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试卷

X 查看更多试卷
1
题型:简答题
|
单选题

历史文化保护区是指古迹比较集中或较完整的保存着城市某一历史时期的传统风貌和地方民族特色的( )。

A.街区、建筑群、小镇、村落
B.城区、街区、建筑群
C.城区、社区、建筑群
D.街区、集镇、村落

正确答案

A

解析

[解析] 《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编制要求》规定,编制保护规划应当突出保护重点,即保护文物古迹、风景名胜及其环境;对于具有传统风貌的商业、手工业、居住以及其他性质的街区,需要保护整体环境的文物古迹、革命纪念建筑集中连片的地区,或在城市发展史上有历史、科学、艺术价值的近代建筑群等,要划定为“历史文化保护区”予以重点保护。特别要注意对濒临破坏的历史实物遗存的抢救和保护,不使继续破坏。对已不存在的“文物古迹”一般不提倡重建。

1
题型:简答题
|
单选题

“天坛宪草”的立法精神秉承于

A.《中华民国约法》
B.《中华民国临时政府组织大纲》
C.《宪法重大信条十九条》
D.《中华民国I临时约法》

正确答案

D

解析

《中华民国临时政府组织大纲》是1911年武昌起义胜利后各省都督府代表联合会议通过的关于筹建中华民国临时政府的具有根本法性质的文件,它虽然是一部政府组织法,但起着临时宪法的作用,因为它确定了中华民国的基本政治体制,实行三权分立原则。虽然在形式上并不十分完备,但它第一次以法律的形式确认了共和政体,宣告了封建专制制度的灭亡,因而具有进步意义,并成为以后制定《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基础。1912年3月11日孙中山公布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是近代宪政史上真正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法律文献,分七章56条,它与《中华民国临时政府组织大纲》不同在于:将总统共和制改为责任内阁制,削弱了总统权力,扩大了参议院的权力,增强了治衡力量,规定了极其严格的修改程序,加强了对总统的监督和防范。《天坛宪草》秉承了《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立法精神。“天坛宪草”又称《中华民国宪法草案》,是北洋政府时期的第一部宪法草案,于1913年11月31日由国会宪法起草委员会三读通过。由于该委员会主要是在北京天坛祈年殿进行起草活动,故称这部宪法草案为“天坛宪草”。共11章113条。这部宪草采用了资产阶级的宪法的形式和原则,肯定了中华民国为资产阶级共和国。由于该宪草束缚了袁世凯的权力,他下令解散国会,“天坛宪草”未及公布就成了废纸。1914年袁世凯炮制了《中华民国约法》,(“袁记约法”),改责任内阁制为总统制,违背了《临时约法》、《天坛宪草》立法精神。至于《宪法重大信条十九条》是清朝政府于武昌起义爆发以后抛出的应付时局的宪法文件,1911年11月3日由清政府公布。清政府在拟定《宪法重大信条十九条》时,相对缩小了皇帝的权利,扩大了议会及政府总理的职权。从制定背景和实际内容来看,它是清政府在崩溃前夕抛出的“急就章”,也是清政府立宪政治骗局的最后的一幕。

1
题型:简答题
|
单选题

中国近代史上第一所新式学堂是( )

A.广州同文馆
B.京师同文馆
C.上海广方言馆
D.湖北自强学堂

正确答案

B

解析

[解析] 1862年的京师同文馆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所新式学堂。

1
题型:简答题
|
单选题

阅读下面短文,回答下列五道题。
史学原以记述近现代事实为主要任务,任何时代的近现代史都是史学家的研究中心。史学容易触犯政治禁忌,成为文字狱和其他变相文字狱的主要对象。清代的文字狱几乎等于历史狱。朴学反是,以经学为中心,以小学(文字学)的训诂、音韵等为附庸,在其范围内的诸子、古史考证、地理、方志等等,都和政治现实没有直接关系。清代顺、康、雍、乾文网太密,文字狱大兴之后,史学因为首当其冲而大衰,考证学因为可以避祸而极盛,便是明证。由于中国封建社会历经的时期特别长,君主权威无限大,一切都被严密控制,学术界便越来越明显地出现这种极其反常的怪现象:现代史成为空白点,近代史成为薄弱点,古代史成为集中点,越古越厚,越今越薄,甚至有古无今,许多学者都成为“信而好古”者。这自然是由于统治者极端专制和极端愚民造成的,而学术界死气沉沉,学术家畏难避祸,以古代史为防空洞、避风港,也是无法辩解和否认的原因。明末清初许多伟大的史学家,在国变之后,毅然决然地都要集中余生精力,就亲身见闻去私编《明史》。 《明史》就是他们的近代史。当时,从学术界老前辈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到万斯同、全祖望等大史学家,多专心致志私著《明史》,把私著《明史》看作高于一切的神圣任务。黄、万、全等清初史学家在中国史学史上的地位是难以比拟的,因为在二十四史中,只有《史记》敢于写到“今上”即当代史。在明代以前,如后汉初修的《前汉书》,唐初的官修《隋书》,元初的官修《宋史》等,均属隔代修史,而且由于官修,那是根本谈不上史德问题的。在清代以后,如民国初年以清朝遗老为主官修的《清史稿》,等于清王朝的奴才为清王朝的主子服务,也是可鄙的。只有明清间的一大群史学家敢于不惜牺牲、无所畏惧地私著信史实录,确为难能可贵,这是中国史学史上最值得大书特书的一点。这也可见史学是以同现实有密切关系的近现代历史为中心的,历史科学工作者必须是大智大勇者,缺乏勇敢精神,就不可能成为伟大的历史学家。
依据全文所提供的信息,下列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史学的主要任务是记述近现代事实,但历代史学家却都是“信而好古”者。
B.统治者极端专制和极端愚民,造成了现代史成为空白点,近代史成为薄弱点,古代史成为集中点的反常怪现象。
C.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万斯同、全祖望等人是大智大勇、不畏牺牲的伟大历史学家,他们著的《明史》是一部堪与《史记》相媲美的史书。
D.《清史稿》虽然是一部近代史,但并不具备真正的史学精神。

正确答案

D

解析

[解析] A项“都是”过于绝对化,至少司马迁和《明史》的著作者不是。B还有一个原因造成这种怪现象,那就是:学术界死气沉沉,学术家畏难避祸,以古代史为防空洞、避风港。C原文只是就敢于记述近代史方面将《明史》与《史记》作了类比,但这并不代表《明史》各方面都可与《史记》等量齐观。D项正确。

1
题型:简答题
|
多选题

《临时约法》的内容包括()

A.确立资产阶级的共和政体
B.规定国民在国家中的地位
C.规定国家的土地政策
D.规定中华民国的疆域范围

正确答案

A, B

解析

[考点] 《临时约法》的内容 [解析] 《临时约法》是南京临时政府于1912年3月11日公布的,是近代中国宪政史上真正有资产阶级共和国性质的法律文献。主要内容有:确立资产阶级的共和政体;规定国民在国家中的地位。CD项在《临时约法》未涉及。

百度题库 > 政法干警 > 行测 > 中外近现代史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

  • 上一题
  • 1/5
  • 下一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