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环境问题
- 共114题
开学初,小源到建设银行营业网点兑换了此前在网上预约的中国高铁纪念币。这枚纪念币由中国人民银行发行,面额10元,每人限兑20枚,且需要提前预约。小源打算与班上同学分享自己的喜悦。他可以向大家这样介绍
①纪念币面额和实际购买力都是由中国人民银行规定的
②纪念币可以直接购买商品,也具有支付手段等货币职能
③纪念币发行量有限,具有一定的收藏价值和升值空间
④纪念币不能与同面额人民币等值流通,必须在规定时间地点使用
正确答案
解析
①错误,国家无权规定纪念币的实际购买力;④错误,纪念币与同面额人民币等值流通,在任何时间地点都可使用;由中国人民银行发行的纪念币属于法定货币,可以直接购买商品,也具有支付手段等货币职能,因其发行量有限,具有一定的收藏价值和升值空间,故②③正确。
知识点
(10分)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斯堪的纳维亚半岛位于欧洲西北角,是欧洲最大的半岛,斯堪的纳维亚山脉纵贯半岛中西部,全区森林茂密,平均覆盖率达50%,山脉东南坡植被覆盖率高于西北坡。
材料二 固态降水率是指固态降水(雪、雹等)量占全年降水总量的百分比。下图为斯堪的纳维亚半岛及周边地区等固态降水率线分布图。
描述该半岛西部海岸地貌特征及其形成原因,并对此地区因地制宜发展经济产业提出可行性建议。
正确答案
地貌特征及原因:海岸线破碎、曲折,多岛屿、峡湾(1分)。冰川切割、侵蚀(2分);山脉西侧河流湍急,多瀑布(1分)。流水侵蚀、海浪侵蚀严重(2分)。
可行性建议:海岸线曲折,多优良港湾,有利于发展渔业、海洋运输业、对外贸易及出口加工业等(2分);峡湾地貌显著,独特的海岸风光,有利于发展旅游业(2分)。
试题分析:根据所学知识和图示,该半岛西部海岸地貌特征为:海岸线破碎、曲折,多岛屿、峡湾。其成因主要受外力侵蚀作用(冰川、流水和海浪的侵蚀作用)。该地区可以发展:旅游业(独特的峡湾地貌和林海雪原景观)、,渔业(海岸线长)和海洋运输业(海岸线曲折,多良港)。
(26分)贝加尔湖冬季平均气温达零下38℃,每年大约会发生两千次地震,地壳断裂处不断有新的热矿泉产生。伊尔库茨克是俄罗斯东部地区重要的工业城市和科技文化中心,拥有众多科研院所和高等院校。下图为贝加尔湖及周边地区示意图。
(1)指出贝加尔湖的成因,冬季贝加尔湖部分湖面冰层薄甚至不结冰,试分析其主要原因。(6分)
(2)曾有媒体报道,蒙古国提出了“北水南调”计划,并寻求与中国合作,欲将贝加尔湖湖水引至北京。有关专家认为该“北水南调”计划基本没有可行性,请你为专家的判断提供证据。(8分)
(3)俄罗斯亚洲部分南部多山,可是图中甲铁路却为什么沿南部山区修建?并简述其建设的意义。(12分)
正确答案
(1)地壳断裂下陷,积水而成。(4分)贝加尔湖湖底热泉上涌,融化冰层或使冰层变薄。(2分)
(2)地形复杂,北段地势南高北低,相对高差较大,需逐级提水;距离长,而且沿途基本没有可利用的现成河道,投资巨大;多断裂带,防渗漏难度大;冬季寒冷,施工、防冻技术和设备方面难度大;沿途气候干旱,蒸发旺盛,沙漠广布;途径三个国家,各方利益协调难度大,不利于保障调水安全。(任答四点得8分)
(3)南部城市、人口众多,对交通需求量大;南部自然资源丰富;俄罗斯北部气候寒冷,人口稀少;北部冻土广布,不利于铁路建设,修建成本高,而南方温度相对较高,有利于铁路建设。(任答三点得6分)
完善铁路网,改善沿线地区的交通条件;促进沿线地区的资源开发,将资源优势转变为经济优势;有利于该国东西部之间的社会经济、文化交流;有利于发展对外贸易;有利于巩固国防。(任答三点得6分)
试题分析:
(1)贝加尔湖是地壳断裂下陷,积水而成。因为贝加尔湖湖底断裂处不断有热泉上涌,融化冰层或使冰层变薄。
(2)将贝加尔湖湖水引至北京,沿线地形复杂,北段地势南高北低,相对高差较大,需逐级提水。引水距离长,而且沿途基本没有可利用的现成河道,投资巨大。沿途多断裂带,防渗漏难度大。冬季寒冷,施工、防冻技术和设备方面难度大。沿途气候干旱,蒸发旺盛,沙漠广布。而且途径三个国家,各方利益协调难度大,不利于保障调水安全。所以专家认为该“北水南调”计划基本没有可行性。
(3)俄罗斯南部城市、人口众多,对交通需求量大,且南部自然资源丰富。俄罗斯北部气候寒冷,人口稀少。北部冻土广布,不利于铁路建设,修建成本高,而南方温度相对较高,有利于铁路建设。所以铁路沿南部山区修建。
南部铁路的修建,有利于完善铁路网,改善沿线地区的交通条件。促进沿线地区的资源开发,将资源优势转变为经济优势。有利于该国东西部之间的社会经济、文化交流。有利于发展对外贸易,有利于巩固国防。
(20分)湄公河是一条国际河流。2008年3月3日,围绕加强资、能合理利用,扩大贸易市场等问题,湄公河流域有关国家领导人召开了第三次经济合作会议。
(1)湄公河在图上的数码是______,它在中国境内被称为_____ ___江,最终流入______海。
(2)该流域所在半岛的地形地势特征是_________________,这种地形分布特征是在亚欧板块和印度洋板块的强烈挤压抬升和流水的______________作用下形成的。
(3)该流域是世界上重要的稻米产区,其发展水田农业的有利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4)流域内各国具有各自的地理优势,易于形成互补。图中甲、乙、丙、丁、戊代表的国家中,水能资最丰富国家的代码是__________,世界重要的橡胶生产国和出口国的代码是_________,世界稻米出口量最大国家的代码是________。
正确答案
(20分)
(1)③;澜沧;南 (3分)
(2)山河相间,北高南低;侵蚀(切割)(6分)
(3)气候湿热、土壤肥沃、劳动力丰富、水稻生产历史悠久经验丰富、市场需求量大(只需写出四点即可满分8分)
(4)甲;丙;丙(3分)
试题分析:。
(1)图中三条河流①是伊洛瓦底江,②是萨尔温江,③是湄公河,在我国境内成为澜沧江,最终流入的海洋是南海。
(2)湄公河流域位于中南半岛,其地形地势特征是山河相间,地势北高南低,主要是由于亚欧板块和印度洋板块的强烈挤压抬升,地势升高,后期流水的下切侵蚀作用形成形成这种山河相间的地貌特征。
(3)湄公河流域主要是热带季风气候,流域内气候湿热,沿河中下游平原,地形平坦,土壤肥沃,该地区人口稠密,劳动力丰富,粮食需求量,提供了广阔的市场,加之该地区水稻生产历史悠久经验丰富,所以发展为世界上重要的稻米产区。
(4)图示区域内水能资源最丰富的国家是中国,对应图中甲,泰国热带季风气候,适宜天然橡胶和稻米的生长,橡胶和稻米的产量和出口量都很大,成为世界上重要的橡胶生产国和出口国和世界稻米出口量最大国家。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