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津液
- 共336题
阳偏衰的病机是指()
A.阴邪郁闭阳气于内
B.阳气抗邪于外
C.阳气的推动作用减弱
D.机体精、血、津液亏耗,阴不制阳,阳相对亢奋
E.机体阳气受损,机能减退或衰弱,热量不足
正确答案
E
解析
暂无解析
肺痿
正确答案
指由于发汗太过,呕吐频繁等因素导致津液消亡,阴虚生内热,内热熏肺,肺气上逆,久咳而肺气痿弱不振的一种病症。临床以咳吐浊唾涎沫,脉数见于寸口为主症。
解析
暂无解析
寒邪的性质是( )
A.其性开泄
B.其性重浊
C.其性凝滞
D.其性黏腻
E.其性干涩
正确答案
C
解析
[解析] 寒为阴邪,具有凝滞之性,侵人易使气血津液凝结、经脉阻滞。
调节腠理之开合,将代谢后的津液化为汗液,排出体外,主要是由肺的哪项功能所完成
A.主呼吸之气
B.主一身之气
C.主宣发
D.主肃降
E.朝百脉
正确答案
C
解析
肺气的宣发作用,能向上向外布散气与津液,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呼出体内浊气:二是将脾所转输来的津液和部分水谷精微上输头面诸窍,外达于全身皮毛肌腠;三是宣发卫气于皮毛肌腠,以温分肉,充皮肤,肥腠理,司开阖,将代谢后的津液化为汗液,并控制和调节其排泄。
[考点] 肺的生理功能。
患者多食易饥,形体消瘦,大便干燥,苔黄,脉滑实有力。其证候是
A.上消之肺热津伤证 B.中消之胃热炽盛证
C.下消之肾阴亏虚证 D.上消之阴阳两虚证
E.中消之气阴亏虚证
正确答案
B
解析
[解析] 消渴病的辨证
[解析] 胃火炽盛,胃热消谷,耗伤津液导致的多食易饥,形体消瘦,大便干燥,苔黄,故本证属于中消之胃热炽盛证。故选B。
肺与肾的关系表现于( )
A.血液的生成方面
B.气的生成方面
C.呼吸运动方面
D.津液的代谢方面
E.气的运行方面
正确答案
C,D
解析
[知识点] 五脏之间的主要关系
举例说明望舌可辨别病邪的性质、病势的进退。
正确答案
①辨别病邪的性质:红舌为热证,舌淡多主虚主寒,青紫舌为瘀血内阻;黄苔主热泪,白苔主寒,腐苔多食积,腻苔为痰湿。②判断病势的进退:舌苔由润转燥,是热盛伤津,主病进;舌苔由燥转润,由厚变薄,多为津液复生,病邪渐退;苔色由白转黄变黑,提示病邪由表入里,由寒化热,由轻变重。
解析
暂无解析
什么是六经、六经病、六经辨证三者有何不同
正确答案
六经即太阳、阳明、少阳、太阴、少阴、厥阴的总称,统领手足十二经及其所属脏腑的生理功能,是生理性概念。六经病是以中医基础理论为依据对人体感受外邪之后所表现出来的各种症状进行分析、归纳与概括的结果。它是外感病发展过程中的六个不同阶段,也是既相互联系又相互独立的证候,是病理性概念。六经辨证则是一种辨证论治的方法与体系。它以六经所系的脏腑经络气血津液的生理功能与病理变化为基础,结合人体抗病力的强弱、病因的属性、病势的进退缓急等因素,对外感疾病发生、发展过程中的各种症状进行分析、综合、归纳,借以判断病变的部位,证候的性质与特点,邪正消长的趋向,并以此为前提决定立法处方等问题的基本法则。
解析
暂无解析
下列哪项不属于津液与气血功能失调
A.气血两虚
B.津停气阻
C.气随液脱
D.津枯血燥
E.津亏血瘀
正确答案
C
解析
气随津脱,主要指津液大量丢失,气失其依附而随津液之外泄出现暴脱亡失的病理状态。液是指津液中质地较浓稠,流动性较小,灌注于骨节、脏腑、脑、髓等,起濡养作用。故不会出现气随液脱。
痰饮不包括
A.痰饮
B.悬饮
C.溢饮
D.支饮
E.水饮
正确答案
E
解析
湿、痰、饮、水,皆为津液停聚所生,以状态而论,湿为弥漫状态,水最为稀薄,痰较稠厚,饮则介于水与痰之间。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