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非金属及其化合物
- 共31702题
阿司匹林
A.可抑制PG合成
B.减少TXA2生成
C.小剂量可防止血栓形成
D.大剂量可抑制凝血酶形成
E.以上都对
正确答案
E
解析
暂无解析
对于地高辛过量中毒出现心动过速的治疗下列哪一项措施不宜
A.停药
B.用呋噻米加速排泄
C.给氯化钾
D.给苯妥因钠
E.给地高辛特异性抗体
正确答案
B
解析
暂无解析
强心苷中毒所致快速型心律失常首选
A.苯妥英钠
B.普萘洛尔
C.维拉帕米
D.胺碘酮
E.阿托品
正确答案
A
解析
暂无解析
首先提出"疳皆脾胃病"的是:
A.孙思邈
B.钱乙
C.阎孝忠
D.万全
E.陈文中
正确答案
B
解析
暂无解析
维生素D缺乏性手足搐搦征得阴性体征是
正确答案
解析
维生素D缺乏性手足搐搦征得阴性体征有面神经征、腓反射、陶瑟征。
新生儿尤其是早产儿易发生寒冷综合征的病理生理中,错误的是
正确答案
解析
新生儿体表面积相对较大,皮肤薄嫩,血管丰富,容易散热。棕色脂肪是新生儿体内特有的组织,它的代谢是新生儿在寒冷环境中急需产热时的主要能量来源,而饥饿时的能量来源是白色脂肪。如小儿周围环境温度过低,散热过多,棕色脂肪容易耗尽,体温即会下降。新生儿严重感染时体温也会不升。这些情况下皮下脂肪都容易凝固而变硬,同时低温时周围毛细血管扩张,渗透性增加,易发生水肿,结果产生硬肿。
确诊风湿热的主要表现哪项是错误的
正确答案
解析
风湿热诊断的主要标准:心脏炎,游走性关节炎,舞蹈病,环形红斑,皮下小结。次要标准:关节痛、发热、心电图P-R间期延长等。
5岁男孩,发热,咳嗽1周,气促,精神正常,食欲尚可,无明显异物史,查体:体温37.8°,双肺呼吸音粗糙及有不固定的干湿啰音,胸部X线显示 肺纹理增粗,诊断最大的可能是
正确答案
解析
患儿发热、咳嗽1周,双肺呼吸音粗糙及有不固定的干湿啰音,胸部X线显示肺纹理增粗,符合急性支气管炎临床表现。故本题选C。
患儿,男,3岁,生后半年发现智能落后半年,反复惊厥,且尿有鼠尿味,体检:目光呆滞,毛发棕黄,心脏正常,四肢肌张力高,膝反射亢进,尿三氯化铁试验阳性,可能的诊断是
正确答案
解析
苯丙酮尿症临床表现:患儿出生时都正常,通常在3~6个月时出现症状,1岁时症状明显。神经系统以智能发育落后最为突出。出生数月后因黑色素合成不足,毛发、皮肤和虹膜色泽变浅。常见呕吐和皮肤湿疹。尿和汗液有鼠臭味。患儿的症状与苯丙酮尿症相符。
男性,38岁,半月前拔牙,次晨畏寒发热,咳嗽,痰量逐渐增多,呈脓性有臭味,胸片示左下肺大片阴影,有空洞,最可能的诊断是
正确答案
解析
患者半年前拔牙,可能导致病原体经口、咽腔吸入肺内,病原体多为厌氧菌,导致肺部感染引起肺脓肿,表现为畏寒发热,咳嗽,痰量逐渐增多,呈脓性,有臭味,该患者胸片示左下肺大片阴影,有空洞,为肺脓肿的典型胸片改变,根据患者临床表现及辅助检查,最可能的诊断是左下肺脓肿。
50岁,女性,患心绞痛2年余,因情绪激动突然发作比以前严重的胸痛,疑为急性心肌梗死以下哪项诊断最有价值
正确答案
解析
肌红蛋白为血清心肌坏死标志物,常在起病后2小时内升高,12小时内达高峰,在急性心肌梗死后出现最早,也很敏感,因此肌红蛋白对急性心肌梗死的诊断最有价值。
男,14岁。发热5天,伴乏力、纳差、恶心、尿黄1天。有不洁饮食史。查体:T 38℃,巩膜黄染,肝肋下1.5cm,触扣痛(+),脾肋下未触及。实验室检查:血WBC 8.5×10<sup>9</sup>/L,N 0.54,L 0.46,ALT 1850U/L,TBil 96umol/L,DBil 63umol/L。首先考虑的诊断是
正确答案
解析
发热、黄疸,不洁饮食史,肝肿大,ALT 1850U/L,TBil 96μmol/L,DBil 63μmol/L等支持急性病毒性肝炎,急性胆囊炎一般无黄疸,饱餐、进食肥腻食物常诱导发作,其余选项不符合题意。急性病毒性肝炎确诊首选血清肝炎病毒标志物。
为了除去工业废气中的SO2,防止造成环境污染,现查得一份将SO2转化为(NH4)2SO4的资料.摘要如下:
“一个典型实验:初步处理后的废气中含0.2%的SO2和10%的O2(体积含量),在400℃时废气以5m3/h的速率通过V2O5催化剂层与20L/h速率的NH3混合,再喷水,此时气体温度由400℃降至200℃,在热的结晶装置中得到(NH4)2SO4晶体.”(气体体积均已折算为标准状况)仔细阅读上文,回答下列问题:
(1)按反应中的理论值,SO2和O2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1,该资料中这个比值是多少?为什么?
(2)通过计算说明为什么废气以5m3/h的速率与20L/h速率的NH3混合?
(3)若某厂每天排放10000m3这种废气,按上述方法该厂每月(按30天计算)可得(NH4)2SO4多少吨?消耗NH3多少吨?
正确答案
(1)废气中含SO2:0.2%,O2:10%(体积分数),则相当于体积比2:100,即1:50,根据化学平衡移动原理,过量的O2可以提高SO2的转化率,采用这样比值增大O2的浓度,提高了SO2的转化率,答:这个比值是1:50;过量的O2可以提高SO2的转化率;
(2)废气中每小时排放SO2为:1000 L/m3×5 m3/h×0.2%=10 L/h,氨气与SO2气体的速度比值为:v(NH3):v(SO2)=2:1,则NH3与SO2完全转化为(NH4)2SO4,
答:v(NH3):v(SO2)=2:1时,SO2可全部转化为(NH4)2SO4;
(3)此题涉及的反应有:2SO2+O2⇌2SO3…①,2NH3+SO3+H2O=(NH4)2SO4…②,①、②两式联立,可得SO2~SO3~2NH3~(NH4)2SO4可知废气中SO2与NH3按1:2通入,所以每天排放10000m3这种废气,可以获得硫酸铵的量:m〔(NH4)2SO4〕=×(30×10000×103×0.2%)×132×10-6≈3.54(t),消耗NH3的质量:m(NH3)=n(NH3)×M(NH3)=2 n(SO2)×M(NH3)=(30×10000×103×0.2%)×2×17×10-6/22.4=0.91(t),答:该厂每月(按30天计算)可得3.54t硫酸铵,0.91tNH3.
硫化氢(H2S)是一种具有臭鸡蛋气味的无色气体,有剧毒;存在于多种生产过程以及自然界中。在人体的很多生理过程中也起着重要作用。
(1)某化学小组设计了制取H2S并验证其性质的实验,如下图所示。A中是CuSO4溶液,B中放有湿润的蓝色石蕊试纸,C中是FeCl3溶液。
回答下列问题:
① A中有黑色沉淀(CuS)产生,A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
② B中的现象是_________。
③ C中只有浅黄色沉淀产生,且溶液变浅绿色。则C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
④ D中盛放的试剂可以是____________(填标号)。
a. 水 b. 盐酸 c. NaCl溶液 d. NaOH溶液
(2)为进一步探究-2价硫的化合物与+4价硫的化合物反应条件,小组同学又设计了下列实验。
已知:电离平衡常数:H2S Ka1 =1.3×10-7;Ka2 = 7.1×10-15
H2SO3 Ka1 =1.7×10-2;Ka2 = 5.6×10-8
① 根据上述实验,可以得出结论:在_________条件下,+4价硫的化合物可以氧化-2价硫的化合物。
②将SO2气体通入H2S水溶液中直至过量,下列表示溶液pH随SO2气体体积变化关系示意图正确的是______(填序号)。
(3)文献记载,常温下H2S可与Ag发生置换反应生成H2。现将H2S气体通过装有银粉的玻璃管,请设计简单实验,通过检验反应产物证明H2S与Ag发生了置换反应_______。
正确答案
(14分)
(1) ① H2S+CuSO4=CuS↓+H2SO4
②蓝色石蕊试纸变红
③H2S+2Fe3+=S↓+2H++2Fe2+
④ d
(2) ①酸性(或酸性较强)
② C
(3)将反应后的气体通入足量氢氧化钠溶液中(或硫酸铜溶液或氯化铁溶液等),除去未反应的H2S后,点燃,若观察到火焰呈淡蓝色,说明有H2生成,从而证明H2S与Ag发生了置换反应(或做爆鸣实验,其它合理答案酌情给分)
试题分析:
(1)②H2S显酸性遇蓝色石蕊试纸变红③浅黄色是生成了S,浅绿色有Fe2+④H2S与NaOH溶液反应生成Na2S和水,用于尾气吸收。选d。
(2)①由实验1、2、3可知,酸性(或酸性较强)条件下产生沉淀。 实验3 :SO2与水生成H2SO3,显酸性。2H2S+ SO2="3S+2" H2O , PH升高。当反应进行彻底时,PH最高。随着SO2的过量,SO2与水生成H2SO3,PH降低。选C图像。
(3)若发生H2S+2Ag = Ag 2S+ H2↑证明有H2生成,从而证明H2S与Ag发生了置换反应。H2S过量和H2混在一起,先通入足量氢氧化钠溶液除尽过量的H2S。若观察到火焰呈淡蓝色,说明有H2生成。
某校化学兴趣小组在探究铁与浓硫酸的反应时,将教材中铜与浓硫酸反应的实验装置(图Ⅰ)改为下图Ⅱ所示的装置。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图Ⅰ中虚框处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
(2)图Ⅱ实验装置与图Ⅰ相比较,其优点是:①能更好地吸收有毒气体SO2,防止其污染环境;②_________。
(3)下列对导管a的作用分析中正确的是_________ (填字母)。
A.加热反应过程中,可上下移动导管a,起搅拌作用
B.停止加热,试管内的压强减小,从导管a进入的空气可增大试管A内的压强,防止倒吸
C.停止反应,撤装置之前往导管a中通入空气,可排除装置内的SO2气体,防止其污染环境
(4)反应一段时间后,将试管A取下,然后将试管A中溶液倒入另一盛有适量水的试管D中。该小组同学为确定溶液中所存在的金属离子,进行下列探究过程。
①提出假设:
假设Ⅰ:只含有Fe3+。假设Ⅱ:_________。假设Ⅲ:_________。
②实验设计:
分别取少量试管D中溶液,选用提供的试剂,设计简单的实验检验溶液中所存在的金属离子。请填写下表空白(可以不填满,也可以增加)。
提供的试剂:稀盐酸、稀硫酸、KSCN溶液、KMnO4溶液。
正确答案
(共12分)
(1)Cu+2H2SO4(浓) CuSO4+2H2O+SO2↑(2分);
(2)能随开随停,便于控制反应的进行(2分);
(3)BC (2分)
(4) ①假设Ⅱ:只含有Fe2+ (1分)
假设Ⅲ:同时含有Fe2+和Fe3+ (1分)
②(各1分)
试题分析:
(2)铁丝可进可出,便于控制反应的进行。
(3)铁丝可进出,起到搅拌的作用,玻璃导管没有搅拌作用。A错,选BC。
(4) ①若硫酸过量,得Fe3+;铁过量,得Fe2+;若过量一部分,同时含有Fe2+和Fe3+。
②Fe3+和KSCN溶液反应,溶液变红;Fe2+遇KSCN溶液不变红,加KMnO4溶液后,变红。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