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试卷

X 查看更多试卷
1
题型:填空题
|
填空题

某同学应用如下所示装置研究物质的性质.其中气体C的主要成分是氯气,还含有少量空气和水蒸气.请回答下列问题:

(1)该项研究的主要目的是______.

(2)浓硫酸的作用是______.

(3)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______,有关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

(4)从物质性质角度来看,下图装置的实验设计还存安全隐患,表现在______,消除安全隐患的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

正确答案

(1)本实验为对比实验,将氯气分别通入干燥布条和湿润布条,根据实验现象的不同来探究氯气具有漂白性的条件,故答案为:探究氯气具有漂白性的条件;

(2)浓硫酸具有吸水性,常用作干燥剂,在实验中吸收气体C中的水的作用,故答案为:吸收气体C中的水;

(3)干燥氯气不具有漂白性,氯气和水反应生成盐酸和次氯酸,方程式为:Cl2+H2O=HCl+HClO,次氯酸具有漂白性,

故答案为:干燥布条不褪色,湿润的布条褪色;Cl2+H2O=H++Cl-+HClO;

(4)氯气有毒,应进行尾气处理,不能随意排放到空气中,可用碱溶液来吸收,发生的反应为Cl2+2NaOH=NaCl+NaClO+H2O,

故答案为:没有尾气处理装置,造成环境污染;Cl2+2OH-=Cl-+ClO-+H2O.

1
题型:填空题
|
填空题

(12分)(1)氯气可溶于水,常温下,1体积水中溶解2体积的氯气,溶于水的氯气一部分与水反应,该化学方程式是               

(2)多余氯气常用NaOH溶液吸收,写出化学方程式                 

(3)氯水中含有多种成分。将紫色石蕊试液滴入氯水中,溶液显红色起作用的成分是____________;过一会儿,溶液颜色逐渐褪去,起作用的成分是____________;往氯水中滴入硝酸银溶液,产生白色沉淀,起作用的成分是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3分)Cl2 + H2O =" HCl" +HClO

(2)(3分)Cl2 + 2NaOH =" NaCl" +NaClO + H2O

(3)(6分)每空2分HCl(H+); HClO; HCl(Cl-)

试题分析:(1)氯气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l2+H2O=HCl+HClO;

(2)氯气与NaOH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l2+2NaOH=NaCl+NaClO+H2O

(3)氯气是氯气溶于水后形成的溶液,而溶于水的氯气只占一部分,因此氯水中的主要成分有H+、Cl-、ClO-、HClO、Cl2、H2O。使紫色石蕊试纸变红的应为酸,故起作用的成分应为H+;褪色主要是HClO的强氧化性;产生的白色沉淀为AgCl,因此起作用的为Cl-

点评:本题考查了氯气的性质,属于基础题。只要掌握好课本中涉及到的氯气的基本性质,即可很好的解答此题。另外,需注意液氯与氯水的区别。

1
题型:填空题
|
填空题

氯气是一种化学性质活泼的气体.

(1)氯气是一种具有______气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的______(填“大”或“小”),若采用如图装置收集氯气,则氯气应由______管(填“A”或“B”)通入.

(2)氯气与NaOH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该反应可用于工业上制取漂白液,其有效成分是______.

正确答案

(1)氯气是一种黄绿色、有剧烈刺激性气味,密度比空气大,能溶于水,有毒的气体;氯气密度比空气大,采用多用瓶收集气体,应长进短出;

故答案为:刺激性;大;A;

(2)氯气与NaOH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l2+2NaOH=NaCl+NaClO+H2O,该反应可用于工业上制取漂白液,其有效成分是NaClO;

故答案为:Cl2+2NaOH=NaCl+NaClO+H2O;NaClO;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如图中,A是氯气的发生装置,B、C是净化气体的装置,D中装铁丝网;反应后E的底部有棕色固体聚集;F是吸收多余气体的装置。

(1)上述装置中有一处错误,请指出是        处(用字母表示)。

(2)通过B是为了除去          ,在B中应加入              ;通过C是为了除去               

(3)写出D、F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4)如果A中产生氯气3.36L(标准状况),请计算:

①写出A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并标出A中的电子转移情况             

②消耗MnO2的物质的量         。③被氧化的HCl的物质的量           

正确答案

(1)B 

(2)HCl  饱和食盐水  水蒸气(水) (各1分)

(3)2Fe+3Cl22FeCl3            Cl2+2NaOH=NaCl+NaClO+H2O (各2分)

(4)(各2分)

①标电子转移单线桥 双线桥都可以。

②0.15mol    ③0.3mol

试题分析:(1)B中进气管和出气管应对调;(2)制备的氯气中含有HCl、水蒸气等杂质,应先用饱和食盐水除去HCl,后用浓硫酸除去水蒸气;

3mol和0.15mol 。

1
题型:填空题
|
填空题

Na与Cl2反应(点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现有某纯净气体A,取标准状况下体积均为2.24L的两份样品,一份与过量的O2混合,燃烧后无固体物质生成,气体生成物均被过量的澄清石灰水吸收,得到13.90g沉淀。另一份在标准状况下与一定质量的SO2气体混合(A不与SO2反应),测得混合气体对H2的相对密度为20。试推测A是什么?并写出A完全燃烧反应方程式。

正确答案

A为CH3F   完全燃烧时的反应方程式为2CH3F+3O22CO2+2H2O+2HF

=20×2=40,故MA<40;

②A气体为0.1mol,若生成的气体为CO2,则生成CaCO3的沉淀质量应为10g,20g……显然与题意不符;

③若生成气体为SO2,生成CaSO3,其质量应为12g,24g……显然也与题目不相符;

④若既生成CaCO3沉淀又生成CaSO3沉淀,是否可行呢?也不行,因为A中若含C、S两元素,其相对分子质量已大于40;

⑤只能从Ca2+相应的难溶性盐进行思维发散:有CaF2、CaSiO3、Ca3(PO4)2等;

⑥思维辐合:CaSiO3、Ca3(PO4)2与题意不符,因为在燃烧时硅、磷变成了固体氧化物;

⑦只含F是不行的;

⑧很可能既含有C、又含有F的F卤代烃,且都只有一个原子(因受相对分子质量的制约);

⑨代入求算,生成的沉淀恰好为13.90g;

⑩最后确定A的分子式为CH3F。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已知Cl-和Ag+反应生成AgCl,每次新生成的AgCl中又有10%见光分解成单质银和氯气,氯气又可在水溶液中岐化成HClO3(为强酸)和HCl。而这样生成的Cl-又与剩余的Ag+作用生成沉淀,如此循环往复,直至最终。现有含1.1molNaCl的溶液,向其中加入足量AgNO3,求最终能生成多少克难溶物(AgCl和Ag)?若最后溶液体积为1L,求溶液中H+物质的量浓度是多少?

正确答案

167.94g    0.12mol/L

本题涉及三个化反应:Ag++Cl-=AgCl↓,2AgCl2Ag+Cl2;3Cl2+3H2O=6H++ClO3+5Cl-

若有①60Ag++60Cl-=60AgCl,则应有②6AgCl6Ag+3Cl2,③3Cl2+3H2O=ClO3+5Cl+6H+,消去循环量,可运用总反应式求解,①+②+③得:60Ag++55Cl-+3H2O=54AgCl↓+6Ag↓+ClO3-+6H+

据此易得:

难溶物AgCl和Ag的质量为:

1
题型:填空题
|
填空题

写出下列方程式

(1)实验室制氯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氟气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氯气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

(4)氯气与溴化钠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铁与氯气的反应化学方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MnO2+4HCl(浓) = MnCl2+Cl2↑+2H2O

(2)2F2+2H2O = 4HF+O2

(3)Cl2+2NaOH =NaCl +NaClO+H2O

(4)Cl2+2Br- = 2Cl-+Br2

(5)2Fe+3Cl2= 2FeCl3

1
题型:填空题
|
填空题

工业上将纯净干燥的氯气通入到物质的量浓度为0.375mol/LNaOH溶液中得到漂水.某同学想在实验室探究Cl2性质并模拟制备漂水,如图是部分实验装置.已知KMnO4与盐酸溶液反应可以制取Cl2

(1)配制物质的量浓度为0.375mol/LNaOH溶液时,主要用到的玻璃仪器有烧杯、玻璃棒、胶头滴管、量筒和______.

(2)浓硫酸的作用是______.

(3)装置E中发生化学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

(4)装置B中饱和NaCl溶液可用于除去Cl2中的HCl气体,已知氯气与水的反应是一个可逆反应,请简述饱和NaCl溶液除去Cl2中HCl气体的原理(用离子方程式表示和文字说明)______.

(5)实验时装置D中湿润的红色纸条褪色,干燥部分没有褪色,放置一段时间后,纸条全部褪色.该同学认为Cl2的密度比空气大,可能是试管下部Cl2的浓度大于试管上部Cl2的浓度所导致的.请判断该解释是否合理______,并分析产生上述实验现象的原因______;如需改进,请简述设计方案______(若认为合理.则此问可不作答).

(6)氯元素含量为10%的漂水溶液355g,其中含NaClO的物质的量为______mol.

正确答案

(1)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使用的玻璃仪器有烧杯、玻璃棒、胶头滴管、量筒和容量瓶,

故答案为:容量瓶;

(2)因浓硫酸具有吸水性,且不与氯气反应,则装置C中浓硫酸的作用为干燥氯气,故答案为:干燥氯气;

(3)未参加反应的氯气不能排放在环境中,则装置E为吸收尾气的装置,其离子反应为Cl2+2OH-=Cl-+ClO-+H2O,

故答案为:Cl2+2OH-=Cl-+ClO-+H2O;

(4)氯气溶于水发生Cl2+H2O⇌H++Cl-+HClO,而HCl溶于水电离出的H+和饱和NaCl溶液中的Cl-都会对反应Cl2+H2O⇌H++Cl-+HClO起到抑制作用,则可利用饱和NaCl溶液除去Cl2中HCl气体,

故答案为:HCl溶于水电离出的H+和饱和NaCl溶液中的Cl-都会对反应Cl2+H2O⇌H++Cl-+HClO起到抑制作用;

(5)因氯气不能使红色物质褪色,HClO使有色的物质褪色,且一段时间后水分子能运动到干燥的红色纸条中,则实验不合理,可设计实验室将湿润的红色纸条与干燥的纸条分离,则设计为取一塑料板将干燥的红色纸条和湿润的红色纸条分别贴在塑料板两侧,将该装置放入装置D中或将氯气先通入装有干燥的红色纸条的试管,再通入装有湿润的红色纸条的试管中,

故答案为:不合理;实验进行中Cl2与湿润红色纸条中的水反应生成HClO使湿润的红色纸条褪色,干燥部分没有HClO,所以纸条不褪色,放置一段时间,由于水分子运动会导致整个纸条湿润而褪色;取一塑料板将干燥的红色纸条和湿润的红色纸条分别贴在塑料板两侧,将该装置放入装置D中或将氯气先通入装有干燥的红色纸条的试管,再通入装有湿润的红色纸条的试管中;

(6)氯元素含量为10%的漂水溶液355g,则m(Cl)=×10%=35.5g,n(Cl)==1mol,

由Cl2+2NaOH═NaCl+NaClO+H2O可知,

n(Cl)=n(NaCl)+n(NaClO),则n(NaClO)==0.5mol,故答案为:0.5.

1
题型:填空题
|
填空题

多原子分子氰(CN)2、硫氰(SCN)2和(OCN)2的性质与Cl2相似,它们也和Cl2一样可以生成酸和盐。见下表:

 (1)在表中①②③处应分别填写                    

(2)完成下列化学方程式:

①HSCN+MnO2

②(CN)2+H2O——

③(OCN)2+KOH——

正确答案

(1)氧氰   HSCN   KOCN

(2)①4HSCN+MnO2Mn(SCN)2+(SCN)2+2H2O

②(CN)2+H2OHCN+HCNO

③(OCN)2+2KOHKOCN+KOCNO+H2O

这是一道信息题,根据题目所给信息(CN)2、(SCN)2、(OCN)2与Cl2相似,用类比的方法可以得到以下结论:CN、SCN、OCN与Cl相似;CN-、SCN-、OCN-与Cl-相似。因此,由Cl2与H2O、KOH,HCl与MnO2的反应可推得(CN)2与H2O,HSCN与MnO2,(OCN)2与KOH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思考时注意(CN)、(SCN)、(OCN)均和Cl一样,是一个整体,不可将它们拆开,导致思路复杂化和错解。

1
题型:填空题
|
填空题

请回答下列实验室中制取气体的有关问题。

(1)如图是用KMnO4与浓盐酸反应制取适量氯气的简易装置。

装置B,C,D的作用分别是:B       ;C       ;D       

(2)在实验室欲制取适量NO气体。

①下图中最适合完成该实验的简易装置是       (填序号);

②根据所选的装置完成下表;(不需要的可不填)

 

③简单描述应观察到的实验现象                                        

正确答案

(1)向上排气收集氯气 安全作用,防止D中的液体倒吸进入集气管B中 吸收尾气,防止氯气扩散到空气中污染环境

(2)①Ⅰ

 

③反应开始时,A中铜表面出现无色小气泡,反应速率逐渐加快 A管上部空间由无色逐渐变为浅棕红色,随反应的进行又逐渐变为无色 A中的液体由无色变为浅蓝色 B中的水面逐渐下降,B管中的水逐渐流入烧杯C中

(1)因氯气的密度比空气大,所以收集氯气时可用向上排空气法,装置B中导管是长进短出,装置C中导管是短进长出,则B,C装置能用于收集氯气的只能是装置B。装置D中盛有的稀NaOH溶液,能够吸收Cl2及挥发出的HCl。(2)实验室中可用铜与稀硝酸制取NO,因NO极易被氧化,所以收集NO不能用排空气法,应用排水法收集,可选用图I作制取NO气体的简易装置。A为NO的发生装置,加入的物质为铜屑和稀硝酸;B为排水法收集NO气体的装置,加入的物质为水;C主要是接收B中排出的水。

1
题型:填空题
|
填空题

铜跟氯气在点燃条件下可发生反应:Cu+Cl2=CuCl2.在该反应中,氯元素的化合价______(填“升高”或“降低”),被______(填“氧化”或“还原”,下同);Cl2作______剂,具有______性.若反应中消耗了1molCu,则生成______molCuCl2

正确答案

该反应Cu+Cl2=CuCl2中,氯元素的化合价由0价变为-1价,所以氯元素的化合价降低,在反应中被还原,得电子化合价降低的反应物是氧化剂,氧化剂具有氧化性,根据原子守恒知,若反应中消耗了1molCu,则生成 1molCuCl2

故答案为:降低,还原,氧化,氧化,1.

1
题型:填空题
|
填空题

某无色晶体A与浓硫酸在微热条件下产生一种在空气中冒白雾的气体F;F与黑色粉末G在加热条件下生成另一种气体E;将E的水溶液滴入D盐溶液时,生成两种物质A和B,其中B能使淀粉溶液呈现特殊的蓝色;往A的溶液中滴入AgNO3溶液,立即产生白色沉淀物C,该白色沉淀不溶于稀HNO3中;对D盐进行焰色实验,透过蓝色钴玻璃观察到灼烧时火焰呈紫色.

试回答:(1)A、B、C、D、E、F、G的化学式:

A___________、B___________、C___________、

D___________、E___________、F___________、G___________.

(2)写出上述变化中的四个反应方程式

①A与浓硫酸共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F与G作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E与D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A与AgNO3溶液混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KCl     I2        AgCl       KI   Cl2    HCl MnO2

(2)①2KCl+H2SO4(浓) K2SO4+2HCl↑

②4HCl(浓)+MnO2MnCl2+Cl2↑+2H2O

③Cl2+2KI====2KCl+I2

④KCl+AgNO3====AgCl↓+KNO3

往A的溶液中滴加AgNO3溶液,产生不溶于稀HNO3的白色沉淀,知为白色的AgCl沉淀,而D盐焰色为紫色,即知含K+,由此推之A为KCl,F为HCl气体,G为黑色粉末即为MnO2,E为Cl2,D为KI,B为I2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探究氯气的性质时,将干燥的有色布条和湿润的有色布条分别放入两个集气瓶中,同时通入氯气后,可观察到的现象为______,该实验中起漂白作用的物质为______,在常温下,将氯气通入氢氧化钠溶液中可以得到漂白液(有效成分为NaClO),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正确答案

干燥的氯气不具有漂白性,不能使有色布条褪色,但氯气和水能反应生成盐酸和次氯酸,次氯酸有漂白性,可使有色布条褪色,氯气通入氢氧化钠溶液中生成氯化钠、次氯酸钠和水,反应的方程式为2NaOH+Cl2=NaClO+NaCl+H2O,

故答案为:潮湿有色布条褪色而干燥有色布条不褪色;HClO;2NaOH+Cl2=NaClO+NaCl+H2O.

1
题型:填空题
|
填空题

氯气有毒,一旦泄露会造成对空气的严重污染。工业上常用浓氨水检验氯气管是否漏气。(已知Cl2可将NH3氧化成N2)请简要说明这种检验方法的依据:                            

                  。并写出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正确答案

Cl2与NH3反应生成HCl,HCl又与NH3反应生成NH4Cl小颗粒,而产生白烟;

3Cl2 + 2NH3 = N2 + 6HCl

HCl + NH3 = NH4Cl

由题给信息:Cl2可将NH3氧化成N2,可知Cl2被还原为HCl,HCl又与NH3反应生成NH4Cl小颗粒,而产生白烟。

百度题库 > 高考 > 化学 > 非金属及其化合物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

  • 上一题
  • 1/15
  • 下一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