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试卷

X 查看更多试卷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向同浓度的KCl和KI混合溶液中滴加AgNO3溶液,首先看到白色沉淀

BKsp的大小取决于加入到水中的难溶电解质的物质的量,所以离子浓度改变时,沉淀平衡一定会发生移动

C所谓离子沉淀完全就是用沉淀剂将溶液中某一离子除净

D温度一定时,当溶液中Ag+和Cl-浓度的乘积等于Ksp值时,此溶液为AgCl饱和溶液

正确答案

D

解析

解:A、向同浓度的KCl和KI混合溶液中滴加AgNO3溶液,首先看到黄色沉淀,故A错误;

B、Ksp的大小和加入到水中的难溶电解质的物质的量多少无关,只受温度影响,故B错误;

C、所谓离子沉淀完全就是用沉淀剂将溶液中某一离子浓度降低到≤10-5mol/L即可,不是离子浓度为零,故C错误;

D、温度一定时,当溶液中Ag+和Cl-浓度的乘积等于Ksp值时,即Qc=Ksp,溶液为饱和溶液,故D正确.

故选D.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化学与工农业生产和人类生活密切相关,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二氧化氯和臭氧可用作自来水消毒剂

B海轮外壳上镶入铜块,可减缓船体的腐蚀

C使用太阳能等代替化石燃料,符合低碳节能减排的要求

D松花蛋是一种常用食品,但食用时有氨的气味,可以蘸些食醋除去

正确答案

B

解析

解:A、臭氧和二氧化氯均具有氧化性,都可用作自来水消毒剂,故A正确;

B、海轮外壳上镶入铜块,形成的原电池中,金属铁为负极,铜为正极,金属铁易被腐蚀,故B错误;

C、太阳能属于清洁能源,化石燃料的燃烧会产生大量的有毒物质,使用太阳能等代替化石燃料,可以降低空气污染性气体的排放,符合低碳节能减排的要求,故C正确;

D、氨气是一种碱性气体,可以和醋酸之间反应,故D正确.

故选B.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关于漂白粉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漂白粉具有漂白性

B漂白粉是纯净物

C漂白粉最好在弱酸性环境下使用

D漂白粉可以长期露置,因而比次氯酸易保存

正确答案

C

解析

解:A、漂白粉的漂白原理是次氯酸钙和弱酸性物质生成的次氯酸的漂白性,故A错误;

B、漂白粉的成分是氯化钙和次氯酸钙的混合物,故B错误;

C、漂白粉的漂白原理:次氯酸钙和弱酸性物质生成的次氯酸的漂白性,最好在弱酸性环境下使用,故C正确;

D、漂白粉成分中的次氯酸钙和弱酸性物质生成的次氯酸易分解,所以漂白粉久置会失效,故D错误.

故选C.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G、Q、X、Y、Z均为氯的含氧化合物,我们不了解它们的分子式或化学式,但知道它们在一定条件下具有如下的转换关系(未配平):

(1)G→Q十NaCl

(2)Y十NaOH→G十Q十H2O

(3)Q+H2OX+H2

(4)Z十NaOH→Q十X十H2O

这五种化合物中氯的化合价由低到高的顺序为(  )

AQGZYX

BGYQZX

CGYZQX

DZXGYQ

正确答案

B

解析

解:(1)G→Q十NaCl中,NaCl中Cl元素为-1价,则Cl元素的化合价为Q>G>-1,

(2)Y十NaOH→G十Q十H2O中,结合(1)可知Cl元素的化合价为Q>Y>G,

(3)Q+H2OX+H2中,H元素的化合价降低,则Cl元素的化合价升高,所以Cl元素的化合价为X>Q,

(4)Z十NaOH→Q十X十H2O中,结合(3)可知,Cl元素的化合价为X>Z>Q,

所以五种化合物中氯的化合价由低到高的顺序为GYQZX,

故选B.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消毒剂在日常生活、医疗、卫生、防疫中都有重要作用,下列消毒剂的使用不正确的是(  )

A预防“非典”常使用过氧乙酸、“84“消毒液、漂白粉等消毒剂

B因患“禽流感”而被捕杀的家禽尸体常用生石灰处理

C医疗上常用体积分数为75%的酒精进行皮肤消毒

DC12常用于食品加工、消毒和防腐

正确答案

D

解析

解:A、过氧乙酸、“84“消毒液、漂白粉等具有氧化性,具有杀菌消毒作用,常做消毒剂,故A正确;

B、家禽尸体常用生石灰处理,是因为生石灰和水作用产生的熟石灰具有消毒杀菌的作用,使家禽体内的细菌不再向外界扩散的缘故,故B正确;

C、使用70%-75%的酒精,能使组成细菌的蛋白质凝固,具有消毒杀菌作用,常用于医疗卫生方面的消毒,故C正确;

D、氯气是一种有毒物质,常温下是气体,不易储存,不能用于食品加工、消毒和防腐,故D错误.

故选D.

1
题型:填空题
|
填空题

试回答下列问题:

(1)漂粉精在空气中长期露置时会变质,则其变质的有关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2)把1molNa和1mol Mg分别投入到过量且等体积的盐酸中,分别得到溶液a和b,则溶液a和b的质量关系为ma______mb

(3)如图为实验室某浓盐酸试剂瓶的标签上的有关数据,试根据标签上的有关数据回答下列问题:

①该浓盐酸中HCl的物质的量浓度为______mol/L.

②标准状况下,1.00L水(密度:1.00g•cm-3)吸收______L的HCl可制得上述浓盐酸.

正确答案

Ca(ClO)2+CO2+H2O=CaCO3↓+2HClO

等于

11.9

353

解析

解:(1)因碳酸的酸性大于次氯酸,故漂粉精中的Ca(ClO)2与二氧化碳反应发生反应:

Ca(ClO)2+CO2+H2O=CaCO3↓+2HClO,符合强酸制弱酸.

故答案为:Ca(ClO)2+CO2+H2O=CaCO3↓+2HClO

(2)0.1mol的Mg为2.4g,置换出0.1mol氢气即0.2g的氢气,差量为2.4g-0.2g=2.2g,即溶液增重2.2g;0.1mol的Na为2.3g,置换出0.05mol氢气即0.1g的氢气,差量为2.3g-0.1g=2.2g,即溶液增重2.2g,而原来盐酸的质量相等,所以反应后两溶液的质量相等.

故答案为:等于

(3)①设盐酸的体积为VL,则溶质的质量为V×1000mL×1.19g•cm-3×36.5%,溶质的物质的量为=11.9Vmol,所以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为=11.9mol/L.

②1.00L水(密度:1.00g•cm-3)的质量为1000g,设HCl气体的体积为VL,则

W=×100%=×100%=36.5%,解得V=353

故答案为:353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将氯水滴入紫色石蕊试液、硝酸银溶液,将依次观察到紫色石蕊试液先变红后褪色、有白色沉淀产生等现象.这些现象与氯水所含的下列哪种微粒无直接关系(  )

AHClO

BH2O

CCl-

DH+

正确答案

B

解析

解:氯水滴入紫色石蕊试液,观察到紫色石蕊试液先变红后褪色,含H+显酸性,溶液变红,含HClO具有漂白性,后来溶液褪色,

滴入硝酸银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是因含Cl-,生成AgCl沉淀,

故选B.

1
题型:填空题
|
填空题

氯、溴、碘同属于周期表中的ⅦA族,在上个世纪,人们很早就制得高碘酸及其盐,但得不到含+7价溴的化合物,1968年,化学家用发现不久的XeF2和KBrO3首先制得纯净的KBrO4晶体.

(1)高碘酸盐(IO65-)能在酸性条件下将Mn2+氧化为MnO4-(本身被还原成I03-),其反应平稳而迅速,写出离子反应方程式:______

(2)在25℃,已知pH=2的高碘酸溶液与pH=12的NaOH溶液等体积混合,所得混合液显酸性;0.01mol•L-1的碘酸或高锰酸溶液与pH=12的NaOH溶液等体积混合,所得混合液显中性.则高碘酸是______;高锰酸是______(填“强酸”或“弱酸”).

(3)写出XeF2和含KOH、KBrO3的水溶液反应得到KBrO4的离子方程式______

正确答案

5IO65-+2Mn2++14H+=5IO3-+2MnO4-+7H2O

弱酸

强酸

XeF2+2OH-+BrO3-=BrO4-+Xe+2F-+H2O

解析

解:(1)高碘酸根离子得电子作氧化剂,锰离子失电子作还原剂,在酸性条件下高锰酸根离子和锰离子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碘酸根离子和高锰酸根离子、水,所以离子方程式为5IO65-+2Mn2++14H+=5IO3-+2MnO4-+7H2O.

故答案为:5IO65-+2Mn2++14H+=5IO3-+2MnO4-+7H2O.

(2)pH=2的高碘酸溶液与pH=12的NaOH溶液中氢离子浓度和氢氧根离子的浓度相等,氢氧化钠是强碱,等体积混合时,若溶液呈中性,说明氢离子和氢氧根离子恰好反应,高碘酸是强酸,但实际上混合溶液呈酸性,这说明高碘酸又电离出部分氢离子,所以高碘酸是弱酸.

pH=12的NaOH溶液氢氧根离子的浓度为0.01mol•L-1,当0.01mol•L-1的碘酸或高锰酸溶液与pH=12的NaOH溶液等体积混合时,溶液呈中性,说明碘酸或高锰酸中氢离子的物质的量与氢氧根离子的物质的量相等,溶液的体积相等,氢氧化钠是强碱,所以高锰酸全部电离属于强电解质,所以是强酸.

故答案为:高碘酸是弱酸;高锰酸是强酸.

(3)根据KBrO3和KBrO4中的溴的化合价分别是+5价、+7价,所以由KBrO3生成KBrO4,KBrO3失电子作还原剂,所以XeF2得电子作氧化剂,F元素的非金属性最强,所以只能以化合态存在,只能是Xe元素得电子生成单质Xe,同时有水生成,所以离子方程式为XeF2+2OH-+BrO3-=BrO4-+Xe+2F-+H2O.

故答案为:XeF2+2OH-+BrO3-=BrO4-+Xe+2F-+H2O.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下列物质中,不可用来漂白、杀菌消毒的是(  )

A次氯酸钠

B过氧化钠

C氯水

D含碘食盐

正确答案

D

解析

解:A、B、C中物质具有强氧化性,C中氯气与水反应生成HClO具有漂白性,则A、B、C可用于饮用水的杀菌消毒,

而含碘食盐不具有强氧化性,则不能用于饮用水的杀菌消毒,

故选D.

1
题型:填空题
|
填空题

海洋植物如海带、海藻中含有大量的碘元素,碘元素以碘离子的形式存在.实验室里从海藻中提取碘的流程如图:

(1)指出提取碘的过程中有关的实验操作名称:①______,③______

(2)提取碘的过程中,可选择的有机试剂是______

A.酒精   B.四氯化碳   C.苯

(3)实验操作③中,实验室已有烧杯、玻璃棒以及必要的夹持仪器,尚缺少的玻璃仪器是______

(4)从含碘的有机溶液中提取碘和回收有机溶剂,还须经过蒸馏,指出实验装置图中的错误之处:

______

______

______

(5)进行上述蒸馏操作时,使用水浴加热的原因是:______,最后晶态碘在______里聚集(填仪器名称).

正确答案

过滤

萃取、分液

BC

分液漏斗、锥形瓶

缺石棉网

温度计插到了液体中

冷凝管进出水的方向颠倒

受热比较均匀,温度容易控制

蒸馏烧瓶

解析

解:(1)①分离固体和液体用过滤,③将碘水中的碘单质萃取出来,选择合适的萃取剂即可,

故答案为:过滤;萃取、分液;

(2)萃取的基本原则两种溶剂互不相溶,且溶质在一种溶剂中的溶解度比在另一种大的多,故可用四氯化碳或苯,

故答案为:BC;

(3)海藻灰中碘离子转化为碘的有机溶液,需要用到分液,分液需要用到分液漏斗、锥形瓶,

故答案为:分液漏斗;锥形瓶;

(4)冷凝水应是下进上出,烧杯加热应垫石棉网,温度计水银球应与烧瓶支管口相平.

故答案为:缺石棉网;温度计插到了液体中;冷凝管进出水的方向颠倒;

(5)水浴加热的温度是使试管内或烧杯内试剂受热温度均匀,具有长时间加热温度保持恒定的特点.四氯化碳沸点:

76.8℃,碘单质沸点为184℃,故最后晶态碘在蒸馏烧瓶里聚集,

故答案为:受热比较均匀,温度容易控制;蒸馏烧瓶.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食盐加碘剂碘酸钾的制备可以采用两条工艺线路:

线路一:通过碘与氯酸钾溶液之间进行氧化还原反应来制备.试回答:

(1)该制备方法的主要反应为:______

(2)可能发生的副反应有(只写出一个)______

线路二:碘与过氧化氢在催化剂作用下反应生成碘酸,再与碳酸钾作用生成碘酸钾,请写出以上两步的反应方程式:

(1)______

(2)______

正确答案

解:线路一:(1)碘单质能被氯酸钾氧化为碘酸钾,同时生成氯气,发生反应的方程式为:I2+2KClO3=2KIO3+Cl2↑,故答案为:I2+2KClO3=2KIO3+Cl2↑;

(2)氯气可以和水之间发生反应,发生副反应,即Cl2+H2O(冷水)=HClO+HCl,故答案为:Cl2+H2O(冷水)=HClO+HCl;

线路二:

(1)碘与过氧化氢在催化剂作用下反应生成碘酸和水,即I2+5H2O2═2HIO3+4H2O,故答案为:I2+5H2O2═2HIO3+4H2O;

(2)碘酸可以与碳酸钾作用生成碘酸钾、水以及二氧化碳,即2HIO3+K2CO3═2KIO3+CO2↑+H2O,故答案为:2HIO3+K2CO3═2KIO3+CO2↑+H2O.

解析

解:线路一:(1)碘单质能被氯酸钾氧化为碘酸钾,同时生成氯气,发生反应的方程式为:I2+2KClO3=2KIO3+Cl2↑,故答案为:I2+2KClO3=2KIO3+Cl2↑;

(2)氯气可以和水之间发生反应,发生副反应,即Cl2+H2O(冷水)=HClO+HCl,故答案为:Cl2+H2O(冷水)=HClO+HCl;

线路二:

(1)碘与过氧化氢在催化剂作用下反应生成碘酸和水,即I2+5H2O2═2HIO3+4H2O,故答案为:I2+5H2O2═2HIO3+4H2O;

(2)碘酸可以与碳酸钾作用生成碘酸钾、水以及二氧化碳,即2HIO3+K2CO3═2KIO3+CO2↑+H2O,故答案为:2HIO3+K2CO3═2KIO3+CO2↑+H2O.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氯化亚砜(SOCl2,结构式如图:()主要用于制造酰基氯化物,其工业制备原理:

SO3+SCl2═SOCl2+SO2,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SCl2和SOCl2中S的化合价分别为+2、+4价

B制备反应中,二氧化硫是氧化产物

C每消耗1mol SCl2,转移1mol电子

DSOCl2分子中既含有离子键又含有共价键

正确答案

A

解析

解:A.SCl2和SOCl2中Cl、O的化合价分别是-1价和-2价,根据化合物中元素化合价的代数和为零,则SCl2和SOCl2中S的化合价分别为+2、+4价,故A正确;

B.根据SO3+SCl2═SOCl2+SO2可知,制备反应中三氧化硫中硫元素的化合价从+6价降低到SO2中的+4价,因此二氧化硫是还原产物,故B错误;

C.根据SO3+SCl2═SOCl2+SO2可知,SCl2中硫元素的化合价从+2价升高到SOCl2中的+4价,每消耗1mol SCl2,转移2mol电子,故C错误;

D.SOCl2分子中S原子和Cl原子、S原子和O原子之间只存在共价键,为共价化合物,故D错误;

故选A.

1
题型:填空题
|
填空题

漂白粉是常用的消毒剂和漂白剂,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工业上将氯气通入石灰乳制取漂白粉,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

(2)漂白粉的有效成分是(填化学式)______

(3)漂白粉有效成分在水和CO2的共同作用下,会产生具有漂白、杀菌作用次氯酸,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______

(4)如果生成的次氯酸长时间放置会因见光分解而失效,写出该变化的反应方程式:______

正确答案

2Cl2+2Ca(OH)2=CaCl2+2H2O+Ca(ClO)2

Ca(ClO)2

Ca(ClO)2+H2O+CO2=CaCO3 ↓+2HCLO

2HCLO2HCL+O2

解析

解:(1)氯气与水反应生成酸,酸和碱反应生成盐和水,故方程式如下:

2Cl2+2H2O=2HCl+2HClO    ①

 2HCl+Ca(OH)2=CaCl2+2H2O    ②

 2HClO+Ca(OH)2=Ca(ClO)2+2H2O③

将方程式①+②+③得:2Cl2+2Ca(OH)2=CaCl2+2H2O+Ca(ClO)2 

故答案为:2Cl2+2Ca(OH)2=CaCl2+2H2O+Ca(ClO)2 

(2)CaCl2是强酸强碱盐不水解,Ca(ClO)2 是强碱弱酸盐能水解生成HClO,HClO 有漂白性,所以

漂白粉的有效成分是Ca(ClO)2;故答案为Ca(ClO)2

(3)HClO虽是强氧化性的酸,但它是比碳酸还弱的酸,能与水和二氧化碳发生复分解反应,生成CaCO3和 HClO;

故答案为Ca(ClO)2+H2O+CO2=CaCO3 ↓+2HClO.

(4)次氯酸不稳定见光易分解生成HCL和O2,故答案为:2HClO   2 HCl+O2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向NaBr、NaI混合液中,通入足量氯气后,将溶液蒸干并充分灼烧,得到固体剩余物质的组成可能是(  )

ANaCl

BNaCl、NaBr

CNaCl、I2

DNaCl、NaI

正确答案

A

解析

解:在Br-、I-中,还原性由弱到强为Br-<I-,向含有NaBr和NaI的混合溶液中通入足量氯气发生:2NaI+Cl2=2NaCl+I2、2NaBr+Cl2=2NaCl+Br2,将溶液蒸干并充分灼烧,溴易挥发,碘易升华,得到固体剩余物质的组成只有氯化钠,

故选A.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F2是氧化性最强的非金属单质,在加热的条件下,物质的量相同的F2(气体)跟烧碱完全反应,生成NaF、H2O和另一种气体,该气体是下列中的(  )

AH2

BHF

COF2

DO2

正确答案

C

解析

解:根据题意,n(NaOH):n(F2)=1:1,设n(NaOH)=n(F2)=1mol,

根据原子守恒,参加化学反应时原子的种类和数量保持不变,再根据产物为水、氟化钠和一种气体,

进一步写出化学方程式为2F2+2NaOH═2NaF+2H2O+OF2↑,

故选C.

百度题库 > 高考 > 化学 > 非金属及其化合物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

  • 上一题
  • 1/15
  • 下一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