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试卷

X 查看更多试卷
1
题型:简答题
|
单选题

(二)甲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甲公司)2009年度财务报告经董事会批准对外报出日为2010年3月31日,2009年度所得税汇算清缴于2010年3月18日完成。甲公司适用的所得税税率为25%,所得税采用资产负债表债务法核算。假设甲公司2009年年初未分配利润为36.145万元;2009年度实现会计利润1850万元、递延所得税费用18.6万元,按净利润的10%提取法定盈余公积。甲公司在2009年度财务报告批准报出日前发现如下会计事项:(1)2010年1月1日,甲公司决定改用公允价值模式对出租的办公楼进行后续计量。该办公楼于2007年12月建成并作为投资性房地产对外出租,采用成本模式计量,人账价值1800万元,预计使用年限15年,预计净残值为零,会计上采用年限平均法计提折旧。该办公楼2009年12月31日的公允价值为1700万元,2009年12月31日之前该投资性房地产的公允价值无法合理确定。按照税法规定,该投资性房地产应作为固定资产处理,预计净残值为零,采用年限平均法按照20年计提折旧。(2)2010年1月10日发现,甲公司于2009年12月10日与乙公司签订的供货合同很可能违约,已满足预计负债确认条件,但上年年末未作相应会计处理。该合同约定:2010年4月15日甲公司以每件1800元的价格向乙公司销售A产品150件,如果甲公司不能按时交货,将向乙公司支付总价款20%的违约金。2009年末甲公司准各生产A产品时,生产的材料价格大幅上涨,预计生产A产品的单位成本为2200元。按税法规定,该项预计损失不允许税前扣除。(3)2010年1月20日发现,甲公司2009年将行政管理部门使用的一项固定资产的折旧费用50万元误记为5万元。(4)甲公司与丙公司签订一项供销合同,合同约定甲公司于2009年11月份销售给丙公司一批物资。由于甲公司未能按照合同发货,致使丙公司发生重大损失,丙公司通过法律程序要求甲公司赔偿经济损失550万元。该诉讼案件于12月31日尚未判决,甲公司为此确认400万元的预计负债(按税法规定该项预计负债产生的损失不允许税前扣除)。2010年2月9日,经法院一审判决,甲公司需要赔偿丙公可经济损失500万元,甲公司不再上诉,并于2010年2月15日以银行存款支付了赔偿款。甲公司无其他纳税调整事项,不考虑所得税以外的其他相关税费。根据以上资料,回答下列问题。甲公司2010年末资产负债表中“未分配利润”项目的年初数为( )

A.1205.92
B.1287.83
C.1311.00
D.1586.50

正确答案

A

解析

暂无解析

1
题型:简答题
|
多选题

某企业生产一种产品,单价8元,单位变动成本6元,固定成本2000元,预计产销量为2000件,若想实现利润3000元,可采取的措施有( )。

A.固定成本降低1000元
B.单价提高到8.5元
C.单位变动成本降低到5.5元
D.销量提高到2500件
E.单价降低到7元,销量提高到2500件

正确答案

A,B,C,D

解析

[解析] (8-7)×2500-2000=500元

1
题型:简答题
|
单选题

一家公司关于在产品的单位数据如下: 售价100美元 完工成本10美元 历史成本91美元 重置成本108美元 正常利润20美元 销货成本5美元 用成本与市价孰低法,比起用历史成本对存货进行的估价,这些单位数据对于总利润的影响是()

A.无影响 
B.减少了6美元 
C.减少了26美元 
D.增加了5美元

正确答案

B

解析

市价是重置成本,但是市价既不能高于上限值,也不能低于下限值。上限是100美元-5美元-10美元=85美元。下限值是上限值减去正常利润,即85美元-20美元=65美元。因此,市价为85美元,它比起91美元的历史成本来还应该从中扣减6美元。选项(a)不正确,这个选项意味着市价至少跟历史成本是一样高的。选项(c)不正确,如果将市价错误地当做上限,那么91美元-65美元=26美元就成为了正常利润的影响。选项(d)不正确,其影响被误认为是由5美元的销货成本引成的。

1
题型:简答题
|
单选题

某企业欲引进生产线,预计年产量为800万件。若引进A生产线、其固定成本为400万元,单位产品可变成本为0.6元;若引进B生产线,其固定成本为500万元,单位产品可变成本为0.4元,则 ______。

A.应该引进A生产线
B.应该引进B生产线
C.A、B生产线都不引进
D.无法判断应该引进哪一条生产线

正确答案

B

解析

暂无解析

1
题型:简答题
|
单选题

下列关于盈亏平衡分析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盈亏平衡分析可用于财务评价
B.BEP产量=年固定成本/(单位产品价格-单位产品可变成本-单位产品营业税金及附加)
C.盈亏平衡点越高,表明项目的抗风险能力越强
D.盈亏平衡点越低,表明项目对产出品数量变化的适应能力越强

正确答案

C

解析

[解析] 盈亏平衡分析是通过计算项目达到设计生产能力年份盈亏平衡点(BEP)的产量水平,分析项目成本与收益的平衡关系,从而据以分析项目的抗风险能力。盈亏平衡点越低,表明项目对产出品数量变化的适应能力越强,项目的抗风险能力也就越强。

1
题型:简答题
|
单选题

某小企业采用《小企业会计制度》,2009年12月30日相关账户的余额如下:(单位:万元)
其中:“生产成本”账户为B产品期初在产品成本 “应交税金”为所属“应交增值税”账户余额 以下是该企业12月31日及期末连续发生的经济业务: 销售产品一批,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标明价款20万元,增值税3.4万元,款项尚未收到,应编制的会计分录为()。


A.A
B.B
C.C
D.D

正确答案

B

解析

暂无解析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A企业只生产一种产品,其产品成本计算采用标准成本计算系统,有关资料如下:
(1)成本计算账户设置
设置“原材料”、“产成品”、“生产成本”等存货账户,均按标准成本计价。
成本差异账户设置9个:材料价格差异、材料数量差异、直接人工工资率差异、直接人工效率差异、变动制造费用效率差异、变动制造费用耗费差异、固定制造费用闲置能量差异、固定制造费用耗费差异、固定制造费用效率差异。
(2)费用分配和差异结转方法
原材料在生产开始时一次投入,在产品直接材料成本约当产成品的系数为1;除直接材料外的其他费用陆续发生,其在产品约当产成品的系数为0.5。
成本差异采用“结转本期损益法”,在每月末结转“主营业务成本”账户。
(3)单位产品标准成本 (4)本月生产及销售情况 (5)有关成本计算的业务数据:
月初材料5000千克,本月购入原材料25000千克,实际成本55000元(已用支票支付);
本月生产领用原材料25500千克。
实际耗用工时20000小时;应付生产工人工资85000元;实际发生变动制造费用25000元;实际发生固定制造费用20000元。
要求:
计算本月发生的直接人工效率差异与工资率差异;

正确答案

本月实际完成约当产量=月末在产品约当产量+本月完工产成品数量-月初在产品约当产量=4900+600×0.5-500×0.5=4950(件)
直接人工效率差异=(实际工时-实际产量的标准工时)×标准小时工资率=(20000-4950×4)×4=800(元)
直接人工工资率差异=(实际小时工资率-标准小时工资率)×实际工时=(85000/20000-4)×20000=5000(元)

解析

暂无解析

1
题型:简答题
|
多选题

富辉公司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企业,适用的增值税率为17%。2009年3月1日销售甲产品200件,单价3000元/件(不含税),单位成本为2250元/件。由于是成批销售,富辉公司给予购货方5%的商业折扣,同时提供现金折扣,折扣条件为“2/20-N/30”(增值税部分不能折扣)。客户于3月19日付款,同时退回不符合质量要求的10件产品(假定相应的销项税额可以冲减),其余货款全部用银行存款付讫。3月1日该销售业务符合收入确认条件。
要求:根据上述资料,回答题:
3月19日,对于销售退回,富辉公司应编制的会计分录包括( )。

A.借:主营业务收入 285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4845
贷:应收账款 33345
B.借:库存商品 22500
贷:主营业务成本 22500
C.借:主营业务成本 35100
贷:应收账款 35100
D.借:主营业务收入 294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4998
贷:应收账款 34398

正确答案

A,B

解析

[解析] 企业已经确认销售商品收入的售出商品发生销售退回的,应当在发生时,冲减当期的销售商品收入、销售商品成本和税法规定可冲减的销项税额。
[考点] 收入的账务处理。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某公司生产甲、乙和丙三种产品。2009年甲、乙和丙产品计划产量分别为800件、1200件和1500件,单位成本分别为100元、80元和70元,2010年实际产量分别为900件、1000件和1600件,累计实际总成本分别为92000元、86000元和108000元。
要求:
计算2010年甲产品可比产品成本降低额和降低率;

正确答案

2010年甲产品可比产品成本降低额=900×100-92000=-2000(元)
降低率=-2000÷(900×100)=-2.22%

解析

暂无解析

1
题型:简答题
|
单选题

某生产通讯产品项目,估计产品的销售单价为600元/部,若单位变动成本为200元/部,年固定成本为200万元,则此项目的盈亏平衡产量为( )部。

A.5000
B.8000
C.10000
D.12000

正确答案

A

解析

暂无解析

下一知识点 : 产品成本计算方法的综合运用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

  • 上一题
  • 1/10
  • 下一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