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试卷

X 查看更多试卷
1
题型:简答题
|
多选题

某企业生产一种产品,单价12元,单位变动成本8元,固定成本3000元,销量1000件,所得税率40%,欲实现目标税后利润1200元。可采取的措施有( )。

A.单价提高至13元
B.固定成本降低为2500元
C.单价变动成本降为7元
D.销量增加1200件

正确答案

A,C

解析

暂无解析

1
题型:简答题
|
单选题

某工程方案设计生产能力12万吨/年,单位产品售价(不含税)510元/t,总固定成本 1500万元,单位成本250元/t,并与产量成正比关系,则以产量表示的盈亏平衡点为( )t。

A.2.94×104
B.6.25×104
C.5.77×104
D.1.50×104

正确答案

C

解析

暂无解析

1
题型:简答题
|
单选题

甲公司为上市公司,主要从事机器设备的生产和销售。甲公司2009年度适用的所得税税率为33%,2010年及以后年度适用的所得税税率为25%,有足够的应纳税所得额用于抵扣可抵扣暂时性差异。假定甲公司相关资产的初始入账价值等于计税基础,且折旧或摊销方法、折旧或摊销年限均与税法规定相同。甲公司按照实现净利润的10%提取法盈余公积。甲公司2009年度所得税汇算清缴于2010年2月28日完成,2009年度财务报告经董事会批准于2010年3月15日对外报出。
2010年3月1日,甲公司总会计师对2009年度的下列有关资产业务的会计处理提出疑问:
(1)存货
2009年12月31日,甲公司存货中包括:150件甲产品和50件乙产品。
150件甲产品和50件乙产品的单位产品成本均为120万元。其中,150件甲产品签订有不可撤销的销售合同,每件合同价格(不含增值税)为150万元,市场价格(不含增值税)预期为118万元;50件乙产品没有签订销售合同,每件市场价格(不含增值税)预期为118万元。销售每件甲产品、乙产品预期发生的销售赞用及税金(不含增值税)均为2万元。
甲公司期末按单项计提存货跌价准备。2009年12月31日,甲公司相关业务的会计处理如下:
①甲公司对150件甲产品和50件乙产品按成本总额24000万元(120×200)超过可变现净值总额23200万元[(118-2)×200]的差额计提了800万元存货跌价准备。此前,未计提存货跌价准备。
②甲公司对上述存货账面价值低于计税基础的差额,没有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
(2)固定资产
2009年12月31日,甲公司E生产线发生永久性损害但尚未处置。E生产线账面原价为6000万元,累计折旧为4600万元,此前未计提减值准备,可收回金额为零。E生产线发生的永久性损害尚未经税务部门认定。
2009年12月31日,甲公司相关业务的会计处理如下:
①甲公同按可收回金额低于账面价值的差额计提固定资产减值准备1400万元。
②甲公司对E生产线账面价值与计税基础之间的差额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462万元。
(3)无形资产
2009年12月31日,甲公司无形资产中包括用于生产丙产品的专利技术。该专利技术系甲公司于2009年7月15日购入,入账价值为2400万元,预计使用寿命为5年,预计净残值为零,采用年限平均法按月摊销。2009年第四季度以来,市场上出现更先进的生产丙产品的专利技术,甲公司预计丙产品市场占有率将大幅下滑。甲公司估计该专利技术的可收回金额为1200万元。假定用该无形资产所生产的产品已全部对外出售。
2009年12月31日,甲公司相关业务的会计处理如下:
①甲公司计算确定该专利技术的累计摊销额为200万元,账面价值为2200万元。
②甲公司按该专利技术可收回金额低于账面价值的差额计提了无形资产减值准备1000万元。
③甲公司对上述专利技术账面价值低于计税基础的差额,没有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
要求:根据上述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可多选)
对事项(2),更正差错后2009年12月31日递延所得税资产的余额为( )万元。

A.350
B.0
C.462
D.112

正确答案

A

解析

[解析] E生产线发生的永久性损害尚未经税务部门认定,所以固定资产的账面价值为零,计税基础为1400万元,产生可抵扣暂时性差异金额1400万元,应按转回时税率25%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即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余额=1400×25%=350(万元)

1
题型:简答题
|
单选题

某企业生产某产品的固定成本为45万元,单位可变成本为15元,产品单位售价为20元,其盈亏平衡点的产量为( )件。

A.12 857
B.22 500
C.30 000
D.90 000

正确答案

D

解析

【解析】本题考点确定型决定方法中的盈亏平衡点法。盈亏平衡点的产量=固定成本/(单位售价-单位可变成本)=450 000/(20-15)=90 000(件)。

1
题型:简答题
|
单选题

在边际贡献大于固定成本的情况下,下列措施中不利于降低企业复合风险的是( )。

A.提高权益乘数
B.提高产品单位售价
C.增加产品销售量
D.节约固定成本支出

正确答案

A

解析

[解析] 衡量企业复合风险的指标是复合杠杆系数,复合杠杆系数=经营杠杆系数×财务杠杆系数,在边际贡献大于固定成本的情况下,选项B、C、D均可以导致经营杠杆系数降低,复合杠杆系数降低,从而降低企业复合风险;选项A提高权益乘数,会使得资产负债率也提高,导致财务杠杆系数增加,复合杠杆系数变大,从而提高企业复合风险。

1
题型:简答题
|
单选题

某工厂生产的产品每件售价为200元,单位产品可变成本100元,单位产品营业税及附加20元,年固定成本300万元,若想达到年利润为100万元时,年产销量应为()件。

A.5.6万
B.5万
C.6万
D.6.5万

正确答案

B

解析

暂无解析

1
题型:简答题
|
单选题

(一)  某运输企业的年最大运输生产能力为10000万吨公里,当年实现的货物周转量为8000万吨公里,运输产品(服务)的销售价格为0.5元/吨公里,运输产品(服务)的单位变动成本为0.3元/吨公里,年运输固定成本为1000)阮。现有一新客户拟与该企业签订一项新的运输合同。该企业单位运输产品(服务)的单位边际贡献为( )元/吨公里。

A.0.1
B.0.2
C.0.3
D.0.4
E.0.5

正确答案

B

解析

暂无解析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某企业只产销一种产品,2004年销售量为10000件,每件售价200元,单位成本为150元,其中单位变动成本120元,该企业拟使2005年的利润在上年基础上增加20%。
要求:
(1)运用本量利分析原理进行规划,从哪些方面采取措施(要求定量计算;假定采取某项措施时,其他条件不变),才能实现目标利润。
(2)对你提出的各项措施,运用敏感分析原理,测算其对利润的敏感系数。

正确答案

(1)固定成本=10000×(150-120)
=300000(元)
2004年利润=10000×(200-120)-300000 
=500000(元) 2005年利润=500000×(1+20%)
=600000(元)
采取措施如下:
=1250(件)(提高12.5%)
降低单位变动成本 
=10(元)(降低8.33%)
降低固定成本=300000-[10000×(200-120)-600000]
=100000(元)(降低33.33%)

=10(元)(提高5%)
(2)计算敏感系数:

解析

暂无解析

1
题型:简答题
|
单选题

在下列措施中,( )是扭亏增盈的最重要措施。

A.减少产量
B.提高销售单价
C.降低固定成本分摊额
D.降低单位产品变动成本

正确答案

D

解析

[解析] 降低单位商品变动成本是做到保本或扭亏为盈的最重要的措施,具有很大的潜力。如通过就地就近组织进货,可以减少进货费用;降低进货批量,做到勤进快销,减少储存费用;选择质量符合消费者需求,且进货价格较低的供应商。这些方法都能降低单位商品变动成本。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某公司2004年销售产品10万件,单价100元,单位变动成本为40元,固定成本总额为 500万元,公司负债100万元,年利息率12%,并需每年支付优先股股利10万元,所得税税率33%。
要求:
(1) 计算2004年边际贡献。
(2) 计算2004年息税前利润总额。
(3) 计算该公司复合杠杆系数。

正确答案


(1) 边际贡献=(销售单价-单位变动成本)×产销量=(100-40)万元×10=600万元
(2) 息税前利润总额=边际贡献―固定成本=(600-500)万元=100万元
(3) 复合杠杆系数
DCL=边际贡献÷[息税前利润总额-利息费用+优先股股利/(1-所得税税率)]
=600÷[100-100×12%-10/(1-33%)]=8.21

解析

暂无解析

下一知识点 : 产品成本计算方法的综合运用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

  • 上一题
  • 1/10
  • 下一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