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试卷

X 查看更多试卷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草木灰和硫铵混合施用可使肥效更高

BMg(OH)2和Al(OH)3受热易分解可作阻燃剂

C含氧酸的酸性越强与铁片反应产生氢气的速率越快

D二氧化硫和氯气均可使有色物褪色且漂白原理相同

正确答案

B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下列情况会对人体健康造成较大危害的是

[ ]

A用Cl2对自来水进行消毒杀菌

B用SO2漂白食品

C用食醋清洗热水瓶胆内壁附着的水垢(CaCO3

D用小苏打(NaHCO3)发酵面团制作馒头

正确答案

B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将SO2通入BaCl2溶液至饱和,未见沉淀生成,继续通入另一种气体,仍无沉淀,则通入的气体可能是

[ ]

AH2S

BNaOH

CCO2

DCl2

正确答案

C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SO2和Cl2都具有漂白性,若将等物质的量的这两种气体同时作用于潮湿的有色物质,可观察到有色物质

[ ]

A立刻褪色

B慢慢褪色

C先褪色,后复原

D颜色不褪

正确答案

D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湿润的淀粉碘化钾试纸接触某气体而显蓝色,该气体可能是

①Cl2;②NO2;③H2S;④SO2;⑤溴蒸气;⑥HCl中的

[ ]

A①③④        

B①②⑤

C①②⑥

D②④⑥

正确答案

B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下列化合物可由两种单质直接化合得到的是

[ ]

ANO2

BSO2

CCuS

DFeCl2

正确答案

B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在常温常压下,下列各组气体不能共存的是

[ ]

ASO2与O2

BNO2与NO

CO2与N2

DNO与O2

正确答案

D
1
题型: 多选题
|
多选题

Cl2和SO2都具有漂白作用,若将等物质的量的这两种气体混合通入品红与BaCl2的混合液,能观察到的现象是

[ ]

A溶液很快褪色

B溶液不褪色

C出现沉淀

D不出现沉淀

正确答案

B,C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在常温常压下,a,b,c,d四支相同的试管中,分别装入以等物质的量混合的两种气体。a试管内是NO2和O2,b试管内是Cl2和SO2,c试管内是NO和O2,d试管内是O2和H2。将四支试管迅速同时倒立于水中,最终水面上升高度h的比较,正确的是

[ ]

Ahb>hc>ha>hd

Bhc>ha>hb>hd

Chd>ha>hc>hb

Dhb>ha>hc>hd

正确答案

A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下列有关二氧化硫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

A二氧化硫能漂白某些物质,说明它具有氧化性

B二氧化硫的水溶液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说明它能和水反应生成H2SO3

C将足量二氧化硫通入酸性高锰酸钾试液中,溶液褪色,说明二氧化硫具有还原性

D实验室可用浓硫酸干燥二氧化硫

正确答案

A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氯气溶于水达到平衡后,若其他条件不变,只改变某一条件,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再通入少量氯气,c(H+)/c(ClO-)减小

B通入少量SO2,溶液漂白性增强

C加入少量固体NaOH,一定有c(Na+)=c(Cl-)+c(ClO-)

D加入少量水,水的电离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

正确答案

D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下列是某学生自己总结的一些规律,其中正确的是

[ ]

ASO2通入品红溶液,溶液褪色后加热恢复原色;则SO2通入溴水,溴水褪色后加热也能恢复原色。

B有些化学反应不属于化合、分解、置换、复分解中的任何一种反应

C一种元素可能有多种氧化物,但同种化合价只对应一种氧化物

D同一种元素的各种同位素的化学性质不同

正确答案

B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在下列溶液中通入SO2气体,能发生氧化还原反应而使溶液褪色的是

[ ]

A品红溶液

B显红色的酚酞溶液

C酸性KMnO4溶液

D硫酸铜溶液

正确答案

C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某冶炼厂利用炼铜产生的SO2生产硫酸,变废为宝,化害为利。其原理是

[ ]

A利用了SO2的水溶性,将SO2直接通入水中

B利用了SO2的氧化性,将SO2直接通入水中

C利用了SO2的氧化性,使其与O2反应而转化为SO3,再与水反应

D利用了SO2的还原性,使其与O2反应而转化为SO3,再与水反应

正确答案

D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下列反应中,调节反应物用量或浓度不会改变生成物成分的是

[ ]

A木炭在氧气中燃烧

B二氧化硫通入石灰水中

C铁在氯气中燃烧

D锌粉中加入硫酸

正确答案

C
百度题库 > 高考 > 化学 > 非金属及其化合物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

  • 上一题
  • 1/15
  • 下一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