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非金属及其化合物
- 共31702题
右图为实验室某浓盐酸试剂瓶上的标签,试根据有关数据回答下列问题:
(1)该浓盐酸中HCl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mol/L。
(2)取用任意体积的该盐酸溶液时,下列物理量中不随所取体积的多少而变化的是 。
A.溶液中HCl的物质的量 B.溶液的浓度
C.溶液中Cl-的数目 D.溶液的密度
(3)某学生欲用上述浓盐酸和蒸馏水配制500 mL物质的量浓度为0.30 mol/L稀盐酸。
①该学生需要量取 mL上述浓盐酸进行配制。
②配制时,其正确的操作顺序是(用字母表示,每个字母只能用一次) 。
A.用30 mL水洗涤烧杯2~3次,洗涤液均注入容量瓶,轻轻摇动容量瓶
B.用量筒准确量取所需浓盐酸的体积,慢慢沿杯壁注入盛有少量水(约30 mL)的烧杯中,用玻璃棒慢慢搅动,使其混合均匀
C.将已冷却的盐酸沿玻璃棒注入500 mL的容量瓶中
D.将容量瓶的玻璃塞盖紧,颠倒摇匀
E.改用胶头滴管加水,使溶液凹面恰好与刻度线相切
F.继续往容量瓶内小心加水,直到液面接近刻度线1~2 cm处
③在配制过程中,下列操作会使所配制的稀盐酸物质的量浓度偏高的是 。
A.用量筒量取浓盐酸时俯视观察凹液面
B.溶液注入容量瓶前没有恢复到室温就进行定容
C.定容时仰视刻度线
D.在配置前用已知浓度的稀盐酸润洗容量瓶
(4)现将200 mL 0.30 mol/L的盐酸与50 mL 0.80 mol/L CaCl2溶液混合(体积变化忽略不计),所得溶液中Cl-的物质的量浓度是 mol/L;向所得混合溶液中加入5.3 g Na2CO3固体,充分反应后,溶液中生成沉淀的质量有_________g。
(5)在标准状况下,将______________L HCl气体溶于1000 mL水中(水的密度为1 g/cm3),所得盐酸的密度为1.2 g/cm3,溶质质量分数为36.5% 。(保留小数点后一位)
正确答案
(1)12(2分)
(2)B D(2分)
(3)①12.5(2分)
②B C A F E D(2分)
③B D(2分)
(4)0.56(2分) 2.0 (2分)
(5)352.8(2分)
略
(1)相同质量的臭氧(O3)和氧气(O2)所含的分子数之比是__________,所含原子数目之比是__________,在标准状况下所占的气体体积比是____________。
(2)在2KMnO4 + 16HCl="2KCl" +2MnCl2 + 5Cl2↑+ 8H2O反应中,若被氧化的HCl是0.4mol,则反应生成_________克氯气,转移的电子数是_______________个。
(3)洪灾过后,饮用水的消毒杀菌成为抑制大规模传染性疾病爆发的有效方法之一。漂白粉是常用的消毒剂。
①工业上将氯气通入石灰乳[Ca(OH)2]制取漂白粉,写出化学反应方程式并用双线桥标出电子转移情况 。
②漂白粉的有效成分是(填化学式) 。
正确答案
(1)2:3; 1:1; 2:3
(2)还原性 酸性 14.2克; 2.408×1023
(3)
略
(8分)实验室也可用KMnO4固体和浓盐酸反应制氯气,反应方程式如下:
2KMnO4+16HCl(浓)=2KCl+2MnCl2+5Cl2↑+8H2O
完成下列问题:
(1)该反应中氧化剂是_____________;还原产物是_____________。
(2)若反应中有0.5 mol电子转移,被氧化的HCl的物质的量是多少?有多少克KMnO4参加了反应?
正确答案
(1) KMnO4;MnCl2 (各1分)
(2) n(HCl)被氧化=0.5 mol (3分)
m(KMnO4)=15.8 g (3分)
略
(4分)(1)写出电解饱和食盐水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写出工业上用氯气和石灰乳为原料制造漂白粉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略
(15分)海水蕴含着丰富的资源。在化学实验室里模拟从海水中提取重要的工业原料氯化钠时,设计了以下操作流程:
请回答以下问题:
(1)在所提供的试剂中选择:试剂C是
①Na2CO3 ②BaCl2 ③稀盐酸
(2)操作b中用到的主要仪器为酒精灯、 、三脚架和玻璃棒。
(3)利用所得的氯化钠制氯气和氢气,并检验氯气的氧化性和测定产生氢气的体积。试按下图所给仪器,设计一套能完成以上实验目的装置,仪器接口的正确连接顺序是:
A接 , 接 ;B接 , 接 。
(4)写出通入C后,烧杯中所发生的离子反应方程式
(5)电解氯化钠溶液时的离子方程式为
若装入的饱和食盐水为75mL,接通电源一段时间,停止通电后,测得氢气为8.4mL(标准状况)。将U形管内的溶液混合均匀,其pH约为_______ 。(假设电解前后溶液体积变化可忽略不计,产生的气体全部逸出)
(6)若想准确读取所得氢气的体积,应采取的操作有
正确答案
(15分)
(1)(1分) ①
(2)(1分) 蒸发皿
(3)(4分)A接 G , F 接 H ; B接___D __,___E _接___ C _
(4)(2分) Cl2+ 2OH - ==Cl - +ClO - +H2O
(5)(4分)2Cl - + 2H2O 2OH - + Cl2↑+ H2↑ pH约为12
(6)(3分)量筒中液面和广口瓶液面相平;读数时视线与量筒凹液面相平;待整套装置恢复至室温时再行读取数据
略
21.Cl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的第三周期 族, Cl原子的结构示意图为 。
22.不能比较硫、氯的非金属性强弱的是 (选填编号)。
a.S2-、Cl-的还原性 b.高氯酸和硫酸的酸性
c.H-Cl键和H-S键的稳定性 d.氯化钠和硫化钠溶液的pH
23.漂粉精可由Cl2通入消石灰中制备,漂粉精的有效成分是 ;将硝酸银溶液滴入下列物质的溶液中,无明显现象的是 (选填编号)。
a.碘化钾 b.氯酸钾 c.氯水 d.盐酸
正确答案
21.Ⅶ; (各1分)。22.d(2分)。23.Ca(ClO)2(1分);b(1分)。
试题分析:21.Cl元素是17号元素,原子核外电子为2,8,7,故位于元素周期表的第三周期VIIA族。
22.a.S2-、Cl-的还原性:S2-+Cl2→2Cl-+S,可以比较单质非金属性;b.高氯酸和硫酸的酸性,酸性越强,非金属性越强;c.稳定性H-Cl键强于H-S键,Cl的非金属性强于S;d.氯化钠和硫化钠溶液的pH,说明HCl水溶液的酸性强于H2S,但不是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不能判断。
23.漂粉精可由Cl2通入消石灰中制备,2Ca(OH)2+2Cl2→Ca(ClO)2+CaCl2+2H2O,漂粉精的有效成分是Ca(ClO)2;硝酸银溶液不与氯酸钾溶液反应,无明显现象。
(5分)新制的氯水显 色,说明氯水中有 存在,蓝色石蕊试纸遇到氯水后,首先变红,起作用的成分是 ,但很快又褪色,起作用的成分是 ,氯水经光照后产生气体,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正确答案
(5分, 每空1分)黄绿色, Cl2,H+,HClO,2HClO2HCl+O2↑
氯气易溶液于水,部分与水反应:Cl2+H2OH++Cl-+HClO,部分存于水中,由于氯气呈黄绿色,新制的氯水呈浅黄绿色
氯水呈酸性,可使蓝色的石蕊试纸呈红色,但次氯酸具有强氧化性,可将试纸漂白,故试纸很快又褪色;
次氯酸不稳定,见光分别:2HClO2HCl+O2↑
(8分)右图为实验室某浓盐酸试剂瓶标签上的有关数据,根据有关数据回答下列问题:
(1)该浓盐酸中HCl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mol/L。
(2)取用任意体积的该盐酸溶液时,下列物理量不随所取体积多少 而变化的是 。
A、溶液中HCl的质量 B、溶液的p H
C、溶液中H+的数目 D、溶液的密度
(3)欲配制上述浓盐酸,需要在1L水中通入标态下 L
HCl气体(保留1位小数)
(4)现有1L1mol/L的稀盐酸,欲使其浓度增大1倍,采取的措施合理的是 。
A、通入标况下HCl气体22.4L B、将溶液加热浓缩至0.5L
C、加入5mol/L的盐酸0.6L,再稀释至2L。 D、加入1L 3mol/L的盐酸混合均匀。
正确答案
(1)11.9mol/L(2分) (2)BD(2分)
(3)352.7(2分) (4)C (2分)
略
(6分)在新制氯水的各种微粒中,
(1)使氯水呈黄绿色的是(用化学式或离子符号填写,下同) ;
(2)能使硝酸银溶液产生白色沉淀的是 ;
(3)能使紫色石蕊试液显红色的是 ;
(4)能使红纸褪色的是 ;
(5)能与碳酸氢钠溶液反应放出气体的是 ;
(6)能使KI溶液变褐色的是 。
正确答案
(各1分,共6分)
氯水的成分复杂,性质多样性
(1) 氯水显黄绿色是有氯气溶于水中,氯气是黄绿色气体;
(2) 硝酸银与氯水中的氯离子作用生成氯化银白色沉淀的原故;
(3) 使紫色石蕊试液显红色为溶液中有氢离子;
(4) 能使红纸褪色的是,有漂白性物质HCLO存在
(5) 能与碳酸氢钠溶液反应放出气体为氢离子存在
(6) 能使KI溶液变褐色是有强氧化性物质HCLO和氯气;
某科研小组用MnO2和浓盐酸制备Cl2时,利用刚吸收过少量SO2的NaOH溶液对其尾气进行吸收处理。
(1)请完成SO2与过量NaOH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
(2)反应Cl2+Na2SO3+2 NaOH===2NaCl+Na2SO4+H2O中的还原剂为_________.
(3)请完成MnO2和浓盐酸制备Cl2的离子方程式: _______ _________.
(4)如果14.2g氯气与足量的氢气反应,然后生成的气体用500mL某浓度的NaOH溶液恰好反应,则此NaOH的浓度为 (请写出计算过程)
(5)吸收尾气一段时间后,吸收液(强碱性)中肯定存在Cl、OH
和SO
.请设计实验,探究该吸收液中可能存在的其他阴离子(不考虑空气的CO2的影响).
①提出合理假设 .
假设1:只存在SO32-;假设2:既不存在SO32-也不存在ClO;假设3:SO32-、ClO
都存在。
设计实验方案,进行实验。请在答题卡上写出与实验步骤相应的预期现象和结论。限选实验试剂:3moLL-1H2SO4、1moL
L-1NaOH、0.01mol
L-1KMnO4、淀粉-KI
溶液、紫色石蕊试液.
正确答案
(1)SO2 + 2 NaOH="== " Na2SO3 + H2O
(2)Na2SO3
(3)MnO2 + 2Cl +4H+ ="== " Cl2 + Mn2+ + 2H2O
(4)解:n(Cl2 )=14.2g/71g·mol=0.2(mol)
Cl2 + H2 ="== " 2HCl
0.2mol 0.4mol (2分)
HCl + NaOH ="== " NaCl + H2O
0.4mol 0.4mol
C( NaOH)=" 0.4mol/0.5L=0.8mol/L " (2分)
(5)②
略
(12分)饮用水消毒的主要目的是杀灭可引起霍乱、伤寒、痢疾等疾病的病菌,含氯消毒剂由于杀菌力强,价格低等优点,一直是当今世界上应用最广泛的一种杀菌剂,为人类的健康立下了汗马功劳。回答下面各小题。
(1)氯气是一种 色、具有刺激性气味、 (填“无”或“有”)毒的气体。
(2)在水灾后,卫生防疫部门向广大居民发放了漂粉精,用于饮用水的杀菌消毒,漂粉精的有效成分是 。
(3)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工业生产漂粉精的反应原理 。
(4)已知H2CO3的酸性比HClO强,若把漂粉精暴露在空气中,请你推测会发生什么反应,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根据这一特性,漂粉精的保存方法为 。
正确答案
略
通常状况下,X、Y和Z是三种气态单质。X的组成元素是第三周期原子半径最小的元素(稀有气体元素除外);Y和Z均由元素R组成,反应Y+2I-+2H+====I2+Z+H2O常作为Y的鉴定反应。
(1)Y与Z的关系是(选填字母)______________________。
a.同位素 b.同系物
c.同素异形体 d.同分异构体
(2)将Y和二氧化硫分别通入品红溶液,都能使品红褪色。简述用褪色的溶液区别二者的实验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举出实例说明X的氧化性比硫单质的氧化性强(用化学方程式表示):________________。
(4)气体(CN)2与X化学性质相似,也能与H2反应生成HCN(其水溶液是一种酸)。
①HCN分子中含有4个共价键,其结构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KCN溶液显碱性,原因是(用离子方程式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加热条件下,足量的Z与某金属M的盐MCR3(C为碳元素)完全反应生成CR2和MmRn(m、n均为正整数)。若CR2质量为w1 g,MmRn质量为w2 g,M的相对原子质量为a,则MmRn中m∶n=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含w1、w2和a的代数式表示)。
正确答案
(1)c
(2)加热褪色后的溶液,若溶液恢复红色,则原通入气体为SO2;若溶液不变红,则原通入气体是O3
(3)2Fe+3Cl22FeCl3、Fe+SFeS(其他合理答案均可)
(4)①H—C≡N
②CN-+H2OHCN+OH-
(5)16w1∶(44w2-aω1)
X的组成元素是第三周期原子半径最小的元素(稀有气体元素除外),X是Cl2,反应Y+2I-+2H+====I2+Z+H2O,Y是由氧元素组成的单质,可能是O3、O2,能发生上面反应的Y是O3、Z是O2。(1)由同一元素组成的性质不同的几种单质叫做同素异形体。(2)SO2、O3都具有漂白性,但其漂白原理不同。SO2是与有机色质发生化合而褪色,是暂时性的,加热会恢复原有的品红颜色,而O3是发生强氧化还原反应而褪色,是永久褪色,不恢复。(3)比较氧化性强弱的方法很多,置换、与同金属反应价态的高低等。(4)利用化学键知识可以得到答案。KCN溶液显碱性是由于水解消耗H+产生OH-所致,得到CN-+H2OHCN+OH-。
(5)2mMCO3+(n-m)O22mCO2+2MmOn
w1 g w2 g
列式,结果为16w1∶(44w2-aw1)。
用化学方法测定微量碘化物时,必须利用“化学放大”反应将碘的量“放大”,然后再进行测定。下面是“化学放大”反应的实验步骤:
①向含微量I-并且呈中性或弱酸性溶液里加入溴水,将I-完全氧化成,煮沸去掉过量的Br2;
②向由①制得的水溶液中加入过量的酸性KI溶液,振荡使反应进行完全;
③在②得到的水溶液中加入足量的CCl4,振荡,把生成的I2从水溶液里全部转移到CCl4中,用分液漏斗分液去掉水层;
④向③得到的CCl4层加入肼(即联氨H2N—NH2)的水溶液,振荡,使I2完全以I-形式从CCl4层进入水层,用分液漏斗分液去掉CCl4层。
经过以上四步得到的水溶液里,含有通过反应而“放大”了的碘,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步骤②的离子方程式,并标出下列反应的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将右图所示的分液漏斗中的下层液体放出的操作步骤为: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旋开活塞,使下层液体流出到一个烧杯里,当下层液体全部流出活塞的细孔时,__________________。
③从漏斗上口倒出上层液体。
④旋开活塞,将留在颈部的下层液体放出到盛接下层液体的烧杯里。
(3)若忽略实验过程中出现的损失,经过一次“化学放大”的溶液里,I-的量是原溶液里I-的量的____________倍。经过n次“化学放大”的溶液里,I-的量是原溶液里的量的________倍。
正确答案
(2)①取下漏斗口上的塞子 ②迅速关闭活塞
(3)6 6n
考查氧化还原和萃取分液的实验操作。,经过该反应得到的I2又和H2N—NH2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I-,这样得到的I-是原来的6倍,所以经过n次“化学放大”的溶液里,I-的量是原溶液里的量的6n倍。
为测定氯水的物质的量浓度,在100 mL氯水中加入足量的碘化钾溶液,把游离出来的碘单质按下述反应进行定量分析,耗去300 mL、1 mol/L的硫代硫酸钠(Na2S2O3)溶液I2+2Na2S2O3=NaI+Na2S4O6.问1 L氯水中溶解了多少氯气?
正确答案
106.5 g
解答: 设100 mL氯水中溶液溶解Cl2为m(Cl2)
则n(Cl2)=m(Cl2)/71 g·mol-1
由Cl2+2KI=2KCl+I2,I2+2Na2S2O3=2NaI+Na2S4O6
得Cl2 ~ I2 ~ 2Na2S2O3
1 2
0.3 L×1 mol/L=0.3 mol
m(Cl2)=10.65 g
故1 L氯水中含氯气质量为106.5 g.
漂白粉是一种很好的消毒剂和漂白剂。制取漂白粉是用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反应,请写出其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漂白粉的有效成分是__________。漂白粉在空气中很容易变质,请写出漂白粉在空气中变质的机理(写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正确答案
Cl2; 石灰乳; 2Cl2 + Ca(OH)2 → CaCl2 + Ca(ClO)2 + 2H2O
Ca(ClO)2; Ca(ClO)2 + 2CO2 + 2H2O
→ Ca(HCO3)2+ 2HClO
2HClO 2HCl+ O2↑
略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