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工业集聚与工业地域
- 共206题
读“某工业区汽车制造厂产品方面的工业联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示工业联系,会导致____________,从而促使以________厂为中心的____________的形成。
(2)这种近距离的工业集聚现象,其有利方面有: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目前,汽车生产的工业联系已经________,跨国公司的汽车生产厂家在全球范围内寻找________。(4)美国、日本、欧盟等地工厂迁往中国的主要因素是
[ ]
A、原料充足
B、交通运输方便
C、劳动力丰富
D、市场广阔
正确答案
(1)工业集聚;汽车制造;工业地域
(2)减少运输成本;加强企业联系;扩大规模效益
(3)相当广泛;最优区位
(4)C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 北方果农利用农家有机材料如麦秸、稻草、玉米秆、杂草等有机物质,覆盖于树盘、树行(一行行果树)或全果园。覆盖厚度在15~20cm,一般连续覆盖3~4年为一个周期。每年将腐烂的物质埋入果园地,然后继续覆盖上述有机物质,但覆盖时应避开2~3月份。
材料二
材料三:某区域年太阳日照时数图及苹果产地
(1)分析A、B两地年太阳日照时数差异的原因,并从气候角度比较两地苹果种植条件的优势和劣势。(4分)
(2)要建苹果汁加工企业,A地相对B地的优势区位有哪些?(3分)
(3)为什么覆草应该避开2-3月份?(1分)果农在果园覆草对果树生长有哪些有利的影响? (3分)
正确答案
(1)B地日照时数多的原因:降水较少,晴朗天气日数多(1分);B地海拔相对较高,日照时间长(1分)。B地在年均温、夏季平均气温方面更接近最适宜区温度,且年日照时数长,较A地区日较差大,苹果生产条件整体上优于A地。(1分)劣势是B地降水偏少。(1分)
(2)靠近国际市场、便于产品出口国外市场,产品运输成本低;(1分)沿海地区临近港口,水陆交通便利(1分)生产技术资金相对充足。(1分)
(3)2-3月份覆草会影响地温回升,(1分)有利影响:①夏季保湿,冬季保温。(1分)②改善土壤理化性状,提高土壤肥力。(1分)③防止杂草生长,减轻病虫害。(1分)(任答两点得2分)
试题分析:
(1)日照时间的长短受天气和地势的影响,对比两地的日照时数,A地少于B地,其原因从天气分析,B地降水较少,晴朗天气日数多,从地势分析,B地海拔高,日照时间长。从气候角度分析,应对比两地的气温和降水两方面,一是B地在年均温、夏季平均气温方面比A地更接近最适宜区温度,且日照时数长,利于光合作用;又因B地比A地多晴朗天气,气温的日较差大,利于水果的糖分积累;二是B地比A地降水偏少,所以不利于水果的生长。
(2)A地相对B地的优势区位主要表现在社会经济条件方面,从地理位置分析,A地临近国界线,所以靠近国际市场、产品运输成本低;从交通条件分析,A地位于沿海地区临近港口,水陆交通便利;从技术条件分析,A地生产技术资金相对充足。
(3)2-3月份太阳高度逐渐增大,地面吸收太阳辐射而升温,如此时覆草,会影响地面吸收热量,进而影响地温回升;覆草会减少水分的蒸发和地面散发热量,所以夏季保湿,冬季保温;覆草腐烂后,埋藏到土壤中,会增加土壤中的有机质,改善土壤理化性状,提高土壤肥力;覆草还会减少杂草的生长,减轻病虫害。
“攀枝花—西昌—六盘水”区域地处我国横断山区。2012年,该资源富集区成为国家《西部大开发“十二五”规划》重点集约开发区之一。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1分)
材料一 图1为“攀枝花—西昌—六盘水的位置图和该区域资源富集区示意图”。
材料二 图2为“资源型城市发展机制和发展轨迹示意图”。
(1)“攀枝花—西昌—六盘水”区域发展了采矿业、电力工业、 、有色金属冶炼、机械工业等工业部门,影响该地区工业区位的最重要因素是 。(2分)
(2) 采矿业、有色金属冶炼、机械工业等工业部门在该区域呈现出的分布特点是 ,在此基础上形成了________ ____。据图1分析该地区工业发展的优势区位条件。(5分)
(3)据图2推测该区域中后期工业发展出现了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等问题,随后该地区的工业布局可能出现 的趋势, 的发展将为此提供新生动力。(4分)
正确答案
共11分
试题分析:
第(1)题,由图可知:“攀枝花—西昌—六盘水”区域有丰富的煤、铁、铜、钛、钒等丰富的原料,水能资源丰富,发展采矿业、电力工业、钢铁工业、有色金属冶炼、机械工业等工业部门,影响该地区工业区位的最重要因素是原料。
第(2)题,本题考查工业地域的形成及工业布局的区位条件分析。采矿业、有色金属冶炼、机械工业等工业部门在该区域布局较为集中,从而形成工业地域。据图可知:该地区工业发展的优势区位条件主要体现在煤铁等矿产资源丰富;水电站密集,动力充足;铁路交通运输发达等方面。
第(3)题,本题考查了工业扩散的条件分析。据图2推测资源型城市发展机制和发展轨迹示意图可知,在中年期,优势为:资源、资金、人才、技术;劣势为:环境恶化、资源枯竭和人口规模。该区域随后该地区的工业布局可能出现工业扩散的趋势,现代高速交通;高新技术;超高压输电技术和信息技术的发展将为工业扩散提供新生动力。
点评:本题组通过两则材料,考查了资源开发与区域可持续发展,应试过程中,要求学生注意挖掘信息,材料为两幅图,要求学生会读图,能获取图中有关信息并结合课本知识来解题。
材料一:2011 年1 月4 日,国务院正式批复《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发展规划》,这是“十二五”开局之年第一个获批的国家发展战略,也是我国第一个以海洋经济为主题的区域发展战略。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将按照以陆促海、以海带陆、海陆统筹的原则,形成“一核、两极、三带、三组团”的总体开发框架。
材料二:
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空间布局示意图
材料三:半岛蓝色经济区、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济南都市圈是我省2011 年经济工作三个关键词。其中济南都市圈启动城际轨道交通建设,在未来几年内将把济南与淄博、泰安、莱芜、德州、聊城、滨州、东营七市“圈”成一个城市,实现半小时直达。
根据材料和图回答下列问题:
(1)胶东半岛高端海洋产业集聚区是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的核心区域,该地区发展高端海洋产业的优势条件有哪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将构筑海岸、近海和远海三条开发保护带。简述其设置开发保护带的主要目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济南都市圈城际轨道交通的建设将对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的发展产生哪些积极影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海洋产业基础好;科研力量强,海洋科技全国领先;港口体系完备,水陆交通便利;地广阔,经济外向度高;海洋文化底蕴深厚;政策支持。(答2点即可)
(2)推动海域、海岛、海岸有序开发,实现海洋资源可持续利用,有效防治海洋污染,增强防灾减灾能力,保护海洋生态环境;优化海岸和海洋空间开发保护格局,促进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答2点即可)
(3)改善黄河三角洲地区的交通条件;加强黄河三角洲地区与其他地区的区际联系;促进黄河三角三角洲地区旅游等资源的开发。(答2点即可)
根据下面提供的信息,完成下列要求。
我国内地某大型铁矿区附近有炼焦煤、石灰石、黏土矿和丰富的地下水资源。该地区附近有河流和铁路干线,周围是盛产小麦、棉花的农业区。
(1)随着大型铁矿的开采,将建立焦化厂、钢铁厂、发电厂和水泥厂。请填出上图中A、B、C、D所代
表的工厂名称:A___________;B___________;C___________;D____________。
(2)该地的主导工业部门是________工业。
(3)下面工厂中,在该地建厂条件较好并与主导工业联系密切的是
[ ]
A、重型机械厂
B、精密仪表厂
C、造船厂
D、纯碱厂
(4)从当地农业需要和综合利用资源方面考虑,该地还将建立氮肥厂,其原料供应的有利条件是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根据该地区的工业结构,可以建立的轻工业部门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火力发电厂;焦化厂;钢铁厂;水泥厂
(2)钢铁
(3)A
(4)焦化厂回收焦炉煤气中的氨生产氮肥
(5)面粉厂、棉纺厂、饮料厂等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