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试卷

X 查看更多试卷
1
题型: 多选题
|
多选题

下列关于磁场的说法正确的有(  )

A磁场是一种物质

B磁场的强弱和方向是用磁感应强度描述的

C电流和电流之间的相互作用是通过磁场产生的

D磁场实际是不存在的

正确答案

A,B,C

解析

解:A、磁场是一种特殊形态的物质.故A正确.

    B、磁感应强度是描述磁场强弱和方向的物理量.磁感应强度的大小表示磁场的强弱,磁感应强度的方向就是磁场的方向.故B正确.

    C、电流与电流不接触能发生相互作用,是通过磁场发生的.故C正确.

    D、磁场是实际存在的物质.故D错误.

故选ABC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2014秋•腾冲县期末)磁场中磁感应强度的定义式为B=,则(  )

A磁感应强度跟安培力成正比

B磁感应强度跟电流强度成反比

C通电导体在磁场中一定受到安培力

D磁感应强度只由磁场本身决定,与放入磁场中的通电导体无关

正确答案

D

解析

解:ABD、磁感应强度的定义式为B=,采用比值法定义,则磁感应强度与安培力、电流元IL无关,仅由磁场本身的性质决定,故AB错误,D正确.

C、当通电导体与磁场方向平行时不受安培力,故C错误.

故选:D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如图所示,一根通电直导线放在磁感应强度B=1T的匀强磁场中,在以导线为圆心,半径为r的圆周上有a、b、c、d四个点,若a点的实际磁感应强度为0,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直导线中电流方向是垂直纸面向里

Bc点的实际磁感应强度也为0

Cd点实际磁感应强度为2T,方向斜向下,与B夹角为45°

D以上均不正确

正确答案

A

解析

解:A、由题,a点的磁感应强度为0,说明通电导线在a点产生的磁感应强度与匀强磁场的磁感应强度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即得到通电导线在a点产生的磁感应强度方向水平向左,根据安培定则判断可知,直导线中的电流方向垂直纸面向里.故A正确.

B、据上题分析可知,通电导线在c点产生的磁感应强度大小为B=1T,方向水平向右,与匀强磁场方向相同,则c点磁感应强度为2T,方向与B的方向相同.故B错误.

C、通电导线在d处的磁感应强度方向竖直向下,根据磁场的叠加原理可得d点感应强度为Bd=B=T,方向与B的方向成45°斜向下.故C错误.

D、由上分析可知D错误.

故选:A

1
题型: 多选题
|
多选题

磁感强度的单位是(  )

A

B

C

D

正确答案

A,B,D

解析

解:A、由B=知,则单位可以为.故A错误,B正确;

B、C、由公式B=,安培力的单位是牛,电流的单位是安,时间单位秒,电荷的单位是库,长度的单位为米,则单位的换算可得.故B正确,C错误;

D、由公式:得:,则单位是.故D正确.

故选:ABD

1
题型: 多选题
|
多选题

下列关于磁感应强度的方向和电场强度的方向,正确的是(  )

A电场强度的方向与电荷所受的电场力的方向相同

B电场强度的方向与正电荷所受的电场力的方向相同

C磁感应强度的方向与电流元所受磁场力的方向相同

D磁感应强度的方向与小磁针静止时N极所指的方向相同

正确答案

B,D

解析

解:A、电场强度的方向与正电荷所受的电场力的方向相同,A错误B正确;

C、磁感应强度的方向与电流元受到的力的发现垂直,故C错误;

D、磁感应强度的方向与小磁针静止时N极所指的方向相同,D正确;

故选:BD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地球赤道表面附近处的重力加速度为g0=9.8m/s2,磁场的磁感应强度的大小B0=3.0×10-5T,方向沿经线向北.赤道上空的磁感应强度的大小与r3成反比(r为考察点到地心的距离),方向与赤道附近的磁场方向平行.假设在赤道上空离地心的距离r=5Re(Re为地球半径)处,存在厚度为10km的由等数量的质子和电子的等离子层(层内磁场可视为匀强磁场),每种粒子的数密度非常低,带电粒子的相互作用可以忽略不计.已知电子的质量me=9.1×10-31kg,质子的质量m,电子电荷量为-1.6×10-19C,地球的半径Re=6.4×106m.

(1)所考察的等离子层中的电子和质子一方面作无规则运动,另一方面因受地球引力和磁场的共同作用会形成位于赤道平面内的绕地心的环行电流,试求此环行电流的电流密度.

(2)现设想等离子层中所有电子和质子,它们初速度的方向都指向地心,电子初速度的大小,质子初速度的大小.试通过计算说明这些电子和质子都不可能到到达地球表面.

正确答案

解析

解:1.由于等离子层的厚度远小于地球的半径,故在所考察的等离子区域内的引力场和磁场都可视为匀强场.在该区域内磁场的磁感应强度:

…①

引力加速度:

…②

考察等离子层中的某一质量为m、电荷量为q、初速度为u的粒子,取粒子所在处为坐标原点O,作一直角坐标系Oxyz,Ox轴指向地球中心,Oz沿磁场方向,如图1所示

该粒子的初速度在坐标系中的三个分量分别为ux、uy和uz.因作用于粒子的引力沿x轴正方向,作用于粒子的洛伦兹力与z轴垂直,故粒子在z轴不受力作用,沿z轴的分速度保持不变.现设想在开始时刻,附加给粒子一沿y轴正方向大小为v0的速度,同时附加给粒子一沿y轴负方向大小为v0的速度,要求与其中一个v0相联系的洛伦兹力正好与粒子所受的地球引力相平衡,即:

qv0B=mg,

得:

…③

用v表示ux与沿y轴的速的合速度(对质子取正号,对电子取负号),有

 …④

这样,所考察的粒子的速度可分为三部分:

沿z轴的分速.其大小和方向都保持不变,但对不同的粒子是不同的,属于等离子层中粒子的无规则运动的速度分量.

沿y轴的速.对带正电的粒子,速度的方向沿y轴的负方向,对带负电的粒子,速度的方向沿y轴的正方向.与这速度联系的洛伦兹力正好和引力抵消,故粒子将以速率v0沿y轴运动.由③式可知v0的大小是恒定的,与粒子的初速度无关,且对同种的粒子相同.

0xy平面内的速度v.与这速度联系的洛伦兹力使粒子在0xy平面内作速率为v的匀速率圆周运动,若以R表示圆周的半径,则有:

得:

…⑤

由④⑤式可知,轨道半径不仅与粒子的质量有关,而且与粒子的初速度的x分量ux和y分量uy有关.圆周运动的速度方向是随时间变化的,在圆周运动的一个周期内的平均速度等于0.

由此可见,等离子层内电子和质子的运动虽然相当复杂,但每个粒子都具有由③式给出的速度v0,其方向垂直于粒子所在处的地球引力方向,对电子,方向向西,对质子,方向向东.电子、质子这种运动称为漂移运动,对应的速度称为漂移速度.漂移运动是粒子的定向运动,电子、质子的定向运动就形成了环绕地球中心的环形电流.

由③式和①②两式以及有关数据可得电子和质子的漂移速度分别为:

…⑥

…⑦

由于电子、质子漂移速度的方向相反,电荷异号,它们产生的电流方向相同,均为沿纬度向东.根据电流密度的定义有:

j=nq(v0e+v0p)…⑧

代入有关数据得:

j=2.8×10-14A/m…⑨

电流密度的方向沿纬度向东.

2.上一小题的讨论表明,粒子在oxy平面内作圆周运动,运动的速率由④式给出,它与粒子的初速度有关.对初速度方向指向地心的粒子,圆周运动的速率为:

 …⑩

由①②③⑤⑩各式并代入题给的有关数据可得电子、质子的轨道半径分别为:

Re=0.33m,

Rp=14.8m,

以上的计算表明,虽然粒子具有沿引力方向的初速度,但由于粒子还受到磁场的作用,电子和质子在地球半径方向的最大下降距离分别为2Re=0.66m和2Rp=29.6m,都远小于等离子层的厚度,所考察的电子和质子仍在等离子层内运动,不会落到地面上.

答:

(1)所考察的等离子层中的电子和质子一方面作无规则运动,另一方面因受地球引力和磁场的共同作用会形成位于赤道平面内的绕地心的环行电流,此环行电流的电流密度为j=2.8×10-14A/m.

(2)现设想等离子层中所有电子和质子,它们初速度的方向都指向地心,电子初速度的大小,质子初速度的大小.计算表明,虽然粒子具有沿引力方向的初速度,但由于粒子还受到磁场的作用,电子和质子在地球半径方向的最大下降距离分别为2Re=0.66m和2Rp=29.6m,都远小于等离子层的厚度,所考察的电子和质子仍在等离子层内运动,不会落到地面上.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电子作近核运动的时候,产生了垂直于相对运动方向的磁场.如图所示,为某种用来束缚原子的磁场的磁感线分布情况,以O点(图中白点)为坐标原点,沿z轴正方向磁感应强度大小的变化最有可能为(  )

A

B

C

D

正确答案

C

解析

解:如图所示为某种用来束缚原子的磁场的磁感线分布情况:

磁感线的疏密表示磁场的强弱,所以沿Z轴正方向磁感应强度B的大小是先变小后变大.由于题目中问的是磁感应强度B的大小,故C正确;

故选:C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长为10cm的通电直导线以1A的电流,在匀强磁场中受到的安培力为0.4N,则该磁场的磁感应强度(  )

A一定等于4T

B大于或等于4T

C小于或等于4T

D以上说法都错误

正确答案

B

解析

解:设导线与磁场方向的夹角为α,0°<α≤90°

则有:F=BILsinα

可得:B==T=4T,即B≥4T

故选:B.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在同一幅磁感线的示意图中,磁感线越密的位置,磁场越强

B有磁不一定有电,但有电必有磁

C异名磁极相互吸引,同名磁极相互排斥

D做奥斯特实验时,不管导线如何放置,只要电流足够强,一定能够观察到小磁针的偏转情况

正确答案

D

解析

解:A、磁感线的疏密表示磁感应强度的强弱,所以在同一幅磁感线的示意图中,磁感线越密的位置,磁场越强,故A正确,但不选;

B、有电必有磁,但有磁不一定有电.要看磁通量是否改变.故B正确,但不选;

C、异名磁极相互吸引,同名磁极相互排斥,故C正确,但不选;

D、做奥斯特实验时,当小磁针放在导线端点,不论电流如何强,还是观察不到小磁针的偏转,原因是小磁针的受力方向与原来方向一致.故D错误;

故选:D

1
题型: 多选题
|
多选题

一段通电直导线长1m,电流强度为5A,把它置于磁场中某点,受到的安培力为10N.则该点的磁感应强度(  )

A可能等于2T

B可能小于2T

C可能大于2T

D只能等于2T

正确答案

A,C

解析

解:长为1m,电流强度为5A,把它置入某磁场中某点,受到的磁场力为10N,

当垂直放入磁场时,则公式B=得:B=2T,

若不是垂直放入磁场时,则磁感应强度比2T还要大.

故选:AC.

下一知识点 : 磁场对运动电荷的作用
百度题库 > 高考 > 物理 > 磁场对通电导线的作用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

  • 上一题
  • 1/10
  • 下一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