4=1:2

电阻R1与R2串联后与R3并联,并联电路电压相等,根据欧姆定律U=IR得知,I2:I3=R3:(R1+R2)=3:6=1:2

电压U3=U1+U2,又U1:U2=1:2,得到U1:U3=1:3.

综上得到,I1:I2:I3=1:1:2,U1:U2:U3=1:2:3

故答案为:1:1:2,1:2:3.

1
题型:填空题
|
填空题

在图示电路中,三个电阻的阻值分别为R1=2Ω、R2=6Ω和R3=5Ω,A、B间的总电阻大小为______Ω.若在A、B间加一恒定电压,则通过R1和R3的电流之比为______

正确答案

6.5

3:4

解析

解:电路中总电阻R=+5=6.5Ω;

由并联电路的分流可知,R1中电流应为总电流的==

而流过R3的电流为总电流,故通过R1和R3的电流之比为3:4.

故答案为:6.5;3:4.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两电阻R1、R2并联时总电阻为4Ω,接入电路中时,它们通过的电流I1:I2=1:2,则R1、R2的阻值分别为(  )

A1Ω,3Ω

B2.7Ω,1.3Ω

C6Ω,12Ω

D12Ω,6Ω

正确答案

D

解析

解:两电阻并联,

电路中的总电阻R==4Ω---①

并联电路各支路两端的电压相等,

根据U=IR可得:R1:R2=I2:I1=2:1-----②

由①②式可得:R1=12Ω,R2=6Ω.

故选:D.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在“探究串联电路中电流大小的关系”实验中,某同学用电流表分别测出如图中A、B、C三处的电流大小.为了进一步探究A、B、C三处的电流大小的关系,总结普遍规律.他下一步的操作应该是______

A.将电源两极对调,再次测量A、B、C三处的电流

B.改变开关S的位置,再次测量A、B、C三处的电流

C.将图中两只灯泡位置对调,再次测量A、B、C三处的电流

D.换用不同规格的灯泡,再次测量A、B、C三处的电流.

正确答案

解析

解:

A、将电源的正负极对调,不能改变电路中的电阻、电压、电流的大小,实验测得的数据不变,测量结果没有普遍性,不能作为下一步操作.故A错误.

B、改变开关的位置,不能改变电路的电阻、电压和电流的大小,实验测量得到的数据不变,测量结果没有普遍性,不能作为下一步操作.故B错误.

C、两只灯泡的位置对调,不能改变电路的电阻、电压和电流的大小,实验测量得到数据不变,测量结果没有普遍性.不能作为下一步操作.故C错误.

D、更换不同规格的灯泡,电阻发生变化,电路中的电流随之发生变化,再次测量A、B、C三处的电流,这样得出的实验结论具有普遍性,减小了偶然性,可以作为他的下一步操作.故D正确.

故答案为:D.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2015秋•保定期末)通过两定值电阻R1、R2的电流I和其两端电压U的关系如图所示,则:(  )

A两个电阻之比为=

B两个电阻之比为=

C两个电阻并联后接入电路,相同时间内通过的电量之比为=

D两个电阻串联后接入电路,相同时间内产生的热量之比为=

正确答案

D

解析

解:AB、在I-U图象中,图线的斜率表示电阻的倒数,则,解得,则,故A、B错误;

C、两个电阻并联后接入电路后,通过的电流之比,而电量q=It,则相同时间内通过的电量之比,故C错误;

D、两个电阻串联后接入电路,通过两电阻的电流大小相等,由焦耳定律知Q=I2Rt,则相同时间内产生的热量之比,故D正确;

故选:D.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有一只电熨斗,内部电路如图甲所示,其中M为旋钮的内部接线端子,旋钮有“高”、“中”、“低”、“关”四个挡,每个挡内部接线有如图乙中所示的四种方式,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  )

Aa方式为“高”档

Bb方式为“低”档

Cc方式为“关”档

Dd方式为“中”档

正确答案

B

解析

解:a中回路未闭合,故a方式为“关挡”,b中总电阻Rb=R1+R2,c中总电阻为Rc=R1,d中总电阻为

Rd=,由公式P=可知,d方式为“高”档,c方式为“中”档,b方式为“低”档,所以B正确,A、C、D错误;

故选B.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相距11km的A、B两地用两根导线输电,由于受暴风雨影响,在两地之间某处一颗树倒在两根电线上造成故障,为查明事故地点,先在A地两端加12V电压,在B地两端测得电压10V,在B地两端加12V电压后,在A地两端测得电压4V,求故障处距A地多远?

正确答案

解析

解:设A到大树处两段导线的总电阻是RA,B到大树处两段导线的总电阻是RB,大树电阻是R0

A处加电压12V,∵串联电路中电压和电阻成正比,故:

=…①

B处加电压12V,故

=…②

由①②得:=

A到大树处的距离是sA,B到大树处的距离是sB=11km-sA,根据电阻定律,电阻与长度成正比,故:

==

解得:sA=1km.

答:故障处距A处1km.

下一知识点 : 磁场
百度题库 > 高考 > 物理 > 恒定电流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

  • 上一题
  • 1/15
  • 下一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