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非金属及其化合物
- 共31702题
下图是一些重要工业生产的转化关系(反应条件略去)。
请完成下列问题:
(1)若D是单质,且与A属于同一主族,则: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D的原子结构示意图是________________。③D单质的一种重要用途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若B为黄色固体,D为固体化合物,则:①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生产该工业品的工厂应建在离______________________ 较近的地方。③实验室检验C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若C是一种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则:①C分子的空间构型为_________________。②实验室进行此实验时,常看到有大量白烟产生,产生大量白烟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③化合物C在一定体积的容器中,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测得容器内气体的压强略小于原来的2/3。请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①2C+SiO2Si+2CO↑②
③作半导体材料
(2)①4FeS2+11O22Fe2O3+8SO2②消费中心③将气体C通入品红溶液中,溶液褪色,将溶液加热,又恢复红色
(3)①三角锥形②生成的NO气体被氧气氧化生成NO2,NO2与水反应生成的硝酸与NH3反应生成NH4NO3而产生大量白烟③3NO=NO2+N2O
下图是六种物质的相互转化关系.已知E是 固态 单质,六种物质中均含有构成E的元素。
(1)写出各物质的化学式
A________B________C________D________E________F________
(2)写出①④的化学方程式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A:Na2SO3;B:H2SO4;C:SO2;D:H2S;E:S;F:SO3
(2)①SO2+2NaOH==Na2SO3+H2O;④Cu+2H2SO4(浓)CuSO4+SO2↑+H2O
有一种不溶于水的固体A,A与氢气反应生成化合物B,A与氧气反应生成化合物C。B和C都是酸性气体,这两种气体反应后生成A。将A和铁粉混和后加热,生成不溶于水的黑色物质D,D溶于稀盐酸产生气体B,B使湿润的兰色石蕊试纸变红。
(1)写出A、B、C、D的分子式: A_________ B_________ C___________ D___________
(2)B+C反应的方程式:____________ 。
(3)A和铁粉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S ;H2S ;SO2; FeS
(2)“略”
(3)“略”
短周期元素Q、R、T、W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如下图所示,期中T所处的周期序数与主族序数相等,请回答下列问题:
(1)元素的非金属性为(原子的得电子能力):Q ____W(填“强于”或“弱于”)。
(2)W的单质与其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浓溶液共热能发生反应,生成两种物质,其中一种是气体,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R有多种氧化物,其中甲的相对分子质量最小。在一定条件下,2L的甲气体与0.5L的氯气相混合,若该混合气体被足量的NaOH溶液完全吸收后没有气体残留,所生成的R的含氧酸盐的化学式是_______。
正确答案
(1)弱于
(2)S+2H2SO4(浓)3SO2↑+2H2O。
(3) NaNO2
标准状况下,将1L可能含有N2,H2,CO,NH3,NO2,H2S杂质的无色SO2气体,依次通过如下图所示的装置。(各容器中液体均为足量)
其变化情况是:①气体通过A瓶,浓H2SO4无明显变化,气体体积无变化;②气体通过B瓶,饱和Na2CO3溶液质量增加0.5g,气体体积无变化;③气体通过C瓶后,再通过D管,灼热的CuO中有红色物质生成。冷却后,气体体积变为888ml(标准状况);④将上述气体通过E后,再通入F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同时增重1.54g;⑤气体经过干燥管P后,在量筒H中,收集到水104ml。根据以上实验回答:
(1)混合气体中SO2的体积分数为______________。
(2)混合气体中含有的杂质为______________。
(3)混合气体中是否含有H2、CO杂质;若有,指出其体积;若无,说明理由。
a.H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CO: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56%;(2)N2,H2,CO;(3)H2∶112mL;(4)CO∶224mL
①气体通过浓H2SO4,体积无变化,说明无NH3和H2S(H2S与浓H2SO4发生氧化还原反应)。
②气体通过饱和Na2CO3溶液质量增加0.5g,发生了反应:
SO2+Na2CO3=Na2SO3+CO2 Δm
22.4L ∶ 44g (64-44)g
V(SO2) ∶ m(CO2) 0.5g
V(SO2)=0.56L m(CO2)=1.1g
φ(SO2)=0.56L/1L×100%=56%
③通过灼热的CuO有红色物质生成,说明有还原性气体H2或CO或两者皆有。
④通入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说明有CO2(由两部分组成),且为1.54g,则③中的还原性气体必含CO:
CO ~ CO2 ~ Ca(OH)2
22.4L 4g
V(CO) (1.54g-1.1g)
V(CO)=22.4L×0.44g/44g=0.224L=224mL
⑤最后得到的气体只能是N2,且V(N2)=V(H2O)=104mL,S则V(H2)=1000ml-888mL=112mL。
A、B、C、D均为中学化学所学的常见物质,且均含有同一种元素,它们之间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反应条件及其他产物已略去):请填写下列空白:
(1)若A为气体单质,则A为____________ ,D→B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
(2)若A为固体单质,则A为____________ ,A主要用于制造__________________ (任写两种)
(3)若A为气体化合物,其水溶液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则实验室制取A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4)若A为气体化合物,其水溶液能使湿润的蓝色石蕊试纸变红,则A为_________ ,A与B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正确答案
(1)N2;3Cu+8H+ +2NO3-=3Cu2++2NO↑+4H2O
(2)S;火药、硫酸
(3)Ca(OH)2+2NH4Cl=2NH3↑+ CaCl2+2H2O
(4)H2S;2H2S+SO2=3S↓+2H2O
甲、乙、丙为常见单质,乙、丙两元素在周期表中位于同主族。X、A、B、C、D、E、F、G均为常见的化合物,其中A和X的摩尔质量相同,A、F、C、G的焰色反应都为黄色。在一定条件下,各物质相互转化关系如下图。
请回答:
(1)用化学式表示:丙为___________,E为 ____________。
(2)X的电子式为_____________。
(3)A与H2O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
(4)写出⑨对应的离子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___。
(5)写出乙与丙点燃生成D的化学反应方程式并标出电子转移情况: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O2 ; SO3
(2)
(3)2Na2O2+2H2O==4NaOH+O2
(4)HCO3- + OH- = H2O + CO32- (5)S+O2SO2
如图表示某固态单质A及其化合物之间的转化关系(某些产物和反应条件已略去)。已知 化合物B在常温常压下为气体,B和C的相对分子质量之比为4:5,化合物D是重要的工业 原料。
(1)A的化学式为____。
(2)写出一个由D转化成B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
(3)室温下,将5 mL 0.10 mol·L-1E溶液与10 mL 0.10 mol·L-1 NaOH溶液混合。
①反应后溶液的pH____(填“>”、“<”或“=”)7,理由是________(用离子方程式表 示)。
②将反应后的溶液露置于空气中足够长的时间,其pH将_____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理由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S
(2)Cu+2H2SO4 (浓)CuSO4+SO2↑+2H2O
(3)①>;SO32-+H2OHSO3-+OH- ; ②减小;Na2SO3溶液会被O2氧化为Na2SO4溶液
已知A、B、C、D两种短周期元素,分别属于不同的主族,其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其中A与D、B与C的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之和均为9,A原子的最外层与次外层电子数相等,A、B、C、D中只有两种金属元素.试回答下列问题:
(1)A的元素符号为________,C的氢化物的化学式为________.
(2)为比较C与D的单质的氧化性强弱,可设计实验以证实,则该实验所依据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1 molC的氢化物与足量C的氧化物反应,转移的电子的物质的量为________mol.
(4)已知E、G、F是均含有B元素的化合物,其有关转化关系如下:
请写出E与F反应生成G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Be;H2S
(2)Fe+SFeS;2Fe+3Cl2
2FeCl3(或H2S+Cl2==S↓+2HCl)
(3)2
(4)Al3++3AlO2-+6H2O===4Al(OH)3
Q、R、T、W四种短周期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如图所示,其中T所处的周期序数与主族序数相等,请回答下列问题:
(1)T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____________
(2)元素的非金属性为(原子的得电子能力):Q______W(填“强于”或“弱于”)。
(3)W的单质与其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浓溶液共热能发生反应,生成两种物质,其中一种是气体,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
(4)原子序数比R多1的元素的一种氢化物A能分解为其另一种氢化物B,写出A的电子式______
(5)R有多种氧化物,其中甲的相对分子质量最小。在一定条件下,2L的甲气体与0.5L的氧气相混合,若该混合气体被足量的NaOH溶液完全吸收后没有气体残留,所生成的R的含氧酸盐的化学式是
__________
(6)在298K下,Q、T的单质各1mol完全燃烧,分别放出热量aKJ和bKJ。又知一定条件下,T的单质能将Q从它的最高价氧化物中置换出来,若此置换反应生成3molQ的单质,则该反应在298K下的△H =_______
kJ/mol(注:题中所设单质均为最稳定单质)
正确答案
(1)
(2)弱于
(3)S + 2H2SO4(浓)3SO2↑+ 2H2O
(4)
(5)NaNO2
(6)(3a-4b)KJ/mol
a、b、c、d、e是含有一种相同元素的五种物质,可发生如下转化:
其中: a是单质;b是气体;c、d是氧化物;e是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
(1)如果a是一种淡黄色粉末固体,试推断这五种物质(用化学式表示):a ____;b ___;c___ ;d ___;e ___。
(2)如果a是一种常见气体,试推断这五种物质(用化学式表示):
a____;b___ ;c ___;d___ ;e ___。
正确答案
(1 )硫;硫化氢;二氧化硫;三氧化硫;硫酸
(2 )N2;NH3;NO ;NO2;HNO3
下图是六种物质的相互转化关系。已知E是固态单质,六种物质中均含有构成E的元素。
(1)写出各物质的化学式:A________B________C________D________E________F________
(2)写出①④的化学方程式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A:Na2SO3;B:H2SO4;C:SO2;D:H2S;E:S;F:SO3(2) ①SO2+2NaOH==Na2SO3+H2O;④Cu+2H2SO4(浓)CuSO4+SO2↑+H2O
短周期元素Q、R、T、W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如图所示,其中T所处的周期序数与主族序数相等,请回答下列问题
(1)T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______;
(2)元素的非金属性:Q_______W(填“>”或“<”);
(3)W的单质与其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浓溶液共热能发生反应,生成两种物质,其中一种是气体,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
(4)R有多种氧化物,其中甲的相对分子质量最小。在一定条件下,2L的甲气体与0.5L的氧气相混合,若该混合气体被足量的NaOH溶液完全吸收后没有气体残留,所生成的R的含氧酸盐的化学式是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
(2)<
(3)S+2H2SO4(浓)3SO2↑+2H2O
(4)NaNO2
已知A是短周期非金属元素形成的单质,B是某纯净物或其溶液,二者之间的反应可表示为:A+B→C +D(若生成物有三种且有水时,水被略去)。
(1)若该反应在常温下能剧烈发生,C、D中有一种物质的溶液能腐蚀玻璃,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可表示为________________
(2)若A、C、D均含有氧元素,且这三种物质混合后能形成一种新物质E,B与E能发生化合反应生成盐F,则F中含有的化学键类型有____________,F中阴、阳离子的电子数之比为________________。
(3)若A为固体,B为碱溶液,C与D在酸性条件下又能转化为A,则A与B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若A、B、C均为固体,D为气体。写出两个满足此条件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2F2+2H2O=4HF+O2(2)离子键、共价键;16:5
(3)3S+6OH-=2S2- + SO32-+3H2O
(4);
科研、生产中常涉及钠、硫及其化合物。
(1)实验室可用无水乙醇处理少量残留的金属钠,化学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要清洗附着在试管壁上的硫,可用的试剂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右图为钠硫高能电池的结构示意图,该电池的工作温度为320°C左右,电池反应为2Na+xS = NaSx,正极的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M(由NaO和AlO制得)的两个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与铅蓄电池相比,当消耗相同质量的负极活性物质时,钠硫电池的理论放电量是铅蓄电池的________倍。
(3)Na2S溶液中离子浓度由大到小的顺序为__________________,向该溶液中加入少量固体CuSO4溶液pH_______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Na2S溶液长期放置有硫析出,原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离子方程式表示)。
正确答案
(1)2CH3CH2OH+2Na 2CH3CH2ONa+H2↑;CS2(或热NaOH溶液)
(2)xS+2e- Sx2-(或2Na++xS+2e-
Na2Sx);离子导电(导电或电解质)、隔离钠与硫;4.5
(3)c(Na+)>c(S2-)>c(OH-)>c(HS-)>c(H+);减小;2S2-+2H2O+O2 = 2S↓+4OH-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