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试卷

X 查看更多试卷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KBr溶液中混有K2S、KI,为了除去杂质并将它们逐一分离,采用如下操作:①加溴水;②加碘水;③用苯萃取;④过滤;⑤分液.

正确的操作顺序是(  )

A①②④③⑤

B②④①③⑤

C①③⑤②④

D④⑤③②①

正确答案

B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下列化学实验事实及其解释都正确的是该反应原理可用“强酸H2CO3制弱酸H2SiO3”来解释

A过量的铜屑与稀硝酸作用,反应停止后,再加入1mol/L稀硫酸,铜屑又逐渐溶解是因为铜可直接与1mol/L稀硫酸反应

B铁钉放在浓硝酸中浸泡后,再用蒸馏水冲洗,然后放入CuSO4溶液中不反应,说明铁钉表面形成了一层致密稳定的氧化膜

C粗锌与稀硫酸反应制氢气比纯锌快,是因为粗锌比纯锌还原性强

D工业制玻璃的主要反应之一:高温下Na2CO3+SiO2=Na2SiO3+CO2

正确答案

B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仅用一种试剂鉴别如下物质:苯、CCl4、NaI溶液、NaCl溶液、Na2SO3溶液,下列试剂中不能选用的是(  )

A溴水

BFeCl3溶液

C酸性KMnO4溶液

DAgNO3溶液

正确答案

D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关于物质的分离提纯,说法错误的是(  )

A蒸发操作可以从溶液中分离得到可溶性固体溶质

B将待过滤的液体直接倒入漏斗中,且使液面低于滤纸边缘

C蒸馏操作时,温度计的水银球不能伸入液面以下,只需靠近蒸馏烧瓶的支管口处

D可以使用分液的方法分离植物油和水的混合物,植物油从分液漏斗上口倒出

正确答案

B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下列实验能达到预期目的是(  )

A实验内容:向甲酸和甲醛的混合物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中和甲酸后,加入新制的氢氧化铜加热

实验目的:检验混合物中是否含有甲醛

B实验内容:向米汤中加入含碘的食盐,观察是否有颜色的变化

实验目的:检验含碘食盐中是否含碘酸钾

C实验内容:向红砖粉末中加入盐酸,充分反应后,取上层清液于试管中,滴加硫氰化钾溶液,观察溶液颜色的变化

实验目的:检验红砖中是否含有+3价铁

D实验内容:向淀粉溶液中加入稀硫酸,加热后,再做银镜反应实验

实验目的:检验淀粉是否水解

正确答案

C
百度题库 > 高考 > 化学 > 设计实验方案及探究实验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

  • 上一题
  • 1/5
  • 下一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