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试卷

X 查看更多试卷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氯水中通人SO2后溶液的酸性减弱

B向明矾溶液中加人过量NaOH溶液会产生大量白色沉淀

CNa、Mg、Fe等金属在一定条件下与水反应都生成H2和对应的碱

D浓硫酸、浓硝酸在加热条件下都能将木炭氧化为二氧化碳

正确答案

D

解析

解:A、氯水中通人SO2后反应SO2+Cl2+2H2O=H2SO4+2HCl,溶液的酸性增强,故A错误;

B、明矾溶液中加人过量NaOH溶液,铝离子生成的沉淀会溶解在氢氧化钠溶液中,无沉淀生成,故B错误;

C、Na、Mg金属在一定条件下与水反应都生成H2和对应的碱,铁与水蒸气反应生成四氧化三铁和氢气,故C错误;

D、浓硫酸、浓硝酸都具有强氧化性,加热条件下都能将木炭氧化为二氧化碳,故D正确;

故选D.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氯气跟下列物质反应时,能够产生白雾的是(  )

ANa

BCu

CH2

DFe

正确答案

C

解析

解:A、Na为氯气反应生成固体氯化钠,会观察到白烟,故A不选;

B、Cu与氯气反应生成固体氯化铜,会观察到棕黄色的烟,故B不选;

C、H2与氯气反应生成气体HCl,极易结合水蒸气变为盐酸小液滴,则会观察到白雾,故C选;

D、Fe与与氯气反应生成固体氯化铁,会观察到棕褐色的烟,故D不选;

故选C.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新制氯水中存在Cl2、H2O、HClO、H+、Cl-,其中能起杀菌消毒作用的是______,能与锌反应生成氢气的是______,能与硝酸酸化后的硝酸银溶液作用生成白色沉淀的是______,能使染料和有机色质褪色的是______

正确答案

解:起杀菌消毒作用的是HClO,能与锌反应生成氢气的是氢离子,能与硝酸酸化后的硝酸银溶液作用生成白色沉淀的是氯离子,次氯酸漂白,

故答案为:HClO;H+;Cl-;HClO.

解析

解:起杀菌消毒作用的是HClO,能与锌反应生成氢气的是氢离子,能与硝酸酸化后的硝酸银溶液作用生成白色沉淀的是氯离子,次氯酸漂白,

故答案为:HClO;H+;Cl-;HClO.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氯气是一种化学性质很活泼的非金属单质,它具有较强的氧化性,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灼热的铜丝在Cl2中剧烈地燃烧,产生棕黄色的烟

B氯气能与水反应生成HClO和HCl,久置氯水最终变为稀盐酸

C漂白粉是混合物,其有效成分是次氯酸钙

D漂白粉放入稀酸中可以提高漂白速度

正确答案

D

解析

解:A.氯气可与铜在点燃条件下反应生成棕黄色氯化铜,产生棕黄色烟,故A正确;

B.HClO不稳定,见光易分解生成盐酸和氧气,则久置氯水最终变为稀盐酸,故B正确;

C.漂白粉的主要成分为氯化钙和次氯酸钙,为混合物,有效成分是次氯酸钙,故C正确;

D.如为亚硫酸等还原性酸,HClO可被还原,则失去漂白性,故D错误.

故选D.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关于氯气的叙述中,下列正确的是(  )

A干燥的氯气可以贮存在钢瓶中

B氯气在自然界中既可以以化合态存在,也可以以游离态存在

C氯气不能溶解于水,所以可用排水法收集氯气

D氯气、氯水、液氯是同一种物质,只是状态不同,都属于纯净物

正确答案

A

解析

解:A.虽然氯气性质很活泼,但常温下,氯气和铁不反应,所以干燥的氯气可以贮存在钢瓶中,故A正确;

B.氯气性质很活泼,能和水反应生成酸,酸能溶解很多物质,所以氯气在自然界中不能以游离态存在,故B错误;

C.氯气能溶于水,常温下,1体积的水能溶解2体积的氯气,所以氯气不能用排水法收集,故C错误;

D.氯水是氯气的水溶液,是由多种成分组成的,所以属于混合物,故D错误.

故选A.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常温下,将Cl2缓慢通入一定量的水中至饱和,然后向所得饱和氯水中逐滴加入0.1mol•L-1的氢氧化钠溶液,整个过程中pH变化如图所示,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②点之前所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Cl2+H2O=2H++Cl-+ClO-

B③点所示溶液中:c(Na+)=c(Cl-)+c(ClO-

C实验进程中溶液的pH可以用pH试纸测得

D曲线起点处水的电离程度最大

正确答案

B

解析

解:A.HClO为弱电解质,应写成化学式,离子方程式为Cl2+H2O=H++Cl-+HClO,故A错误;

B.③点溶液呈中性,则c(H+)=c(OH-),根据电荷守恒得c(H+)+c(Na+)=c(Cl-)+c(Cl0-)+c(OH-),所以c(Na+)=c(Cl-)+c(ClO-),故B正确;

C.溶液中含有次氯酸,具有漂白性,不能用pH试纸测量,故C错误;

D.当全被生成NaClO时,可水解,促进水的电离,故D错误.

故选B.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Cl-和Cl2都是氯元素

BCl2有毒,Cl-也有毒

C次氯酸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为+1

DCl2和Cl原子都呈黄色

正确答案

C

解析

解:Cl-和Cl2都是含有氯元素的离子和分子,故A错误;

B、氯气有毒,但是氯离子没有毒,如氯化钠中就含有氯离子,故B错误;

C、次氯酸中,氢元素是+1价,氧元素是-2价,根据化合价规则知道氯元素是+1价,故C正确;

D、氯气是黄绿色的气体,氯原子是无色的,故D错误.

故选C.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2015秋•张家口月考)溶有NaBr.KI的溶液中,通入足量氯气充分反应,然后将所得溶液蒸干灼烧,所得固体为(  )

ABr2

BI2和 KCl

CI2.KCl和NaCl

DKCl和NaCl

正确答案

D

解析

解:向含有NaBr和KI的混合溶液中通入氯气可发生:2NaBr+Cl2=2NaCl+Br2,2KI+Cl2=2KCl+I2,生成KCl和NaCl、Br2、I2.在加热灼烧的情况下,溴挥发.碘升华.水蒸发,过量的氯气逸出,所得固体是KCl和NaCl,故选D.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近年来我国多次发生氯气泄漏事故,当大量氯气泄漏时,下列应对措施不正确的是(  )

A附近人员戴上用烧碱溶液浸湿的口罩躲到低洼处的水塘边

B附近人员用湿毛巾捂住口鼻,沿上风方向向高处转移

C消防人员先戴上防毒面具再进入现场

D消防人员向氯气泄漏处洒烧碱溶液

正确答案

A

解析

解:A.氯气的密度大于空气密度,所以氯气泄漏时,要人群向高处疏散,氯气能和碱反应生成盐,但氢氧化钠有强腐蚀性,如果用浸有烧碱溶液的毛巾捂住口鼻,虽然能减弱氯气的毒性,但人易被氢氧化钠腐蚀,故A错误;

B.氯气能溶于水,其密度大于空气密度,所以氯气泄漏时,用湿毛巾捂住口鼻向高处疏散,故B正确;

C.氯气有毒,消防人员先戴上防毒面具再进入现场,可防止中毒,故C正确;

D.因为氯气跟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次氯酸钠(NaClO)、氯化钠和水,生成了无毒的物质,故D正确;

故选A.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2015秋•蚌埠期末)通过对实验现象的观察、分析推理得出正确的结论是化学学习的方法之一.对下列实验事实解释正确的是

(  )

AA

BB

CC

DD

正确答案

B

解析

解:A.氯气和KI反应生成I2,淀粉遇碘变蓝色,而不是氯气使淀粉变蓝,故A错误;

B.硝酸不稳定,见光分解产生的二氧化氮溶解在其中呈黄色,故B正确;

C.如含SO32-离子,能被硝酸氧化为SO42-,能生成BaSO4沉淀,所以不能加入硝酸酸化,应加入盐酸,无沉淀生成后再加入氯化钡溶液,故C错误;

D.浓硫酸具有吸水性,加入盐酸后,浓硫酸吸水并放出大量的热,盐酸挥发产生白雾,故D错误.

故选B.

1
题型:填空题
|
填空题

氯气、氨气等物质在生产和科研中都有重要应用.

(1)若发生大量氯气泄漏事故,下列措施中正确的是______

a.立即通报相关部门,迅速撤离事故现场

b.用蘸有肥皂水的毛巾捂住口鼻立即逆风疏散

c.用蘸有NaOH溶液的毛巾捂住口鼻立即顺风疏散

(2)事故发生后,可用NaOH稀溶液处理泄漏的氯气,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

(3)实验室用氨气还原氧化铜的方法,通过测定反应物CuO和生成物H2O的质量[m(CuO)、m(H2O)],测定铜的近似相对原子质量.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2NH3+3CuON2+3Cu+3H2O.备选仪器装置如下(装置内所发生的反应是完全的).

①用上述装置制氨气时,能否将碳酸盐换成氯化铵?______(回答“是”或“否”),用化学方程式说明理由.______

②仪器从左到右的连接顺序(用字母编号表示,仪器可重复使用)是______

C中的试剂是______,其作用是______

③铜的相对原子质量是______[用含有m(CuO)、m(H2O)的式子表示].

(4)Cl2与NO2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化合反应,生成一种气体,实验数据如图.图中横坐标是加入Cl2的物质的量,纵坐标是反应后气体物质的量总和.已知所取Cl2、NO2的物质的量总和为6mol.则生成物的化学式是______

正确答案

a、b

Cl2+2OH-=Cl-+ClO-+H2O

HCl+NH3=NH4Cl

BDADC

浓硫酸

防止空气中的水和CO2进入D装置,吸收多余的氨气

NO2Cl

解析

解:(1)氯气有毒,密度比空气大,易于碱性溶液反应,所以当氯气泄漏时立即通报相关部门,迅速撤离事故现场

,NaOH具有较强的腐蚀性,应用用蘸有肥皂水的毛巾捂住口鼻而不能用NaOH溶液,并且逆风疏散,故答案为:a、b;

(2)氯气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次氯酸钠,可用NaOH吸收尾气,

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Cl2+2OH-=Cl-+ClO-+H2O,故答案为:Cl2+2OH-=Cl-+ClO-+H2O;

(3)①制备氨气时应用碳酸铵和氢氧化钙反应,而不能用氯化铵,因氯化铵分解生成的氨气和氯化氢气体易反应而重新生成氯化铵,反应的方程式为HCl+NH3=NH4Cl,

故答案为:否;HCl+NH3=NH4Cl;

②氨气还原氧化铜时,应先制备氨气,并用碱石灰干燥氨气,生成的氨气在加热条件下与氧化铜反应,生成的水用碱石灰吸收以测定生成水的质量,最后用浓硫酸吸收氨气并防止空气中的水和CO2进入D装置以免造成误差,

故答案为:BDADC;浓硫酸;防止空气中的水和CO2进入D装置,吸收多余的氨气;

③根据反应的方程式计算

    2NH3+3CuON2+3Cu+3H2O

          3mol           3mol 

           

M(CuO)=

故答案为:

(4)由图象可知:当氯气的物质的量为2mol时反应后气体的总物质的量最小,说明此时完全反应,

Cl2、NO2的物质的量总和为6mol,则n(NO2)=4mol,n(Cl):n(N02)=1:2,则有Cl2+2NO2═2NO2Cl,所以生成物为NO2Cl,

故答案为:NO2Cl.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现有两瓶溶液,新制的饱和氯水和SO2的饱和水溶液,下列方法或试剂(必要时可加热):①观察颜色  ②石蕊试剂  ③品红溶液,能用于鉴别它们的是(  )

A①②③

B只有①③

C只有②③

D只有①②

正确答案

A

解析

解:①Cl2是新制氯水的主要成分,溶液呈浅黄绿色,而亚硫酸无色,故①正确;

②C12与水反应生成HCl和HClO,HClO能使石蕊试液先变红后褪色,而亚硫酸只能使石蕊试液变红,故②正确;

③HClO的强氧化性将有色物质氧化成无色物质,不可逆,SO2能使品红溶液褪色,加热会恢复原来的颜色,故③正确;

故选A.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下列现象或事实可用同一原理解释的是(  )

A氯水和SO2使品红溶液褪色

B乙炔和乙烯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

C浓硝酸和浓盐酸长期暴露在有光照的空气中浓度降低

D过氧化钠和水玻璃长期暴露在空气中最后均变质失效

正确答案

B

解析

解:A、氯水中含有次氯酸,具有强氧化性,使品红褪色,不能复原,SO2与品红发生化合使品红褪色,加热能复原,二者褪色原理不同,故A错误;

B、乙烯和乙炔都含有不饱和键,与溴发生加成反应而使溴水褪色,原理相同,故B正确;

C、硝酸的不稳定,在光照条件下能分解,属于化学变化,盐酸易挥发,属于物理变化,二者浓度变小原理不同,故C错误;

D、过氧化钠与空气中二氧化碳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硅酸比碳酸弱,水玻璃长期暴露在空气中最后生成硅酸,二者原理不同,故D错误.

故选B.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下列物质中,不能由Cl2直接反应制得的是(  )

ACuCl2

BFeCl2

CCa(ClO)2

DNaCl

正确答案

B

解析

解:A.铜在氯气中燃烧生成氯化铜,故A不选;

B.铁在氯气中燃烧生成氯化铁而不是氯化亚铁,故B选;

C.氯气和氢氧化钙溶液反应生成氯化钙、次氯酸钙和水,故C不选;

D.钠在氯气中燃烧生成氯化钠,故D不选;

故选B.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2015秋•瑞安市校级月考)下列关于氯气、钠、镁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镁条燃烧可用泡沫灭火器灭火

B工业上电解氯化钠、氯化镁溶液制取可以得到金属钠、镁

C通常情况下,铁是银白色金属,硬度较大,可以被磁石吸引

D铜能与氯化铁溶液反应,该反应可以用于印刷电路板的制作

正确答案

D

解析

解:A、镁与空气中氧气、氮气和二氧化碳都反应,所以镁条燃烧不能用泡沫灭火器灭火,故A错误;

B、电解氯化镁溶液得到氢氧化镁、氢气和氯气,电解氯钠溶液得到氢氧化钠、氢气和氯气,而是电解熔融的氯化钠和氯化镁得到金属钠、镁,故B错误;

C、铁是银白色金属,硬度较小,可以被磁石吸引,故C错误;

D、印刷电路板的制作的原理是Cu+2FeCl3=CuCl2+2FeCl2,故D正确;

故选D.

百度题库 > 高考 > 化学 > 非金属及其化合物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

  • 上一题
  • 1/15
  • 下一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