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试卷

X 查看更多试卷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 2 分

18. 将51.2gCu完全溶于适量浓硝酸中,收集到氮的氧化物(含NO、NO 2、N 2O 4)的混合物共0.9mol,这些气体恰好能被500mL 2.0mol/L NaOH溶液完全吸收,溶液中生成NaNO 3和NaNO 2,则原混合气体中NO的物质的量为

A0.3mol

B0.4mol

C0.5mol

D0.6mol

正确答案

A

解析

51.2gCu的物质的量为铜和硝酸反应铜还原硝酸生成氮氧化合物,在NaOH溶液中氮氧化合物又转化成NaNO3和NaNO2,则铜将失去的电子给了硝酸在氢氧化钠溶液中生成了NaNO2,根据得失电子数目相等得到2n(Cu)=2n(NaNO2),所以n(NaNO2)=n(Cu)=0.8mol,故选A.

考查方向

本题主要考查了氧化还原反应的计算。

解题思路

本题考查氧化还原反应的计算,难度较大,整个过程发生的反应较复杂,但从氧化还原反应电子得失的角度分析可以简化为铜和氮间电子的转移,清楚铜将失去的电子给了硝酸在氢氧化钠溶液中生成了NaNO2是解题的关键.51.2gCu的物质的量为0.8mol,整个过程发生的反应较复杂,但从氧化还原反应电子得失的角度分析可以简化为铜和氮间电子的转移,铜和硝酸反应铜还原硝酸生成氮氧化合物,在NaOH溶液中氮氧化合物又转化成NaNO3和NaNO2,我们可以认为铜将失去的电子给了硝酸在氢氧化钠溶液中生成了NaNO2,根据得失电子数目相等得到2n(Cu)=2n(NaNO2),据此解答.

易错点

1、清楚铜将失去的电子给了硝酸在氢氧化钠溶液中生成了NaNO2

2、从氧化还原反应电子得失的角度分析可以简化为铜和氮间电子的转移

知识点

常见金属的活动性顺序及其应用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 14 分

铬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它与脂类代谢有密切联系,但铬过量会引起污染,危害人类健康。

14.不同价态的铬毒性不同,三价铬对人体几乎无毒,六价铬的毒性约为三价铬的100倍。电镀厂产生的镀铜废水中往往含有一定量的Cr2O72—,处理该废水常用的流程如下图所示:

Na2S2O3在此过程中表现         性。若向含Cr3+的废水中加入过量NaOH溶液,会得到NaCrO2溶液,NaCrO2中Cr元素的化合价为       价,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15.交警常用一种“酒精检测仪”检测司机是否酒后驾车。其反应原理如下,请配平该反应方程式:

( )CrO3 +( )CH3CH2OH +( )H2SO4 —( )CH3CHO + ( )Cr2(SO4)3+( )H2O

16.已知存在平衡:2CrO42—+2H+  Cr2O72—+H2O。向K2Cr2O7溶液中加入Ba(NO3)2和Pb(NO3)2溶液,可析出BaCrO4和PbCrO4两种沉淀,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任意写出其中一种即可)。

此时溶液中c(Pb2+)/c(Ba2+)=           

已知Ksp(BaCrO4)=1.25×10—10;Ksp(PbCrO4)=2.75×10—13

17.工业上以铬酸钾(K2CrO4)为原料,采用电化学法制备K2Cr2O7,制备装置如图所示(阳离子交换膜只允许阳离子透过)。通电后阳极的电极反应式为                 。请结合方程式解释反应一段时间后,在阴极室得到浓KOH溶液的原因                                      

第(1)小题正确答案及相关解析

正确答案

还原    +3    Cr3++4OH=CrO2+2H2O

解析

还原    +3   Cr3++4OH=CrO2+2H2O

考查方向

本题主要考查了氧化还原反应

解题思路

(1)依据电解原理分析,溶液中阴离子放电,氢氧根离子失电子发生氧化反应,氢离子浓度增大平衡正向进行;

(2)依据原子守恒、电子守恒计算。

易错点

1.本题考查氧化还原反应,为高频考点,把握发生的反应及反应中元素的化合价变化为解答的关键,侧重氧化还原反应基本概念的考查,注意乙醇中C元素化合价的判断。

2.本题考查了电解池原理分析判断,电极原理的计算应用没注意元素守恒是解题关键,题目难度中等.

第(2)小题正确答案及相关解析

正确答案

2CrO3 +3CH3CH2OH +3H2SO4 = 3CH3CHO +1Cr2(SO4)3+6H2O

解析

2CrO3 +3CH3CH2OH +3H2SO4 = 3CH3CHO +1Cr2(SO4)3+6H2O

考查方向

本题主要考查了氧化还原反应

解题思路

(1)依据电解原理分析,溶液中阴离子放电,氢氧根离子失电子发生氧化反应,氢离子浓度增大平衡正向进行;

(2)依据原子守恒、电子守恒计算。

易错点

1.本题考查氧化还原反应,为高频考点,把握发生的反应及反应中元素的化合价变化为解答的关键,侧重氧化还原反应基本概念的考查,注意乙醇中C元素化合价的判断。

2.本题考查了电解池原理分析判断,电极原理的计算应用没注意元素守恒是解题关键,题目难度中等.

第(3)小题正确答案及相关解析

正确答案

Cr2O72—+H2O+ 2Ba2+= 2BaCrO4↓+2H+(或Cr2O72—+H2O+ 2Pb2+= 2PbCrO4↓+2H+)   2.2×10—3

解析

在水溶液中橙红色的Cr2O72-与黄色的CrO42-有下列平衡关系. Cr2O72-+H2O2CrO42-+2H+,把K2Cr2O7溶于水配成稀溶液是橙色.向原溶液中加入Ba(NO3)2溶液(已知BaCrO4为黄色沉淀)则平衡右移, Cr2O72—+H2O+ 2Ba2+= 2BaCrO4↓+2H+(或Cr2O72—+H2O+ 2Pb2+= 2PbCrO4↓+2H+

考查方向

本题主要考查了氧化还原反应

解题思路

(1)依据电解原理分析,溶液中阴离子放电,氢氧根离子失电子发生氧化反应,氢离子浓度增大平衡正向进行;

(2)依据原子守恒、电子守恒计算;。

易错点

1.本题考查氧化还原反应,为高频考点,把握发生的反应及反应中元素的化合价变化为解答的关键,侧重氧化还原反应基本概念的考查,注意乙醇中C元素化合价的判断。

2.本题考查了电解池原理分析判断,电极原理的计算应用没注意元素守恒是解题关键,题目难度中等.

第(4)小题正确答案及相关解析

正确答案

2H2O—4e= O2↑+4H+(或4OH—4e= O2↑+2H2O)

阴极室发生反应2H2O+2e= H2↑+2OH,c(OH)增大;K+穿过阳离子交换膜进入阴极室,与OH共同得到KOH。

解析

阳极室发生氧化反应,氢氧根离子失去电子放电,电极反应为:4OH--4e-=O2↑+2H2O 或2H2O-4e-=O2↑+4H+,阳极区氢离子浓度增大,平衡右移;反应一段时间后,K+穿过阳离子交换膜进入阴极室,与OH共同得到KOH。

考查方向

本题主要考查了氧化还原反应

解题思路

(1)依据电解原理分析,溶液中阴离子放电,氢氧根离子失电子发生氧化反应,氢离子浓度增大平衡正向进行;

(2)依据原子守恒、电子守恒计算;。

易错点

1.本题考查氧化还原反应,为高频考点,把握发生的反应及反应中元素的化合价变化为解答的关键,侧重氧化还原反应基本概念的考查,注意乙醇中C元素化合价的判断。

2.本题考查了电解池原理分析判断,电极原理的计算应用没注意元素守恒是解题关键,题目难度中等.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 14 分

酱油是一种常用调味剂,根据国标要求酱油中NaCl的含量不应低于15 g /100 mL。莫尔法是较简单的一种测量Cl-含量的方法。现采用该法测量某市售酱油是否符合NaCl含量标准要求。实验原理如下(25℃):

Ag++ Cl-= AgCl (白色)Ksp(AgCl)=1.8×l0-10

2Ag++ Cr042-= Ag2Cr04(砖红色)Ksp(Ag2Cr04)=1.2×10-12

准确移取酱油样品5.00 mL稀释至100 mL,从其中取出10.00 mL置于锥形瓶中,再向其中加入适量的铬酸钾溶液,以0.1000 mol/L的硝酸银标准溶液滴定,重复实验三次。

14.样品稀释过程中,用          移取酱油样品,应在            中定容,还需用到的玻璃仪器有____。

15.标准硝酸银溶液用棕色滴定管盛装的原因是____。滴定中眼睛应注视__        __,出现    即达到滴定终点。

16.滴定结束时,滴定管中液面如上图所示,则读数为____。


17.若三次消耗硝酸银标准溶液的平均体积为12.50 mL,则稀释后的酱油中NaCl的浓度为    mol/L,该市售酱油是否符合NaCl含量标准    (填“符合”或“不符合”)。

第(1)小题正确答案及相关解析

正确答案

酸式滴定管或移液管 100 mL容量瓶 烧杯、玻璃棒、胶头滴管

解析

样品稀释过程中,由于酱油在发酵制取过程中会产生酸性物质,用酸式滴定管或移液管移取酱油样品;准确移取酱油样品5.00 mL要稀释至100 mL应在100 mL容量瓶中定容,还需用到的玻璃仪器有烧杯、玻璃棒、胶头滴管。

考查方向

本题主要考查了中和滴定的计算和基本实验操作。

解题思路

14.样品稀释过程中,用          移取酱油样品,应在            中定容,还需用到的玻璃仪器有____。

易错点

滴定计算。

第(2)小题正确答案及相关解析

正确答案

硝酸银见光易分解  试剂瓶中颜色变化 淡红色沉淀,不再消失

解析

标准硝酸银溶液用棕色滴定管盛装的原因是硝酸银见光易分解。滴定中眼睛应注视试剂瓶中颜色变化,出现淡红色沉淀,半分钟内不再消失即达到滴定终点。

考查方向

本题主要考查了中和滴定的计算和基本实验操作。

解题思路

硝酸银见光易分解

易错点

滴定计算。

第(3)小题正确答案及相关解析

正确答案

12.70mL

解析

滴定结束时,滴定管中液面如上图所示,则读数为12.70mL。

考查方向

本题主要考查了中和滴定的计算和基本实验操作。

解题思路

滴定管中读数的0起点在上端。

易错点

滴定计算。

第(4)小题正确答案及相关解析

正确答案

0.1250 不符合

解析

若三次消耗硝酸银标准溶液的平均体积为12.50 mL,因为是用硝酸银标准液滴定到终点,反应是Ag++ Cl-= AgCl,由反应中Ag++ Cl-,1:1 cv=cv计算。则稀释后的酱油中NaCl的浓度为0.1250mol/L,国标要求酱油中NaCl的含量不应低于15 g /100 mL,该市售酱油不符合NaCl含量标准。

考查方向

本题主要考查了中和滴定的计算和基本实验操作。

解题思路

用硝酸银标准液滴定到终点,反应是Ag++ Cl-= AgCl,由反应中Ag++ Cl-,1:1 cv=cv计算。

易错点

滴定计算。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 15 分

钛被称为继铁、铝之后的第三金属,制备金属钛的一种流程如下:

回答下列问题:

28.基态钛原子的价电子排布图为                      ,其原子核外共有     种运动状态相同的电子。金属钛晶胞如图37—1所示,为                堆积(填堆积方式)。

29.已知TiCl4在通常情况下是无色液体,熔点为–37℃,沸点为136℃,可知TiCl4为______晶体。

30.纳米TiO2是一种应用广泛的催化剂,其催化的一个实例如图37—2。化合物乙的沸点明显高于化合物甲,主要原因是                             。化合物乙中采取sp3杂化的原子的第一电离能由大到小的顺序为            

1.硫酸氧钛晶体中阳离子为链状聚合形式的离子,结构如图37—3所示。该阳离子Ti与O的原子数之比为          ,其化学式为                   

32.钙钛矿晶体的结构如图37—4所示。钛离子位于立方晶胞的角顶,被      个氧离子包围成配位八面体;钙离子位于立方晶胞的体心,被      个氧离子包围。钙钛矿晶体的化学式为                

第(1)小题正确答案及相关解析

正确答案


    22     六方最密

解析

(1)钛为22号元素,基态电子排布式为:[Ar]3d24s2,则基态钛原子的价电子排布式为3d24s2,故答案为:3d24s2; 

(2)因TiCl4在常温下是无色液体,说明熔点低,在水或潮湿空气中易水解而冒白烟,说明钛离子为弱碱阳离子,由此可判断 TiCl4是由共价键结合的分子,晶体类型属于分子晶体。

(3)化合物乙的沸点明显高于化合物甲,主要原因是化合物乙分子间形成氢键。化合物乙中采取sp3杂化的原子的第一电离能由大到小的顺序为N>O>C,原因是同一周期元素中,元素的第一电离能随着原子序数的增大而呈增大趋势,但第VA族元素大于相邻元素,所以这三种元素第一电离能从大到小顺序是:N>O>C。

(4)硫酸氧钛晶体中阳离子为链状聚合形式的离子,结构如图,该阳离子Ti与O的原子数之比为1:1,其化学式为TiO2+。(Ti的化合价+4,O的化合价-2)

(5)根据晶胞结构图可知,在晶胞中氧原子分布立方体的棱边中点,被四个立方体共用,所以氧原子数为12*1/4=3,钛原子分布在立方体的八个顶点,每个钛被八个立方体共用,所以钛原子数为8×1/8=1,钙原子分布在立方体的体心,所以钙原子数为1,钛离子位于立方晶胞的角顶,被6个氧离子包围成配位八面体;钙离子位于立方晶胞的体心,被12个氧离子包围。据此可以确定化学式为CaTiO3故答案为:CaTiO3

考查方向

本题主要考查了原子核外电子排布;配合物的成键情况;不同晶体的结构微粒及微粒间作用力的区别; 晶胞的计算。

解题思路

本题考查物质结构和性质,涉及晶胞的计算、原子的杂化方式、第一电离能大小的判断、基态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式的书写等知识点,这些都是高考热点,会利用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确定原子的杂化方式、第一电离能的规律、构造原理来分析解答,难点的晶胞密度的计算.

(1)根据构造原理,由原子序数即可写出基态原子的电子排布式,进而可写出价电子排布式;

(2)根据题目中提供的物理性质来判断晶体类型;

(3)同一周期元素中,元素的第一电离能随着原子序数的增大而呈增大趋势,但第VA族元素大于相邻元素;

易错点

1.根据构造原理,由原子序数即可写出基态原子的电子排布式。

2. 本题易错点是没注意题目要求,如价电子排布式写成了基态原子的电子排布式.

3. 晶胞的计算.

第(2)小题正确答案及相关解析

正确答案

分子

解析

(1)钛为22号元素,基态电子排布式为:[Ar]3d24s2,则基态钛原子的价电子排布式为3d24s2,故答案为:3d24s2; 

(2)因TiCl4在常温下是无色液体,说明熔点低,在水或潮湿空气中易水解而冒白烟,说明钛离子为弱碱阳离子,由此可判断 TiCl4是由共价键结合的分子,晶体类型属于分子晶体。

(3)化合物乙的沸点明显高于化合物甲,主要原因是化合物乙分子间形成氢键。化合物乙中采取sp3杂化的原子的第一电离能由大到小的顺序为N>O>C,原因是同一周期元素中,元素的第一电离能随着原子序数的增大而呈增大趋势,但第VA族元素大于相邻元素,所以这三种元素第一电离能从大到小顺序是:N>O>C。

(4)硫酸氧钛晶体中阳离子为链状聚合形式的离子,结构如图该阳离子Ti与O的原子数之比为1:1,其化学式为TiO2+。(Ti的化合价+4,O的化合价-2)

(5)根据晶胞结构图可知,在晶胞中氧原子分布立方体的棱边中点,被四个立方体共用,所以氧原子数为12*1/4=3,钛原子分布在立方体的八个顶点,每个钛被八个立方体共用,所以钛原子数为8×1/8=1,钙原子分布在立方体的体心,所以钙原子数为1,钛离子位于立方晶胞的角顶,被6个氧离子包围成配位八面体;钙离子位于立方晶胞的体心,被12个氧离子包围。据此可以确定化学式为CaTiO3故答案为:CaTiO3

考查方向

本题主要考查了原子核外电子排布;配合物的成键情况;不同晶体的结构微粒及微粒间作用力的区别; 晶胞的计算。

解题思路

本题考查物质结构和性质,涉及晶胞的计算、原子的杂化方式、第一电离能大小的判断、基态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式的书写等知识点,这些都是高考热点,会利用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确定原子的杂化方式、第一电离能的规律、构造原理来分析解答,难点的晶胞密度的计算.

(1)根据构造原理,由原子序数即可写出基态原子的电子排布式,进而可写出价电子排布式;

(2)根据题目中提供的物理性质来判断晶体类型;

(3)同一周期元素中,元素的第一电离能随着原子序数的增大而呈增大趋势,但第VA族元素大于相邻元素;

易错点

1.根据构造原理,由原子序数即可写出基态原子的电子排布式。

2. 本题易错点是没注意题目要求,如价电子排布式写成了基态原子的电子排布式.

3. 晶胞的计算.

第(3)小题正确答案及相关解析

正确答案


化合物乙分子间形成氢键    N>O>C

解析

(1)钛为22号元素,基态电子排布式为:[Ar]3d24s2,则基态钛原子的价电子排布式为3d24s2,故答案为:3d24s2; 

(2)因TiCl4在常温下是无色液体,说明熔点低,在水或潮湿空气中易水解而冒白烟,说明钛离子为弱碱阳离子,由此可判断 TiCl4是由共价键结合的分子,晶体类型属于分子晶体。

(3)化合物乙的沸点明显高于化合物甲,主要原因是化合物乙分子间形成氢键。化合物乙中采取sp3杂化的原子的第一电离能由大到小的顺序为N>O>C,原因是同一周期元素中,元素的第一电离能随着原子序数的增大而呈增大趋势,但第VA族元素大于相邻元素,所以这三种元素第一电离能从大到小顺序是:N>O>C,

(4)硫酸氧钛晶体中阳离子为链状聚合形式的离子,结构如图该阳离子Ti与O的原子数之比为1:1,其化学式为TiO2+。(Ti的化合价+4,O的化合价-2)

(5)根据晶胞结构图可知,在晶胞中氧原子分布立方体的棱边中点,被四个立方体共用,所以氧原子数为12*1/4=3,钛原子分布在立方体的八个顶点,每个钛被八个立方体共用,所以钛原子数为8×1/8=1,钙原子分布在立方体的体心,所以钙原子数为1,钛离子位于立方晶胞的角顶,被6个氧离子包围成配位八面体;钙离子位于立方晶胞的体心,被12个氧离子包围。据此可以确定化学式为CaTiO3故答案为:CaTiO3

考查方向

本题主要考查了原子核外电子排布;配合物的成键情况;不同晶体的结构微粒及微粒间作用力的区别; 晶胞的计算。

解题思路

本题考查物质结构和性质,涉及晶胞的计算、原子的杂化方式、第一电离能大小的判断、基态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式的书写等知识点,这些都是高考热点,会利用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确定原子的杂化方式、第一电离能的规律、构造原理来分析解答,难点的晶胞密度的计算.

(1)根据构造原理,由原子序数即可写出基态原子的电子排布式,进而可写出价电子排布式;

(2)根据题目中提供的物理性质来判断晶体类型;

(3)同一周期元素中,元素的第一电离能随着原子序数的增大而呈增大趋势,但第VA族元素大于相邻元素;

易错点

1.根据构造原理,由原子序数即可写出基态原子的电子排布式。

2. 本题易错点是没注意题目要求,如价电子排布式写成了基态原子的电子排布式.

3. 晶胞的计算.

第(4)小题正确答案及相关解析

正确答案

1:1   TiO2+(或[TiO]n2n+

解析

(1)钛为22号元素,基态电子排布式为:[Ar]3d24s2,则基态钛原子的价电子排布式为3d24s2,故答案为:3d24s2; 

(2)因TiCl4在常温下是无色液体,说明熔点低,在水或潮湿空气中易水解而冒白烟,说明钛离子为弱碱阳离子,由此可判断 TiCl4是由共价键结合的分子,晶体类型属于分子晶体。

(3)化合物乙的沸点明显高于化合物甲,主要原因是化合物乙分子间形成氢键。化合物乙中采取sp3杂化的原子的第一电离能由大到小的顺序为N>O>C,原因是同一周期元素中,元素的第一电离能随着原子序数的增大而呈增大趋势,但第VA族元素大于相邻元素,所以这三种元素第一电离能从大到小顺序是:N>O>C,

(4)硫酸氧钛晶体中阳离子为链状聚合形式的离子,结构如图该阳离子Ti与O的原子数之比为1:1,其化学式为TiO2+。(Ti的化合价+4,O的化合价-2)

(5)根据晶胞结构图可知,在晶胞中氧原子分布立方体的棱边中点,被四个立方体共用,所以氧原子数为12*1/4=3,钛原子分布在立方体的八个顶点,每个钛被八个立方体共用,所以钛原子数为8×1/8=1,钙原子分布在立方体的体心,所以钙原子数为1,钛离子位于立方晶胞的角顶,被6个氧离子包围成配位八面体;钙离子位于立方晶胞的体心,被12个氧离子包围。据此可以确定化学式为CaTiO3故答案为:CaTiO3

考查方向

本题主要考查了原子核外电子排布;配合物的成键情况;不同晶体的结构微粒及微粒间作用力的区别; 晶胞的计算。

解题思路

本题考查物质结构和性质,涉及晶胞的计算、原子的杂化方式、第一电离能大小的判断、基态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式的书写等知识点,这些都是高考热点,会利用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确定原子的杂化方式、第一电离能的规律、构造原理来分析解答,难点的晶胞密度的计算.

(1)根据构造原理,由原子序数即可写出基态原子的电子排布式,进而可写出价电子排布式;

(2)根据题目中提供的物理性质来判断晶体类型;

(3)同一周期元素中,元素的第一电离能随着原子序数的增大而呈增大趋势,但第VA族元素大于相邻元素;

易错点

1.根据构造原理,由原子序数即可写出基态原子的电子排布式。

2. 本题易错点是没注意题目要求,如价电子排布式写成了基态原子的电子排布式。

3. 晶胞的计算。

第(5)小题正确答案及相关解析

正确答案

6   12   CaTiO3

解析

(1)钛为22号元素,基态电子排布式为:[Ar]3d24s2,则基态钛原子的价电子排布式为3d24s2,故答案为:3d24s2; 

(2)因TiCl4在常温下是无色液体,说明熔点低,在水或潮湿空气中易水解而冒白烟,说明钛离子为弱碱阳离子,由此可判断 TiCl4是由共价键结合的分子,晶体类型属于分子晶体。

(3)化合物乙的沸点明显高于化合物甲,主要原因是化合物乙分子间形成氢键。化合物乙中采取sp3杂化的原子的第一电离能由大到小的顺序为N>O>C,原因是同一周期元素中,元素的第一电离能随着原子序数的增大而呈增大趋势,但第VA族元素大于相邻元素,所以这三种元素第一电离能从大到小顺序是:N>O>C,

(4)硫酸氧钛晶体中阳离子为链状聚合形式的离子,结构如图该阳离子Ti与O的原子数之比为1:1,其化学式为TiO2+。(Ti的化合价+4,O的化合价-2)

(5)根据晶胞结构图可知,在晶胞中氧原子分布立方体的棱边中点,被四个立方体共用,所以氧原子数为12*1/4=3,钛原子分布在立方体的八个顶点,每个钛被八个立方体共用,所以钛原子数为8×1/8=1,钙原子分布在立方体的体心,所以钙原子数为1,钛离子位于立方晶胞的角顶,被6个氧离子包围成配位八面体;钙离子位于立方晶胞的体心,被12个氧离子包围。据此可以确定化学式为CaTiO3故答案为:CaTiO3

考查方向

本题主要考查了原子核外电子排布;配合物的成键情况;不同晶体的结构微粒及微粒间作用力的区别; 晶胞的计算。

解题思路

本题考查物质结构和性质,涉及晶胞的计算、原子的杂化方式、第一电离能大小的判断、基态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式的书写等知识点,这些都是高考热点,会利用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确定原子的杂化方式、第一电离能的规律、构造原理来分析解答,难点的晶胞密度的计算.

(1)根据构造原理,由原子序数即可写出基态原子的电子排布式,进而可写出价电子排布式;

(2)根据题目中提供的物理性质来判断晶体类型;

(3)同一周期元素中,元素的第一电离能随着原子序数的增大而呈增大趋势,但第VA族元素大于相邻元素;

易错点

1.根据构造原理,由原子序数即可写出基态原子的电子排布式。

2. 本题易错点是没注意题目要求,如价电子排布式写成了基态原子的电子排布式.

3. 晶胞的计算.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 6 分

6.铅、二氧化铅、氟硼酸(HBF4)电池是一种低温性能优良的电池,常用于军事和国防工业,其总反应方程式为Pb+PbO2+4HBF42Pb(BF4)2+2H2O[已知:HBF4、Pb(BF4)2均是易溶于水的强电解质]。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放电时,溶液中的BF4- 向负极移动

B放电时,转移1mol电子时正极减少的质量为119.5g

C充电时,阳极附近溶液的酸性减弱

D充电时,阴极的电极反应式为Pb2++2e-==Pb

正确答案

C

解析

       原电池的总反应为:Pb+PbO2+4HBF4=2Pb(BF42+2H2O,故放电时负极反应为:Pb-2e-=Pb2+;正极反应:PbO2+2e-+4H+=Pb2++2H2O,阴离子移向负极,阳离子移向正极;

      充电时,阴极反应:Pb2++2e-=Pb,阳极反应:Pb2++2H2O-2e-=PbO2+4H+,阴离子移向阳极,阳离子移向阴极。

A、放电时,此装置为原电池,阴离子BF4-要向负极移动,故A正确;

B、放电时,正极反应:PbO2+2e-+4H+=Pb2++2H2O,每当转移2mol电子时正极有1molPbO2溶解,质量减少239g,故转移1mol电子时正极减少的质量为119.5g,故B正确;

C、充电时,阳极反应:Pb2++2H2O-2e-=PbO2+4H+,产生大量氢离子,故阳极附近溶液的酸性增强,故C错误;

D、充电时的阴极反应即是将放电时的负极反应倒过来,故阴极反应为:Pb2++2e-=Pb,故D正确.

故选C

考查方向

本题主要考查了原电池和电解池的工作原理。

解题思路

原电池的总反应为:Pb+PbO2+4HBF4===2Pb(BF42+2H2O,故放电时负极反应为:Pb-2e-=Pb2+;正极反应:PbO2+2e-+4H+=Pb2++2H2O,阴离子移向负极,阳离子移向正极;

充电时,阴极反应:Pb2++2e-=Pb,阳极反应:Pb2++2H2O-2e-=PbO2+4H+,阴离子移向阳极,阳离子移向阴极.据此分析.

易错点

       本题考查了原电池中电极反应式的书写和离子移动方向的判断,应注意的是在原电池中,阴离子移向负极,阳离子移向正极;在电解池中,阴离子移向阳极,阳离子移向阴极.

知识点

常见金属的活动性顺序及其应用
下一知识点 : 合金的概念及其重要应用
百度题库 > 高考 > 化学 > 常见金属的活动性顺序及其应用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

  • 上一题
  • 1/5
  • 下一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