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试卷

X 查看更多试卷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某制造厂生产甲、乙两种产品,有关资料如下:
(1)甲、乙两种产品2007年1月份的有关成本资料如下表所示:
产品名称 产量(件) 单位产品机器小时 直接材料单位成本 直接人工单位成本
甲 100 2 50 40
乙 200 4 80 30


正确答案

(1)质量检验的成本动因分配率=4 000/(5+15)=200(元/次)
订单处理的成本动因分配率=4 000/(10+30)=100(元/份)
机器运行的成本动因分配率=40 000/(200+800)=40(元/小时)
调整准备的成本动因分配率=2 000/(6+4)=200(元/次)
甲产品分配的作业成本:
200×5+100×30+40×200+200×6=13 200(元)
单位作业成本=13 200/100=132(元/件)
单位成本=50+40+132=222(元/件)
乙产品分配的作业成本:
200×15+100×10+40×800+200×4=36 800(元)
单位作业成本=36 800/200=184(元/件)
单位成本=80+30+184=294(元/件)
(2)制造费用分配率=50 000/(200+800)=50(元/小时)
甲产品分配成本=50×200=10 000(元)
单位制造费用=10 000/100二100(元/件)
单位成本=50+40+100=190(元/件)
乙产品分配成本=50×800=40 000(元)
单位制造费用=40 000/200=200(元/件)
单位成本=80+30+200=310(元/件)
(3)与传统的成本计算方法相比,作业成本法改变了以生产工时或人工成本等单一分配基础进行间接成本分配的做法,根据产品在生产过程中消耗各种作业的情况,选择不同的作业为分配基础。这种方法,进一步强调因果关系原则,划小了成本分析范围,增加了分配率的数量,可以较好地解决成本分配中的不合理现象,提供符合实际的成本信息,大大提高了成本信息在产销决策与价格决策中的有用性,从而可以提高企业决策水平,减少或避免决策失误。
以本题为例:甲产品的真实单位成本应该是222元,而决策者制定的单位售价为200元,如果与传统的单位成本比较,好像是有利可图,结果实际上是在畅销的同时,每销售一件产品,就要亏损22元,如果按照作业成本法计算,则会避免这个决策失误。对于乙产品而言,真实单位成本应该是294元,显然320元的定价偏高,会对销量产生负面影响,给企业造成损失,而如果按照作业成本法计算,把单位售价降低一些,则会避免这个损失的发生。

解析

暂无解析

1
题型:简答题
|
多选题

用直接分配法分配辅助生产费用,具有以下特点______。

A.核算工作简便
B.计算结果最准确
C.于辅助生产内部互相提供劳务不多的情况
D.计算结果不够准确

正确答案

A,C,D

解析

本题考点是辅助生产费用分配的直接分配法的适用范围。直接分配法不考虑辅助生产内部相互提供的劳务量,即不经过辅助生产费用的交互分配,直接将各辅助生产车间发生的费用分配给辅助生产以外的各个受益单位或产品。所以,该方法核算简便,但计算结果不够准确,同时也适宜于辅助生产内部互相提供劳务不多的情况。

1
题型:简答题
|
单选题

黄河公司2007年拥有资金9 000万元,其中,长期借款3 600万元,年利率10%;普通股 5 400万元,股票发行价格20元,刚刚支付的上年每股股利为2元,预计以后各年股利增长率为5%,目前价格也为20元。
2007年底,黄河公司为生产A产品,急需购置一台价值为3 000万元的W型设备,该设备购入后即可投入生产使用。预计使用年限为4年,预计净残值率为2%。按年限平均法计提折旧。经测算,A产品的单位变动成本(包括销售税金)为900元,边际贡献率为40%,固定成本总额为1 875万元,A产品投产后每年可实现销售量4万件。
为购置该设备,黄河公司计划再筹集资金3 000万元,有两种筹资方案:
方案甲:增加长期借款3 000万元,借款利率为12%,筹资后股价下降到18元,不考虑筹资费用,其他条件不变。
方案乙:增发普通股80万股,普通股市价上升到每股37.5元,其他条件不变。
2008年,W型设备购入后A产品正式投产,收入实现与销量发生情况与预测一致。假设黄河公司只生产和销售A产品,2008年年末资产负债表叶,所有者权益总额为5 000万元,敏感资产总额为3 600万元,敏感负债总额为30万元。
2009年公司计划生产销售A产品的数量比2008年增加8 000件,固定成本相应增加200万元,单位变动成本相应下降10%,销售单价保持不变。假设预计2009年留存收益增加额为153.80万元。
已知:PV10%,4=0.683;FV10%,4=1.464; PVA10%,4=3.17;FVA10%,4=4.641;PVA20%,4 =2.5887;PV20%,4=0.4823;PVA18%,4=2.6901;PV18%,4=0.5158。
企业所得税税率为25%。假定黄河公司2008年和2009年的所有者权益平均余额分别为9 000万元和10 400万元。不考虑其他因素。根据上述资料,回答下列各题:
黄河公司2009年追加资金需要量为( )万元。

A.1 849.33
B.560.2
C.1 269.65
D.1 549.33

正确答案

B

解析

[解析] 2009销售收入比2008年增加额=增加的销售数量×单价=8 000×1 500/10 000=1 200(万元),追加资金需要量=RA/S×△S-RL/S×△S-△RE=[3 600/(1 500×4)]×1200-[30/(1 500×4)]×1200-153.8=560.2(万元)。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编制会计凭证
考生以操作员的身份根据所给经济业务编制录入会计凭证。
(1) 12月7日F公司购B产品,预收货款76590元,存入银行。
借:银行存款 76590
贷:预收账款――F公司 76590
(2) 12月7日,销售给F公司B产品333件,每件售价2300元,增值税专用发票载明货款765900元,增值税为130203元。
借:预收账款――F公司 896103
贷: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130203
主营业务收入――B产品 765900
(3) 12月8日,厂部职工报销市内交通费8元,以现金付讫。
借:管理费用 8
贷:现金 8
(4) 12月25日,计提本月折旧费,其中车间用固定资产1441800元,月折旧率7‰,厂部用固定资产921825元,月折旧率6‰。
借:制造费用 10092.6
管理费用 5530.95
贷:累计折旧 15623.55
(5) 12月9日,购入即用的销售包装纸箱100只,每只373元,以银行存款支付。
借:销售费用 37300
贷:银行存款 37300
(6) 12月13日,向丙厂购买甲乙两种材料,增值税专用发票上记载,甲材料30吨,单价170元,计5100元,增值税为867元,乙材料40吨,单价120元,计4800元,增值税为816元,货款暂欠。
借:物资采购――甲材料 5100
物资采购――乙材料 48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1683
贷:应付账款――丙单位 11583
(7) 12月14日,以上购买甲乙两种材料,以现金支付装卸搬运费198元,按买价比例分配。
借:物资采购――甲材料 102
物资采购――乙材料 96
贷:现金 198
(8) 12月15日,前购甲乙两种材料,按其实际成本入库。
借:原材料――甲材料 5202
原材料――乙材料 4896
贷:物资采购――甲材料 5202
物资采购――乙材料 4896
(9) 12月17日,领用甲材料790吨,其中生产A产品耗用316吨,生产B产品耗用237吨,车间一般耗用118.5吨,厂部一般耗用39.5吨,销售过程耗用79吨,期初库存甲材料的单位成本为169.78元/吨。
借:生产成本――A产品 53650.48
生产成本――B产品 40237.86
制造费用 20118.93
销售费用 13412.62
管理费用 6706.31
贷:原材料――甲材料 134126.2
(10) 12月19日,结转制造费用,A、B产品平均分配。
借:生产成本――A产品 15105.76
生产成本――B产品 15105.77
贷:制造费用 30211.53
(11) 12月19日,本期生产A产品147件全部完工,验收入库,按实际成本入账。
借:库存商品――A产品 68756.24
贷:生产成本――A产品 68756.24
(12) 12月20日,本期生产B产品46件全部完工,验收入库,按实际成本入账。
借:库存产品――B产品 55343.63
贷:生产成本――B产品 55343.63
(13) 12月21日,期初库存B产品的单位成本是1480.25元,按先进先出法,结转333件销售成本。
借:主营业务成本――B产品 492923.25
贷:库存产品――B产品 492923.25
(14) 12月25日,结转本期收入账户。
借:主营业务收入――B产品 765900
贷:本年利润 765900
(15) 12月25日,结转本期费用账户。
借:本年利润 555 881.13
贷:主营业务成本――B产品 492923.25
销售费用 50712.62
管理费用 12245.26
(16) 12月26日,计算应交所得税,税率为25%。
借:所得税费用 52504.72
贷:应交税费――应交所得税 52504.72
(17) 12月26日,结转所得税费用。
借:本年利润 52504.72
贷:所得税费用 52504.72
(18) 12月30日,按10%提取法定盈余公积。
借:利润分配――提取法定盈余公积 15751.42
贷:盈余公积――法定盈余公积 15751.42
(19) 12月30日,按5%提取法定公益金。
借:利润分配――提取法定公益金 7875.71
贷:盈余公积――法定公益金 7875.71
(20) 12月30日按20%提取应付投资者利润。
借:利润分配――应付普通股股利 31502.83
贷:应付股利 31502.83
(21) 12月30日,结转已实现的利润。
借:本年利润 157514.15
贷: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 157514.15
(22) 12月30日,结转已分配利润。
借: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 55129.96
贷:利润分配――提取法定盈余公积 15751.42
利润分配――提取法定公益金 7875.71
利润分配――应付普通股股利 31502.83

正确答案

填制凭证
打开“总账”→“凭证”→“填制凭证”,打开空白凭证。单击“增加”。
输入基本信息根据分录输入:
比如业务1输入摘要“预收货款”,输入科目代码“1002银行存款”,借方金额“76590”,回车;摘要自动带到下一行,输入科目代码名称“220301预收账款―F公司”,贷方金额“76590”,单击“保存”按钮,弹出“凭证已成功保存!”信息提示框,单击单击“保存”按钮。
参照业务1继续增加凭证,完成业务2、业务3、业务4……,最后单击“保存”按钮。

解析

暂无解析

1
题型:简答题
|
单选题

甲产品为长江公司生产的主要产品,2014年与单位甲产品所耗直接材料成本有关的资料如下表所示:

直接材料计划与实际成本对比表
材料消耗量变动对2014年单位产品成本变动的影响为()。

A.+ 56 元
B.- 200 元
C.-144 元
D.+ 256 元

正确答案

B

解析

[解析]材料消耗数量变动对单位产品成本的影响 = (28 -30) × 100 = -200 (元) 。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C公司生产和销售甲、乙两种产品。目前的信用政策为“2/15,n/30”,有占销售额60%的客户在折扣期内付款并享受公司提供的折扣;不享受折扣的应收账款中,有80%可以在信用期内收回,另外20%,在信用期满后10天(平均数)收回。逾期账款的收回,需要支出占逾期账款额10%的收账费用。
如果明年继续保持目前的信用政策,预计甲产品销售量为4万件,单价100元,单位变动成本60元;乙产品销售量为2万件,单价300元,单位变动成本240元。
如果明年将信用政策改为“5/10,n/20”,预计不会影响产品的单价、单位变动成本和销售的品种结构,而销售额将增加到1200万元。与此同时,享受折扣的比例将上升至销售额的70%;不享受折扣的应收账款中,有50%可以在信用期内收回,另外50%可以在信用期满后20天(平均数)收回。这些逾期账款的收回,需要支出占逾期账款额10%的收账费用。
该公司应收账款的资金成本为12%。
要求:
计算改变信用政策引起的损益变动净额,并据此说明公司应否改变信用政策。

正确答案

增加的收入=1200-1000=200(万元)
增加的变动成本=1200×72%-1000×72%=144(万元)
增加的现金折扣=1200×70%×5%-1000×60%×2%=30(万元)
增加的应收账款应计利息=4.6080-5.2320=-0.6240(万元)
增加的收账费用=1200×30%×50%×10%-1000×40%×20%×10%=10(万元)
增加的收益额=200-144-30-(-0.6240)-10=16.6240(万元)
由于信用政策改变后增加的收益额大于零,所以,公司应该改变信用政策。

解析

暂无解析

1
题型:简答题
|
单选题

某企业年固定成本为5000万元,产品单价为30元,单位产品可变成本为5元,单位产品销售税金为2元,则盈亏平衡点销售收入为( )万元。

A.7000
B.6522
C.5357
D.5000

正确答案

B

解析

[解析] 盈亏平衡点销售收入=产品单价×年固定成本÷(产品单价-单位产品可变成本-单位产品销售税金)=30×50000000÷(30-5-2)≈6522(万元)。所以,选项B正确。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为B。

1
题型:简答题
|
单选题

下列各项中,适合建立标准成本中心的单位或部门有( )。

A.行政管理部门
B.医院放射科
C.企业研究开发部门
D.企业广告宣传部门

正确答案

B

解析

[解析] 标准成本中心,必须是所生产的产品稳定而明确,并且已经知道单位产品所需要的投入量的责任中心。医院放射科可以根据接受放射治疗的人数建立标准成本中心。

1
题型:简答题
|
单选题

盈亏平衡分析的前提条件是( )。

A.产量变化,产品售价不变,从而销售收入是销售量的线性函数
B.产量不等于销售量,即每年生产的产品每年均销售出去
C.产量不变,产品售价提高,从而总成本费用是产量的线性函数
D.以上均不正确

正确答案

A

解析

盈亏平衡分析有四个假定条件: (1)产量等于销售量,即当年生产的产品当年销售出去。 (2)产量变化,单位可变成本不变,从而总成本费用是产量的线性函数。 (3)产量变化,产品售价不变,从而销售收入是销售量的线性函数。 (4)只生产单一产品,或者生产多种产品,但可以换算为单一产品计算,也即不同产品负荷率的变化是一致的。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某企业生产8万件产品,固定成本为l00万元,单位变动成本为5元,计划利润加成率为20%,请分别根据边际成本定价法和成本加成定价法,计算该产品的单位价格。(要求写出计算公式和计算过程)

正确答案

边际成本定价法:单位产品价格=单位变动成本*(1+加成率) =5*(1+20%) =6(元)成本加成定价法:单位产品价格=单位变动成本*(1+加成率) =(100万/8万+5)*(1+20%) =(12.5+5)*120% =21(元)

解析

暂无解析

下一知识点 : 产品成本计算方法的综合运用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

  • 上一题
  • 1/10
  • 下一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