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试卷

X 查看更多试卷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下列关于氯水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新制的氯水可使干燥的有色布条褪色

B新制的氯水呈黄绿色是因为在溶液中溶有氯气分子

C与久置氯水不同,在新制氯水中加入硝酸银溶液后无白色沉淀

D氯水久置后,会使溶液酸性增强

正确答案

C

解析

解:A、含HClO的物质能使干燥的有色布条褪色,氯水中含有Cl2、HClO、H2O等分子,可使干燥的有色布条褪色,故A正确;

B、新制的氯水中含有Cl2、HClO、H2O等分子,是溶液呈黄绿色,故B正确;

C、在新制氯水中含有H+、ClO-、Cl-等离子,加入硝酸银溶液后生成白色沉淀氯化银,故C错误;

D、氯水久置后,HClO见光易分解生成盐酸而变成盐酸溶液,使溶液酸性增强,故D正确.

故选:C.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Ⅰ.近年来,地震、洪水、泥石流等各种自然灾害频发,灾害过后,对环境进行消毒杀菌、获取洁净的饮用水都需要大量消毒剂,开发具有广谱、高效、低毒的杀菌、消毒剂是今后发展的趋势.

(1)Cl2、H2O2、ClO2(还原产物为Cl-)、O3(1mol O3转化为1mol O2和1mol H2O)等物质常被用作消毒剂.等物质的量的上述物质中消毒效率最高的是______(填序号).

A.Cl2          B.H2O2           C. O3         D.ClO2

(2)过氧乙酸(CH3COOOH)是一种多用途的新型液体消毒杀菌剂,它具有CH3COOH 和H2O2的双重性质.下列物质与过氧乙酸混合,不会使过氧乙酸失效的是______(填序号).

A.FeCl3         B.KMnO4溶液     C.稀盐酸         D.NaHCO3溶液

(3)消毒试剂亚氯酸钠(NaClO2)在常温与黑暗处可保存一年.亚氯酸不稳定可分解,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HClO2→ClO2↑+H++Cl-+H2O(未配平).在该反应中,当有1mol ClO2生成时,转移的电子数是______

(4)氯氨(NH2Cl)可作杀菌剂,请用化学方程式表示氯氨在水中的杀菌机理:______

Ⅱ.近年来发现许多生物体组织中存在的少量NO有扩张血管、免疫、增强记忆的功能,成为当前生命科学的研究热点.请回答下列问题:

(1)NO在大气层中可发生反应:NO+O2=NO2+O,NO2+O=NO+O2,从反应最终结果看,NO是一种______   (填序号);

A.氧化剂   B.还原剂   C.还原产物     D.氧化产物   E.催化剂

(2)将NO转化为无毒气体,可选用NH3在400℃左右并有催化剂存在下把NO还原为氮气和水,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相同条件下用天然气代替NH3来处理硝酸尾气 (用NOx表示)请写出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并指出该反应所具有实际意义______

正确答案

解:Ⅰ、(1)物质的量都为1mol时,Cl2获得2mol电子,H2O2获得2mol电子,ClO2获得5mol电子,O3获得2mol电子,ClO2得到的电子最多,消毒效率最高,

故答案为:D;

(2)根据题意:过氧乙酸(CH3COOOH)是一种多用途的新型液体消毒杀菌剂,它具有CH3COOH 和H2O2的双重性质,即具有酸性和氧化性、还原性,

A.FeCl3具有氧化性,能将双氧水氧化,会发生反应,使过氧乙酸失效,故A错误;

B.KMnO4溶液具有氧化性,能将双氧水氧化,会发生反应,使过氧乙酸失效,故B错误;

C.稀盐酸和双氧水之间不会反应,不会使过氧乙酸失效,故C正确;

D.NaHCO3溶液和双氧水水之间可以反应产生二氧化碳气体,使过氧乙酸失效,故D错误.

故选C.

(3)该反应是歧化反应,HClO2中+3价的氯元素一部分升高到ClO2中的+4价,一部分降低到-1价.当有1mol ClO2生成时,反应中转移1mol电子,即转移的电子数约为6.02×1023,故答案为:6.02×1023 (或NA);

(4)NH2Cl与水反应生成的HClO和NH3,反应方程式为NH2Cl+H2O=NH3+HClO,HClO有强氧化性,具备杀菌作用,

故答案为:NH2Cl+H2O=NH3+HClO;

Ⅱ、(1)根据反应知道,在第一个反应中消耗NO,第二个反应中又生成等量的NO,所以NO是催化剂,故答案为:E;

(2)NH3在400℃左右并有催化剂存在下把NO还原为氮气和水,即6NO+4NH3=5N2+6H2O,用天然气代替NH3来处理硝酸尾气(用NOx表示)的方程式为:xCH4+4NOx=xCO2+2N2+2x H2O,该反应所具有实际意义是天然气比NH3易得且价格便宜,

故答案为:6NO+4NH3=5N2+6H2O;xCH4+4NOx=xCO2+2N2+2xH2O;天然气比NH3易得且价格便宜.

解析

解:Ⅰ、(1)物质的量都为1mol时,Cl2获得2mol电子,H2O2获得2mol电子,ClO2获得5mol电子,O3获得2mol电子,ClO2得到的电子最多,消毒效率最高,

故答案为:D;

(2)根据题意:过氧乙酸(CH3COOOH)是一种多用途的新型液体消毒杀菌剂,它具有CH3COOH 和H2O2的双重性质,即具有酸性和氧化性、还原性,

A.FeCl3具有氧化性,能将双氧水氧化,会发生反应,使过氧乙酸失效,故A错误;

B.KMnO4溶液具有氧化性,能将双氧水氧化,会发生反应,使过氧乙酸失效,故B错误;

C.稀盐酸和双氧水之间不会反应,不会使过氧乙酸失效,故C正确;

D.NaHCO3溶液和双氧水水之间可以反应产生二氧化碳气体,使过氧乙酸失效,故D错误.

故选C.

(3)该反应是歧化反应,HClO2中+3价的氯元素一部分升高到ClO2中的+4价,一部分降低到-1价.当有1mol ClO2生成时,反应中转移1mol电子,即转移的电子数约为6.02×1023,故答案为:6.02×1023 (或NA);

(4)NH2Cl与水反应生成的HClO和NH3,反应方程式为NH2Cl+H2O=NH3+HClO,HClO有强氧化性,具备杀菌作用,

故答案为:NH2Cl+H2O=NH3+HClO;

Ⅱ、(1)根据反应知道,在第一个反应中消耗NO,第二个反应中又生成等量的NO,所以NO是催化剂,故答案为:E;

(2)NH3在400℃左右并有催化剂存在下把NO还原为氮气和水,即6NO+4NH3=5N2+6H2O,用天然气代替NH3来处理硝酸尾气(用NOx表示)的方程式为:xCH4+4NOx=xCO2+2N2+2x H2O,该反应所具有实际意义是天然气比NH3易得且价格便宜,

故答案为:6NO+4NH3=5N2+6H2O;xCH4+4NOx=xCO2+2N2+2xH2O;天然气比NH3易得且价格便宜.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下列关于氯水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新制氯水中只含有Cl2、H2O和H+三种微粒

B新制氯水可使蓝色石蕊试纸先变红后褪色

C光照氯水有气泡逸出,该气体是Cl2

D氯水放置数天后酸性减弱

正确答案

B

解析

解:A.氯水中含3种分子四种离子,共7种微粒,故A错误;

B.氯水中含HCl和HClO,HCl具有酸性,HClO具有漂白性,则新制氯水可使蓝色石蕊试纸先变红后褪色,故B正确;

C.氯水中HClO不稳定,光照氯水有气泡逸出,该气体是O2,故C错误;

D.氯水分解后生成盐酸,酸性增强,故D错误;

故选B.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按要求完成下列各题.

(1)PbO2与浓盐酸共热生成黄绿色气体,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2)ClO2常用子水的净化,工业上可用Cl2氧化NaClO2溶液制取ClO2.写出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

(3)MnO2可与KOH和KClO3在高温条件下反应,生成K2MnO4,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K2MnO4在酸性溶液中歧化,生成KMnO4和MnO2的物质的量之比为______

(4)(CN)2称为拟卤素,性质与卤素相似,其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正确答案

解:(1)PbO2与浓盐酸共热生成黄绿色气体,说明二者反应生成氯气,同时生成氯化铅和水,反应方程式为PbO2+4HCl(浓)=PbCl2+Cl2↑+2H2O;

故答案为:PbO2+4HCl(浓)=PbCl2+Cl2↑+2H2O;

(2)Cl2氧化NaClO2溶液制取ClO2,本身被还原为氯离子,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ClO2-+Cl2=2ClO2+2Cl-

故答案为:2ClO2-+Cl2=2ClO2+2Cl-

(3))二氧化锰与KOH和KClO3在高温下反应,生成锰酸钾(K2MnO4)和KCl,反应中化合价变化的元素为Mn、Cl,Mn元素由+4价升高为+6,Cl元素化合价由+5降低为-1,根据化合价升降相等,则二氧化锰与氯酸钾的物质的量之比为3:1,再根据原子守恒配平方程式为:3MnO2+6KOH+KClO33K2MnO4+KCl+3H2O;

K2MnO4在酸性溶液中歧化,生成KMnO4和MnO2,反应中Mn元素化合价分别由+6价升高到7价、降低到+4价,由氧化还原反应氧化剂和还原剂之间得失电子数目相等可知,生成KMnO4和MnO2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1;

故答案为:3MnO2+6KOH+KClO33K2MnO4+KCl+3H2O;2:1;

(4)由Cl2+2NaOH=NaCl+NaClO+H2O可知,(CN)2的化学性质和卤素很相似,则(CN)2与KOH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N)2+2NaOH=NaCN+NaCNO+H2O.

故答案为:(CN)2+2NaOH=NaCN+NaCNO+H2O.

解析

解:(1)PbO2与浓盐酸共热生成黄绿色气体,说明二者反应生成氯气,同时生成氯化铅和水,反应方程式为PbO2+4HCl(浓)=PbCl2+Cl2↑+2H2O;

故答案为:PbO2+4HCl(浓)=PbCl2+Cl2↑+2H2O;

(2)Cl2氧化NaClO2溶液制取ClO2,本身被还原为氯离子,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ClO2-+Cl2=2ClO2+2Cl-

故答案为:2ClO2-+Cl2=2ClO2+2Cl-

(3))二氧化锰与KOH和KClO3在高温下反应,生成锰酸钾(K2MnO4)和KCl,反应中化合价变化的元素为Mn、Cl,Mn元素由+4价升高为+6,Cl元素化合价由+5降低为-1,根据化合价升降相等,则二氧化锰与氯酸钾的物质的量之比为3:1,再根据原子守恒配平方程式为:3MnO2+6KOH+KClO33K2MnO4+KCl+3H2O;

K2MnO4在酸性溶液中歧化,生成KMnO4和MnO2,反应中Mn元素化合价分别由+6价升高到7价、降低到+4价,由氧化还原反应氧化剂和还原剂之间得失电子数目相等可知,生成KMnO4和MnO2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1;

故答案为:3MnO2+6KOH+KClO33K2MnO4+KCl+3H2O;2:1;

(4)由Cl2+2NaOH=NaCl+NaClO+H2O可知,(CN)2的化学性质和卤素很相似,则(CN)2与KOH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N)2+2NaOH=NaCN+NaCNO+H2O.

故答案为:(CN)2+2NaOH=NaCN+NaCNO+H2O.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下列各步反应A(HCl)→B(Cl2)→C(NaClO)→D(HClO)→E(CO2),其中不能直接一步实现的是(  )

AA→B

BB→C

CC→D

DD→E

正确答案

D

解析

解:A(HCl)B(Cl2C(NaClO)D(HClO),因HClO的酸性比碳酸弱,不能一步生成CO2,则D错误.

故选D.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下列物质与其用途相符合的是(  )

①Cl2-作消毒剂;   ②AgBr-制胶卷,感光纸;   ③AgI-人工降雨;   ④加碘食盐-预防甲状腺肿大;

⑤淀粉-检验I2的存在;   ⑥NaClO-漂白纺织物.

A②③④⑤⑥

B①②④⑤⑥

C②③④⑤

D全部

正确答案

D

解析

解:①Cl2能与水反应生成次氯酸,次氯酸可作消毒剂,用于杀菌消毒,故①正确;

②AgBr不稳定,易分解生成银,可用来制胶卷、感光纸,故②正确;

③AgI易与空气中水蒸气结合形成晶核,有利水汽粒子的碰撞增大,从而形成雨,故③正确;

④碘是预防甲状腺肿大的主要元素,故④正确;

⑤淀粉遇碘变蓝色,可用来检验碘单质,故⑤正确;

⑥NaClO与二氧化碳、水反应生成次氯酸,次氯酸具有强氧化性,可用于漂白纺织物;,故⑥正确;

故选:D.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下列有关Cl、N、S等非金属元素化合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漂粉精的主要成分为次氯酸钙

B实验室可用浓硫酸干燥氨气

C实验室可用NaOH溶液处理NO2、HCl废气

DAl2(SO43可除去碱性废水及酸性废水中的悬浮颗粒

正确答案

C

解析

解:A.漂白精的主要成分为次氯酸钙和氯化钙,其中有效成分为次氯酸钙,故A错误;

B.因氨气和浓硫酸反应,则不能用浓硫酸干燥氨气,应用碱石灰,故B错误;

C.NO2和HCl都可与NaOH反应,可用氢氧化钠溶液处理尾气,故C正确;

D.酸性条件下抑制铝离子的水解,碱性条件下可促进水解,在酸性条件下不能除去废水中的悬浮颗粒,故D错误.

故选C.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2016•晋江市校级模拟)下列过程合乎实际并用于工业生产的是(  )

A钠在氯气中燃烧制氯化钠

B氯化铵与氢氧化钙共热制氨气

C浓盐酸与二氧化锰共热制氯气

D氯气与石灰乳反应制漂白粉

正确答案

D

解析

解:A、工业制氯化钠是用海水晒制而得,不是用钠在氯气中燃烧制氯化钠,这样成本太高,故A错误;

B、工业制氨气是用氮气和氢气在一定条件下制得,实验室制氨气是用氯化铵与氢氧化钙共热制得,故B错误;

C、工业制氯气是用电解饱和食盐水,实验室制氯气是用浓盐酸与二氧化锰共热制得,故C错误;

D、工业制漂白粉是用氯气与石灰乳反应制得,故D正确.

故选:D.

1
题型: 多选题
|
多选题

下列物质中,不能使有色布条褪色的是(  )

A氨水

B氯化钙溶液

C漂白粉溶液

D次氯酸钠溶液

正确答案

A,B

解析

解:A、氨水中含有氨气分子、水分子,铵根离子、一水合氨分子等,均不具有漂白性,不能使有色布条褪色,故A正确;

B.氯化钙溶液不具有漂白性,不能使有色布条褪色,故B正确;

C.漂白粉溶液含有ClO-,能生成HClO,具有漂白性,能使有色布条褪色,故C错误;

D.次氯酸钠溶液含有ClO-,能生成HClO,具有漂白性,能使有色布条褪色,故D错误;

故选AB.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下列有关物质用途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漂白精能漂白是因为Ca(ClO)2中的ClO-有强氧化性

B明矾能够消毒杀菌是利用了胶体的吸附性

C氢氧化铝、碳酸镁、小苏打等可用于治疗胃酸过多

D二氧化硅可用于制造光导纤维

正确答案

B

解析

解:A.HClO具有漂白性是由于ClO-有强氧化性的缘故,故A正确;

B.明矾净水是由于明矾水解生成氢氧化铝胶体,具有吸附能力,但不具有消毒杀菌能力,故B错误;

C.氢氧化铝、碳酸镁、小苏打碱性较弱,能与酸反应,可用于治疗胃酸过多,故C正确;

D.光导纤维的主要材料为二氧化硅,所以二氧化硅可用于制造光导纤维,故D正确.

故选B.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二氧化氯是目前国际上公认的新一代高效、广谱、安全的杀菌、保鲜剂.

(1)ClO2的制备方法比较实用的有数十种,下列方法是常见方法之一.

方法一:2NaClO3+4HCl(浓)=2NaCl+Cl2↑+2ClO2↑+2H2O

方法二:2NaClO2+Cl2=2NaCl+2ClO2

方法三:实验室常用氯酸钠(NaClO3)、亚硫酸钠(Na2SO3)和硫酸共热制备二氧化氯

①比较方法一和方法二,哪种方法更好?______,说明理由______

②方法三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______

(2)二氧化氯做消毒剂时,被还原成Cl-,它的消毒效率是同质量常用消毒剂NaClO(84消毒液的主要成分)的______倍.

(3)某同学欲对用ClO2消毒过的自来水进行Cl-含量的测定(假设ClO2全部转化为Cl-),实验过程如下:向30.00mL水样中加几滴K2CrO4溶液作指示剂,用0.001000mol/L AgNO3溶液滴定,当有砖红色Ag2CrO4沉淀出现时,达到滴定终点,此时用去AgNO3溶液12.12mL.①水样中Cl-的物质的量浓度是______

②如在滴定终点时,测得溶液中的CrO42-浓度是3.000×10 -3 mol/L,则此时溶液中Cl-的浓度为______.(已知KSP(AgCl)=1.77×10 -10,KSP(Ag2CrO4)=2.70×10-12

(4)ClO2在杀菌消毒的同时,可将剧毒氰化物氧化成无毒气体而除去,写出用ClO2氧化除去CN-的离子方程式______

正确答案

解:(1)①比较方法一和方法二,方法一的缺点是会产生大量的氯气,不仅产率低,而且产品难以分离,同时很可能造成环境污染,方法二安全性好,没有产生毒副产品,故答案为:方法二;方法一的缺点是会产生大量的氯气,不仅产率低,而且产品难以分离,同时很可能造成环境污染,方法二安全性好,没有产生毒副产品;

②用氯酸钠(NaClO3)、亚硫酸钠(Na2SO3)和硫酸共热会产生二氧化氯、硫酸钠以及水,即2NaClO3+Na2SO3+H2SO4=2Na2SO4+2ClO2+H2O,故答案为:2NaClO3+Na2SO3+H2SO4=2Na2SO4+2ClO2+H2O;

(2)二氧化氯做消毒剂时,被还原成Cl-,质量是m的二氧化氯转移电子是mol,次氯酸铵做消毒剂时,被还原成Cl-,质量是m的次氯酸钠转移电子是mol,所以二者的消毒效率之比是:mol:mol=2.76,故答案为:2.76;

(3)①由Ag++Cl-=AgCl↓可知,n(Cl-)=12.12×0.001L×0.001000mol•L-1=12.12×10-6mol,所以水样中c(Cl-)==4.04×10-4 mol•L-1

故答案为:4.04×10-4 mol•L-1

②当c(CrO42-)=5.00×10-3 mol•L-1出现砖红色沉淀时,由Ksp(Ag2CrO4)和 c(CrO42-)=3.00×10-3,得c(Ag+)==3.00×10-5 mol•L-1

所以c(Cl-)==5.90×10-6 mol•L-1,故答案为:5.90×10-6 mol•L-1

(4)ClO2可将剧毒氰化物氧化成无毒气体氮气、二氧化碳而除去,除去CN-的离子方程式为:2ClO2+2CN-=2CO2↑+N2↑+2Cl-

故答案为:2ClO2+2CN-=2CO2↑+N2↑+2Cl-

解析

解:(1)①比较方法一和方法二,方法一的缺点是会产生大量的氯气,不仅产率低,而且产品难以分离,同时很可能造成环境污染,方法二安全性好,没有产生毒副产品,故答案为:方法二;方法一的缺点是会产生大量的氯气,不仅产率低,而且产品难以分离,同时很可能造成环境污染,方法二安全性好,没有产生毒副产品;

②用氯酸钠(NaClO3)、亚硫酸钠(Na2SO3)和硫酸共热会产生二氧化氯、硫酸钠以及水,即2NaClO3+Na2SO3+H2SO4=2Na2SO4+2ClO2+H2O,故答案为:2NaClO3+Na2SO3+H2SO4=2Na2SO4+2ClO2+H2O;

(2)二氧化氯做消毒剂时,被还原成Cl-,质量是m的二氧化氯转移电子是mol,次氯酸铵做消毒剂时,被还原成Cl-,质量是m的次氯酸钠转移电子是mol,所以二者的消毒效率之比是:mol:mol=2.76,故答案为:2.76;

(3)①由Ag++Cl-=AgCl↓可知,n(Cl-)=12.12×0.001L×0.001000mol•L-1=12.12×10-6mol,所以水样中c(Cl-)==4.04×10-4 mol•L-1

故答案为:4.04×10-4 mol•L-1

②当c(CrO42-)=5.00×10-3 mol•L-1出现砖红色沉淀时,由Ksp(Ag2CrO4)和 c(CrO42-)=3.00×10-3,得c(Ag+)==3.00×10-5 mol•L-1

所以c(Cl-)==5.90×10-6 mol•L-1,故答案为:5.90×10-6 mol•L-1

(4)ClO2可将剧毒氰化物氧化成无毒气体氮气、二氧化碳而除去,除去CN-的离子方程式为:2ClO2+2CN-=2CO2↑+N2↑+2Cl-

故答案为:2ClO2+2CN-=2CO2↑+N2↑+2Cl-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某研究性学习小组设计了一组实验来探究元素周期律.甲同学根据元素非金属性与对应最高价含氧酸之间的关系,设计了如图1装置来一次性完成同主族元素C和Si的非金属性强弱比较的实验研究;乙同学设计了如图2装置来验证卤族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图2中A、B、C三处分别是沾有NaBr溶液的棉花、湿润的淀粉KI试纸、湿润的红纸.已知常温下浓盐酸与高锰酸钾能反应生成氯气.

(1)从以下所给物质中选出甲同学设计的实验所用到物质:图1中试剂A、B为(填序号)______

①稀硫酸溶液; ②浓盐酸; ③石灰石;④碳酸钠粉末;⑤Na2SO3溶液

写出图1烧瓶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

(2)甲同学所做实验图1烧杯中现象为______

(3)乙同学所做实验图2中B处的现象为______

(4)写出图2中A处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

正确答案

解:(1)①验证元素非金属性与对应最高价含氧酸之间的关系,验证元素非金属性与对应最高价含氧酸之间的关系,由于盐酸易挥发,所选取的酸应为稀硫酸,硫酸钙微弱,不能选择碳酸钙,固体药品应为碳酸钠,烧瓶中是碳酸钠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钠、水、二氧化碳,烧瓶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CaCO3+2H+=Ca2++CO2↑+H2O,

故答案为:①、④;CO32-+2H+=CO2↑+H2O;

(2)C中应盛装硅酸钠溶液,以此来证明碳酸、硅酸的酸性强弱,由于碳酸酸性比硅酸强,在C中通入二氧化碳气体生成硅酸沉淀,因此烧杯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CO2+SiO32-+H2O=H2SiO3↓+CO32-,H2SiO3是白色胶状沉淀,

故答案为:出现白色胶状沉淀

(3)单质的氧化性Cl2>Br2>I2,则B处氯气通过湿润的淀粉KI试纸,氯气与KI反应Cl2+2KI═2KCl+I2,生成碘单质,碘遇淀粉变蓝色.

故答案为:湿润的淀粉KI试纸变蓝 

(4)单质的氧化性Cl2>Br2>I2,A处氯气通过沾有NaBr溶液的棉花溴化钠溶液,发生置换反应生成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Cl2+2Br-=Br2+2Cl-

故答案为:Cl2+2Br-=Br2+2Cl-

解析

解:(1)①验证元素非金属性与对应最高价含氧酸之间的关系,验证元素非金属性与对应最高价含氧酸之间的关系,由于盐酸易挥发,所选取的酸应为稀硫酸,硫酸钙微弱,不能选择碳酸钙,固体药品应为碳酸钠,烧瓶中是碳酸钠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钠、水、二氧化碳,烧瓶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CaCO3+2H+=Ca2++CO2↑+H2O,

故答案为:①、④;CO32-+2H+=CO2↑+H2O;

(2)C中应盛装硅酸钠溶液,以此来证明碳酸、硅酸的酸性强弱,由于碳酸酸性比硅酸强,在C中通入二氧化碳气体生成硅酸沉淀,因此烧杯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CO2+SiO32-+H2O=H2SiO3↓+CO32-,H2SiO3是白色胶状沉淀,

故答案为:出现白色胶状沉淀

(3)单质的氧化性Cl2>Br2>I2,则B处氯气通过湿润的淀粉KI试纸,氯气与KI反应Cl2+2KI═2KCl+I2,生成碘单质,碘遇淀粉变蓝色.

故答案为:湿润的淀粉KI试纸变蓝 

(4)单质的氧化性Cl2>Br2>I2,A处氯气通过沾有NaBr溶液的棉花溴化钠溶液,发生置换反应生成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Cl2+2Br-=Br2+2Cl-

故答案为:Cl2+2Br-=Br2+2Cl-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工业上用活性炭吸附海带提碘后废水中的I-制取I2,其流程如图:

(1)向废水中加入NaNO2并调节pH<4,写出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

(2)用活性炭吸附生成的单质碘的目的是______,用浓、热NaOH洗脱吸附的碘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3)从调节pH后所得的溶液中获取碘,工业上可用热空气吹出,其原因是______;若取少量该溶液在实验室中分离得到单质碘,需要进行的操作为______

(4)流程中生成的NO尾气有毒,工业上将其与O2按一定比例通入NaOH制备NaNO2,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5)工业上虚框内流程还可用如图操作代替,评价如图流程的优点______(写出一条).

正确答案

解:(1)亚硝酸钠具有氧化性,碘离子具有还原性,酸性条件下,二者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一氧化氮和碘和水,离子反应方程式为:2NO2-+4H++2I-═2NO+I2+2H2O,

故答案为:2NO2-+4H++2I-═2NO+I2+2H2O;

(2)活性炭具有疏松多孔的结构,有很强的吸附能力,能富集单质碘,碘单质在碱性条件下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5价的NaIO3和-1价的NaI,所以用浓、热NaOH洗脱吸附的碘的化学方程式为3I2+6NaOHNaIO3+5NaI+3H2O,

故答案为:富集单质碘;3I2+6NaOHNaIO3+5NaI+3H2O;

(3)因单质碘在水中溶解度小,碘易升华,则可用热空气吹出;

若取少量该溶液在实验室中分离得到单质碘,首先从含碘的溶液中萃取分液分离出碘的四氯化碳或苯的溶液,分离出单质碘和回收苯或四氯化碳,是利用互溶的两种液体的沸点不同来分离,则实验操作为蒸馏,

故答案为:单质碘在水中溶解度小,易升华;萃取、分液、蒸馏;

(4)一氧化氮具有还原性,氧气具有氧化性,两者在碱性条件下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亚硝酸钠和水,化学反应方程式为4NaOH+O2+4NO═4NaNO2+2H2O,

故答案为:4NaOH+O2+4NO═4NaNO2+2H2O;

(5)工业上虚框内流程与图中操作流程比较,需氢氧化钠、盐酸对设备有一定的腐蚀性,化学药品的投入量大,需热能成本高,而图中操作流程仅需高温,减少了化学药品的投入量,使成本大大降低(或生产环节减少;或药品对设备无腐蚀性等),

故答案为:减少了化学药品的投入量,使成本大大降低(或生产环节减少;或药品对设备无腐蚀性等);

解析

解:(1)亚硝酸钠具有氧化性,碘离子具有还原性,酸性条件下,二者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一氧化氮和碘和水,离子反应方程式为:2NO2-+4H++2I-═2NO+I2+2H2O,

故答案为:2NO2-+4H++2I-═2NO+I2+2H2O;

(2)活性炭具有疏松多孔的结构,有很强的吸附能力,能富集单质碘,碘单质在碱性条件下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5价的NaIO3和-1价的NaI,所以用浓、热NaOH洗脱吸附的碘的化学方程式为3I2+6NaOHNaIO3+5NaI+3H2O,

故答案为:富集单质碘;3I2+6NaOHNaIO3+5NaI+3H2O;

(3)因单质碘在水中溶解度小,碘易升华,则可用热空气吹出;

若取少量该溶液在实验室中分离得到单质碘,首先从含碘的溶液中萃取分液分离出碘的四氯化碳或苯的溶液,分离出单质碘和回收苯或四氯化碳,是利用互溶的两种液体的沸点不同来分离,则实验操作为蒸馏,

故答案为:单质碘在水中溶解度小,易升华;萃取、分液、蒸馏;

(4)一氧化氮具有还原性,氧气具有氧化性,两者在碱性条件下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亚硝酸钠和水,化学反应方程式为4NaOH+O2+4NO═4NaNO2+2H2O,

故答案为:4NaOH+O2+4NO═4NaNO2+2H2O;

(5)工业上虚框内流程与图中操作流程比较,需氢氧化钠、盐酸对设备有一定的腐蚀性,化学药品的投入量大,需热能成本高,而图中操作流程仅需高温,减少了化学药品的投入量,使成本大大降低(或生产环节减少;或药品对设备无腐蚀性等),

故答案为:减少了化学药品的投入量,使成本大大降低(或生产环节减少;或药品对设备无腐蚀性等);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目前,从海水中提取的溴占世界溴年生产总量的左右.海水中溴主要以NaBr的形式存在,工业上从海水中提取溴用下列方法:

(1)海水中加入氯水使NaBr氧化,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

(2)向溶液中鼓入空气,将Br2吹出,用纯碱吸收,反应的方程式为______

(3)将(2)所得溶液用稀H2SO4酸化,使NaBr、NaBrO3转化为单质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

(4)这样制得的溴中含有少量的Cl2,除去Cl2的方法是______

(5)若海水里溴含量为0.07%(质量分数).则海水中溴化钠的质量分数为______

正确答案

解:(1)通入氯气后,氯气与溴离子反应生成单质溴和溴离子,其离子方程式为:Cl2+2Br-═2Cl-+Br2

故答案为:Cl2+2Br-═2 Cl-+Br2

(2)纯碱溶液吸收Br2的化学方程式为:3Na2CO3+3Br2=5NaBr+NaBrO3+3CO2↑,

故答案为:3Na2CO3+3Br2=5NaBr+NaBrO3+3CO2↑;

(3)溴酸根离子中溴元素化合价为+5价变成0价,化合价降低5价;溴离子化合价由-1价到0价,化合价升高1价,则化合价变化的最小公倍数为5,所以溴酸根离子计量数为1,溴离子计量数为5,再根据观察法配平,配平后的离子方程式为:BrO3-+5Br-+6H+=3Br2+3H2O,

故答案为:BrO3-+5Br-+6H+=3Br2+3H2O;

(4)利用NaBr溶液与Cl2反应生成溴单质和氯离子,然后分液可除去Cl2

故答案为:加入NaBr溶液;

(5)NaBr中溴与溴化钠溴的质量之比为:80:103,若海水里溴含量为0.07%(质量分数),则溴化钠达到质量分数为:0.07%×≈0.09%,

故答案为:0.09%.

解析

解:(1)通入氯气后,氯气与溴离子反应生成单质溴和溴离子,其离子方程式为:Cl2+2Br-═2Cl-+Br2

故答案为:Cl2+2Br-═2 Cl-+Br2

(2)纯碱溶液吸收Br2的化学方程式为:3Na2CO3+3Br2=5NaBr+NaBrO3+3CO2↑,

故答案为:3Na2CO3+3Br2=5NaBr+NaBrO3+3CO2↑;

(3)溴酸根离子中溴元素化合价为+5价变成0价,化合价降低5价;溴离子化合价由-1价到0价,化合价升高1价,则化合价变化的最小公倍数为5,所以溴酸根离子计量数为1,溴离子计量数为5,再根据观察法配平,配平后的离子方程式为:BrO3-+5Br-+6H+=3Br2+3H2O,

故答案为:BrO3-+5Br-+6H+=3Br2+3H2O;

(4)利用NaBr溶液与Cl2反应生成溴单质和氯离子,然后分液可除去Cl2

故答案为:加入NaBr溶液;

(5)NaBr中溴与溴化钠溴的质量之比为:80:103,若海水里溴含量为0.07%(质量分数),则溴化钠达到质量分数为:0.07%×≈0.09%,

故答案为:0.09%.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2008年初,南方经历了50年一遇的大雪灾,导致交通中断,电网大面积瘫痪.为了打通京珠高速,有关部门在京珠高速上撒下了数千吨融雪剂帮助破冰除雪,恢复交通.融雪剂主要分为两大类,一类是以醋酸钾为主要成分的有机融雪剂,虽然这一类融雪剂融雪效果好,没有什么腐蚀损害,但它的价格太高,一般只适用于机场等地.而另一类则是氯盐类融雪剂,包括氯化钠、氯化钙、氯化镁、氯化钾等,通称作“化冰盐”.它的优点是便宜,价格仅相当于有机类融雪剂的1/10,但它对大型公共基础设施的腐蚀是很严重的.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通过在熔融状态下能否导电来证明CaCl2是否为离子化合物

BCaCl2通常用作干燥剂,但是不能干燥NH3

C电化学腐蚀是造成钢铁腐蚀的主要原因

D“化冰盐“可以替代食盐来作调味剂,氯盐类融雪剂不会造成地下水污染

正确答案

D

解析

解:A、因一般来说共价化合物在水溶液中能导电,熔融时不导电,如HCl,H2SO4等,离子化合物在熔融和水溶液中都能导电,如:NaCl,CaCl2等,有些离子化合物在如果溶解度太小,只有在熔融时导电,如CaCO3等,故A正确;

     B、因CaCl2不但能吸收水,还能与NH3反应:CaCl2+8NH3=CaCl2•8NH3,故B正确;

     C、因金属的腐蚀分为:化学腐蚀和电化学腐蚀,钢铁腐蚀的主要是发生电化学腐蚀,故C正确;

     D、因“化冰盐”的成分除了氯化钠,还有氯化钙、氯化镁、氯化钾等,而食盐的主要成分为氯化钠,同时氯盐类融雪剂会使水变咸,污染了水,故D错误;

    故选:D

百度题库 > 高考 > 化学 > 非金属及其化合物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

  • 上一题
  • 1/15
  • 下一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