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试卷

X 查看更多试卷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2015秋•承德校级期中)把标有“220V,100W”的A灯和“220V,200W”的B灯串联起来,接入220V的电路中,不计导线电阻,则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  )

A两灯的电阻之比RA:RB=4:1

B在相同时间内,两灯实际发热之比QA:QB=1:2

C两灯的实际电压之比UA:UB=2:1

D两灯实际消耗的功率之比PA:PB=1:2

正确答案

C

解析

解:A、根据R=得:,则RA:RB=2:1,故A错误;

B、A灯和B灯串联,电流相等,根据Q=I2Rt可知,在相同时间内,两灯实际发热之比QA:QB=2:1,故B错误;

C、根据U=IR可知,两灯的实际电压之比UA:UB=2:1,故C正确;

D、根据P=I2R可知,两灯实际消耗的功率之比PA:PB=2:1,故D错误.

故选:C

1
题型:填空题
|
填空题

串联电路中,电压分配与电阻成反比.______.(判断对错)

正确答案

×

解析

解:串联电路中电流相等,故电压分配与电阻成正比;所以该说法是错误的.

故答案为:×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2015春•湘潭校级期中)如图所示电路中,因电路某处出现故障,灯泡不亮了,其原因可能是(  )

A电阻R2断路

B电阻R1断路

C电阻R3断路

D电流表断路

正确答案

A

解析

解:A、若电阻R2断路,则灯泡所在的支路不通,则灯泡不亮,故A正确;

B、灯泡与R1并联,电阻R1断路,灯泡还能发光,故B错误;

C、电阻R3断路,灯泡所在的支路还是通路,灯泡还能发光,故C错误;

D、电流表断路,则R3没有电流通过,灯泡所在的支路还是通路,灯泡还能发光,故D错误;

故选:A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如图,各个元件均能正常工作,当开关闭合后,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两表指针有明显偏转

B两表指针几乎不动

C电流表指针有明显偏转,电压表指针几乎不动

D电压表指针有明显偏转,电流表指针几乎不动

正确答案

D

解析

解:因为电压表的电阻很大,当它串联使用时,电路中的电流很小,故电流表的指针几乎不动,电源的内电压和R两端的电压很小,所以电压表是有示数的,接近于电源的电动势.故D正确,ABC错误.

故选:D.

1
题型: 多选题
|
多选题

(2014秋•呼伦贝尔校级期末)三个阻值都为12Ω的电阻,它们任意连接、组合,总电阻可能为(  )

A

B24Ω

C

D36Ω

正确答案

A,C,D

解析

解:当三个电阻串联时,获得的阻值为3×12Ω=36Ω;

当三个电阻并联时,获得的阻值为Ω=4Ω;

当两个电阻串联后与第三个电阻并联,获得的阻值为Ω=8Ω;

当两个电阻并联后与第三个电阻串联,获得的阻值为Ω+12Ω=18Ω;故ACD正确,B错误.

故选:ACD.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三个阻值都为18Ω的电阻,它们任意连接、组合,总电阻不可能为(  )

A

B27Ω

C

D54Ω

正确答案

C

解析

解:当三个电阻串联时,获得的阻值为3×18Ω54Ω;

当三个电阻并联时,获得的阻值为=6Ω;

当两个电阻串联后与第三个电阻并联,获得的阻值为Ω=12Ω;

当两个电阻并联后与第三个电阻串联,获得的阻值为Ω+18Ω=27Ω,故C不可能;

本题选择不可能的,故选:C.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如图所示的电蚊拍,具有灭蚊和照明等功能.当开关Sl闭合、S2断开时,只有灭蚊网通电起到灭蚊作用;当开关Sl和S2都闭合时,灭蚊网与灯都通电同时起到灭蚊和照明作用.下列电路设计符合这种要求的是(  )

A

B

C

D

正确答案

C

解析

解:根据题意可以知道,灭蚊网和灯泡互不影响,因此属于并联,故A、B错误;答案D中S1闭合,S2断开时,灯泡亮,灭蚊网不工作,不符合题意,故D错误.综上所述,只有C符合题意.

故选C.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2015秋•朝阳区校级期中)如图所示,两只定值电阻R1、R2串联后接在输出电压恒为9V的直流电源上.有一只内阻不是远大于R1、R2的电压表,若把电压表接在R1两端,测得电压为5V,若把这只电压表改接在R2两端,测得的电压将(  )

A等于4V

B小于4V

C大于4V小于5V

D大于或等于5V

正确答案

B

解析

解:将电压表与电阻R1并联时,电压表的读数为 U1=5V,电路的总电压U=9V,则电阻R2两端的电压为 U2=-U-U1=9V-5V=4V.

若把这只电压表改接在R2两端,其并联的总电阻小于R2,根据串联电阻的电压分配规律可知,R2两端的电压将小于4V,所以电压表的读数将小于4V,故B正确,ACD错误

故选:B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图甲所示电路称为惠斯通电桥,当通过灵敏电流计 G的电流Ig=0时,电桥平衡,可以证明电桥的平衡条件为:.图乙是实验室用惠斯通电桥测量未知电阻Rx的电路原理图,其中R是已知电阻,S是开关,G是灵敏电流计,AC是一条粗细均匀的长直电阻丝,D是滑动头,按下D时就使电流计的一端与电阻丝接通,L是米尺.

(1)操作步骤如下:

闭合开关,把滑动触头放在AC中点附近,按下D,观察电流表指针的偏转方向;向左或向右移动D,直到按下D时,电流表指针______(填:满偏、半偏或不偏转);用刻度尺量出AD、DC的长度l1和l2

(2)写出计算Rx的公式:RX=______

(3)如果滑动触头D从A向C移动的整个过程中,每次按下D时,流过G的电流总是比前一次增大,已知A、C间的电阻丝是导通的,那么,电路可能在______断路了.

正确答案

解析

解:(1)测量Rx的实验步骤是:

第一步:闭合开关,把滑动触头放在AC中点随近,按下D,观察电流表指针的偏转方向;

第二步:向左或向右移动D,直到按下D时,电流表指针不偏转;

第三步:用刻度尺量出AD、DC的长度l1和l2

(2)当电桥平衡时,有:=

解得:

Rx=R

(3)若滑动触头D从A向C移动的整个过程中,每次按下D时,流过G的电流总是比前一次增大,BD间电压逐渐增大,可能BC断了.

故答案为:

(1)不偏转;

(2)

(3)BC段.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如图所示的电路中R1=5Ω,当开关S闭合时,I=0.6A,I1=0.4A,求R2的电阻值.

正确答案

解析

解:由欧姆定律得:I1=可得R1的电压:U1=I1R1=0.4×5=2(V)

由电路图可知,R1与R2并联,并联电路中各支路两端的电压相等,则U1=U2=2V

R2的阻值为:R2===Ω=10Ω;

答:R2的电阻值为10Ω.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2015秋•杭州校级期末)如图所示电路中,已知I=3A,I1=2A,R1=10Ω,R2=5Ω,R3=30Ω,则通过电流表的电流方向为向______,电流的大小为______A.

正确答案

解析

解:流过R2的电流I2=I-I1=3A-2A=1A,

根据欧姆定律得电阻R1和R2的电压分别为

  U1=I1R1=2×10V=20V,

  U2=I2R2=1×5V=5V,

则ba间的电压为U3=U1-U2=15V.

在外电路中顺着电流方向,电势降低,根据电压可知,a的电势比c点低20V,b点的电势比c点电势低15V,则a点的电势低于b点的电势,则R3中电流由b流向a,

电流大小为I3==A=0.5A

所以通过电流表的电流大小为IA=I2-I3=1A-0.5A=0.5A,方向向右.

故答案为:右,0.5

1
题型:填空题
|
填空题

如图所示的电路中,若UCD=1V,则:UAB=______V,PCD=1W,则:PAB=______W.

正确答案

1000

1×105

解析

解:最右边并联部分的等效电阻为:

R==R,

所以整个并联部分的电阻R′=R,

电路的总电阻为:R=9R+R=10R.

由串联分压得并联部分R上的电压为:

 U′=•UAB

而输出电压UCD即电阻R上分到的电压,再由分压得,

UCD=UR=U′==1V

所以U′=10V,

则UAB=1000V

PCD=,PAB=

若PCD=1W,则:PAB=1×105W

故答案为:1000;1×105

1
题型:填空题
|
填空题

已知两个电阻的阻值分别为R1=4Ω,R2=6Ω,若将二者串联后,等效电阻为______Ω,若将二者并联后,等效电阻为______Ω.

正确答案

10

2.4

解析

解:R1与R2串联后的等效电阻为:

R=R1+R2=4Ω+6Ω=10Ω;

R1与R2并联后:=+

∴R===2.4Ω

故答案为:10,2.4.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已知如图,R1=6Ω,R2=3Ω,R3=4Ω,则接入电路后这三只电阻的(  )

A电流之比I1:I2:I3=1:2:3

B电流之比I1:I2:I3=6:3:4

C电压之比U1:U2:U3=1:2:3

D电压之比U1:U2:U3=6:3:4

正确答案

A

解析

解:图中电阻R1与R2并联后与R3串联;

并联电阻为:R12==Ω=2Ω

并联电路电压相等,串联电路电压比等于电阻比,故:

 U:U3=R12:R3=2:4=1:2

故:U1:U2:U3=1:1:2;

串联电路电流相等,并联电路电流比等于电阻的反比,故:I1:I2=R2:R1=1:2

又 I3=I1+I2

故I1:I2:I3=1:2:3.

故选:A.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由4个电阻连接成的混联电路如图所示.R1=8Ω,R2=4Ω,R3=6Ω,R4=3Ω.求:

(1)a、d之间的总电阻.

(2)如果把42V的电压加在a、d两端,通过每个电阻的电流是多少?

正确答案

解析

解:

(1)由图可知,R3与R4并联后再与R1、R2串联,故a、d之间的总电阻为:

   Rad=R1+R2+R34=R1+R2+=8+4+=14(Ω)

(2)由欧姆定律得干路中电流为  I==A=3A,

此即通过R1、R2的电流,

设通过R3、R4的电流分别为I3、I4,则得:===

而 I=I3+I4

联立解得:I3=1A,I4=2A

答:

(1)a、d之间的总电阻是14Ω.

(2)如果把42V的电压加在a、d两端,通过R1、R2的电流都是3A,通过R3、R4的电流分别为1A和2A.

下一知识点 : 磁场
百度题库 > 高考 > 物理 > 恒定电流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

  • 上一题
  • 1/15
  • 下一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