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试卷

X 查看更多试卷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正确答案

(1)钢铁工业每炼1吨钢铁所需要的原料在逐渐减少,尤以煤炭的数量减少最为明显,这主要是科学技术和生产工艺改进的结果。

(2)1800年的钢铁工业应接近煤、铁产地;1985年的钢铁工业应该更接近铁矿石产地。所需煤炭的数量大大减少。

(3)现代钢铁工业出现了接近交通便利地区和消费市场的变化。主要是由于交通运输的发展,运费降低,钢铁工业有了接近市场的可能。

从1800—1985年,每炼1吨钢铁,所需要的煤和铁矿石的数量在逐渐减少,出现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科技的进步,新工艺在生产中的广泛应用。在这种变化过程中尤其以煤的数量减少最为明显。由于现代交通条件的改善和科学技术的进步,市场和交通对工业区位的影响逐渐加强。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36 分)阅读资料和下图,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中国钢铁产童居世界第一,河北省是全国钢铁第一大省,钢铁产业是河北省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之一。2012年河北省煤炭储量为39.51亿吨,占全国总储量的1.72%;铁矿石储量为24.23亿吨,占全国总储量的12.44%。

(1)评价河北省发展钢铁工业的区位条件。( 8 分)

(2)指出河北钢铁工业目的面临的主要问题,并从可持续发展角度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 8 分)

材料二:河北省有众多著名旅游景点,如承德避暑山庄、遵化清东陵、秦皇岛山海关、涞水野三坡、白洋淀荷花大观园、平山西柏坡中共中央旧址等数不胜数。

(3)简述河北省旅游资源开发优势条件。 ( 8 分)

(4)说明影响太行山——燕山山区旅游旺季游人安全的主要自然条件。( 6 分)

2 月 26 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京津冀协同发展座谈会上提出:要自觉打破自家“一亩三分地”的思维定式,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

(5)简述推进京津冀一体化协同发展的地理意义。( 6 分)

正确答案

( l ) ( 8 分)煤铁资源丰富,发展钢铁工业的原料燃料充足(2分):交通线密布,有海港,有便利的交通运输条件(2分);政策支持( 2 分);水资源缺乏。( 2 分)

( 2 ) ( 8 分)问题:环境污染(或大气污染)严重( 2 分)和钢铁生产过剩( 2 分)

解决措施:调整产业结构(或发展第三产业和新兴工业),优化产业升级,发展先进制造业和低碳、环保产业等( 2 分);改善能源消费结构,加强煤炭脱硫、脱硝等技术研究(或废气回收处理),治理环境污染( 2 分)

( 3 ) ( 8 分)旅游资源丰富多样( 1 分),具有极高的历史文化价值,科学价值和美学价值( 1 分),资源集群状况良好( 1 分),地域组合状况好( 1 分),游览价值高;距离客源市场近( 2 分);交通便利( 2 分)(或基础设施较完善)。

( 4 ) ( 6 分)山地地形(或地势起伏大) ( 1 分)、温带季风气候(或夏季降水集中多暴雨) ( 1 分),使得该地区多发滑坡( l 分)、泥石流( 1 分)、暴雨洪涝(或山洪)(1 分)等自然灾害且多雷电袭击( 1 分)。

(5) ( 6 分)促进区域间的分工协作,利于区域间产业的合理分布(2分):形成合理的城市空间结构( 1 分);利于构建现代化的交通网络系统( 1 分);利于区域资源的合理分配以及生态环境的改善和保护( 2 分)(答案合理可酌情给分)。

试题分析:

( l ) 根据材料分析,河北省煤铁资源丰富,发展钢铁工业的原料、燃料充足。河北位于平原地区,交通线密布,有海港,有便利的海陆交通运输条件。有国家政策支持,有利于钢铁工业发展。但水资源缺乏,不利于钢铁工业发展。

( 2 )钢铁工业大气污染严重,所以河北环境污染、或大气污染问题严重,是全国第一钢铁大省,面临钢铁生产过剩问题。从可持续发展角度看,河北应调整产业结构,发展第三产业和新兴工业,优化产业升级,发展先进制造业和低碳、环保产业等改变产能过剩的状况。改善能源消费结构,加强煤炭脱硫、脱硝等技术研究,对废气回收处理,治理环境污染。

( 3 )根据材料二分析,河北省旅游资源丰富多样,具有极高的历史文化价值,科学价值和美学价值,资源集群状况良好,地域组合状况好,游览价值高。距离客源市场近,基础设施较完善,地区接待能力强。交通便利,便于游客的集散。 有利于旅游业发展。

( 4 ) 太行山——燕山山区是山地地形,地势起伏大。属于温带季风气候,夏季降水集中多暴雨,使得该地区多发生滑坡、泥石流、暴雨洪涝或山洪等自然灾害,且多雷电袭击。威胁到游人的安全。

(5) 京津冀一体化协同发展,有利于促进区域间的分工协作,利于区域间产业的合理分布,形成合理的城市空间结构。有利于构建现代化的交通网络系统,利于区域资源的合理分配以及生态环境的改善和保护。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读“工业地域联系图”,完成下列问题。

(1)图中左列的工业部门之间存在着__________的联系,右列中的工业部门之间是__________的联系。

(2)左列和右列的工业部门都分布在一个地区,联系的中间环节是__________,这反映了工业的__________现象,形成了__________。

(3)与此现象相反的是__________现象,例如__________部门,这种区位选择的主要因素是__________,这种现象反映了工业发展的趋势是注重分散因素,并向__________过渡。

正确答案

(1)生产工序上 无生产工序上

(2)基础设施 集聚 工业地域

(3)分散 电子元器件 科技、环境 中小型企业

一个工业地域中的工厂存在着两种联系,一是生产工序上的联系,它们之间有投入和产出的联系;二是无生产工序上的联系,它们之间或共用基础设施或共用劳动力或共用市场等。存在联系的工厂在地域上相互靠近,产生了工业的集聚,形成了工业地域。但并不是所有存在联系的工业都要集聚,有的工厂要趋向分散,它们或出于环境原因,如美国工业由东北部向南部和西部转移;或出于寻找最佳区位,跨国公司就是这样布局企业的。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正确答案

(1)A 汽车产业生产过程复杂,技术含量高,所需零部件多,协作工厂多,生产规模大

(2)规模太小,不利于降低生产成本及技术革新 产业重组,形成规模经营,降低生产成本,加大科技投入

(3)企业达到规模经营时的生产规模规模经营的规模有极限值

汽车产业生产过程复杂,技术含量高,所需零部件多,协作工厂多,生产规模大,平均成本高,故A曲线合适。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正确答案

(1)生产对环境质量要求高

(2)科研与教育 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是高科技产业的依托

(3)共用基础设施;企业间合作与交流

高科技园区以高科技产业为主,生产对环境质量要求高,要求有大面积的绿化。由图乙看出除环境绿化用地外,该高科技园区用地所占比例最高的是科研与教育用地。

下一知识点 : 工业分散与工业的地域联系
百度题库 > 高考 > 地理 > 工业集聚与工业地域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

  • 上一题
  • 1/5
  • 下一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