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试卷

X 查看更多试卷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下列关于物质用途的说法,错误的是

A考古时利用14 6C测定一些文物的年代

B最轻的金属Li是制备新一代可充电绿色电池的理想物质

C金刚砂的成分为SiC,硬度大,用作砂轮的磨料

DSO2可使食品增白,可用于食品漂白剂

正确答案

D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由CO、H2和O2组成的混合气体,在一定条件下恰好完全反应,测得生成物在101 kPa、120℃下对空气的相对密度为1.293,则原混合气体中CO所占体积分数为()

A1/3

B2/3

C1/2

D1/6

正确答案

C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将少量CO2分别通入①CaCl2溶液,②Na2SiO3溶液,③Ca(ClO)2溶液,④Ba(OH)2溶液,有沉淀析出的是()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

正确答案

C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下列关于硅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硅是非金属元素,但它的单质是灰黑色,有金属光泽

B硅的导电能力介于导体和绝缘体之间,是良好的半导体材料

C加热到一定温度时,硅能与O2、Cl2等非金属单质反应

D自然界存在游离态的硅

正确答案

D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2013年我国载人飞船再次升空,显示出我国航天技术已进入世界一流。飞船应用了许多尖端的合成材料。据报道我国科学家近年来研制出一种新型“连续纤维增韧”航空材料,其主要成分是由碳化硅陶瓷和碳纤维复合而成的。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它耐高温抗氧化

B它比钢铁轻、硬,但质地较脆

C它没有固定熔点

D它是一种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

正确答案

B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下列关于物质性质及用途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二氧化硅可用来制造现代通迅材料光导纤维

BN2是大气中的主要成分之一,雷雨时,可直接转化为NO2

C铜在潮湿的空气里很稳定不会被锈蚀

D硅是应用广泛的半导体材料,常温下只与氟气、氢氟酸反应不和任何其它物质反应

正确答案

A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某元素A的原子M电子层上的电子数是K层电子数的2倍,推测A不可能具有的性质是(  )

A单质A晶体的熔沸点高,硬度较大

BA常见的化合物为+4价

CA的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H2AO3的酸性比碳酸的酸性强

DA单质是良好的半导体材料

正确答案

C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2010年诺贝尔化学奖授予美日科学家,他们由于研究“有机物合成过程中

钯催化交叉偶联”而获奖。钯的化合物氯化钯可用来检测有毒气体CO,发生反

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O+PdCl2+H2O =CO2+Pd↓ +2HC1。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题述反应条件下还原性:CO> Pd

B题述反应中PdCl2被氧化

C生成22.4 LCO2时,转移的电子为2 mo1

DCO气体只有在高温下才能表现还原性

正确答案

A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在一定条件下,下列物质不能和二氧化硅反应的是(  )

①焦炭 ②纯碱 ③碳酸钙 ④氢氟酸 ⑤硝酸 ⑥氢氧化钾 ⑦氧化钙 ⑧氮气

A③⑤⑦⑧

B⑤⑦⑧

C⑤⑧

D

正确答案

C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Li2CO3和BaCO3的混合物与盐酸完全反应,所消耗盐酸的量与等质量的CaCO3和同浓度的盐酸反应所消耗盐酸的量相等.则混合粉末中Li2CO3和BaCO3的质量之比为()

A3:5

B5:3

C7:5

D5:7

正确答案

C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将CO2通入下列物质的溶液中,不与其反应的是

①Na2CO3②Na2SiO3③Na[Al(OH)4]④C6H5ONa⑤Ca(ClO)2⑥CaCl2⑦CaCO3

A①③④⑤⑥

B①和⑥

C只有①

D只有⑥

正确答案

D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制玻璃和水泥都需要的原料是()

A黏土

B纯碱

C石灰石

D石英

正确答案

C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我们看到的普通玻璃一般呈淡绿色,这是因为在制造玻璃的过程中加入了(  )

A氧化钴

B二价铁

C氧化亚铜

D氧化镁

正确答案

B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将氧气通过灼热的炭层,得到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的混合气体,经测定,在混合气体中氧的质量分数为64%。试分析该混合气体中一氧化碳与二氧化碳的体积比为()

A1∶2

B2∶1

C1∶1

D1∶3

正确答案

B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下列有关硅及其化合物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单质硅是良好的半导体材料

B硅和碳是都是第ⅣA族的元素

C二氧化硅用来制造通讯材料(光导纤维)

D二氧化硅溶于水生成硅酸,它是挥发性酸

正确答案

D
百度题库 > 高考 > 化学 > 非金属及其化合物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

  • 上一题
  • 1/15
  • 下一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