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爱因斯坦光电效应方程
- 共36题
请考生从给出的3道物理题、3道化学题、2道生物题中每科任选一题作答。如果多做,则每学科按所做的第一题计分。
33.[物理一选修3-3]
(1)下列四幅图的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_________
A.分子间距离为时,分子间不存在引力和斥力
B.估测油酸分子直径大小d时,可把油酸分子简化为球形处理
C.食盐晶体中的钠、氯离子按一定规律分布,具有空间上的周期性
D.猛推活塞,密闭的气体温度升高,压强变大,气体对外界做正功
(2)如图所示为一均匀薄壁U形管,左管上端封闭,右管开口且足够长,管的横截面积为S,内装有密度为p的液体。右管内有一质量为m的活塞搁在固定卡口上,卡口与左管上端等 高,活塞与管壁间无摩擦且不漏气。温度为T。时,左、右管内液 面等高,两管内空气柱(可视为理想气体)长度均为L,压强均 为大气压强,重力加速度为g,现使左、右两管温度同时缓慢 升高,在活塞离开卡口上升前,左右两管液面保持不动。求:
①温度升高到为多少时,右管活塞开始离开卡口上升;
②温度升高到为多少时,两管液面高度差为L。
34.[物理一选修3-4]
(1)如图所示为一列简谐波的波源O振动1.5s时沿波的传播方向上的波形图,已知波源O在t=0时开始沿y轴负方向振动,t=1.5 s时正好第二次到达波谷,则该波的振幅为_________cm.x=5.4 m的质点第一次到达波峰的时间为_________s,从t=0开始至x=5.4 m的质点第一次到达波峰这段时间内,波源0通过的路程是_________m.
(2)如图所示,为某种透明介质的截面图,ΔAOC为等腰直角三角形,BC为以O为圆心半径R = 12 cm的四分之一圆 弧,AB与水平屏幕MN垂直并接触于A点。由红光和紫光两种单色光组成的复色光从BC面射向圆心O,在AB界面上的入射角i=45°,结果在水平屏幕MN上出现两个亮斑。已知该介质对红光和紫光的折射率分别为.
①判断在屏幕MN上产生的两处亮斑分别是由什么色光组成的;
②求两个亮斑间的距离。
35.[物理一选修3-5]
(1)如图所示,一光电管的阴极用极限波长m的钠制成。用波长m的紫外线照射阴极尺,光电管阳极A和阴极K之间的电势 差U=2.1V时光电流达到饱和,饱和值为I=0.56 mA.则每秒内由K极发射的电子数为______。电子到达阳极A时的最大动能为______J(结果均保留两位有效数字)。如果电势差U不变,而照射光的强度增到原值的三倍,此时电子到达阳极4时的最大动能______ (填“变大”“不变”或“变小”)(已知普朗克常量,光 速 ,电子电荷量 )
(2)如图所示,在光滑的水平面上有两个物块A、B,质量分别为mA=3 kg,mB=6 kg, 它们之间由一根不可伸长的轻绳相连,开始时绳子完全松弛,两物块紧靠在一起。现用3N的水平恒力F拉B,使B先运动,绳瞬间绷直后再拖动A前进,在B前进了0.75 m时,二物块共同向前运动的速度m/s,求连接两物块的绳长。
33.请考生从给出的3道物理题、3道化学题、2道生物题中每科任选一题作答。如果多做,则每学科按所做的第一题计分。33.[物理一选修3-3]
(1)下列四幅图的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_________
34.(1)5 11.7 1.95(2)解:①设红光和紫光的临界角分别为、,
, (1分)
同理<所以紫光在面发生全反射,而红光在面一部分折射,一部分反射,(1分)
由几何关系可知,反射光线与垂直,所以在处产生的亮斑为红色,在处产生的亮斑为红色与紫色的混合色 (2分)
②画出如图光路图,设折射角为,
根据折射定律(2分)求得(1分)
由几何知识可得:,解得cm(1分)
由几何知识可得为等腰直角三角形,解得=12cm
所以cm≈20.5cm.(1分)
35. (1) 不变 (2)
正确答案
正确答案
正确答案
14.用绿光照射一个光电管能发生光电效应,欲使光电子从阴极逸出的最大初动能增大,下列方法中正确的是 (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析已在路上飞奔,马上就到!
知识点
16.用不同频率的紫外光分别照射钨和锌的表面而产生光电效应。可得到光电子最大初动能1 随入射光频率变化的Ek-图象,已知钨的逸出功是3.28eV,锌的逸出功是3.34eV,若将两者的图线画在同一个Ek- 坐标系中,如图所示用实线表示钨,虚线表示锌,则正确反映这一过程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析已在路上飞奔,马上就到!
知识点
本题包括3小题,只要求选做2小题。每小题12分,共24分。
17.模块3-3试题
(I)用表示分子间的距离,EP表示分子势能,用表示分子引力与斥力平衡时的分子间距,设时,EP=0,则: ( )
正确答案
16.如图所示是某金属在光的照射下产生的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Ek与入射光频率ν的关系图象.由图象可知(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析已在路上飞奔,马上就到!
知识点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