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外近现代史
- 共1044题
近代中国,下列为国捐躯的爱国将领牺牲的先后顺序是()。
①关天培
②聂士成
③邓世昌
④左宝贵
A.①②③④
B.②①③④
C.①④③②
D.①②④③
正确答案
C
解析
[详解] 本题考查历史知识。关天培在1841年第一次鸦片战争中牺牲,左宝贵在 1894年9月15日中日甲午战争中牺牲,邓世昌在1894年9月17日中日甲午海战中牺牲,聂士成在1900年八国联军入侵时牺牲。
胡锦涛在2011年的“七一讲话”中指出:“事实充分证明,在近代以来中国社会发展进步的壮阔进程中,历史和人民选择了中国共产党,选择了马克思主义,选择了社会主义道路,选择了改革开放。”社会发展过程的选择性是指主体
A.可以自由选择符合自己愿望的社会制度
B.对历史必然性的把握程度
C.以一定的方式在可能性空间中所表现的自主性、目的性
D.对本民族特点的把握程度
正确答案
C
解析
[解析] 人们的历史选择性即社会发展过程中的选择性,是指社会主体以一定的方式在可能性空间中有意识、有目的地指向确定对象的创造性活动。由于社会内部的基本矛盾及其他矛盾与外部各种因素、条件的相互作用,使一个民族的发展表现为由多种可能性构成的“可能性空间”,哪种可能性能够实现,取决于主体的自觉选择,C正确。人们的历史选择活动必须遵循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只有符合社会发展规律才能实现,也就是说,这个“可能性空间”是由人们不能自由选择的生产力等既定条件决定的,人们不可能自由选择符合自己愿望的社会制度,A错误。对历史必然性和本民族特点的把握程度,讲的是一个民族之所以做出这种或那种选择的特定原因,B、D与题意不符。
关于爱国与爱社会主义相统一的观点,下面说法错误的是( )
A.中国近代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
B.新时期爱国主义的基本特征
C.中华人民共和国每一个公民必须坚持的立场和态度
D.我国传统文化的基本要求
正确答案
D
解析
暂无解析
结合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1
中国将坚定不移地走和平发展道路……中国的发展,不会损害任何人,也不会威胁任何人,中国绝不走“国强必霸”的路子。
――摘自《温家宝在纽约联合国总部第65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上发表的讲话》,2010年9月23日
材料2
美国总统奥巴马1月19日在白宫举行隆重仪式,欢迎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对美国进行国事访问。
国家主席胡锦涛1月19日在白宫同美国总统奥巴马举行会谈。两国元首充分肯定近年来积极合作全面的中关关系取得的成果,全面规划了今后一个时期发展中美关系的重点方向和深化双方合作的重点领域,达成重要共识,取得丰富成果。
双方一致认为,一个良好的中关关系符合两国人民根本利益,有利于亚太地区乃至世界和平、稳定、繁荣。中关双方应该顺应时代潮流,加强广泛领域的互利合作,加强在国际事务中的沟通和协调,继续推进积极合作全面的中关关系,致力于共同努力建设相互尊重、互利共赢的中关合作伙伴关系,同各国人民一道推动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
――摘自新华社《胡锦涛奥巴马会晤白宫》,2011年1月20日
材料3
环顾全球,和平、发展、合作的时代潮流没有变,但世界和平与发展面临诸多挑战。共同分享发展机遇,共同应对各种风险,推动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是各国人民的共同愿望。
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历来是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的积极力量。为人类作出应有贡献,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早就作出的庄严承诺。我们将坚持不懈为人类和平与发展的崇高事业作出自己的努力,争取对人类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摘自《胡锦涛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2011年7月1日
根据上述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如何理解中国绝不走“国强必霸”的路子
正确答案
第一,“国强必霸”有违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历史地看,中国没有扩张称霸的文化和传统。中华民族是热爱和平的民族,和合文化是中国不会走“国强必霸”路子的文化基础。第二.在近代历史上,中国是个遭受帝国主义霸权欺压的国家,中国人民饱经战乱和穷困之苦,付出了高昂的代价,才赢得了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中国人民从自己的悲惨遭遇中深刻体会到,即使中国强大了,也不能走“国强必霸”的路子。第三,中国是社会主义国家,社会主义的国家性质决定中国不会也不能走“国强必霸”的路子。第四,中国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正在为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而奋斗。在经济全球化时代,一国的振兴完全可以通过平等有序、互利互惠的国际竞争与合作实现。中国越发展,就越需要加强同世界各国的合作,也越需要一个和平稳定的国际环境。这也决定了中国绝不走“国强必霸”的路子。第五,“国强必霸”背离世界发展潮流。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要和平、促发展、谋合作是各国人民的共同追求,是世界各国人民的共同愿望。中国的根本政策,就是不当头、不争霸、不称霸,这是基本国策和战略选择,也符合世界发展潮流。
解析
暂无解析
关于清末变法修律,下列哪些选项是正确的
A.在指导思想上,清末修律自始至终贯穿着“仿效外国资本主义法律形式,固守中国封建法制传统”的原则
B.在立法内容上,清末修律一方面坚行君主专制体制和封建伦理纲常“不可率行改变”,一方面标榜“吸引世界大同各国之良规,兼采近世最新之学说”
C.在编篡形式上,清末修律改变了传统的“诸法合体”形式,明确了实体法之间、实体法与程序法之间的差别,形成了近代法律体系的雏形
D.在法系承袭上,清末修律标志着延续几千年的中华法系开始解体,为中国法律的近代化奠定了初步基础
正确答案
A,B,C,D
解析
[解析] 清末“预备立宪”(清末变法修律)
[详解] 清末变法修律的主要特点:(1)在立法指导思想上,清末修律自始至终贯穿着“仿效外国资本主义法律形式,固守中国封建法制传统”的原则。(2)在立法内容上,清末修律表现出封建专制主义传统与西方资本主义法学最新成果的奇怪混合:一方面,坚行君主专制体制和封建伦理纲常“不可率行改变”;另一方面,标榜“吸引世界大同各国之良规,兼采近世最新之学说”。(3)在法典编纂形式上,清末修律改变了传统的“诸法合体”形式,明确了实体法之间、实体法与程序法之间的差别,形成了近代法律体系的雏形。(4)它是统治者为维护其摇摇欲坠的反动统治,在保持君主专制政体的前提下进行的,因而既不能反映人民群众的要求和愿望,也没有真正的民主形式。
清末变法修律的主要影响:(1)清末修律标志着延续几千年的中华法系开始解体。(2)清末变法修律为中国法律的近代化奠定了初步基础。(3)清末变法修律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全面系统地向国内介绍和传播西方法律学说和资本主义法律制度,使得近现代法律知识在中国得到一定程度的普及,促进了部分中国人的法治观念的形成。(4)清末变法修律在客观上有助于推动中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和教育制度的近代化。
由上可知,ABCD均表述正确。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